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大夫
制曰国家设按察之官谓之外台所以廉察所
部而提振纲领也及其弊也视日月以叙进而
彫敝滋多急亭传以观政而奔趋求誉有司益
用不职民生无所告愬夫法不择官官必奉法
而况于以法为官者乎此予之忧也具官某起
自循吏擢为清郎皆有贤声溢于官次参藩睢
陈蒐兵狝盗三年有成乃晋宪职尔自筮仕以
还皆用随牒平进可谓不汲汲矣今玆颁布诏
条澄清郡邑春生秋杀壹以案肃凋敝为事朕
甚嘉焉若尔者斯可谓之执法之官矣玆以覃
恩授具阶尔所部包举河雒周先正之所保釐
也毕命曰商俗靡靡利口惟贤今监司项背相
望靡靡之馀风自上下焉尔其益肃明风绩予
将祗命尔以毕公之事尔其念哉
妻潘氏加封淑人
制曰诗称妇道曰无非无仪妇人之非 与仪 不 (第 1b 页)
制曰国家设按察之官谓之外台所以廉察所
部而提振纲领也及其弊也视日月以叙进而
彫敝滋多急亭传以观政而奔趋求誉有司益
用不职民生无所告愬夫法不择官官必奉法
而况于以法为官者乎此予之忧也具官某起
自循吏擢为清郎皆有贤声溢于官次参藩睢
陈蒐兵狝盗三年有成乃晋宪职尔自筮仕以
还皆用随牒平进可谓不汲汲矣今玆颁布诏
条澄清郡邑春生秋杀壹以案肃凋敝为事朕
甚嘉焉若尔者斯可谓之执法之官矣玆以覃
恩授具阶尔所部包举河雒周先正之所保釐
也毕命曰商俗靡靡利口惟贤今监司项背相
望靡靡之馀风自上下焉尔其益肃明风绩予
将祗命尔以毕公之事尔其念哉
妻潘氏加封淑人
制曰诗称妇道曰无非无仪妇人之非 与仪 不 (第 1b 页)
长城 孙在丰
秦政并六王骋望何荒唐仁义乃不施收兵铸咸阳临
洮亘辽水长城万里长驱山回碣石驾海凌扶桑遂令
山海上雉堞连崇冈雄关天下险恃险不于常悠悠照
汉月漠漠飞边霜行者千载下驱车览大荒始知惟众
志成城乃金汤
圣武功成诗 徐秉义
皇帝受
天命荡荡威德恢玉衡齐七政金镜悬九垓观文焕奎 (第 20b 页)
秦政并六王骋望何荒唐仁义乃不施收兵铸咸阳临
洮亘辽水长城万里长驱山回碣石驾海凌扶桑遂令
山海上雉堞连崇冈雄关天下险恃险不于常悠悠照
汉月漠漠飞边霜行者千载下驱车览大荒始知惟众
志成城乃金汤
圣武功成诗 徐秉义
皇帝受
天命荡荡威德恢玉衡齐七政金镜悬九垓观文焕奎 (第 20b 页)
上官仪诗多浮艳时人称
为上官体实为正人所病及高宗之初竟以谋废武后
心存王室至于宗族受祸(麟德元年高宗 与仪 谋废武/后后遽诣上自诉上恐后怨)
(怒绐之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后于是使许敬/宗诬奏仪与王伏胜故太 (第 47a 页)
为上官体实为正人所病及高宗之初竟以谋废武后
心存王室至于宗族受祸(麟德元年高宗 与仪 谋废武/后后遽诣上自诉上恐后怨)
(怒绐之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后于是使许敬/宗诬奏仪与王伏胜故太 (第 47a 页)
元年传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僖廿二年传过
而不改是谓之过廿三年传以不教民战则是弃其师
今皆在论语中传所载 与仪 礼二记合者尤多故郑康
成云谷梁善于经也其论论语曰宣尼言述而不作于
鲁论见之乡党一书半是礼经尧曰数章全 (第 8a 页)
而不改是谓之过廿三年传以不教民战则是弃其师
今皆在论语中传所载 与仪 礼二记合者尤多故郑康
成云谷梁善于经也其论论语曰宣尼言述而不作于
鲁论见之乡党一书半是礼经尧曰数章全 (第 8a 页)
修川小集题词
杭兄堇浦董志局于海昌得绝句共百首请予为之引
堇浦之诗之工不待余言顾余甚有念于海昌者得因
堇浦之诗而一及之海昌故文献之窟也堇浦拜无垢
之祠式持正之里搜录查职方罪维诸篇岂仅骚人之
