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江” 相关资源

別集類
 记[下]
   二可斋记
   畯喜楼记
   东川夜雪会话记
   海月楼记
   清明阁记
   观澜李先生
旌孝阁记(先生讳承曾字伯纯)
   景云斋与郑生履寅读书记
   慕轩记
 跋
   林西河集跋
 
倻山。偶视县绂。以惭为日。今且归矣。所可徵于一邑者此阁在。诸长老以序起。请笔其言以诏后人。是为记。 观澜李先生
旌孝阁记(先生讳承曾字伯纯)
余龀时。从先人已闻鸡林古有君子 (第 326L 页)
观澜先生。
以孝行闻。朝廷屡徵不就云。盖余诵名于二百年后。询其文献则荡于燹。洎白首而拾于桑梓耆旧窹歌弗谖之迹者仅 (第 326L 页)
 
秋行庆州公都会考试之任。○跋野城三江录。○劝课英才。讲论为娱。远近士子。盈于县斋。
(我 英宗大王二十五年)己巳。(先生六十九岁。)
 撰 观澜李先生
㫌孝阁记。○六月。罢归灵川。(先是先生以年老世险。无意于仕进。累乞辞职。而前在方伯尝以弊邑歉民。非良 (第 545H 页)
东。传播远迩。间亦有和之者。是则非区区意虑之所及也。大抵此论始发于柳拙斋。而李开谷金风雷诸公。皆联名 发书。
李观澜,裴榆岩诸公。又发诸言议歌咏之间。斯固一路之公诵。京乡之通议。特缘事故。尚尔迁就。实斯文之缺典 (第 38L 页)
孰为大。事亲为大。修孰为大。修身为大。故曰孝弟也者。为仁之本。又曰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于斯二者尽之者。 观澜李先生(承曾)
其人也。先生月城人。生于晦斋李先生之乡。游于三足堂金先生之门。弱冠登上庠。遂隐居尚志。以遗逸徵为寝郎 (第 63H 页)
按东京志所载懿行异迹。指不可胜屈。而金昆玉友。其德不孤。为后人之所慕仰者。即府南孝子金公兄弟是已。与 观澜李公
相次联名。行义可伯仲称。公鸡林人。兄弟三人。长讳应璧。次讳应奎。季讳应井。三人至性出于天。及遭亲丧。 …… (第 107L 页)
也。夫 国家为孝行旌表宅里。为永世劝。而挽近里俗渐颓。子孙多零替。故家旌表之所存者无几。如君之先祖与 观澜公
旧闾。只有遗墟。此吾乡有识之所共恨也。年前 (第 108H 页)
观澜公
后孙既重建旧闾。今君又追先祖旧迹。遵先人遗命。旧闾丹楔。重光于百年之后。为一邦观感之地。是不独君家之 (第 108H 页)
   祭宗侄上舍子初(景复)
 碑铭
   浦项防堤碑铭
   烈妇金氏㫌闾碑铭
活山先生文集卷之七
 墓志铭
   观澜李先生
墓志铭
   通政大夫行求礼县监崔公墓志铭
   崔进士墓志铭
   亦乐堂金处士墓志铭
   崔君
   观澜李先生
墓志铭
今距 (第 125H 页)
观澜李先生
之世。二百有馀岁。非有遗文古籍悉其平生者。余发未燥。已诵得其名于不刊之口碑。盖其风声之流于古家父老者 …… (第 125H 页)
毁。 今上己巳春。德观成彩阁一间。石址而瓦甍之。申词伯维翰为记而板揭之。府尹赵公明鼎。以大字刻其楣曰 观澜
李先生㫌闾阁。其辞彩笔华。两皆辉映孔道焉。呜乎。末俗好文。于祖先事。必以揄扬为美。然苟失之溢。 (第 125L 页)
道东斋其一也。在名利则量才揣分。而在己分当为则不欲后于人。其休所休而不休于所不休者欤。亭在龙山下。与 李观澜
盟鸥台密迩。敬元有时游钓于其间。后之人必指点曰 (第 285H 页)
观澜
子捐玆台四百年。而敬元之盟复坚。其不为休之之实乎。敬元曾祖讳鸿晋庐于亲垄。纯孝著于乡。敬元之行有自来 (第 285H 页)
   谨书兰谷先生行状后(己酉)
   鲁庵郑公文集跋
   书义士金公事迹后
   谨书都总府经历朴公墓碣铭后
   书 李观澜先生
墓碣铭后(庚午)
   尚贤续录跋(辛未)
 呈文
   金惧斋事迹呈绣衣文(为士林作○甲寅)
   …… 赠官焚黄告辞(代本孙作○戊午)
   宝白堂金先生 赠官改题告辞(己未○为默溪士林作)
   茅隐 李先生
祠版改题告辞(丙寅○为仁衢士林作)
   伊溪南公立碣告辞(代本孙作○丁卯)
 祝文
   灵剑山祈 ……   鼓方堰开水窦祝文(甲寅)
   丹𣽎书社奉安 赠承旨孙公文(癸未)
   梅坞书社奉安文(甲子)
   仁衢祠奉安茅隐 李先生
(丙寅)
订窝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哀辞
   鸭岘三从叔(养耆)哀辞(甲午)
   柳君孚吉(进鹤 ……   祭族曾祖蒙窝公(始奎)(甲午)
   祭舅氏处士李公(光潝)(戊戌)
   祭寿静斋柳公(鼎文)(辛丑)
   祭所庵 李先生
(壬寅)
   祭从先祖莼浦处士公迁葬时文(己未)
   祭定斋柳先生文(壬戌)
   祭柳濯叟
遂赞其依本揭刻而空其左旁若干字。以待遍考文献家掌故。因识其颠末如右。而子孙之当补录者。未暇及焉。
李观澜先生
墓碣铭后(庚午)
先生当壬辰倭讧之初。年几八耋。首倡义举。纠合同县百馀人。角逐犯境之寇。既又通谕旁郡 (第 426H 页)
 上梁文
   花溪书堂文会庵上梁文
   重修安宅上梁文
   鍊兵馆上梁文
   莲桂堂门上梁文
   李观澜
 㫌闾阁重建上梁文
花溪先生文集卷之八
 书
   与吴参判(光运)
   与姜承旨(朴)
   ……   花溪书堂岩台泉石及左右峰峦。皆有标题。各以数语记其意。
花溪先生文集卷之十
 跋
   题天地万物论后
   李慈山遗事后跋
   题 李观澜
遗稿后
   题坚白论后
   题烈妇金氏 㫌闾事迹录后
   题朴监司(文秀)褒 启忠孝烈状后
 
