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盾之义
宦寺之祸列代覆辙相寻唐自天宝以后寖昌寖炽积
成甘露之变而天子仅守府矣宗元为王叔文之友叔
文败 宗元
亦贬唐史惩叔文之党于 (第 9a 页)
宗元
无恕辞即昌
黎韩愈亦 (第 9a 页)
宗元
不自顾藉贵重虽然考其时宦官既
掌禁旅复监天下军叔文辇欲一旦尽解其兵柄还之
朝廷其意非不善也事败身死当 (第 9a 页)
  敌戒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
利之大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𧦧𧦧乃亡晋败
楚鄢范文为患厉之不图举国造怨孟孙恶臧孟死臧
恤药石去矣吾亡无日智能知之犹卒以危矧今之人
曾不是思敌存而惧敌去而舞废备自盈秪益为瘉敌
存灭祸敌去召过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惩病克寿矜壮
死暴纵欲不戒匪愚伊耄我作戒诗思者无咎

宗元放逐后益肆力于古而觉平生冒没轻进之非使
一往不返负累滋大且将终其身不自知矣然则 宗元
学问文章光于千古者挤之者之恩欤述孟子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之义作敌戒明切警悚语云苟非其人求
一言之几于道 (第 10b 页)
  答元饶州论春秋书
辱复书教以报张生书及答衢州书言春秋此诚世所
希闻兄之学为不负孔氏矣往年曾记裴封叔宅闻兄
与裴太常言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一义尝讽习之
又闻韩宣英及亡友吕和叔辈言他义知春秋之道久
隐而近乃出焉京中于韩安平处始得微指和叔处始
见集注恒愿扫于陆先生之门及先生为给事中与宗
元入尚书同日居又与先生同巷始得执弟子礼未毕

