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子知命亦审
其进退而胡物之竞矣尔乃辟故址开三径建新斋閟
幽境珉磩平柏杗挺朱窗明素壁净松关邃芝房迥县 李书 原米名梧阴垂砌荷香满庭太湖灵壁英山武康
锦川之石霞涌浪积鸟栖兽踯蛟旋鱼跃菌秀英坼若
醉若舞若戏若㦴嶜 (第 25a 页)
其进退而胡物之竞矣尔乃辟故址开三径建新斋閟
幽境珉磩平柏杗挺朱窗明素壁净松关邃芝房迥县 李书 原米名梧阴垂砌荷香满庭太湖灵壁英山武康
锦川之石霞涌浪积鸟栖兽踯蛟旋鱼跃菌秀英坼若
醉若舞若戏若㦴嶜 (第 25a 页)
南征(此当是大历四年春潭衡间作前诗/从此更南征可證依蔡氏编次为是)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
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上四/南征)
(景事下则申述情绪也地杨慎曰桃水用秦人桃源事/枫林用楚辞招魂事避 接桃花句适远接枫树句)
(身南心北又承避地远适未见知音结见南行之故陵/谢灵运诗海鸥戏春岸 庾信诗流水桃花色 李)
(书 陵岂偷生之士去王粲诗远身适荆蛮居苏武传因/泣下沾襟与武决 后汉书阅仲叔客 安邑老病) (第 29a 页)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
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上四/南征)
(景事下则申述情绪也地杨慎曰桃水用秦人桃源事/枫林用楚辞招魂事避 接桃花句适远接枫树句)
(身南心北又承避地远适未见知音结见南行之故陵/谢灵运诗海鸥戏春岸 庾信诗流水桃花色 李)
(书 陵岂偷生之士去王粲诗远身适荆蛮居苏武传因/泣下沾襟与武决 后汉书阅仲叔客 安邑老病) (第 29a 页)
答史雪汀问十六国春秋书
来问崔鸿十六国春秋一书此舍閒所无者前年曾从
徐思沐家借看一过系明万历閒刋本然并非崔氏旧
璧请得以原委言之当十六国时伪史最多其著者有
若和苞汉赵记田融石赵记并邺都记杜辅前燕记董
统后燕书申秀燕史高闾燕志封悫燕书范亨燕书崔
逞燕纪王景晖南燕录张谧前燕录常璩蜀 李书 索绥
凉春秋刘庆凉记张咨凉记索睴凉书刘炳凉书裴景
仁前秦记姚和都后秦记段龟龙西凉记高谦之北凉
书宗钦 (第 3a 页)
来问崔鸿十六国春秋一书此舍閒所无者前年曾从
徐思沐家借看一过系明万历閒刋本然并非崔氏旧
璧请得以原委言之当十六国时伪史最多其著者有
若和苞汉赵记田融石赵记并邺都记杜辅前燕记董
统后燕书申秀燕史高闾燕志封悫燕书范亨燕书崔
逞燕纪王景晖南燕录张谧前燕录常璩蜀 李书 索绥
凉春秋刘庆凉记张咨凉记索睴凉书刘炳凉书裴景
仁前秦记姚和都后秦记段龟龙西凉记高谦之北凉
书宗钦 (第 3a 页)
跋祝京兆千文
章草书前朝惟宋仲温得张索遗意而过于放轶枝山
继之体兼众家故为明书家第一昨研溪庶常过予寓
斋出观余所藏离骚经墨迹研溪叹绝因以千文此本
见假余手临一过颇识其用笔之妙但此帖不用章草
位置停匀规矩谨饬殆是此公杜德机时也枝山又有
一千文纯用藏真法大小错综行间天机亦自盎溢只
是摹本摹手又不工不及此真迹远甚乙亥春三月记
临宋儋书题后
此宋儋唐开元时人与李璆齐声李师王宋师钟 李书
