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永祺” 相关资源

總集類
詔令奏議類
別集類
  恭逢
优老张韶筵觐
光仰列三千叟宝瓮芬氲酌露英仙筇璀璨镌琼玖愿
  将里谚祝筵前真觉豳图开
座右
              (老民/) 李永祺(年七/十三)
泰运春开日 (第 30b 页)
致林泮等逼令林爽文谋逆滋事。又于天地会名目,改为「添弟」二字,有意化大为小巧词掩饰。乃道员永福、臬司 李永祺
复存将就之见,率转完案。迨林爽文等聚众抗官,恣为猖獗,该署令亦束手无策,被其戕害。此其贻误酿变之由, (第 62 页)
,即行陆续配渡。至常青等奏请派一大员前赴台湾督办军需一节,若由别省派往,未免需时,且恐呼应不灵。因思 李永祺
曾任川省道府,办理军需尚为熟手,著即派该臬司速赴台湾督办军需等务。现在,闽省秋审已过,臬司尚无承办要 (第 364 页)
  同日,李侍尧奏言:台湾额徵地丁、庄租、盐课等项,每年计银五万九千三百馀两;应行解司兵马建旷扣缺养廉并文武各员借支各杂项,每年又不下三、四万两,历系扣存府库划兑戍兵饷银。如上两年奏销之银,于下两年请领兵饷内扣收,以省彼此运解之烦,著为成例。上年台湾请领五十二年分官兵俸饷养廉银共一十七万五千一百馀两,经署藩司 李永祺
照例划扣司库银一十万二千五百馀两,饬令将收存府库银两拨出支放在案。兹据布政使觉罗伍拉纳等详称,前项存 (第 437 页)
蓝元枚,并饬办理粮饷之臬司 李永祺
及台湾道府等:官兵随路廓清,有被胁来投者,随时察看情形,或就各村庄煮赈,或量给钱米,俾得存活;一面劝 (第 497 页)
惟恃府城内惯用之人,雇募应用。既资其力,又免使去而为匪,是以每名雇价二百四十文。臣以夫价过多,于臬司 李永祺
前往时,嘱令留心查察。今闽省内地既无按田派夫之例,惟有仰恳量增雇价,使人乐于受雇,则虽素不充夫之人, (第 543 页)
  初九日(癸酉),常青、恒瑞同奏言:现已派令总兵梁朝桂、副将丁朝雄、参将宋鼎、曹贵,游击左渊等,再留兵二千名,同道、府共守郡城营盘。适八月初七日添调粤省有绿营兵一千名,已到军营。臣等即将派守府城内外各弁兵,交梁朝桂等妥协防护,一面将因雨冲坏城栅修固,一面将关帝厅各营盘收小。即于八月十六日统领侍卫章京、镇将等,带兵五千名起程,由旱路三坎店、木栅、湾里溪一带赴北。一至铁线桥,将附近盐水港等处匪众歼除,即知会柴大纪内外夹击,直达诸罗。此时蓝元枚亦必前来会合,以大兵全力往攻贼巢。再,臬司 李永祺
已于八月初五日到台湾府城,臣等现赴诸罗,一 …… (第 572 页)
五百名,飞赴营盘迎击,当经梁朝桂等施放鎗,将贼打退。其小南门之桶盘栈,有副将丁朝雄、参将宋鼎并司道 李永祺
、永福,共率兵民排齐鎗,贼即不敢前进,退入竹箐。时已未刻,地尽污泥,收兵回营。至派赴应援诸罗之参将 (第 577 页)
  初四日(戊戌),福康安奏言:自入闽省以来,沿途不见柴大纪文报,知诸罗受困更为危急。及阅看恒瑞奏稿,所带赴援之兵,于二十五日行至盐水港,不能前进,尚未与柴大纪会合。而常青株守府城营盘,南路贼匪仍行四出攻扰。臣沿途细加探访,虽传闻之辞不一,大约南北两路官兵,仅可支持防守,至今尚未得手。臣于十七日驰抵厦门,晤见李侍尧询以贼匪情形,亦言近日屡接台湾各官禀报,贼势似更猖獗,将各禀与臣阅看。内臬司 李永祺
禀称:府城周围十里之村庄,尽被胁从,不惟诸罗受困,即郡城亦在围中。郡城兵丁,除拨往诸罗七千名外,其馀 …… (第 617 页)
