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则张安世
赵充国魏相丙吉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王成龚
遂郑弘召信臣 韩延寿
尹翁归赵广汉严延年张敞之
属皆有功迹见述于世参其名臣亦其次也
  司马迁
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 (第 9b 页)
为知人
   韩延寿
(班固/) (第 14b 页)
韩延寿
(第 14b 页)
长公
燕人也徙杜陵少为郡文学父义为燕
郎中刺王之谋逆也义諌而死燕人闵之是时昭帝富
于春秋大将军霍光持政徵郡 (第 14b 页)
国贤良文学问以得失
时魏相以文学对策以为赏罚所以劝善禁恶政之本
也日者燕王为无道韩义出身强諌为王所杀义无比
干之亲而蹈比干之节宜显赏其子以示天下明为人

臣之义光纳其言因擢 延寿
为諌大夫迁淮阳太守治
甚有名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国家常为选良二千
石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 (第 15a 页)
会吏民令
相告讦一切以为聪明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雠
寿
欲改更之教以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郡中长老
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
意人人问以谣俗 …… (第 15a 页)
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延寿
于是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
执俎豆为吏民行丧嫁娶礼百姓遵用其教卖偶车马
下里伪物者弃之市道数年徙为东郡太 (第 15b 页)
守黄霸代
寿
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第 15b 页)
延寿
为吏上礼义好古教
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諌争举行丧
让财表孝弟有行修治学宫春秋乡射陈钟鼓管 …… (第 15b 页)
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吏无追
捕之苦民无箠楚之忧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
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 延寿
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
至此吏闻者自伤悔其县尉至自刺死及门下掾自刭
人救不殊因瘖不能言 (第 16a 页)
延寿
闻之对掾史涕泣遣吏医
治视厚复其家 (第 16a 页)
延寿
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
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 (第 16a 页)
延寿
止车问 …… (第 16a 页)
父也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
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
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母亏大化乎 延寿
举手舆中曰
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 (第 16b 页)
延寿
贤无因自达故代卒 (第 16b 页)
延寿
遂待用之其纳善听諌皆此
类也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入守
右冯翊满岁称职为真岁馀不肯出行县 …… (第 16b 页)
循行郡中览观民俗考长吏治迹 延寿
曰县皆有贤令
长督邮分明善恶于外行县恐无所益重为烦扰丞掾
皆以为方春月可壹出劝耕桑 (第 17a 页)
延寿
不得已行县至高
陵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 (第 17a 页)
延寿
大伤之曰幸得备位
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
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咎在冯翊 …… (第 17a 页)
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
终死不敢复争 延寿
大喜开閤延见内酒肉与相对饮
食厉勉以意告乡部有以表劝悔过从善之民 (第 17b 页)
延寿

起听事劳谢令丞以下引见尉荐郡中歙然莫不传相
敕厉不敢犯 (第 17b 页)
延寿
恩信周遍二十四县莫复以辞讼自
言者推其至诚吏民不忍欺绐 (第 17b 页)
延寿
代萧望之为左冯
翊而望之迁御史大夫侍谒者福为望之道 (第 17b 页)
延寿
在东
郡时放散官钱千馀万望之与丞相丙吉议以为更大 …… (第 17b 页)
赦不须考会御史当问事东郡望之因令并问之 延寿
闻知即部吏案校望之在冯翊时廪牺官钱放散百馀
万廪牺吏掠治急自引与望之为奸 (第 18a 页)
延寿
劾奏移殿门
禁止望之望之自奏职在总领天下闻事不敢不问而 (第 18a 页)
延寿
所拘持上由是不直 (第 18a 页)
延寿
各令穷竟所考望之
卒无事实而望之遣御史案东郡具得其事 (第 18a 页)
延寿
在东
郡时试骑士治饰兵车画龙虎朱 (第 18a 页)
延寿
衣黄纨方领
驾四马傅总建幢棨植羽葆鼓车歌车功曹引车皆驾 …… (第 18a 页)
四马载棨戟五骑为伍分左右部军假司马千人持幢
旁毂歌者先居射室望见 延寿
车噭咷楚歌 (第 18b 页)
延寿
坐射
室骑吏持戟夹陛列立骑士从者带弓鞬罗后令骑士
兵车四面营陈被甲鞮鞪居马上抱弩负籣又使骑士
戏车弄 (第 18b 页)
马盗骖 延寿
又取官铜物候月蚀铸作刀剑钩
镡放效尚方事及取官钱帛私假繇使吏及治饰车甲
三百万以上于是望之劾奏 (第 18b 页)
延寿
上僭不道又自陈前 (第 18b 页)
延寿
所奏今复 (第 18b 页)
延寿
罪众庶皆以臣怀不正之心 …… (第 18b 页)
侵冤 延寿
愿下丞相中二千石博士议其罪事下公卿
皆以 (第 19a 页)
延寿
前既无状后复诬愬典法大臣欲以解罪狡
猾不道天子恶之 (第 19a 页)
延寿
竟坐弃市吏民数千人送至渭
城老小扶持车毂争奏酒炙 (第 19a 页)
延寿
不忍距逆人人为饮
计饮酒石馀使掾史分谢送者远苦吏民 (第 19a 页)
延寿
死无所
恨百姓莫不流涕 (第 19a 页)
延寿
三子皆为郎吏且死属其子勿
为吏以已为戒子皆以父言去官不仕至孙威乃复为
吏至将军威亦多恩信能拊众得士死 …… (第 19a 页)
延寿
之风类也
  盖宽饶传(班固/)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
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諌大夫 (第 19b 页)
治皆见纪信臣劝民农桑去末归本郡以殷富颍川
韩都士有申子韩非刻害馀烈高仕宦好文法民以贪
遴争讼生分为失 韩延寿
为太守先之以敬让黄霸继
之教化大行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南阳好商贾召父富
以本业颍川好争讼分异黄韩化以笃厚 …… (第 7a 页)
育民人慕之故其俗刚武上气力汉兴二千石治者亦
以杀戮为威宣帝时 韩延寿
为东郡太守承圣恩崇礼
义尊谏争至今东郡号善为吏 (第 12b 页)
延寿
之化也其失颇奢
靡嫁取送死过度而野王好气任侠有濮上风
楚地翼轸之分壄也周成王时封文武先师鬻熊之曾
(第 12b 页)
尚有存者乎何侯之致理之速也夫
民之于吏如金铁之在炉冶惟其所铸南阳好商贾而
召信臣富以本业颍川好告讦而 韩延寿
教以礼让南
阳颖川非素善俗也被二君之化翕然为之改观易听
而况宜兴旧称醇风者乎在侯之所潜转而默𨗳之者 (第 12b 页)
聿其怒于搏于铩栖之故伍琅玕之
林昆崙之圃
  庖人(汪道昆/)
庖人吴三五者婺浦阳人也以屠为事善治庖 韩长公
为浦阳令喜宾客令置酒召三五为具数当令意三五
时时给事县中令察三五驯谨不谯让壬子冬十二月
三五从令上计 (第 7b 页)
   送夏少尹迁西和令序

