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在北齐与宗室书
陵白临淮负海是谓徐州颛顼高阳世有明德自兴王
启霸无劳委剑之锋开国承家实飨彤弓之赐其后金
柯玉叶霞振云从耆旧通人茂才多士(一作耆旧先/贤通人多士)或
以天下之贵负石自沉王命之尊拂衣高蹈或熊衣雉
制青组朱旗儒盛江东文高河北或复分齐处鲁移魏
居燕瓜瓞虽遥芳枝无远昔有王如王莽无关控鹄之
宗 刘曜 刘渊弥非偃龙之族又有朱家别录邾子之苗
何氏殊源韩侯之胤三乌五鹿时事无恒东郭西门迁
讹非一吾宗虽广未有 (第 11b 页)
陵白临淮负海是谓徐州颛顼高阳世有明德自兴王
启霸无劳委剑之锋开国承家实飨彤弓之赐其后金
柯玉叶霞振云从耆旧通人茂才多士(一作耆旧先/贤通人多士)或
以天下之贵负石自沉王命之尊拂衣高蹈或熊衣雉
制青组朱旗儒盛江东文高河北或复分齐处鲁移魏
居燕瓜瓞虽遥芳枝无远昔有王如王莽无关控鹄之
宗 刘曜 刘渊弥非偃龙之族又有朱家别录邾子之苗
何氏殊源韩侯之胤三乌五鹿时事无恒东郭西门迁
讹非一吾宗虽广未有 (第 11b 页)
登极建言疏(刘定之/)
题为建言事臣观自古以来近边之祸未有甚于今日
也古者如晋怀悯之陷于匈奴宋徽钦之陷于女真其
时皆因边塞外破藩镇内溃救援不集播迁无所然后
有蒙尘之祸未有若今日天下之大数十万之众奉上
皇至于漠外委以与卫拉特者也至于晋宋既遭此祸之
后元帝继统高宗嗣服皆舍弃故都偏安一隅然尚能
奋既衰之势以禦方张之敌使 刘曜 石勒敛其虐燄而
不侵梓宫韦后因其讲和而来归未有若今日额森乘
胜入寇直抵京城奉上皇以来而天下之大数十万 (第 20a 页)
题为建言事臣观自古以来近边之祸未有甚于今日
也古者如晋怀悯之陷于匈奴宋徽钦之陷于女真其
时皆因边塞外破藩镇内溃救援不集播迁无所然后
有蒙尘之祸未有若今日天下之大数十万之众奉上
皇至于漠外委以与卫拉特者也至于晋宋既遭此祸之
后元帝继统高宗嗣服皆舍弃故都偏安一隅然尚能
奋既衰之势以禦方张之敌使 刘曜 石勒敛其虐燄而
不侵梓宫韦后因其讲和而来归未有若今日额森乘
胜入寇直抵京城奉上皇以来而天下之大数十万 (第 20a 页)
声夙
振冢宰摄其纲百辟辅其治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
来苏之望不图天不悔祸大灾荐臻国未忘难寇害寻
兴其时 刘曜 纵逸西都敢肆狂悖陵虐天邑臣等奉表
使还仍承西朝以去年十一月不守主上幽劫复沉虏
廷神器流离再辱荒逆臣每 (第 5b 页)
振冢宰摄其纲百辟辅其治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
来苏之望不图天不悔祸大灾荐臻国未忘难寇害寻
兴其时 刘曜 纵逸西都敢肆狂悖陵虐天邑臣等奉表
使还仍承西朝以去年十一月不守主上幽劫复沉虏
廷神器流离再辱荒逆臣每 (第 5b 页)
在北齐与宗室书(徐陵/)
陵白临淮负海是谓徐州颛顼高阳世有明德自
兴王启霸无劳委剑之锋开国承家寔飨彤弓之
赐其后金柯玉叶雷振云从耆旧通人茂才多士
或以天下之贵负石自沉王命之尊拂衣高蹈或
熊衣雉制青组朱旗儒盛江东文高河北或复分
齐处鲁移魏居燕瓜瓞虽遥芳枝无远昔有王郎
王莽无关控鹄之宗 刘曜 刘渊弥非偃龙之族又
有朱家别录邾子之苗何氏殊源韩侯之胤三乌
五鹿时事无恒东郭西门迁讹非一吾宗虽广未 (第 9a 页)
陵白临淮负海是谓徐州颛顼高阳世有明德自
兴王启霸无劳委剑之锋开国承家寔飨彤弓之