今不传而宋真迹唯阁帖存此二十一行阁帖置古法
帖中列于卫夫人之前则尚未知其为唐人也然其书
自有六朝间风 (第 30b 页)
章草书前朝惟宋仲温得张索遗意而过于放轶枝山
继之体兼众家故为明书家第一昨研溪庶常过予寓
斋出观余所藏离骚经墨迹研溪叹绝因以千文此本
见假余手临一过颇识其用笔之妙但此帖不用章草
位置停匀规矩谨饬殆是此公杜德机时也枝山又有
一千文纯用藏真法大小错综行间天机亦自盎溢只
是摹本摹手又不工不及此真迹远甚乙亥春三月记
临宋儋书题后
此宋儋唐开元时人与李璆齐声李师王宋师钟 李书
今不传而宋真迹唯阁帖存此二十一行阁帖置古法
帖中列于卫夫人之前则尚未知其为唐人也然其书
自有六朝间风 (第 30b 页)
为易义释文虽时引翟文而叙录不列子元易义则
知德明未见其书特就九家集解引之李鼎祚集解
有翟元翟元盖即子元 李书 讳元为元郑元字亦如
此其所集亦自九家可知二书之外未见有引子元
易者德明称九家集解序有荀爽京房马融 (第 13a 页)
知德明未见其书特就九家集解引之李鼎祚集解
有翟元翟元盖即子元 李书 讳元为元郑元字亦如
此其所集亦自九家可知二书之外未见有引子元
易者德明称九家集解序有荀爽京房马融 (第 13a 页)
万里归来连剑花,朔风吹发动鬖髟秽沙。久悬佳传规仓米,满写新诗入壁纱。是处钓游名士辙,中宵歌哭酒人家。出门我亦方西笑,看汝先驱建德车。
前 题
台北 李书(逸涛) 挟策中原试壮游,俗儒狂笑腐儒愁。著书直括三千载,泼墨横流十二州。大块文章归史笔,小庐风雨恼诗 (第 7 页)
前 题
台北 李书(逸涛) 挟策中原试壮游,俗儒狂笑腐儒愁。著书直括三千载,泼墨横流十二州。大块文章归史笔,小庐风雨恼诗 (第 7 页)
六四]一四三
李逢时 [六四]一八八
李望洋 [六四]一九0~九一
李之鼎 [六四]二0三~0五 李书 [九四]*七
杜德兴 [一00]六七~六九、[二六五]一一一、[六四]二四七
汪弘器 [五六]八 (第 480 页)
李逢时 [六四]一八八
李望洋 [六四]一九0~九一
李之鼎 [六四]二0三~0五 李书 [九四]*七
杜德兴 [一00]六七~六九、[二六五]一一一、[六四]二四七
汪弘器 [五六]八 (第 480 页)
欲字改以使字。
使字甚当。而与下文使览之使。亦似有累如何。贯管贯字。改以相字则稍似无嫌耶。
顷所白心图。即盛谕所谓中下新旧图也。辨说似在于答 李书 中。而承示知记之错也。更须遍考溪集书类中如何。
答李扬世
荷潭消息。每因风一聆。不觉尘埃去胸。而欲腋 (第 422L 页)
使字甚当。而与下文使览之使。亦似有累如何。贯管贯字。改以相字则稍似无嫌耶。
顷所白心图。即盛谕所谓中下新旧图也。辨说似在于答 李书 中。而承示知记之错也。更须遍考溪集书类中如何。
答李扬世
荷潭消息。每因风一聆。不觉尘埃去胸。而欲腋 (第 422L 页)
非正论之说。虽可见本意之所在。而若并下文而观之。则又不可摸捉。盖以五常气质名目之说。还他本色故也。) 李书
之辨。(巍岩以师门书意之如姜生所傅。奉书以质之。南塘辨之曰。愚虽不肖。亦耳闻心记。出入门下数十年。未 (第 337L 页)
几遇名山懒陟砠。每从水上览方舆。皇图职贡通南服。地势沟涂界阖闾。好睡不知春气尽。到家刚在月明初。停舟吊古浑无事。少日虚看携 李书。(原仲)
夷行自古说岐砠。水可方舟陆可舆。此地关防雄表里。一城铃铎静村闾。宁将褰涉随人后。可喜宽薖遂我初。 (第 145L 页)
