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鲜侔晨 莫之点辱左思二)
(唐兄弟赞二唐洁已乃点乃污陆厥答内兄希叔诗既/叨金马署复点铜龙门沈约奏弹 王源
点世家声将被)
(比屋子美正承诸贤用字例也盖焦竑云王建诗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入诏蛮 唐人屡用之 (第 31a 页)
   祐间秘阁校对黄本邓忠臣字慎思余柳氏姨
   之夫今世所注杜工部诗乃慎思平生究竭心
   力而为之者镂板家标题遂以托名 王源
叔翰
   林两王公前后记初无一语及此注而后记又
   言如源叔之能文止作记于后则源叔不注杜
    (第 2a 页)
语戴名世见而喜之所著南
山集多采录孝标所纪事尤云锷方正玉为之捐赀刋
行云锷正玉及同官汪灏朱书刘岩余生 王源
皆有序
板则寄藏于方苞家都谏赵申乔奏其事九卿会鞫拟 …… (第 19b 页)
载名世大逆法至寸𣩊族皆弃市未及冠笄者发边朱
王源
巳故兔议尤云 方正玉汪灏刘岩余生方苞
以谤论罪绞时方孝标巳死以戴名世之罪罪之子登
峄云旅孙世樵并斩方 (第 20a 页)
则儒
者之至言而惜其书亦未就予之知继庄也以先君先
君之知继庄也以万氏及余出游于世而继庄同志如
梁质人 王昆绳
皆前死不得见即其高弟黄宗夏亦不
得见故不特继庄之书无从踪迹而逢人问其生平颠末
杳无知者因思当是时安溪 (第 14a 页)
生谙历代掌故鄞季野万先生尤谙明
掌故检讨富平天生李先生诗文壮嘅知长子县蜀铸
万唐先生善言兵之变孝廉燕 昆绳王先生
南丰质人
梁先生胥学于冰叔先生善言兵质人先生尤谙西陲
事知昌化县常熟子师陶先生讨论明史录尤嗜江陵
(第 17a 页)
比并华氏于三礼皆有述而学
者一无闻焉然则司寇听其假托而不辨亦未可厚非

  书归震川文集后
昔吾友 王昆绳
目震川文为肤庸而张□叹则曰是直破八家之樊而据司马氏 (第 11a 页)
  书曹太学传后

歙县曹晋袁持其祖太学君家传索余文其传亡友
昆绳
所作也太学君以义侠著于乡而尤为荐绅所传
述者则其邑给事中方有度浮梁御史黄龙光忤逆奄
魏忠贤被逮君厚赂 …… (第 13b 页)
一也晋袁之交余经患难而弥笃而其父右军急
兄弟之难有古烈士风吾见太学君之泽被于再世矣
其行谊之详则见于 昆绳
之文而无为更举也
  跋石斋黄公手札
公与宝应乔侍御手札十有四其十有二皆短札乃崇
祯十五年自戍所复召 (第 14b 页)
 余弱冠从先兄百川求友得邑子同寓金陵者曰刘
 古塘于高淳得张彝叹归试于皖得古塘之兄北固
 于宿松得朱字绿辛未游京师得四人曰宛平 王昆
 绳
无锡刘言洁青阳徐诒孙其志趋之近者则古塘
 彝叹言洁诒孙也术业 (第 28a 页)
昆绳
字绿北固也
 余生平昵好志趋术业之近与诸君子比者 …… (第 28a 页)
 之后四年丁酉秋偶忆其言作四君子传先君之殁

 也余既为志铭诒孙北固有哀辞字绿有墓表故弗
 更著焉 王源
(第 29a 页)
昆绳
世为直𨽻宛平人父某明锦衣卫指挥明
亡流转江淮寓 (第 29a 页)
   和风翔哀辞
   仆王兴哀辞
   婢音哀辞
  祭文八首
   祭顾书宣先生文
   祭张文端公文
   祭 王昆绳
(第 22b 页)
比并华氏于三礼皆有述而学
者一无闻焉然则司寇听其假托而不辨亦未可厚非