赐其后金柯玉叶雷振云从耆旧通人茂才多士
或以天下之贵负石自沉王命之尊拂衣高蹈或
熊衣雉制青组朱旗儒盛江东文高河北或复分
齐处鲁移魏居燕瓜瓞虽遥芳枝无远昔有王郎
王莽无关控鹄之宗 刘曜 刘渊弥非偃龙之族又
有朱家别录邾子之苗何氏殊源韩侯之胤三乌
五鹿时事无恒东郭西门迁讹非一吾宗虽广未 (第 9a 页)
律尺考(明王廷相/)
古人制尺以调律累黍以定尺然随代变易讫无定准
汉志云律本起于黄钟之长以羊头山秬黍中者一黍
之广度之九十黍为黄钟之长盖以黍约一分九十黍
九寸律也此必上古以来有所传授故历代因之以定
律尺之度周礼考工记于案言十有二寸于镇圭言尺
有二寸又言桓圭九寸是周人以十寸为尺矣故历代
以周尺为古尺汉有刘歆铜斛尺蔡邕铜籥尺建武铜
尺汉官尺魏杜夔尺晋父玉尺梁表景尺晋始平古铜
尺汲冢玉律尺钱乐之浑仪尺隋开皇水尺官尺后魏
元延明尺梁 刘曜 土圭尺五代王朴律准尺宋和岘尺
太府布帛尺李照尺胡瑗阮逸尺繇是观之尺随代更
律随尺异虽有慕古之君出而正 …… (第 12a 页)
加勖四分浑仪尺加勖六分四釐蔡
邕铜籥尺加勖一寸五分八釐元延明尺加勖五分八
毫开皇水尺加勖一寸八分六釐 刘曜 土圭尺加勖一
寸五分夫史臣称勖推考百代之法术极精密及阮咸
听其所造之乐则又以钟律声高乐音哀思及得始平 (第 12b 页)
古人制尺以调律累黍以定尺然随代变易讫无定准
汉志云律本起于黄钟之长以羊头山秬黍中者一黍
之广度之九十黍为黄钟之长盖以黍约一分九十黍
九寸律也此必上古以来有所传授故历代因之以定
律尺之度周礼考工记于案言十有二寸于镇圭言尺
有二寸又言桓圭九寸是周人以十寸为尺矣故历代
以周尺为古尺汉有刘歆铜斛尺蔡邕铜籥尺建武铜
尺汉官尺魏杜夔尺晋父玉尺梁表景尺晋始平古铜
尺汲冢玉律尺钱乐之浑仪尺隋开皇水尺官尺后魏
元延明尺梁 刘曜 土圭尺五代王朴律准尺宋和岘尺
太府布帛尺李照尺胡瑗阮逸尺繇是观之尺随代更
律随尺异虽有慕古之君出而正 …… (第 12a 页)
加勖四分浑仪尺加勖六分四釐蔡
邕铜籥尺加勖一寸五分八釐元延明尺加勖五分八
毫开皇水尺加勖一寸八分六釐 刘曜 土圭尺加勖一
寸五分夫史臣称勖推考百代之法术极精密及阮咸
听其所造之乐则又以钟律声高乐音哀思及得始平 (第 12b 页)
又表
臣闻天生烝民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圣
帝明王鉴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无飨故屈其身以奉
之知黎元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社稷时难则
戚藩定其倾郊庙或替则宗哲纂其祀所以宏振遐风
式固万世自元康已来艰祸繁兴永嘉之际氛厉弥昏
宸极失御登遐丑裔国家之危有若缀旒天不悔祸大
灾荐臻国未忘难寇害寻兴逆胡 刘曜 纵逸西都主上
幽劫复沉虏庭神器流离再寻荒逆臣每览史籍观之
前载厄运之极古今未有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 (第 13a 页)
臣闻天生烝民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圣
帝明王鉴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无飨故屈其身以奉
