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送王昆华前辈使节归省由楚入滇

益部占星信桐圭展萼亲水潆湘畹碧山入点苍新休
沐西南里咨诹远近人潘舆闻送喜日望使车尘 (李子/德
云)
(全首/清稳)
  走笔招友人饮
玄亭今在否竹马旧过寻尚忆人如玉那禁雪满簪平
湖秋水阔板屋夜灯 (第 18b 页)
    又(玉泉山寺招曾青藜徐方虎不至)
    又(维扬春暮)(同程穆倩孙无言泛舟红桥)
    又(送 李天生
还关中)秦楼月(春思)
    更漏子(京口晚望)阮郎归(春闺)
    河渎神(大孤山神祠)(妒 …… (第 61a 页)
    沁园春(送曹子顾学士还南溪)
 第三十一卷 书
   与李武曾论文书 与查韬荒弟书
   与高念祖论诗书 报 李天生

    与顾宁人书 报汪苕文户部书
   报周青士书 答孙侍郎书
   与越辰六书 与魏善伯书 (第 62a 页)
   报 李天生

辱惠书以古文辞相勖足下负高世之才所为歌诗皆
必传之业而手教谆挚抑何其自处之恭而称许之过
也文章之 (第 7a 页)
   寄查德尹编修书
比得书知校勘全唐诗业已开局近闻足下先取杜少
陵作审其字义异同去笺释之纷纶而归于一是甚善

然有道焉蒙窃闻诸昔者吾友富平 李天生
之论矣少
陵自诩晚节渐于诗律细曷言乎细凡五七言近体唐
贤落韵共一纽者不连用夫人而然至于一三五七句
(第 17a 页)
仄字上去入三声少陵必隔别用之莫有叠出者他
人不尔也蒙闻是言尚未深信退与李十九武曾共宿
京师逆旅挑灯拥被互诵少陵七律中惟八首与 天生
所言不符其一郑驸马宅宴洞中云主家阴洞细烟雾
留客夏簟青琅玕春酒杯浓琥珀薄(入/)冰浆碗 …… (第 17a 页)
底良是多病句作赖有故人分禄米夜月作月夜漫
兴作漫与大路作大道语笑作笑语上下作下上西日
落作西日下合之 天生
所云八诗无一犯者由是推之
七月六日苦炎热下文第三句不应用蠍字作苦炎蒸
者是也谢安不倦登临赏下文第七句 …… (第 19a 页)
循此说以勘五言虽长律百韵诸本字
义之异可审择而正之第恐闻之时人必有讪其无关
重轻者然此义昔贤所未发出 天生
之独见善不可没
也足下能听信否乎
 
 
 
 曝书亭集卷三十三 (第 19b 页)
   王崇安诗序

予求友于关中先后得五人焉富平 李因笃子德
三原
孙枝蔚豹人泾阳李念兹屺瞻华阴王弘撰无异合阳
王又旦幼华五人者其诗歌平险或殊然予与论议未
尝不合 (第 15a 页)
子德
高视流辈独兄事予每过辄坐主人下
尝用十六蒸十七登韵赋长律四百言赠予及同入史
馆亟上书陈情请归养其母予 (第 15a 页)
饯之慈仁寺挥涕而别
二十年来五人相继摧折而予之同调日以孤矣今年
冬知崇安县事合阳王侯琴伯以槐荫堂集惠寄发函

伸纸诵之格诗近体各有其长当夫冥搜而出泠然以
风飒然以雨及其既霁春阳秋月明媚于千花百草之
间由其兴会之高远不专工字句之末故五人所应有
者有之所应无者无之也 子德
曩语予曰吾秦周之旧
也小雅之材七十四大雅之材三十一非产于周者乎
降而秦 …… (第 15b 页)
水一方者盖言洛也所谓伊人则东迁之主也溯洄溯
游缠绵悱恻本情深故主之思此延州来季子叹其为
夏声焉悉乎哉 子德
之善言诗也侯集中之作其原率
准五人尤能畅 (第 16a 页)
子德
之旨今宰山水之邑昼帘多暇有
桥有池娑拖以咏跁跒而书且也去十六洞天一舍而
近升天游之观云物之怪奇峰峦之 (第 16a 页)
   唐太宗晋祠碑铭跋
唐太宗自晋祠兴师定天下贞观二十一年七月御制
碑文及铭勒石于叔虞祠东隅碑阴列长孙无忌萧瑀
李绩张亮李道宗杨师道马周衔名后人覆之以亭而
庸工以字画上石稍浅遂刻而深之帝尝自述作书之

法惟求骨力骨力既得形势自生不意为庸工改凿而
骨力形势俱失矣予尝五至祠下辄摩挲是碑览古兴
怀集少陵野老诗句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书于亭
柱富平 李因笃子德
见而赏其工因遗书与予定交于
其归也拓铭一本赠之而书其后 (第 1b 页)
又三年予复至京师传闻公已殁富平 李子德
尝访予
太原其后数从公饮会亦以应召至相对南泉僧寺剪
灯话旧事感知己之不再不禁泫然之出涕也遂书以
为记 (第 20b 页)
   院编修严君墓志铭
康熙十有七年春
天子法古制科取士
诏在廷诸臣暨外督抚大吏各举博学之彦毋论己仕