  书归震川文集后
昔吾友 王昆绳
目震川文为肤庸而张彝叹则日是直 …… (第 8a 页)
  书杨维斗先生传后
辛未壬申閒余在京师时四明万季野为横云山人草
创明史凡魏忠贤馀党齮龁东林复社诸君子者虽有
小善必摘发其心术使不能掩大恶一时驰逐声气之
士杂然曰东林始于高顾忠宪无遗议矣泾阳退居乡
里而遥执朝柄进退海内士大夫岂君子所为复社始
于张杨海内朋从者万馀人杨以乡贡士里居而逐顾
秉谦于吴门屏吕纯如钱裔肃使士大夫不得与之齿
自古处士横议其气燄未有至于斯极者时吴门汪武
曹何屺瞻亦好持清议为之气噎而吾友 北平王昆绳
恶邹南皋主议杀熊廷弼亦谓迂儒岂知天下大计宣 …… (第 11a 页)
 书曹太学传后

歙县曹晋袁持其祖太学君家传索余文其传亡友
昆绳
所作也太学君以义侠著于乡而尤为荐绅所传
述者则其邑给事中方有度浮梁御史黄龙光忤逆奄
魏忠贤被逮君厚赂 …… (第 16b 页)
一也晋袁之交余经患难而弥笃而其父右军急
兄弟之难有古烈士风吾见太学君之泽被于再世矣
其行谊之详则见于 昆绳
之文而无为更举也
  书王氏三烈女传后
三烈女传金坛王若霖志其世父之女二及族姊同时 (第 17a 页)
  赠魏方甸序
余穷于世久矣而所得独丰于友朋寓金陵则有同里
刘古塘高淳张彝叹至京师则有青阳徐诒孙无锡刘
言洁 北平王或庵
及邑子左未生刘北固而吴越淮扬
閒暂游而志相得者又三数人虽贫贱羁旅未尝一日
而无友朋之乐也惟乙亥客涿鹿 (第 3b 页)
  四君子传(并序)
余弱冠从先兄百川求友得邑子同寓金陵者曰刘古

塘于高淳得张彝叹归试于皖得古塘之兄北固于宿
松得朱字绿辛未游京师得四人曰宛平 王昆绳
无锡
刘言洁青阳徐诒孙其志趋之近者则古塘彝叹言洁
诒孙也术业之近者则 (第 4a 页)
昆绳
字绿北固也余平生昵好
志趋术业之近与诸君子比者有矣然其年或先后生
于余而自有其侪或年相若而交期则后惟 …… (第 4a 页)
痛惜者久之后四年丁酉秋偶忆其言作四君
子传先兄之殁也余既为志铭诒孙北固有哀辞字绿
有墓表故弗更著焉 王源
(第 4b 页)
昆绳
世为直隶宛平人父某明锦衣卫指挥明
亡流转江淮寓高邮源少从其父喜任侠言兵少长从
宁都魏叔子学古文性豪迈 (第 4b 页)
  李刚主墓志铭
李塨字刚主直隶蠡县人其父孝悫先生与博野颜习
斋为执友刚主自束发即从之游习斋之学其本在忍
嗜欲苦筋力以勤家而养亲而以其馀习六艺讲世务
以备天下国家之用以是为孔子之学而自别于程朱
其徒皆笃信之余尝谓刚主程朱之学未尝不有事于
此但凡此乃道之法迹耳使不由敬静以探其根源则
于性命之理知之不真而发于身心施于天下国家者
不能曲得其次序刚主色变为默然者久之吾友 王源

昆绳
恢奇人也所慕惟汉诸葛武侯明王文成而目程
朱为迂关见刚主而大说因与共师事习斋时年将六
十矣余诘之曰众谓 …… (第 1a 页)
动公卿閒诸王延经师主阃外者争欲致之坚不就康
熙庚午尝举乙科晚岁授通州学正浃月以母老告归
长官不能夺也 昆绳
慨不快意既葬二亲遂漫游将求
名山大壑而隐身焉虽妻子不知其所之余与刚主每
蹙然长怀而无从迹之数年忽至余 …… (第 1b 页)
以学士或御史中
丞徵子将亡命山海而义不反顾乎抑犹踌蹰不能自
决也吾愿子归视妻孥流行坎止归洁其身而已矣