之知黎元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社稷时难则
戚藩定其倾郊庙或替则宗哲纂其祀所以宏振遐风
式固万世自元康已来艰祸繁兴永嘉之际氛厉弥昏
宸极失御登遐丑裔国家之危有若缀旒天不悔祸大
灾荐臻国未忘难寇害寻兴逆胡 刘曜 纵逸西都主上
幽劫复沉虏庭神器流离再寻荒逆臣每览史籍观之
前载厄运之极古今未有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 (第 13a 页)
氏四百
馀年至昭烈父子二十二帝其间真王代传以千计列
侯以万计南宋九帝五代汉二帝北汉三帝南汉三帝
刘渊 刘曜 弗论也李氏自唐高祖以至末帝凡十八帝
南唐后二帝一国主赵与嬴同姓嬴三帝三王宋十七
帝中间亲王将相各以百 (第 28a 页)
馀年至昭烈父子二十二帝其间真王代传以千计列
侯以万计南宋九帝五代汉二帝北汉三帝南汉三帝
刘渊 刘曜 弗论也李氏自唐高祖以至末帝凡十八帝
南唐后二帝一国主赵与嬴同姓嬴三帝三王宋十七
帝中间亲王将相各以百 (第 28a 页)
(晋书曰曲允金城人也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
曲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
陇上歌(二见/)
(晋书载纪曰 刘曜 围陈安于陇城安败南走陕中/曜使将军平先丘中伯率劲骑追安安与壮士十)
(馀骑于陕中格战安左手奋七尺 (第 8a 页)
曲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
陇上歌(二见/)
(晋书载纪曰 刘曜 围陈安于陇城安败南走陕中/曜使将军平先丘中伯率劲骑追安安与壮士十)
(馀骑于陕中格战安左手奋七尺 (第 8a 页)
枣郎谣(见王/浚传)
十囊五囊入枣郎(枣嵩浚之子婿也浚闻/责嵩而不能罪之也)
悯帝初童谣
(晋书五行志曰悯帝初童谣至建兴/四年帝降 刘曜 在城东豆田壁中)
天子在何许近在豆田中
建兴中江南谣
(晋书五行志曰建兴中江南谣歌按白者晋行 …… (第 7b 页)
(谣言云云龙后果/败不得入石头)
芦生漫漫竟天半
芦橙橙逐水流东风忽如起那得入石头
永嘉中长安谣
(晋书曰张寔轨之子也轨卒授寔凉州刺史进大/都督 刘曜 逼迁天子寔遣太府司马韩璞东赴国) (第 12b 页)
(难璞次南安诸𦍑断军路寔击破之斩级数千时/焦崧陈安寇陇右东与 刘曜 相持雍秦之人死者)
(十八九初永嘉中长/安语云云至是验矣)
秦川中血没腕(一作/踠)唯有凉州倚柱 (第 13a 页)
十囊五囊入枣郎(枣嵩浚之子婿也浚闻/责嵩而不能罪之也)
悯帝初童谣
(晋书五行志曰悯帝初童谣至建兴/四年帝降 刘曜 在城东豆田壁中)
天子在何许近在豆田中
建兴中江南谣
(晋书五行志曰建兴中江南谣歌按白者晋行 …… (第 7b 页)
(谣言云云龙后果/败不得入石头)
芦生漫漫竟天半
芦橙橙逐水流东风忽如起那得入石头
永嘉中长安谣
(晋书曰张寔轨之子也轨卒授寔凉州刺史进大/都督 刘曜 逼迁天子寔遣太府司马韩璞东赴国) (第 12b 页)
(难璞次南安诸𦍑断军路寔击破之斩级数千时/焦崧陈安寇陇右东与 刘曜 相持雍秦之人死者)
(十八九初永嘉中长/安语云云至是验矣)
秦川中血没腕(一作/踠)唯有凉州倚柱 (第 1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