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到光州客馆。壁上有 天朝副总兵程公龙诗。公是河南两夫子后裔。崇祯癸酉擎 敕东来。距今甲戌才百二十二年。而人事天时已不胜伤心者。遂以近体一律。志余之感。
景阳湖
次寄李公孝(思永)
咏莲
待启甫(丁观赫),公孝 (李思永) 送金秀才(益休)诗
隋城白君思馪。玉峰后裔。世居灵岩。君从兄弟。始寓淳昌之福兴。词翰夙 …… 与柳允吉(迪)书(戊申)
颐斋遗藁卷之九
书
与丁庆集(达性)书(己丑)
答李公孝 (思永) 书(癸巳)
答李士平(文衡)书(癸巳)
答李士平(文衡)书(甲午)
与朴进士(灿璿
景阳湖
次寄李公孝(思永)
咏莲
待启甫(丁观赫),公孝 (李思永) 送金秀才(益休)诗
隋城白君思馪。玉峰后裔。世居灵岩。君从兄弟。始寓淳昌之福兴。词翰夙 …… 与柳允吉(迪)书(戊申)
颐斋遗藁卷之九
书
与丁庆集(达性)书(己丑)
答李公孝 (思永) 书(癸巳)
答李士平(文衡)书(癸巳)
答李士平(文衡)书(甲午)
与朴进士(灿璿
尖。韶颜犹掩映。颇似隔重帘。爱尔恣凭眺。朝光俄又西。遂成倚栏睡。清露夜凄凄。
待启甫(丁观赫),公孝 (李思永) 鸭树阴阴夏景凄。捲帘芳草绿分蹊。客归倚枕无馀事。閒听幽禽尽意啼。
送金秀才(益休)诗
文靖金 (第 37H 页)
待启甫(丁观赫),公孝 (李思永) 鸭树阴阴夏景凄。捲帘芳草绿分蹊。客归倚枕无馀事。閒听幽禽尽意啼。
送金秀才(益休)诗
文靖金 (第 37H 页)
不须谱。而又载之先生大碑。可详也。妣庆州金氏。副提学松崖堂庆馀之孙。县监 赠参判震粹之女。公始娶参判 李思永
女。不育。再娶县监赵麟祥女。有四女。适南赫宽,李长源,教官金哲行,修撰李敬玉。三娶士人李世观女。生子 (第 496L 页)
同春先生辛亥凶年。得粜而救活宗族。推奴而备偿还谷云。愿闻其详。
辛壬大饥。先祖多贷营邑粜谷。以赈救宗族乡党。壬子 李公思永。 为湖南伯。先祖使庶戚金枲。推寻道内奴婢。从自愿放赎。李公行关所在官。以长城府使宋公。为都会。未及毕事 …… (第 201L 页)
处僻左而肰耶。同行何人。可以尽心于含敛耶。念其后事。尤切悯恻。
与宋仁甫(丁未)
寒事日加。远惟高卧 雪山。 学味清适。不堪驰溯之私。所读邹书。今至几篇。能严立课程否。抑只优游自适否。凡事不可参闻。只劳心曲。仆 (第 203H 页)
辛壬大饥。先祖多贷营邑粜谷。以赈救宗族乡党。壬子 李公思永。 为湖南伯。先祖使庶戚金枲。推寻道内奴婢。从自愿放赎。李公行关所在官。以长城府使宋公。为都会。未及毕事 …… (第 201L 页)
处僻左而肰耶。同行何人。可以尽心于含敛耶。念其后事。尤切悯恻。
与宋仁甫(丁未)
寒事日加。远惟高卧 雪山。 学味清适。不堪驰溯之私。所读邹书。今至几篇。能严立课程否。抑只优游自适否。凡事不可参闻。只劳心曲。仆 (第 203H 页)
教。沧溪林公退而叹曰。吾之论思烦密冗细。不如某甫之精切得体云。
当馆录新圈。取李公畬等六人。枳黄玧, 李思永。 玧以其不有乃父临命遗诫废科藏修之言。而赴举求名。 (第 493H 页)
思永 以其以同春宋先生门人。当其追夺时。不参同门伸辨之疏。而入场屋决科也。时副学李公翊相颇为玧地。而先生终 (第 493H 页)