自是终其身口未尝非程朱其后余出刑部狱刚主
来唁以语 (第 2a 页)
昆绳
者语之刚主立起自责取不满程朱语
载经说中已镌版者削之过半因举习斋存治存学二
编未惬余心者告之随更定曰 …… (第 2b 页)
自敛抑以 昆绳
之气既老而为刚主屈以刚主之笃信
师学以余一言而翻然改其志之不欺与勇于从善皆
可以为学者法故备详之而馀 …… (第 3a 页)
  王生墓志铭
雍正元年冬十有二月余病不能兴闻王生兆符蹙而
苏舆疾往视与之语神气若未动越三日而死呜呼是

吾友 昆绳
之子也王氏自明初以军功为宦族至 (第 7b 页)
昆绳
之父中斋公而五服亲属无一人中斋二子长汲公无
(第 7b 页)
昆绳
以兆符后小宗今兆符仅一子以继祖则 (第 7b 页)
昆绳
无主后矣兆符从余游在丙子之春余在京师馆于汪
(第 7b 页)
昆绳
馆于王氏使兆符来学次汪氏马䧘旁危坐默
诵阒若无人方盛暑日三至三返不纳汪氏勺饮其后 (第 7b 页)
昆绳
弃家漫游兆符自天津迁金坛复从余于白下 (第 7b 页)

尝语余曰兆符视子犹父也吾执友惟子及刚主吾
使事刚主曰符于方子之学未之能竟也弱冠为诸生
南迁遂弃去逾四 …… (第 7b 页)
矣兆符蹙然趣余为书抵馈金者及报诺而死巳弥月
矣方兆符之南迁也以稚齿独身将母及女兄弟陆行
水涉三千里及 昆绳
既殁奔走四方未尝旬月宁居而
其母老病暴怒不时常恐妻女仆婢久不能堪而在视
不尽其诚故身在外忧常在家又虑 (第 8a 页)
年日长学不殖而
矻矻于人事丛杂中是以心力耗竭形神瘀伤一发而
不可救药也余与 昆绳
交最先既而得刚主三人者所
学不同而志相得其游如家人刚主之长子习仁亦从
余游辛丑秋刚主使卜居于江南而道 …… (第 8a 页)
义理可与深言者亦鲜矣余羸老德既隳学亦难补所
恃者后生而天意若此余所痛岂独 昆绳
之无主后邪
兆符性孤特不能容物虽其父故交既宦达察其意色
少异于前即不肯再见而行身端直又以文学知名故 …… (第 8b 页)
  沈编修墓志铭
常熟沈立夫与余同给事

武英殿书馆雍正四年秋揖余曰吾告归行有日矣吾
母安吾乡古之人耕且养三年而穷一经四十而仕吾
齿与学皆未也吾少好柳文自先生别其瑕瑜然后粗
见古人之义法及闻周官之说而又知此其可后者也
故奉吾母以归将毕其馀力于斯立夫归自南方来者
争传其务学之勤八年三月有来告者曰立夫死矣余
自童稚从先君子后具见百年中魁垒士其志趋尤上
者诵经书讲学治古文而止耳而察其隐私犹或以震
耀愚俗而私便其身图故其所得终未有若古人之可
久者其诚心欲有立于后惟吾友 昆绳
之子兆符而既
天死又其后则立夫岂区区之文学亦天心所重而靳 …… (第 22b 页)
  光禄卿吕公墓志铭
雍正五年冬
诏公卿举贤才光禄卿吕公具劄不合仪式
天子夙知公谨慎年笃老许以原官归休余与公子耀
曾为同年友而公于余尤志相得将行朝夕过从要言
书问必时通俄而讣至则至家之三日晨兴沐浴饭罢
而终公年四十有一始举于乡又十有七年成进士由
翰林改御史转给事中迁鸿胪大理至光禄寺卿所历
必张其职三主乡试再充会试同考官士论翕然其为
御史巡城会
南郊奏以薙草徵役胥吏因缘病民又奏夏秋之交洞