则于余与不既有益矣乎。但古圣人不以人废言之义。遂废而不讲则戚矣。又何诛乎。昔退溪先生尝于村舍。闻人呼 李书
房。以为呼己。徐察之则乃村夫也。退溪以为此实由于我亦 (第 187H 页)
李书 房。彼亦 (第 187H 页)
李书 房。其称无异也。故致有此辱。因此加勉。卒登科。遂成大贤。余之所自取者。无亦类是乎。傍人曰我适间意甚笑 (第 187H 页)
李书 房。彼亦 (第 187H 页)
李书 房。其称无异也。故致有此辱。因此加勉。卒登科。遂成大贤。余之所自取者。无亦类是乎。傍人曰我适间意甚笑 (第 187H 页)
也。三种书。谨将评选。而永叔许。贻书招之。只恨此公倔强破落。不易钳制焉。觉迷录。广搜博觅。至企至企。 李书
状燕录。为抄魏伯子一段。对面错过大英雄。东人本自如许。亦足太息。
睢涣。想非僻书而不能对。堪叹不读书 (第 248L 页)
睢涣。想非僻书而不能对。堪叹不读书 (第 248L 页)
颜齿,高羌之,长书,张女,庄虏,王戏,王病己,王仆之,周其侯,彘任,土之,阴夫人,董耳,史上,李状, 李书,
李弗,吕未,吕黑,许赏,鲁妨,茝夫人,赵婺,赵鼻,马姬之,狗毋伤,宋富人,解乃少,内郁伤,禹乐贫,世 (第 499L 页)
章海曰。明之所引朱子说详矣。蒙引亦引伊尹觉斯民之语。深斥陈氏之非。而且以为举此该彼。为省文之计者。深得 李书 之意矣。
明之所引答晦叔书。可谓衬引。
其下文○各亲其亲。各长其长。而天下无不平矣。
裕曰。各长其 (第 346L 页)
十三夜。会数三邻曲。避暑至江间。戏为二首。
天时六月十三夜。息屦亭前追小凉。却钱送鲜柳约正。不招自来 李书 房。手弄月明坐邻舫。行听鱼跳窥野塘。更无人赏诗成后。一吟一笑兴清狂。
其二
已看雨断云收尽。颇喜天清 (第 219H 页)
天时六月十三夜。息屦亭前追小凉。却钱送鲜柳约正。不招自来 李书 房。手弄月明坐邻舫。行听鱼跳窥野塘。更无人赏诗成后。一吟一笑兴清狂。
其二
已看雨断云收尽。颇喜天清 (第 219H 页)
学圣三岁前为舅妻所收养。遂成母子之名。年前
先人以前头服制面禀。则先生引思斋事为教。且考见尤庵答南溪书。有曰养父母服制。古所未有。只当一用国典。而苟不得三年则亦当从不杖期之文。盖大典既曰三岁前收养者。齐衰三年。备要言己之父母在者降。故昨年舅妻之丧。学圣服制。从备要不杖期之文。而先人又以此意。书禀于先生。则以此事既有尤翁所论。敢容他议为答矣。按疑礼续有李镇川悦服舅妻事。或有引此疵议于学圣服制者。而但 李书 既曰非三岁前收养。慎斋答曰三父八母图。养母齐衰三年。谓三岁收养者。尊侍则异于是云。则学圣事与李。大有 (第 322L 页)
先人以前头服制面禀。则先生引思斋事为教。且考见尤庵答南溪书。有曰养父母服制。古所未有。只当一用国典。而苟不得三年则亦当从不杖期之文。盖大典既曰三岁前收养者。齐衰三年。备要言己之父母在者降。故昨年舅妻之丧。学圣服制。从备要不杖期之文。而先人又以此意。书禀于先生。则以此事既有尤翁所论。敢容他议为答矣。按疑礼续有李镇川悦服舅妻事。或有引此疵议于学圣服制者。而但 李书 既曰非三岁前收养。慎斋答曰三父八母图。养母齐衰三年。谓三岁收养者。尊侍则异于是云。则学圣事与李。大有 (第 322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