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藏有姚莹石甫著「中复堂全集」,分装四函,凡二十八册;是他的儿子浚昌在清同治丁卯(六年,一八六七年)所重刊的。卷首列有「总目」,计(一)东溟文集六卷、外集四卷,(二)东溟文后集十四卷、外集二卷,(三)后湘诗集九卷,(四)后湘二集五卷,(五)后湘续集七卷,(六)东溟奏稿四卷,(七)识小录八卷,(八)东槎纪略五卷,(九)寸阴丛录四卷,(十)康輶纪行十六卷,(十一)姚氏先德传六卷,(十二)中复堂遗稿五卷,(十三)中复堂遗稿续编三卷,(十四)附录:传、墓志铭、墓表、年谱;可以说是「洋洋大观」。其中东溟奏稿四卷已经刊行,列为台湾文献丛刊第四九种;又东槎纪略五卷亦已出版,列为台湾文献丛刊第七种。除此两稿以外,凡与台湾有关者,经曹永和先生详为录出,汇为一册,并仍以 方东树
序置于卷首,而以著者之传、墓志铭、墓表及年谱作为附录;定名为中复堂选集,列为台湾文献丛刊第八三种。此 …… (第 1 页)
著于天下,亦古今斯道文章之大憾也。故亟为著之,使读石甫之文者有以考其焉。
道光元年秋八月,同邑 方东树。
(第 4 页)
著于天下,亦古今斯道文章之大憾也。故亟为著之,使读石甫之文者有以考其焉。
道光元年秋八月,同邑 方东树。
(第 4 页)
近闻广东有信,言逆夷巢穴空虚,又众夷不服所为,人多怨散,其形甚迫,乃以多舟北上,急欲求和,复要劫商船作为兵船,以张其势,扰我镇江。此种情形,弟于四月复讯夷供时,即已觉之,据实入告。决意斩其夷众,未审卓如先生以为何如?然夷之情势虽已见绌,而海上盗船与在地土匪则实繁有徒。夷自江南事平南下,保无路出台洋,恐草鸟匪船借势滋扰,不可不防其变。是以台地内外设防,仍不敢不密,幸高明有以教之。
与 方植之 书(壬寅九月) (第 144 页)
与 方植之 书(壬寅九月) (第 144 页)
英夷既就款,上念功,左官蜀,两使西藏,补蓬州知州,假归。时,盐政久弛,两江制军议行淮纲,檄监九江盐务。咸丰初元,以大臣荐,有武昌盐法道之命。未行,诏以广西按察司使参大学士赛尚阿军。其明年,赛尚阿无功逮。先生方筹饷湖南,抚军张亮基奏留署按察使。以其年积劳卒官。
先生状短悍,视炯炯,发声如钟。少学于其从祖姬传先生,与其乡 方先生植之 、刘太学孟涂友善,博闻多通议论,岳岳不少挫。自为县官时,数不获志于长官。台湾之功既龁于吏议,其在广西 …… (第 226 页)
按状:先生生于乾隆乙巳十月,卒于咸丰壬子十二月十六日,年六十有八。配方,后四年卒。以同治壬戌之十二月,合葬于龙眠山小河口之麓。一女,适里人按察使经历张汇。子二,孝,早世。季,浚昌,有学行,与余好;见官江西湖口县知县。先生坦怀乐善,老而弥笃。其在九江,孟涂已前死。余识 方先生 于桐城,为附书。先生读书未竟,面赤,须怒张,曰:咄! (第 227 页)
植之 与我都老大,乃屡呵我如小儿。徐谢曰:顷失辞。 (第 227 页)
植之 直亮多闻,君子也。微 (第 227 页)
植之, 夫孰镌吾过?尝被知于赵文恪公;文恪死,走武陵,拜其墓。其他振寒字孤,天下知先生者都能道之。故不具录。 (第 227 页)
先生状短悍,视炯炯,发声如钟。少学于其从祖姬传先生,与其乡 方先生植之 、刘太学孟涂友善,博闻多通议论,岳岳不少挫。自为县官时,数不获志于长官。台湾之功既龁于吏议,其在广西 …… (第 226 页)
