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国脉论下(彭辂/)
今夫人焉耳目人也手足人也声色笑貌人也岂形骸
为之哉则脉为之也脉者荣卫之根呼吸之橐而精神
之合也故其得以康宁而寿考偶或至于疚痾智者独
以为无患故越人氏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其生者则
自能生之何者其脉治也治国家者亦然四海九州万
国体肤也必有所以为之四海九州万国者内庭外庭

头面也必有所以为之内庭外庭者百司庶府耳目四
肢也必有所以为之百司庶府者纪纲法度声音笑貌
也必有所以为之纪纲法度者其盎然流衍磅礡与之
沦洽其间而莫或阏遏则国之脉也脉非天之所为非
人之所设则有国者自为之也邃古之世以无脉为脉
皇之脉浑以醇帝之脉和以粹殷夏苍姬之脉厚以蔼
故夫 夏历
四百殷历六百周历卜年卜世益绵其鼎何
三代有道之长也彼五霸骤兴骤废秦之惨刻焚坑促 (第 12b 页)
乎武库之灾谗言先入械系请室卒校束缚呼声动地
搒掠百数自 夏历
秋黑索累累坐卧圜土阴霾昼晦不
见日星命危草露吁天无门而圣上垂恩旷荡宥其大
戾投之于越既而雷雨肆赦获遂 (第 15b 页)
  冰井赋(以寒井阴凅冰/以时入为韵)    (唐/)史 宏
凿之冰井厥用可观井因厚地而深始将乎人力冰以
积阴而壮必本乎司寒所以候立春而气至当严寒之
律残顺乎时不愆于 夏历
守其典必验于周官若乃洌
井者泉藏冰者井至阴相合表虚受之无瑕聚气而坚
叶坤柔之至静况乎玄律涸冱寒光凝冷 (第 35a 页)
  周易原象赞(朱子作/)
太乙肇判阴降阳升阳一以施阴两而承惟皇昊羲仰
观俯察奇耦既陈两仪斯设既干乃支一各生两阴阳
交错以立四象奇加以奇曰阳之阳奇而加耦阳阴以
章耦而加奇阴内阳外耦复加耦阴与阴会两一既分
一复生两三才在目八卦指掌奇奇而奇初一曰乾奇
奇而耦兑次二焉奇耦而奇次三曰离奇耦而耦四震

以随耦奇而奇巽居次五耦奇而耦坎六斯睹耦耦而
奇艮居次七耦耦而耦八坤以毕初画为仪中画为象
上画卦明人文斯朗因而重之一贞八悔六十四卦由
内达外交易为体往此来彼变易为用时静而动降帝
而王传 夏历
商有占无文民用弗彰文王系彖周公系
爻视此八卦二纯六交乃乾斯父乃坤斯母震坎艮男
巽离兑女离南坎北震东兑 (第 21a 页)
闻有此庸讵知山川之气独钟于此欤其
花方圆大小无定形前后高低无定位殊不类草木之
华第每岁必一发每发必以 夏历
历不爽土人恒以其 (第 43b 页)
酌其中而用之)
晦明弦望或霍融姚信之所不能知(司马彪续汉书太/史令霍融上言刻)
(漏或时差至二刻不如 夏历
密也历志/姚信昕天论言冬至极低夏至极起)纵靡愆夫圭撮 (第 7b 页)
  晋阳灵雨诗序
康熙六十年岁辛丑山右大饥平阳汾州尤甚左都御
史今相国高安朱公衔
命往赈赖以全活者无算雍正元年朱公与余同事
禁廷为我言设赈事宜且曰阳曲令沈君治行为山右

第一余曰吾姻也时心已识之后山右人又为我言沈
君治阳曲阳曲省会地能恤民造士上宪胥役若旗兵
有舞法者执治不贷无敢哗他郡县狱有难谳者皆曰
当畀沈君云尤乐言其祈雨一节三祈三应官民惊叹
以为神君尝三任山右初令阳曲次牧沁州后守汾州
两膺
天子特简皆有惠政越庚戌岁沈君以需次入京携灵
雨诗一册示余余因得详尔日民情盖自庚子秋至辛