游录哉而樊侍御光远者杨文靖公高座弟子乃无垢
之畏友也学录不传微言安在尚有识其讲堂荐以溪
毛者否职方东江轶事已渐澌灭而姚监军炳庵弃家
长往以黄蘖为西台化为精卫尚有道其姓名者否抑
又闻安阳许侍郎之令海昌也延姚江黄先生设皋比
招致高材生雅歌释奠中吴 徐侍郎果亭 扁舟涉江来
问證人之学安阳则传三易洞玑之旨岂无薪火之贻
足为里社兴起者乎是皆群雅之材所当及也堇浦其 (第 9a 页)
杭兄堇浦董志局于海昌得绝句共百首请予为之引
堇浦之诗之工不待余言顾余甚有念于海昌者得因
堇浦之诗而一及之海昌故文献之窟也堇浦拜无垢
之祠式持正之里搜录查职方罪维诸篇岂仅骚人之
游录哉而樊侍御光远者杨文靖公高座弟子乃无垢
之畏友也学录不传微言安在尚有识其讲堂荐以溪
毛者否职方东江轶事已渐澌灭而姚监军炳庵弃家
长往以黄蘖为西台化为精卫尚有道其姓名者否抑
又闻安阳许侍郎之令海昌也延姚江黄先生设皋比
招致高材生雅歌释奠中吴 徐侍郎果亭 扁舟涉江来
问證人之学安阳则传三易洞玑之旨岂无薪火之贻
足为里社兴起者乎是皆群雅之材所当及也堇浦其 (第 9a 页)
衰负版辟领
或问衰衣之有衰负版辟领也果独为父母用之与曰
否经传无明文郑玄之注贾公彦之疏亦然如曾孙为
曾祖父母也适孙祖在为祖母也为人后者为本生父
母也是皆难以旁亲例者也其遂可不用衰负版辟领
与家礼之 与仪 礼图说盖各发明注疏而犹各有所未
尽也吾故谓齐衰必当有二式
杖
或问礼无爵者非担主不杖然则庶人居 (第 18a 页)
或问衰衣之有衰负版辟领也果独为父母用之与曰
否经传无明文郑玄之注贾公彦之疏亦然如曾孙为
曾祖父母也适孙祖在为祖母也为人后者为本生父
母也是皆难以旁亲例者也其遂可不用衰负版辟领
与家礼之 与仪 礼图说盖各发明注疏而犹各有所未
尽也吾故谓齐衰必当有二式
杖
或问礼无爵者非担主不杖然则庶人居 (第 18a 页)
意至于黜仪礼疑周官莫不
推之为汉儒之过也夫禹谟伊训说命传道之书可得
而诋与春秋三传去圣人最近可得尽訾 与仪 礼周礼
周公经世大法可得疑且黜与汉儒守先待后之勤朱
子盖屡称之后学纷纷之论其果有当与夫溯圣经之
源流 (第 22b 页)
推之为汉儒之过也夫禹谟伊训说命传道之书可得
而诋与春秋三传去圣人最近可得尽訾 与仪 礼周礼
周公经世大法可得疑且黜与汉儒守先待后之勤朱
子盖屡称之后学纷纷之论其果有当与夫溯圣经之
源流 (第 22b 页)
语以下左国公谷国策三
史八家之言皆在而其书不过数帙噫嘻是何其取之
之博而用之之约乎夫周礼河间献王所得 与仪 礼同
上之秘府然仪礼有逸经三十九篇巳亡而周礼冬官
一篇亦阙小戴氏增损礼书曲礼檀弓以下共四十三
篇马氏 (第 15b 页)
史八家之言皆在而其书不过数帙噫嘻是何其取之
之博而用之之约乎夫周礼河间献王所得 与仪 礼同
上之秘府然仪礼有逸经三十九篇巳亡而周礼冬官
一篇亦阙小戴氏增损礼书曲礼檀弓以下共四十三
篇马氏 (第 15b 页)
左国公谷国策三史八家之言皆在而其书不过数帙噫嘻是何其取之
之博而用之之约乎夫周礼河间献王所得 与仪 礼同上之秘府然仆礼
有逸经三十九篇已亡而周礼冬官一篇亦阙小戴氏增损礼书曲礼檀
弓以下共四十三篇马氏又 (第 1b 页)
之博而用之之约乎夫周礼河间献王所得 与仪 礼同上之秘府然仆礼
有逸经三十九篇已亡而周礼冬官一篇亦阙小戴氏增损礼书曲礼檀
弓以下共四十三篇马氏又 (第 1b 页)
谕大学士马齐席哈纳张玉书吴琠陈廷敬学
士色德里铁图满丕阿兰泰赵士芳王九龄
曹鉴伦 徐秉义
谕吏礼二部
谕吏部
谕刑部
谕户部
谕工部
谕起居注官揆叙海宝 (第 9a 页)
士色德里铁图满丕阿兰泰赵士芳王九龄
曹鉴伦 徐秉义
谕吏礼二部
谕吏部
谕刑部
谕户部
谕工部
谕起居注官揆叙海宝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