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跋太乙统宗宝鉴
王肯堂笔麈载此书云上元甲子距大德七年癸卯岁
积一千一十五万五千二百一十九年予今所见卷首
有大德癸卯晓山老人序盖即其人所撰而不题姓名
其算积年至明正德丁丑止则后人续增非元本也求
积年术用日法一万五百岁实三百八十三万五千零
四十八分二十五秒元和 李生尚之
以为暗用授时岁
实分秒益日法分以掩蹈袭之迹是固然矣乃其气朔 (第 3b 页)
自东汉至
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
缀以排比之句閒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虽韩 李锐
志复
古而不能革举世骈体之风此皆习于情韵者类也宋兴既久
欧阳曾王之徒崇奉韩公以为不迁之宗适会其时大儒 (第 27b 页)
  福建布政使良吏李君传

  次仲淩君传
  通儒扬州焦君传
   李尚之

卷五
  严忍公子餐方贻传
  顺昌县训导伊君墓表
  瑞州府学教授浦亭阮公墓表
  翰林编修河 (第 3a 页)
李君尚之
歙汪君孝婴商论算学是时李仁卿秦
道古之书两君未之见也乙卯君在元署中得益古
演段测圆海镜二书急寄 (第 43b 页)
尚之
(第 43b 页)
尚之
为之疏通證明
君又得秦氏所为数学大略因撰天元一释二卷开
方通释一卷以述两家之学 (第 43b 页)
尚之
叙云此书于带分
寄母同数相消之故条分缕析发挥无馀蕴自李栾
城郭邢台之后为此学者未如此妙也又教子琥曰 …… (第 43b 页)
而学不朽元哀之切知之深综其学之大指而
为之传且名之为通儒谂之史馆之传儒林者曰斯
一大家曷可遗也
   李尚之
(第 45b 页)
李锐
(第 45b 页)
尚之
(第 45b 页)
四香
元和县学生员幼开敏有过
人之资从书塾中捡得算法统宗心通其义遂为九 …… (第 45b 页)

在浙延君至西湖挍礼记正义予所辑畴人传亦与
君共商榷君之力为多嘉庆二十三年夏江君子屏
来岭表谓予曰 尚之
殁矣并述阳城张君之言云元
朱世杰四元玉鉴虽用天元一术然茭草形正负之
法猝读难通因寄 (第 47b 页)
尚之
俾为推究二十一年演成数
段寄至豫章寻根推密极为精审越两月而凶问至
良可哀也四元玉鉴乃予藏本录以赠张君 (第 47b 页)
  漪园晚眺

碧榭西风里阑干閒更长萍开鱼影乱松静鹤巢
凉远水交平岸秋山耐夕阳不知惆怅久归棹入
昏黄
  仲冬诣天竺复同孙莲水(韶)吴山尊(𪔇)汪芝
  亭(恩) 李四香(锐)
陈曼生(鸿寿)陈云伯(文述)
  庾泉(道源)焦里堂(循)过灵隐蔬饭冒雪登西
  湖第一楼
空山寂 (第 5a 页)
洲何煌者焯之弟其所据宋椠经
注残本宋单疏残本并希世之珍虽残编断简亦足
宝贵(臣)曾校录今更属元和生员 李锐
合唐石经元
版注疏本及闽本监本毛本以校宋十行本之讹(臣)
复定其是非成谷梁注疏校勘记十二卷释文校勘 …… (第 30a 页)
宁戴震授曲阜孔继涵安邱韩岱云锓版于是经
注讹可正阙可补而注疏本有十行者亦较它注疏
本为善今属元和生员 李锐
合诸本胪其同异(臣)
辨其是非以经注本正注疏本以注疏十行本正明
之闽本北监本汲古阁本为校勘记十四卷 (第 33a 页)
大道不敢承抑万一幸而生其世则愿为其
人欤愿为其人欤
古史钩沈论三
龚自珍曰予大惧后世益不见易书诗春秋 李锐
陈奂江藩友
朋之贤者也皆语自珍日曷不写定易书诗春秋方读百家好
杂家之言未暇也内阁先正姚先生语自珍曰曷 …… (第 5b 页)
予予所憾日益下恧如何恧如何龚
自珍岁为此言且十稔卒不能写定易书诗春秋生同世又同
志写定者王引之顾广圻 李锐
江藩陈奂刘逢禄庄绶甲
古史钩沈论四
王者正朔用三代乐备六代礼备四代书体载籍备百代夫是
以宾宾宾也者三 (第 6b 页)
   华阳洞。次朱子虞帝庙迎送神乐歌。
   答梁园李公书
   送楚别提(珏)
   金寿春宪牌小序
   送南原 李尚之(尚权)

   深河殉节传
   丁卯殉节传
   林忠悯传
   李贞翼传
 风泉录
   八姓传
  
宗世。贞观,显庆二礼兼行。玄宗开元十年。以国子司业韦绦为礼仪使。以掌五礼。遂诏集贤院学士徐坚,左拾遗 李锐,
太常博士施敬本撰述之。以贞观,显庆礼注前后不同。直加折衷。以为大唐开元。由是唐五礼之文始备。
王越 (第 41L 页)
之众。且其中魁杰者。安知无孔耿者类哉。惜乎。当时庙议。徒忧其剽掠。念其赒给。而不能出此计也。
送南原 李尚之(尚权)
(第 364H 页)
李君尚之。
年今六十有九。自南原之新兴村。徒步七百馀里。持其高大父龙山公行迹而示余。余尝从梁园相公。与于尊周文字 (第 364H 页)
弟文涛。季弟文溥。季父名钰号相圃。素摹钟鼎。兼写八分。 尊位于雨帆公属何亲眷。高名盛算。亦愿俯示。  李锐
系雨帆公堂弟。 相圃丈可得奉候否。 现在四川以知府用候补。 方住四川而不在京中否。 不在都中。已于去 (第 590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