昔言游宰武城交澹台子羽而人俗化汉颍川守 韩延
寿
召郡长老设酒馔每与为论说而民争爱之士之仕
于其地者视其地之贤大夫士不与之疏其比户长年
子若妇不与为怨 (第 3a 页)
宫而中者多与焉盛
岂直进爵益地为先生荣哉当知士者民之表也礼者
化之枢也昔文翁招子弟立学官而蜀郡化于文 韩延
寿
命诸生执俎豆而颍川化于礼矧吴素号文物之邦
既辱贤师帅作成之又得名师儒讲行之目击心喻俗
其不古乎尝谓世 (第 9a 页)
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则
张安世赵充国魏相丙吉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
王成龚遂郑弘召信臣(召读/曰邵) 韩延寿
尹翁归赵广汉严
延年张敞之属皆有功迹见述于世参其名臣亦其次

   司马迁传赞
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 …… (第 15a 页)
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所表/谓增)
(秩赐金/爵也)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若赵广汉 韩延寿
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然任刑罚
或抵罪诛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所居民
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 (第 19b 页)
望之传难张敞议举金布令甲考之边军调
度令天下供其费盖法据荀说纪田租行百一之
税如水衡有某钱内史有某钱 韩延寿
东郡放
散钱千馀万乐安隐田四百顷之类馀财尽藏于
民间虽武帝穷兵四夷征搉盐铁算舟车无所不
至有司欲加赋 (第 57a 页)
儒术进,
刘向王褒以文章显,
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魏相邴吉于定国杜延年,
治民则黄霸王成龚遂郑弘召信臣 韩延寿
尹翁归赵广汉严延年张敞之属,
皆有功迹见述于后世。
参其名臣,
亦其次也。 (第 3a 页)
下户之输嚚讼未息公自以向者三郡令无不
孚此邦独未尽服是吾之过也乃罚俸以自咎百姓咸
悦宪使何公异闻之曰 韩延寿
之闭阁复见于今具列
政绩及此事闻于上三山谋帅公为首选加宝文阁待
制邦人挽留不可迓吏至或诋之曰尔辈乃夺 (第 21b 页)
  (成都尹而此诗作/于宝应元年之春)
汲黯匡君切廉颇出将(去/声)频直词才不世雄略动(一作/用)
如神政简移风速诗清立意新(从中丞叙起官汲黯匡/君严昔为谏 廉颇出)
(将今再为节度直词故能匡君雄略故堪出将节镇本/系府尹故其政简武将而具文才故其诗清 汉书汲)
(黯字长孺武帝召为大中大夫数切谏上史记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 卿以勇气闻)
(于诸侯公汉书杜周传朱博忠信勇猛材略不世出俗/孙权曰 瑾雄略过人 史记太公至国修政因其)
(简其礼诗汉王章传赞 韩延寿
厉善所居移风循吕氏/童蒙训 清立意新此是作诗用力处盖不可 习陈) (第 4b 页)
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
褒以文章显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魏相丙吉于定国
杜延年治民则黄霸王成龚遂郑弘召信臣 韩延寿