未仕徵诣
阙月给太仓禄米明年三月朔
召试太和殿廷发题赋序诗各一首学士院散官纸光
禄布席
赐宴体仁阁下于是无锡严君成省耕一诗而退赋序
置不作也
天子擢五十人纂修明史部议分资格进士出身者以
馆职用馀给待诏衔俟史成日授官

诏下五十人齐入翰苑布衣与选者四人除检讨富平 李君因笃
吴江潘君耒其二予及君也君文未盈卷特

天子所简尤异数云未几李君疏请归田养母得
旨去三布衣者骑驴入史 (第 18a 页)
 (句末叠用薄麓谷三字古韵屋陌相通岂亦效隔句/韵耶但律诗从无此格他本江麓作江底中换一音)
 (则薄谷便不碍矣考公诗多用江渚底宜作渚如 李/天生
曰少陵七律百六十首惟四首叠用仄字 江)
 (村诗连用局物二字考他本多病所须惟药物作幸/有故人分禄米 (第 41b 页)
 陈师道曰叙述功德反覆申意事核而理长

  李因笃
曰此篇乃公开手长律凤羽初舒九苞焕采
 宜其雄视一代也
 浦起龙曰典重高华据事直书不参议论纯是颂体
  …… (第 2a 页)
  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
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慈
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氛氲
  李因笃
曰三四承上虚状二句体极生动
  龙门 …… (第 8b 页)
 里之势如在目中所谓索之于牝牡骊黄之外者区

 区模写体贴以为咏物何足语此
  李因笃
曰五六如咏良友大将此所谓沈雄
  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㩳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
旋光堪擿轩楹势可 …… (第 11b 页)
 赋景或写情经纬错综曲折变化用正用奇不可方物

  李因笃
曰末章是十首结语老气横空直使后五首
 可接
  重过何氏五首
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 (第 18b 页)
庐花
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五首皆著意重过其大致疏落不复次第铺叙正所以
别于前游此亦诗家之微指也卢元昌以野人居三字
为讽当时第舍之侈又或以前第九首此第四首为讽

明皇黩武将帅好兵前第三首为刺明皇任蕃将宠禄
山无端牵引破碎支离黄庭坚谓弃其大旨于所遇林
泉人物草木鱼虫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
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读甫诗者当以为戒
山雨樽仍在沙沉榻未移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云
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向来幽异极步屣过东篱
  李因笃
曰五六宕开惟大家有此笔力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 …… (第 19a 页)
 刘会孟曰词意上下含蓄有美有恨
舞剑过人绝鸣弓射兽能铦锋行惬顺猛噬失蹻腾赤
羽千夫膳黄河十月冰横行沙漠外神速至今称
  李因笃
曰诗意沈雄悲壮足慰鬼雄此篇尤有生造
 之力 …… (第 21b 页)
  喜达行在所三首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雾
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李因笃
曰抗贼高节而以老瘦辛苦四字檃括之所
 谓蕴藉也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司
𨽻章仞 (第 25b 页)
 前后语气数公谓上所指也翡翠兰苕极绝巧之态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
恐与齐梁作后尘
  李因笃
曰中原七子大言相高其病正坐此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以诗论文于 (第 22a 页)
 乃用故事也

  李因笃
曰壮采以朴气行之非泛为声调者可比
  瀼西寒望
水色含群动朝光切太虚年侵频怅望兴远一萧疏猿
挂时相学 (第 3a 页)
以致后人不晓而厚庵则不知而漫释之
(问)蒹葭之诗序曰刺襄公也朱子曰不知其何所指厚
斋则曰感霜露也近日 李天生
以为秦人思宗周在水
一方指洛京也竹垞称之谓前人所未发而先生曰亦
曾有道过者敢问所出
(答) (第 7a 页)
天生
秦人以是归美秦俗之厚在 (第 7a 页)
天生
固属自得之
言而魏仲雪早尝及之其曰秦人不复见周室威仪而
隐然有美人之感也然则以序参之曰刺襄公者亦是 (第 7a 页)
乃以吴人陈济生所辑忠义录指为先生所作首之
书中有名者三百馀人先生在京闻之驰赴山东自请勘
讼系半年富平 李因笃
自京师为告急于有力者亲至
历下解之狱始白复入京师五谒思陵自是还往河北
诸边塞者几十年丁巳六谒思陵始卜 …… (第 5a 页)
复及焉其于百诗则力攻之尝
与之争不胜至奋拳欲殴之西河雅好殴人其与人语
稍不合即骂骂甚继以殴一日与富平 李检讨天生