  同日,李侍尧奏言:闽省办理军需,除节次解往台湾南北各路军营一百五十馀万两外,其内地办理兵差夫船各价,及一切制备军装、借给官兵俸饷等项,支用亦多;宁可宽为备办,恳再拨银二、三百万两,以备接济。至本省岁需官兵俸饷等项一百四十万馀两,藩库亦属不敷,据布政使觉罗伍拉纳详请于盐道库内拨银四十万两,以供支放,似

亦应照详动拨。再鹿仔港所运粮饷、铅药等项,本俱充足,今更当源源运送,务期宽裕。惟是该处粮饷,向来祗系同知等官办理,今将军、参赞等全向此路,将来续调之川、黔兵到来,亦俱由此进剿,则粮饷不可无大员经理,臣拟即檄臬司 李永祺,
由海道前赴鹿仔港。但据福康安告称,此时尚声言由鹿耳门前进,臣俟福康安开洋后,再饬知该臬司前往,仍须慎 (第 620 页)
洋,计此时必当全到;则恒瑞自可分兵驻盐水港,一面知会普吉保两路并进。但未知诸罗兵力是否尚能坚待。又, 李永祺
禀称:普保吉保已移营月眉庄,离诸罗不过十馀里等语;亦未知是否确实?臣前据各官九月中所禀,似兵事大有转 (第 694 页)
  同日,李侍尧、徐嗣曾同奏言:有船户金锦远自鹿仔港回至蚶江,据称该船于十一月初一日在鹿仔港出口见有兵船百馀号已收到港口,并遇将军坐船之船户告称,所有兵船俱于前月二十九日齐到等语。查福康安于前月二十八日申刻放洋,臣等日夕占候,本月初一日又转东风,惟恐船尚未到,正深悬虑;今据该船户所称,则福康安等已于二十九日全到。以数百里之洋面,一昼夜安稳飞渡,实为用兵以来所未有。现在恒瑞兵已

抵鹿仔草,普吉保进兵离诸罗不过数里,福康安等带领新兵乘锐杀入,定当三路会合,迅即移攻贼巢。目下贵州总兵许世亨已带头、二起兵一千名,于初三、四等日抵蚶江,即配渡。其三、四起兵亦不日可到,接续前往。兵力既厚,军声益振,捣穴擒渠,可计俱日以待。
  同日, 李永祺
奏言:台湾办理军务一切情形,有迥不相同之处。如内地解运粮饷、军火、大等项,船至鹿耳门内有海滩三十里 …… (第 721 页)
    (臣等谨按,崇武澳距鹿仔港盖数百里而遥,虽海道不可以里计,而明史称舟人以更计程,每行一昼夜,谓之十更。今大兵乘风扬帆,不过十更耳,而艨艟百馀同时抵港,一若祥飙有待;必迟之十月之杪而始发者,正俟徵师之集,俾得崇朝稳渡,共庆安澜;而迟之不啻其速之也。乃知天神默佑,早兆成功,皆我皇上之钦承时若,有以仰协天心也,猗欤休哉。)
  上命军机大臣传谕 李永祺
曰: (第 723 页)
李永祺
前在金川军营,曾经办理粮饷,是以专派该司前赴台湾经管军需各事宜。且系臬司大员,非府县可比,遇有运送军 (第 723 页)
装、器械、火药等项,自应随时妥速给价,担当赶运。又官兵酌借银两赶制衣裤,俱系该司分内应办之事,何必锱铢较量为报销时预留站脚地步?朕于行军要务,从不靳惜费用,将来大功告竣,军需报销时,设有实在当用而格于成例不准开销之项,经部核驳时,朕当酌量宽免。即如从前平定两金川所用军需内,由部核驳删减各款,经朕加恩宽免者至数十百万之多, 李永祺
岂未知之,为此烦琐之奏耶?著传旨申饬。
  二十二日(乙酉),福康安奏言:二十八日风色渐转,即于申时 (第 723 页)
袁国璜、四川副将张芝元所坐船只,飘至鹿耳门;闻福康安已到鹿仔港,因连日北风甚大,难以直达,是以与臬司 李永祺
同赴盐水港,欲随恒瑞一路往迎福康安。现在贵州总兵许世亨所带黔兵二千,于初三日起至初八日,俱已到蚶江配 (第 739 页)
候补人员不敷委署,应令该督或于浙省通融檄调,或奏请拣发,总期于军营要务有裨,而地方亦无贻误。再按察使 李永祺