讲讨会先生病时闻要论尝以易教诲见宠不幸先生
疾弥甚 宗元
又出邵州乃大乖谬不克卒业复于亡友
凌生处尽得宗指辨疑集注等一通伏而读之于纪侯
大去其国见圣人之道与尧 …… (第 8b 页)
重耳于
外而专其宠孔子同于仇牧孔父为之辞今兄言贬息
大善息固当贬也然则春秋与仇孔辞不异仇孔亦有
贬欤 宗元
尝著非国语六十馀篇其一篇为息发也今
录以往可如愚之所谓者乎微指中明郑人来渝平量
力而退告而后绝固先同 …… (第 9a 页)
是州作陆先生墓表今以奉献与宣英读之
春秋之道如日月不可赞也若赞焉必同于孔蹠优劣
之说故直举其一二不宣 宗元
再拜 (第 9b 页)
宗元
与杨凭书曰自贬官来无事读百家上下驰骋乃 …… (第 9b 页)
皆世所背驰者也兄一举而德
皆及焉祁大夫不见叔向今而预知斯举下走之大过
矣书虽多言不足导意故止于此不宣 宗元
再拜
旧唐书谓南人妄以柳宗元为罗池神而韩愈撰碑以
实之宋元祐七年六月诏赐唐柳州刺史罗池神庙为 …… (第 13b 页)
归者亦举其成数耳此三年中子贡之必归祀端木氏
之先于庙不待言也而后世遂因之有庐墓之礼则汉
儒之不达也 宗元
谓宜庐于庭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
人识亦卓矣 …… (第 21a 页)
答李翱书并驰不知此篇所言文以行为本在
先诚其中二语及报崔黯书云道之及及乎物而已耳
斯取道之内者二语乃 宗元
自得之言而为论文之极 (第 29a 页)
拔萃乃得
为近职故黯以文章书法为问而宗元欲悉屏之使及
物之道专而易通又以及物为取道之内卓然名儒语
宗元
可谓既没其言立 (第 5b 页)
宗元
善书今龙城柳石刻犹存 …… (第 5b 页)
者愚不能改亦欲丈人固
往时所执推而大之不为方士所惑仕虽未达无忘生
人之患则圣人之道幸甚其必有陈矣不宣 宗元
再拜 …… (第 16a 页)
者皆所以养我之生要皆与我身内所有者无异也然
而皆非不死之药也何独举自身所有地水火风为足
以致长生耶读 宗元
此文谓道寿则寿道夭则夭识见
甚伟因推类以尽其馀以解世惑焉 …… (第 18b 页)
先理理不一断于
古书老生直趋尧舜大道孔氏之志明而出之又古之
所难有也然则文章未必为士之末独采取何如耳
自小学为文章中间幸联得甲乙科第至尚书郎专
百官章奏然未能究知为文之道自贬官来无事读百 …… (第 21b 页)
后世也若吴子之文非丈人无以知之独恐世人之才
高者不肯久学无以尽训诂风雅之道以为一世甚盛
宗元
者才力缺败不能远骋高厉与诸生摩九霄抚
四海夸耀于后之人矣何也凡为文以神志为主自遭
责逐继以大故荒乱耗 …… (第 22b 页)
矻自苦以
伤危败之魂哉中心之悃愊郁结具载所献许京兆丈
人书不能重烦于陈列凡人之黜弃皆望望思得效用
宗元
独以无有是念自以罪大不可解才质无所入
苟焉以叙忧慄为幸敢有他志伏以先君禀孝德秉直
道高于天下仕再登朝 (第 23a 页)
至六品官 宗元
无似亦尝再登 …… (第 23a 页)
毕矣过是而犹竞于宠利者
天厌之天厌之丈人旦夕归朝廷复为大僚伏惟以此
为念流涕顿颡布之座右不胜感激之至 宗元
再拜
此文后半首亦是哀怨之音与萧俛书之类耳前半首
所述知之难言之难听言之难则曲尽末世人物情理
允为至 (第 24a 页)
有车
辙马迹而得之者也则古人之能述以文者不越几研
之问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夫亦藏修息游之最
善地矣 宗元
善记故录之多以其可为养心之助云尔
夫文之无与于理道而工且妍者犹夫山水花木也若
其以玩替政以荒去理则毋 …… (第 13a 页)
不待言也然则 宗元
之议今实用之矣 (第 20b 页)
后。中宗孝和皇帝尊谥曰中宗
孝和大圣皇帝。和思皇后赵氏尊谥曰和思顺圣皇后。睿
宗元真皇帝尊谥曰睿 宗元
真大圣皇帝。昭成皇后窦氏
尊谥曰昭成顺圣皇后。肃明皇后刘氏尊谥曰肃明顺圣
皇后。庶彰祈精之感。降 (第 10a 页)
粹。飘飘然轶八纮而溯三古。与造物者为徒。其不至者。遣
言则华。涉理则泥。虽辨丽可嘉。采真之士不与也。 宗元

生吴君。其知言者欤。先生讳筠。字贞节。华阴人。生十五年。 (第 19a 页)
 柳宗元(八)

** 贺皇太子笺
:PROPERTIES:
:TITID: QTWTIT11421
:PERSID: QTWAUT1456
:END:

宗元惶恐言。伏奉六月七日制。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
皇帝光受徽号。率土臣子。欢抃无涯。伏惟皇太子殿下丽
正居中。辅成昌运。消伏沴孽。赞扬辉光。鸿名允升。大庆周
洽。表文武之经纬。著天道之运行。瑞景照临。示重轮之发
耀。恩波下济。见少海之增澜。 宗元
忝守遐方。获闻盛礼。踊
跃之至。倍万恒情。谨 (第 01a 页)
宗元
惶恐死罪死罪。

** 贺皇太子笺 …… (第 01a 页)
补阙执事。宗元闻之。重远轻迩。贱视贵听。所由古矣。窃以 宗元
幼不知耻。少又躁进。拜揖长者。自于幼年。是以簉俊
造之末迹。厕牒计之下列。贾艺求售。阒无善价。载文笔 …… (第 01b 页)
字。志在济拔。
斯盖古之知巳者已。故曰古之知己者。不待来求而后施
德者也。然则亟来而求者。诚下科也。 宗元
向以应博学宏
词之举。会阁下辱临考第。司其升降。当此之时。意谓运合
事并。适丁厥时。其私心日以自负也 …… (第 04a 页)
下辈。岂容易而收哉。而 宗元
朴野昧劣。进不知退。不可以
言乎德。不能植志于义。而必以文字求达。不可以言乎才。
秉翰执简。败北而归 …… (第 05b 页)
德。敢希豫让国士遇我之报。伏候门屏。敢俟
招纳。谨奉启以代投刺之礼。伏惟以知己之道终抚荐焉。
不宣。 宗元
谨启。