于合肥阁学座论韵学 (第 29a 页)
天生
主顾氏亭林韵说西河斥
以邪妄 (第 29a 页)
天生
秦人故负气起而争西河骂之 (第 29a 页)
天生
奋拳
殴西河重伤合肥素以兄事天生西河遂不敢校闻者
快之若其文则根柢六朝而泛滥于明季华亭一派遂
亦高自 (第 29a 页)
  槟榔树高十馀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下森秀无柯端
顶有叶叶似甘蔗条派开破仰望眇眇如锸丛蕉于竹

杪风至独动似举羽扇之扫天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
子家有数百树(林邑记)

  槟榔树若笋竹生竿近上未五六尺间洪肿起如瘣木
焉因折裂出若黍秀也无华而为实大如桃 李天生

重累其下所以御卫其实也剖其上皮煮其肤熟而实
之坚如乾枣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则滑美下气及宿
食消榖( (第 12b 页)
伪房梁公注比馀姚梨洲黄先生克绪宋元金华之学
昆山亭林顾先生谙历代掌故鄞季野万先生尤谙明
掌故检讨富平 天生李先生
诗文壮嘅知长子县蜀铸
万唐先生善言兵之变孝廉燕昆绳王先生南丰质人
梁先生胥学于冰叔先生善言兵质人先生 (第 17a 页)
  谕吏部

荐举到文学人员已经亲试其取中一等彭孙遹倪灿
张烈汪霦乔莱王顼龄 李因笃
秦松龄周清源陈维崧
徐嘉炎陆葇冯勖钱中谐汪楫袁佑朱彝尊汤斌汪琬
邱象随二等李来泰潘耒沈珩施润章米汉雯 (第 8a 页)
    处(庙内有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大字)
柳陌乍随冈势转杏坛忽傍柏林开辙环鲁卫行将老

道继唐虞志未灰蝌蚪文销存屃赑牺尊岁久剥云雷
阶前风雨传松籁疑是瑟声入座来
   送 李子德

旨归养(二首/)
蓟门疏雨淡秋阴惟尔斯行重古今赋就上林才赐第
表陈东掖蚤抽簪关河落照乡山迥驿路鸣 (第 18a 页)
亦然惟上声今本目录十八吻下注云隐同用
其卷中十八吻十九隐又各自为部不相连属而其下
各注云独用友人富平 李子德因笃
以为目录误又考
唐人如李白寄韦六孙逖登会稽山杜甫赠郑十八贲
诗皆以隐韵字同轸准用其不与吻同用明矣顾君 (第 20a 页)
  李克用墓 五台山

  詶 李处士因笃 
雨中送申公子涵光
  詶史庶常可程 汾州祭吴潘二节士
  寄潘节士之弟耒 王官谷
  蒲州西门外铁牛 …… (第 6a 页)
  寄刘处士大来

  朱处士彝尊过余于太原东郊赠之
  屈山人大均自关中至
  重过代州赠 李子德
在陈君上年署中
  出雁门关屈赵二生相送至此有赋
  应州(二首)重至大同
  得伯常中尉书却寄井示 …… (第 6b 页)
  淮上别王生略 赠萧文学企昭
  曲周拜路文贞公祠 德州过程工部
  过苏禄国王墓 赴东(六首)
   子德
李子闻余在难特走燕中告急诸友人复
  驰至济南省视于其行也作诗赠之 (第 6b 页)
  楼桑庙
  三月十二日有事于攒宫同 李处士因笃
  
赠李贡士嘉时年八十
  邯郸 邢州
  自大名至保定 (第 7a 页)
子德
已先一月西行赋寄
  亡友潘节士之弟耒远来受学兼有投诗答之
(二首)述古
  德州讲易毕奉柬诸君
  …… (第 7a 页)
  有传示同社名氏者感触之意遂见乎辞
  汉三君诗(三首)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四绝句
  赋得檐下雀 蓟门送 李子德
归关中
  李生符自南中归槜李三年矣追维壮游兼示
  旧作 二月十日有事于攒宫
  赠献陵司香贯太监 …… (第 8b 页)
  霍北道中怀关西诸君

  河上作
  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
  过 李子德(四首)
皂帽
  采芝 寄李生云沾
  春雨 寄二三处士被荐者
  井中心史歌 夏日
  梓潼篇赠李中孚 和 …… (第 9a 页)
  三月十九日行次嵩山会善寺
  少林寺 嵩山
  测景台 卓太傅祠
  梁园 海上
  五岳 赠张力臣
   子德
自燕中西归省我于汾州天宁寺
  寄次耕(三首)
  岁暮西还时李生云沾方读盐铁论
  送康文学乃心归 …… (第 9b 页)
  悼亡(五首)
  冬至寓汾州阳城里中尉敏滹家祭毕而饮有
  作(二首)寄题贞孝墓后四柿
  赠卫处士蒿 詶 李子德
二十四韵
  赠毛锦衔 …… (第 10a 页)
  答俞右吉书 与戴枫仲书
  与李星来书 答李紫澜书
  答曾庭闻书 复陈蔼公书
 卷之四
  答 李子德
书 又
  又 与潘次耕书
  答次耕书 与次耕书
  又 与李中孚书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