按状:先生生于乾隆乙巳十月,卒于咸丰壬子十二月十六日,年六十有八。配方,后四年卒。以同治壬戌之十二月,合葬于龙眠山小河口之麓。一女,适里人按察使经历张汇。子二,孝,早世。季,浚昌,有学行,与余好;见官江西湖口县知县。先生坦怀乐善,老而弥笃。其在九江,孟涂已前死。余识 方先生 于桐城,为附书。先生读书未竟,面赤,须怒张,曰:咄! (第 227 页)
植之 与我都老大,乃屡呵我如小儿。徐谢曰:顷失辞。 (第 227 页)
植之 直亮多闻,君子也。微 (第 227 页)
植之, 夫孰镌吾过?尝被知于赵文恪公;文恪死,走武陵,拜其墓。其他振寒字孤,天下知先生者都能道之。故不具录。 (第 227 页)
惜抱先生主讲敬敷书院。府君岁试居院中,先生与言学问文章之事,始得其要归而为之益力。家多藏书,皆姜坞府君所丹铅。府君博證精究,每有所作,不假思索,议论闳伟,与同里朱歌堂(雅)、 方植之(东树)
、徐六襄(璈)、左匡叔(朝第)、方竹吾(秉澄)、光栗园、(聪谐)、刘孟涂(开)、朱鲁(道文)为文章 (第 236 页)
惜抱先生主讲敬敷书院。府君岁试居院中,先生与言学问文章之事,始得其要归而为之益力。家多藏书,皆姜坞府君所丹铅。府君博證精究,每有所作,不假思索,议论闳伟,与同里朱歌堂(雅)、方植之 (东树) 、徐六襄(璈)、左匡叔(朝第)、方竹吾(秉澄)、光栗园、(聪谐)、刘孟涂(开)、朱鲁(道文)为文章 …… (第 236 页)
在武进任。二月,孟渎三河工成。初五日,不孝浚昌生。八月,重刊东溟文集、后湘诗集成,李申耆(兆洛)、毛生甫(岳生)两先生编校。冬,调署元和知县;前任平大令(瀚)有贤名,亏白粮万石,挂吏议,上官檄府君代之,而粮艘待兑急,府君贷于僚、拓于家,兼旬事办。平君谴释,而府君负累遂数万矣。是年,卜兆于桐城义津桥之尤冲,请伯父损轩府君奉先曾大父春树公、妣张太夫人、徐太夫人葬之,以祖姑、四姑附张太夫人侧。重编先编修公援鹑堂笔记,延同里 方植之先生 校勘。 十四年,甲午,府君年五十岁。
在元和任。是年,有诏中外大臣明保人才。江督陶公、苏抚林公 …… (第 247 页)
类此。府君自弱冠时,即以经世自任,为政务因地制宜,无所偏执。初任平和、龙溪,政尚猛烈,巨猾敛戢。同里 方植之先生, 自粤寄诗,有「王涣阳球各有名,荀香仇凤犹堪惜」之句,盖有 (第 259 页)
惜抱先生主讲敬敷书院。府君岁试居院中,先生与言学问文章之事,始得其要归而为之益力。家多藏书,皆姜坞府君所丹铅。府君博證精究,每有所作,不假思索,议论闳伟,与同里朱歌堂(雅)、方植之 (东树) 、徐六襄(璈)、左匡叔(朝第)、方竹吾(秉澄)、光栗园、(聪谐)、刘孟涂(开)、朱鲁(道文)为文章 …… (第 236 页)
在武进任。二月,孟渎三河工成。初五日,不孝浚昌生。八月,重刊东溟文集、后湘诗集成,李申耆(兆洛)、毛生甫(岳生)两先生编校。冬,调署元和知县;前任平大令(瀚)有贤名,亏白粮万石,挂吏议,上官檄府君代之,而粮艘待兑急,府君贷于僚、拓于家,兼旬事办。平君谴释,而府君负累遂数万矣。是年,卜兆于桐城义津桥之尤冲,请伯父损轩府君奉先曾大父春树公、妣张太夫人、徐太夫人葬之,以祖姑、四姑附张太夫人侧。重编先编修公援鹑堂笔记,延同里 方植之先生 校勘。 十四年,甲午,府君年五十岁。
在元和任。是年,有诏中外大臣明保人才。江督陶公、苏抚林公 …… (第 247 页)
类此。府君自弱冠时,即以经世自任,为政务因地制宜,无所偏执。初任平和、龙溪,政尚猛烈,巨猾敛戢。同里 方植之先生, 自粤寄诗,有「王涣阳球各有名,荀香仇凤犹堪惜」之句,盖有 (第 25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