当馆录新圈。取李公畬等六人。枳黄玧, 李思永。 玧以其不有乃父临命遗诫废科藏修之言。而赴举求名。 (第 493H 页)
思永 以其以同春宋先生门人。当其追夺时。不参同门伸辨之疏。而入场屋决科也。时副学李公翊相颇为玧地。而先生终 (第 493H 页)
即瑢淳。次即始淳。季琮淳。女长适崔应焕。次适权敬植。孙男秉斗。女适金用济。长房出。中建。崔婿所后子。 李思永。
其女婿也。馀皆未冠笄。瑢淳。缀缉事行若干。使琮淳,秉斗。踏趼数百里。访云潭。致其书函。谒状德之文。不 (第 369H 页)
亲政契屏序(契屏座目。 亲政入侍。吏批。行判书吕圣齐,参判尹趾善,参议吴道一,佐郎徐文裕,洪受瀗,都承旨洪万钟,假注书朴泰淳,检阅沈季良,兵批判书李师命,参判宋奎濂参议李玄锡,参知尹世纪,正郎宋儒龙,佐郎李彦纪,左副承旨 李思永,
假注书李东馣,检阅宋相琦)
清风志序
昌宁曹氏族谱序
赠白采叔以受序
龙溪诗
清风志序
昌宁曹氏族谱序
赠白采叔以受序
龙溪诗
光南内舅及广留李翊,杨州牧使李颐命。极边远窜。再启蒙允。初四日。宪府又论请尤斋绝岛围置。副护军尹阶, 李思永,
李仁夏,尹时达,兵参李秀彦。极边远窜。答曰。宋时烈济州安置。严加栫棘。尹阶等。依允。初五日。谏院又请 (第 459H 页)
挽词[行副司直李寅烨]
挽词[户曹判书赵泰采]
挽词[知敦宁府事尹世纪]
挽词[江华府留守 李思永 挽词[吏曹参判俞得一]
挽词[行大司成金镇圭]
挽词[咸镜道观察使黄钦]
挽词[户曹判书赵泰采]
挽词[知敦宁府事尹世纪]
挽词[江华府留守 李思永 挽词[吏曹参判俞得一]
挽词[行大司成金镇圭]
挽词[咸镜道观察使黄钦]
路云。他作县不敢作旬暇。一日暇则积下一日事。到底自家用做。转添得繁剧。则多粗率不仔细。岂不害事。
谓 李思永 曰。衡阳讼牒如何。 (第 120H 页)
思永 曰。无根之讼甚多。先生曰。与他研穷道理。分别是非曲直。自然讼小。若厌其多。不与分别。愈见事多。
某人 (第 120H 页)
谓 李思永 曰。衡阳讼牒如何。 (第 120H 页)
思永 曰。无根之讼甚多。先生曰。与他研穷道理。分别是非曲直。自然讼小。若厌其多。不与分别。愈见事多。
某人 (第 120H 页)
意。此公论所以愈郁而愈激也。以言台阁则李奎龄,赵圣辅非好为起闹也。邦论激而不能抑也。以言馆学则尹攇, 李思永。
非好为首倡也。士论激而不能抑也。二谏既逐则其论可以止也。而馆学又起。疏儒停举则其论尤可以止矣。而今日 (第 91L 页)
因同僚坐罢。乞被同罪疏。(丁卯十月廿二日○右副承旨时)
伏以臣于前承旨 李思永 坐罢之事。有不敢自安者。玆敢仰暴情实焉。昨晨诸承旨始入院中。天色尚未尽明。而禁漏之官。以已启正时前二 (第 72H 页)
狱吏尊,将军争似外家亲。七诸侯破亚夫死,社稷臣非少主臣。”
三一
余幼时府试,见杭州太守 李慎修, 长不满三尺,而判事明决,胆大于身,吏民畏之。与卢雅雨同年,一时有“两短人”之号。李喜步韵。卢道:“非
三一
余幼时府试,见杭州太守 李慎修, 长不满三尺,而判事明决,胆大于身,吏民畏之。与卢雅雨同年,一时有“两短人”之号。李喜步韵。卢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