自郡城来诸罗,由海道行走,于本月十五日抵军营。一切抚恤安插事宜,即令该司总司其事;臣仍不时稽察,使民 (第 756 页)
  十七日(庚戌),李侍尧奏言:接福康安来咨,调取同知、通判、知县、杂职等十六员。查台地办理粮饷等事,奉派有各省保举道府人员及本省丞倅等官,交 李永祺
委用。今贼巢已破,一切抚绥安插以及承应各项差使,自须多员经理,臣即遴选妥员如数派往,以资差遣。其内地 (第 771 页)
难民、估计城工,实为此时要务;亟须预行筹画。其清查叛产、搜拿贼犯家属等事,头绪繁多,亦关紧要。臬司 李永祺
人虽稳妥,一人实难兼顾。台湾民情刁悍,当甫经平定之后,亦非一臬司及道、府等所能弹压,必须办事精细大员 (第 790 页)
只揽载无执照客民,本干例禁,况现在搜剿逆匪,馀党溃逃,尤应严行究办。番仔挖拿获船只,载有贼夥,已饬委 李永祺
驰往鹿仔港会同李化龙严行究办。其鹿耳门所获船只,私载民人至二百四十馀名之多,或竟系贼人夥党出口潜逃, (第 814 页)
  二十一日(甲寅),李侍尧奏言:台湾剿捕逆匪,自前年十二月至今,先后拨运过米四十馀万石、银四百四十馀万两,为数繁多。前次当军务吃紧之时,内地祗将银、米源源解送府城及鹿仔港、北淡水等处,以期无误军行。但各该员于某项照何例支放若干,均未随时具报;即间有禀及者,亦无细数清册,亦难作为报销之底案。且查动用各项,除盐菜口粮外,尚有夫价、车价、拨船运价等项,多系例内所无,并有过于浮滥之处。虽屡奉驳查,兼经司道等节次移行催令造具清册,以便核算报销;其作何支用之处,均未将细数明晰开呈。现在蒇功伊迩,经臣节次饬局移催,迄今仍未据开报。臣思台湾造报之员,即系经手支用之员;若任其浮滥报销,势必辗转驳查。而地隔重洋,文檄往还动须累月,未免更形迟滞。抚臣徐嗣曾早抵鹿仔港,应请将动支款项,即交抚臣就近督同臬司 李永祺
逐款核实,以凭报销。其内地供支一切粮饷及夫船运脚等项,臣现在严饬总局司道府等,上紧核办,按款详请题销 (第 878 页)
各员内,逐加拣选,查有奉旨发往闽省差遣之江南泰州知州袁秉义,堪以委署。所有台湾道员缺,恭候简放。泉司 李永祺
查审此案,系在已经办结之后;但既经覆审,不即严切跟究,殊属徇纵贻误,应一并革职,留于台湾交与徐嗣曾委 …… (第 934 页)
  上谕内阁曰:永福以监司大员办理要案,颟顸完结;又柴大纪贪纵营私,永福近在同城有奏事之责并不参奏,又未据实揭报。该道于堵御贼匪固为出力,究属功不掩过。永福著革职拿交刑部治罪。该员如有子嗣,亦著同交刑部一并治罪。 李永祺
著革职留于台湾,交与该抚徐嗣曾委令办理城工报销等事,效力赎罪。徐嗣曾系该省巡抚,咎实难辞,并著交部议 …… (第 935 页)
造册具报。率同臬司 李永祺
悉心查核,一面密为访察,倘有捏冒情弊,立即严参究办。又查台湾讼牍纷繁,自军兴以来,各属更多积案。向来 (第 940 页)
徒流以上案件例解内地,由司审转。兹福康安与臣商酌,臣及臬司 李永祺
俱在台湾,当饬各该厅、县赶紧清釐详报。臣即督同 (第 940 页)
李永祺
就近提审,分别奏咨完结,以清尘案,而免拖累。至府治城工,连日会同福康安、德成详加履勘,现在筹定估计, (第 940 页)
负亥之原。配淑夫人礼山洪氏。通德郎必镇女。事舅姑以孝。待君子无违礼。男长复源蚤卒。季观源。女辛徽常, 李永祺。
观源男。成根。过房。判根,龙根。女奇斗燮。次未行。铭曰。
晋阳之郑。世传名德。猗欤月峰。厥树磊落。传 (第 67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