翁归赵广汉严延年张敞之属皆有功迹见述于世参
之名臣亦其次也

  赞司马迁 (第 11b 页)
  王吉贡禹

宣帝颇修武帝故事宫室车服盛于昭帝时外戚许史
王氏贵宠王吉上疏言得失意有所规切然亦未敢显
言大抵欲兴礼制流德化尚俭正俗最甚不过曰谨选
左右审择所使去角抵减乐府省尚方而已帝拒不纳
吉谢病归贡禹在元帝时言有加于吉自乘舆后宫无
所不言帝纳善其忠至其卒帝犹追思其言吉禹有不
得尽言有尽言一言辄令罢去尽言无所拂殁犹思之
观两人之遇士之为道而仕幸不幸岂不系乎时哉然

元帝之受言过乎宣帝矣
  赵广汉 韩延寿
王章
汉所诛京兆尹赵广汉 (第 13a 页)
韩延寿
王章广汉治颍川患俗
朋党构会吏民令相怨咎告讦其后彊宗大族家家结
为仇雠虽散落奸党盗贼不发发又辄得然作 (第 13a 页)
小智尚
诡道变易风俗而俗益大坏其所失不啻奸党盗贼而
已也为京兆尹虽善为钩距以得事情迹其所为天资
刻覈至庇其客穷治男子苏贤失计又疑杀邑子荣畜

事发下丞相遂诬丞相夫人杀婢令跪庭下受辞悖又
甚焉且近乎愚史称聪明非矣其自取杀身宜哉 延寿
治颍川变广汉所为教民以礼让徙东郡黄霸居颍川
因其迹而大治 (第 13b 页)
延寿
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礼
聘其贤士广谋议纳諌诤表孝弟有行接待下吏恩施
甚厚或欺负之者 (第 13b 页)
延寿
痛自刻责在东郡令行禁止断
狱大减为天下最入守左冯翊民化其德为萧望之所
阨冤矣王章果敢有为虽为大将军王 (第 13b 页)
    (迎龙公蜕骨故诗云念子/无吏责十日勤征鞍云云)
经明宣城宰家此百尺澜郑翁不量力敢以非意干玄
黄杂两战绛青表双蟠烈气毙强敌仁心恻饥寒精诚
祷必赴苟简求亦难萧条麦麰枯浩荡日月宽念子无
吏责十日勤征鞍春蔬得雨雪少助先生槃龙不惮往
来而我独宴安闭閤默自责神交清夜阑
(唐赵耕撰张龙公庙碑公讳路斯隋末明经登第为宣/城令罢归每夕出自戌至丑归常体冷且湿夫人石氏)
(异而询之公曰吾龙也蓼人郑祥亦龙也据吾池吾屡/战未胜明日取决可令九子挟弓矢射之系鬣以青绡)

(者郑也绛绡者吾也子遂射中青绡郑怒东北去投合/肥西山以死公是夕与九子俱复为龙 汉韩延寿
传守)
(左冯翊高陵民有兄弟讼田 (第 12b 页)
延寿
伤之闭閤思过后汉/吴祐传为酒泉太守民有争讼辄闭閤自责然后断其)
(讼/)
   小饮西湖怀欧阳叔弼兄 (第 12b 页)
  答陈南皋论太守称明府帖
昨承枉过仆以奉中宪孙公辞保举帖呈览蒙赐教以
明府之称不宜加之郡守窃谓明府本郡守之称其以
之加县令者乃通用耳请于两汉史传略举数条为例
渤海太守龚遂被召议曹王生从至京师会遂引入宫
王生醉从后呼曰明府且止愿有所白东郡 太守韩延
寿
常出欲罚骑吏之后至者门卒请曰今早明府早驾
久驻未出骑吏父来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受罚 (第 12b 页)
未尽变也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而蜀之文章冠天下 韩延
寿
先之以敬让黄霸继之而颖川之教化大行则风有时而移
俗有时而易似未可专以地分为断也夫语时务者莫大于移
(第 13a 页)
中量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
不中伐不粥于市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故孔子为政
器不彫伪百姓遵用 韩延寿
者卖偶车马下里伪物者
弃之市道今后我民有卖鬼面诸淫巧物与斗斛秤尺 (第 15a 页)
   奖何选卿
予遵朝廷德化著政书使民举行四礼人多文具视之
公犯禁是予躬行未至而倡导之本不端也甚愧何选
卿居丧不作佛事宁咈其兄而违乎俗呜呼岂不贤于
峨冠博带诵法孔子者哉特具羊酒遣父老亲礼其庐

以示旌异
   谕讼田者 韩延寿
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弟讼田自言 (第 20a 页)
延寿
大伤之
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令丞啬夫三老皆
自系待罪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
髡肉 (第 20a 页)
    (国考问左验明白上奏诏/皆免为庶人后竞被诛)
高昌侯车奔入北掖门恽语富平侯张延寿曰闻前有
奔车抵殿门门关折马死而昭帝崩今复如此天时非
人力也 左冯翊韩延寿
有罪下狱恽上书 (第 14b 页)
延寿
郎中
邱常谓恽曰闻君侯讼韩冯翊当得活乎恽曰事何容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