庭泷涛壮猛湖南士赴乡试苦遭覆溺宜分设棘闱
天子皆为更旧制公名位非甚盛而以浑厚方直为众
所推其没也凡与交接者皆曰荐绅中典刑又失其一
矣自容城孙徵君讲学淇源汤司空耿詹事名节在天
壤由是中州士大夫多好言理学而公兄弟则尚质行
以文学知名公兄少司农坦庵公与吾亡友 昆绳
治古
文而旁及于诗公则以诗名而兼治古文余尝以古文
义法绳班史柳文尚多瑕疵世士骇诧虽安溪李文贞
不能无 …… (第 35b 页)
此吾伯兄诚意所贯注也
紫函貌魁杰精魄盛强自丧季弟未数月而颓如老翁
以余所见居兄弟之丧色称情貌称服者惟 北平王源

昆绳
(第 45b 页)
昆绳
时客游起居饮食多不得自遂紫函家居
一如礼经再期后辞气戚容尚有异于人人乙未之冬
其弟长籍复卒于长宁余闻 …… (第 46a 页)
  郑友白墓志铭
有客手一帙不介而造余入自宾阶揖而告之曰凡抱
其业而叩吾庐者皆雷同炫耀欲余为谀佞之言以助
之者也其果能取名致官者盖鲜而奔走疲亡者接迹
焉愿君毋效也客曰先生之言良是而吾非为此来也

吾叔父获教于先生而以道自绳削方得其阶而愿进
也而今死矣其亲隐焉愿得先生之文以奠幽宫某所
持者某与同学哀之之辞也问其名居则泾县郑生友
白之族子天一也初友自亦不介而造余告之如所以
告天一者曰吾非为此来也吾居深山见先生之文类
有道者以为近其人将有得焉余闻其亲老责而归之
踰岁复至将见 王君昆绳
于京师曰是吾亲之志也至
京师数月竟归归踰年而卒嗟乎友白其果能有立与
否虽不可知然其齿甚少乃能以谋道为 …… (第 49a 页)
乐成人之美与而汲汲于利
与名者又往往所欲而必从所求而必遂岂各有所乘
之气而不可强与遂书之以慰其亲兼示 昆绳
其有以
发我也友白名青莲卒于康熙某年某月某日年二十
有五妻某氏子某葬于某乡某原铭曰
学中道而未殖志殖 (第 49b 页)
  刁赠君墓表
君讳再濂字静之直隶祁州人也余少闻燕南耆旧一
为博野颜习斋一为君之父蒙吉平生皆尚质行稽经
道古习斋无子其论性论学论治之说赖其徒李塨

发扬震动于时而刁氏之书惟用六集及斯文正统
始行于北方赠君自入庠序即弛置举子业日从父之
友五公山人王某 (第 7a 页)
明农待老人无閒言于人无愧在天曲全
先儒所称公实应焉在公何悲邦国之痗况于知故能
无心刿呜呼哀哉
  祭 王昆绳

呜呼子生于天余谓非偶嗟同众万视犹刍狗子之心
胸函山振海子之议论风惊雷骇岂惟在今志亦无古 (第 15a 页)
 恨之(见与兄子道/希兄弟书)
三十年辛未先生年二十四岁作读孟子文杜苍略先
生见之评曰前儒所未发却妇人小子所共知方郎
十岁初为时文先兄即劝以何不舍此而发愤著书
 不意十五年后所造至此(见本/集)秋从高公素侯如
京师馆于高公所(见书高素侯/先生手札后)交宛平 王昆绳源
无锡刘言洁齐青阳徐诒孙念祖(见四君/子传)游太学
安溪李文贞公(讳光/地)见先生文叹曰韩欧复出北宋 …… (第 5a 页)
 也生乎五子之后者推其绪而广之乃稍有得焉其
背而驰者皆妄凿墙垣而殖蓬蒿乃学之蠹也(见本/集)
三十一年壬申先生年二十五岁作高素侯先生寿序
举苏老泉上富郑公书为寿惧公循致高位而碌碌
无所成高公揭先生文于壁观者皆骇多相戏曰碌
碌无成至为门生姗笑先生请撤之公曰吾正欲使
诸公一闻天下之正议也(见寿序及书/高公手札后)姜西溟先

 生(名宸/英)见先生文乃曰此人吾辈当让之出一头地
 者也(见全绍衣祖望所撰神/道碑及姜与 王昆绳
书)先生与姜西 (第 6b 页)
王昆绳
 
论行身祈向先生曰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
 之閒(见王兆符所/撰文集序)
三十二年癸酉先生年二十六岁 …… (第 6b 页)
 道章生侧室杨氏出(见家/谱)三月葬兄百川弟椒涂
各为墓志铭其后以阴流入圹起攒(见兄百/川墓志)