** 上裴晋公度献唐雅诗启 …… (第 05b 页)
右。北服恒阳。略不代出。功无与让。故天下文士。
皆愿秉笔牍。勤思虑。以赞述洪烈。(一作业)阐扬大勋。 宗元

败辱斥逐。守在蛮裔。犹欲振发枯槁。决疏潢污。罄效蚩鄙。
少佐毫发。谨撰平淮夷雅二篇。恐惧不敢进献 …… (第 06a 页)
闻于下执事。庶宥罪戾。以明其心。出位僭言。惶战交积。无
任踊跃屏营之至。不宣。 宗元
谨启。

** 上襄阳李仆射愬献唐雅诗启 …… (第 06b 页)
西平王。其事正类。然而
未有嗣大雅之说。以布天下。以施后代。岂圣唐之文雅。独
(一作愧)于周室哉。 宗元
身虽陷败。而其论著。往往不为世
屈。意者殆不可自薄自匿。以坠斯时。苟有补万分之一。虽 …… (第 06b 页)
隐而怀道者毕出。然后中分
主忧。以临东诸侯。而天下无患。盛德大业。光明如此。而又
有周公接下之道。斯 宗元
所以废锢滨(一作摈)死。而犹欲致
其志焉。阁下倘以一言而扬举之。则毕命荒裔。固不恨矣。 …… (第 07b 页)
公手札。省录狂瞽。收抚羁缧。沐以含宏之仁。忘其进越之
罪。感深益惧。喜极增悲。五情交战。不知所措。 宗元
性质庸
塞。行能无取。著书每成于废疾。进德且乏其馨香。常愿操
彗医门。掬溜兰室。良辰不与。夙志多违。 …… (第 08a 页)
宗元启。 宗元
往者尝侍坐于崔比部。闻其言曰。今之为文。
莫有居赵司勋右者。自是恒欲饰其所论著。荐之阁下。病 …… (第 08b 页)
世而不巳也。 宗元
负罪俟命。晷刻观望。道里深远。不得悉
闻当时之威声。然而窃以累受顾念。踊跃盛德。恐没身炎
瘴。卒无以 …… (第 09b 页)
宗元启。伏念往岁司空由尚书郎出贰太原。 宗元
获于天 …… (第 09b 页)
长专用候谒。伏蒙叙以世旧。许造门阑。自后司空累膺宠
荣。位极公辅。 宗元
得罪朝列。窜身湘南。霄汉益高。泥尘永
弃。瞻仰辽绝。陈露无由。司空统临旧荆。控制南服。道路非
远。德 …… (第 10a 页)
于中。循念竟日。若无容措。幸甚幸甚。 宗元
素乏智能。复阙
周慎。一自得罪。八年于今。兢愧吊影。追咎无既。自以终身
沈废。无踪自明。不意相国垂悯 …… (第 10b 页)
宗元启。 宗元
无异能。独好为文章。始用此以进。终用此以 …… (第 10b 页)
。时时举首。长吟
哀歌。舒泄幽郁。因取笔以书。纫韦而编。略成数卷。伏念阁
下以文章升大僚。统方隅。而 宗元
幸缘罪辜。得与编人齿
于部内。不以此时露其所为。以希大君子顾视。则为陋劣
而自弃也。敢饰近文及在京师 …… (第 11a 页)
朝野倚赖。 宗元
虽屏弃遐壤。而饱闻德声。所恨不获亲执
鞭弭。以备戎伍。夙夜踊跃。不克宁居。伏以威棱所加。狂狡
已震。 (第 12a 页)
金丹大药。文字纵载。互有隐显。看文不如口诀。口诀不如
眼见。眼见不如手传。然修身未合其真。且须 宗元
一㤅。其 …… (第 07b 页)
至于真。炼真合于妙。合妙同
乎神。神与道合。即道为我身。所以升玉京。游金阙。能有能
无。不终不殁矣。 宗元
子曰。吾尝谓神仙有可学之理焉。夫
有不学而自至者。禀异气也。必学而后成者。功业充也。学
而不得者。初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