不见礼蔀之凶。墙以外付之相忘。异端之横骛何患。堂之内任其专擅。吾党之偃息自如。永矢不谖。谁争其所。 李观澜 
㫌闾阁重建上梁文
寻棹楔而委荆榛。几叹懿迹之靡阐。慕羹墙而修㫌阁。即喜孝子之有孙。墟里增光。行旅改睹 (第 267L 页)
。恭惟 观澜先生。
行超乎世。孝出于天。昏定晨省之尽诚。亲意有顺。生事死葬之以礼。子职无违。信及豚鱼。犷贼过门自戢。诚动 (第 267L 页)
寓景慕之心。今见是录。不能无戚戚焉者。何可默然已乎。姑以所感于心者。私识数语如右。岂曰跋云乎哉。
李观澜
遗稿后
不佞自十馀岁时。已饱闻 (第 302H 页)
李观澜
之行谊。心窃艳慕之。又于 (第 302H 页)
观澜
嫡孙廷衡氏所。得见 (第 302H 页)
观澜
集一编。而幼不能会其深意。只记其一两句语。及年稍长。则廷衡氏已殁。而又无后嗣之承家者。是编也。竟不知 (第 302H 页)
覆谁家酱瓿。而所谓 观澜
集。无从复见之。至今以为恨。乃者 (第 302H 页)
观澜
旁孙李君孟维甫。得其遗藁若干篇。而又以知旧间文字附其后。稡成一编。以为巾衍之宝。而抵书不佞。以道其意 (第 302H 页)
。且示 观澜
诗五首。其一则幼日所 (第 30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