四十二年癸未先生年三十六岁春至京师再试礼部
 不第交蠡县李刚主塨聚 王昆绳
寓与刚主论格物
(见李刚主/恕谷后集)
四十三年甲申先生年三十七岁秋七月移居由正街故
 宅之将园先是 …… (第 8a 页)
 曰余弱冠从先兄百川求友得邑子同寓金陵者曰
刘古塘于高淳得张彝叹归试于皖得古塘之兄北
 固于宿松得朱字绿辛未游京师得宛平 王昆绳

锡刘言洁青阳徐诒孙其志趋之近者则古塘彝叹
言洁诒孙也术业之近者 (第 15a 页)
昆绳
字绿北固也余平 …… (第 15a 页)
 切薙芟而直抒己见以共明孔子之道则仆之言虽
 不当而在吾兄为德盛而礼恭所补岂浅小哉(见本/集)
 初先生与 王昆绳
论学 (第 19b 页)
昆绳
不信程朱尽发其失且
 曰使百世以下聪明杰魁之士沈溺于无用之学而
 不返是即程朱之罪也先生曰子毋视程朱 …… (第 19b 页)
 也而世不以此称者以道德崇闳称此转渺乎其小

 耳 昆绳
闻先生言终其身口未尝非程朱其后先生
 出刑部狱刚主来唁先生以语 (第 20a 页)
昆绳
者语之刚主立
 起自责取不满程朱语载经说中已镌板者削之过
 半先生因举颜习斋存治存学二编未惬心者告之 (第 20a 页)
  文目编年
康熙辛未(年二/十四)读孟子 书潘允慎家传后
壬申 高素侯先生四十寿序 送母舅吴平一之钜
 鹿后序 康烈女传
癸酉 与 王昆绳

甲戌 与刘言洁书 宁晋公诗序
乙亥 与徐诒孙书 二贞妇传
丙子 圣主亲征漠北颂 北征颂二首(代) …… (第 1a 页)
 淳安方文辀序 赠李立侯序 李母马孺人八十
 寿序 李刚主墓志 郑友白墓志 胡右邻墓志
  梅徵君墓表 黄际飞墓表 祭 王昆绳

戊申(年六/十一)金陵会馆记 释兰谷传 工科给事中
 畅公墓表 赵处士墓表 中宪鄂公夫人撒克达 …… (第 6b 页)
 开明可以荡涤人心之邪秽维持礼俗(评读/国风)
张彝叹进士(名自超/高淳人)日探孔孟程朱之心撷左马韩欧
 之韵天生神物非一代之珍玩也(评时/文) 王或庵
孝廉(名源 (第 12a 页)
昆/绳
宛平人)日宋以后无此清深峻洁文心
 唐以前无此淳实精渊理路(评读/仪礼) (第 12a 页)
   与陈沧洲书

   与徐蝶园书
   与龚孝水书
   与 王昆绳

   与刘言洁书
   与贺生嵂禾书
   与顾震沧书
   与韩慕庐学士书
   与慕庐先生书 (第 5a 页)
  与龚孝水书
蒙语王生谕以不宜过举先儒之名不胜刻著仆以治
经与胡公所见多别又怪其于召陵之盟谓齐桓能以
礼下楚庶几王事于纪鲁禦寇之师责以愤然与战非
已乱之道窃疑曲学阿世心不能服而口不觉象之然
及闻诲言考公生平志事若揭日月而行愧悔之深若
负疮痏盖未详古人本末而妄生疑议乃心体之病非
口过也久不奉教于君子闭门孤学转增其放自今当
痛惩艾仍望时时训迪抑其邪心庶几不至冥行而自
以为得也

  与 王昆绳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
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閒近十年心事臭
味相同知 (第 30a 页)
帖分明,标榜可观,斯谓之雅俗矣。(《艺文》任昉《哭范仆射诗》注。又《为范云让吏部封侯第一表》注,沈约 《奏弹王
源》注,任昉《为百辟劝进今上笺》注,王俭《褚渊碑》注)

  或问:贾谊不遇汉文,将退耕于野乎?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