夏历
三时不雨求辄不应君率绅士步行百二十里
至五台山神祠祷焉是夜即雨连三日夜大雨阳曲之
四隅莫不沾足君归中 (第 13b 页)
臣闻 夏历
其昌。羿何逃罪。汉维既振。莽亦伏诛。伏惟皇帝
陛下恢正皇纲。光膺帝业。日月照其明略。雷霆发其英断。 (第 07a 页)
井因厚地而深。始将乎人力。冰以积
阴而壮。必本乎司寒。所以候立春而气至。当严寒之律残。
顺乎时不愆于 夏历。
守其典必验于周官。若乃冽井者泉。
藏冰者井。至阴相合。表虚受之无瑕。聚气而坚。叶坤柔之 (第 28a 页)
伏闻阳灵表瑞。火德承天。分日域以继明。御离方而定位。
爰因 夏历。
以正岁功。由是出入绛霄。循环黄道。应期不紊。
谪见无私。虽悬象著明。系诸邦国。而垂灾介福。亦及纤微。 (第 12b 页)
十、《书钞》一百三十五、《初学记》二十五。)雕镂万兽,离娄相加。(《文选·景福殿赋》注)

五纪说 夏历
以为列宿日月皆西移,列宿疾而日次之,月宿迟,故日与列星昏俱入西方,后九十一日是宿在北方,又九十一日是 ……见西方,谓之脁,脁,疾也。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侧匿,迟不敢进也。星长西行,史官谓之逆行。此三说, 夏历
皆违之,迹其意,好异者之所作也。(《宋书·天文志》一)

五纪论
太白少阴,弱不得专行,故以巳未为界
以日长短为数,率日南北二度四分而增减一刻.一气俱十五日,日去极各有多少。今官漏率九日移一刻,不随日进 退。
夏历漏随日南北为长短,密近于官漏,分明可施行。(《续汉·律历志中》)

养奋

  奋,字叔高, ……融,永元中待诏太史。

上言改定官漏刻

  官漏刻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 不如
夏历漏刻,随日南北为长短。(《续汉·律历志》,《宋书·历志二》,《隋书·天文志·刻漏》)

曹凤
酉,日昼行地上,夜行地下,俱一百八十二度半强,故昼夜同也。今此春分去极九十一度少强,秋分去极九十一度 少强
者,就夏历晷景之法以为率也。上头横行第一行者,黄道进退之数也。本当以铜仪日月度之,则可知也。以仪一岁
并序)

  丧乱以来,天下城郭丘墟,惟从太仆君宅尚在。南征荆州,还过乡里,舍焉,乃种诸蔗于中庭。涉 夏历
秋,先盛后衰。悟兴废之无常,慨然永叹,乃作斯赋:

  伊阳春之散节,悟乾坤之交灵。瞻玄云之蓊郁,仰
非直。按《五纪论》,黄帝历有四法,颛顼、夏、周,并有二术,诡异纷然,则孰识其正,此古历可疑之据一也。 夏历
七曜西行,特违众法,刘向以为后人所造,此可疑之据二也。殷历日法九百四十,而《乾鉴度》云殷历以八十一为
肆当祗告诞敷之辰。益仰光前启后之烈。伏念臣等猥忝迩列。与睹缛仪。云游莫追。幸殷礼之肇举。星晖增耀。庆 夏历
之弥昌。
燕石册四
 玉竹册
   (第 55L 页)
之。一万六千两也。以薛之小。安得黄金一千斤耶。马史驻二十两为镒。此说近是。
朱子易赞曰。降帝而王。传 夏历
商。有占无文。民用弗赞。以为二易无繇辞也。或云春秋左氏传所载繇辞。与周易不同者。盖夏商之易也。世俗所 (第 286H 页)
俨有规制。瞻聆所及。益多兴感。韩南塘为堂记。尹屏溪作斋铭。两贤之伟笔发挥。亦盛矣哉。余于十许年前。当 夏历
登。与诸主人坐话移晷。浓阴正好。烦襟自 (第 310L 页)
见三正之通于民俗尚矣。)夏正习于天下已久。且于天时人事为顺。故行之官府则从时王之制。民间所行。犹多从 夏历。
考传纪或有时月之异同者。盖其通用者然也。逸周书周月解云越我周王。致伐于商。改正异械。以垂三统。至于敬 (第 277H 页)
   知今我初服。宅新邑。肆惟王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句)用乂民。(句)若有功。 其惟王。(句)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 越王显。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 夏历
年。式勿替有殷历年。 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雠民。百君子。越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