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乙亥暮春。自青海至江州。
谨和帅府韵
秋日江楼。庸板上韵。
与李大雅稚叙。将作 洛行。 书此要和。
熙川倅崔致崙。以军功起家。而颇好吟诗。示余以宿搆屡百篇。
至丛秀店。遇林居士
谨和帅府韵
秋日江楼。庸板上韵。
与李大雅稚叙。将作 洛行。 书此要和。
熙川倅崔致崙。以军功起家。而颇好吟诗。示余以宿搆屡百篇。
至丛秀店。遇林居士
(州人以蔘子丹时为丹节。叶黄时为黄节。今年种粟田谓之白畴。昨年种豆田谓之黑畴。)
与李大雅稚叙。将作 洛行。 书此要和。
阶庭多树木。公馆似禅宫。雨至孤灯下。秋生客枕中。远心听代马。归路伴南鸿。寤寐香山寺。行看 (第 389L 页)
与李大雅稚叙。将作 洛行。 书此要和。
阶庭多树木。公馆似禅宫。雨至孤灯下。秋生客枕中。远心听代马。归路伴南鸿。寤寐香山寺。行看 (第 389L 页)
臣书九对曰。集传所释。盖谓成王将适洛。故周公欲使百官从王于宗周。陪扈而来也。成周之称。不知定在何时。此篇则指镐曰周。指洛曰新邑。下文惟以在周工往新邑。最是明證。而旧说。周与新邑。漫无分别。故从王于周。即辟于周。皆以洛邑释之。遂谓成王不还宗周。留 洛行
政。全篇宗旨。与蔡传悬殊。夏僎之说。亦因旧说而见误。
上问曰。孺子其朋。集传以火始燄收(一作攸)灼 (第 313L 页)
上问曰。孺子其朋。集传以火始燄收(一作攸)灼 (第 313L 页)
人有遗玉杯者。余无酒户而爱其明洁。置之案头。朴士宝(宗球)甚欲之。数日嘲戏。遂题十馀句于杯面以赠。
士宝作 洛行。 追从之馀。殊觉一怅。
临分又赠
戏赠朴傔圣孙
己亥中春。步至 贞陵溪上。十六人也。
士宝作 洛行。 追从之馀。殊觉一怅。
临分又赠
戏赠朴傔圣孙
己亥中春。步至 贞陵溪上。十六人也。
悬空。此吾管窥之编所以撰也。贤者妙年读易。已能留意于象学。即此推究。足以明理数而履事变。深庸嘉尚。况 洛行
垂发。劄录先成。寄来诸条。皆足以发吾意也。何幸何幸。但值忧冗。未暇细答。如有未当。更加商订。
别 (第 402H 页)
别 (第 402H 页)
床有小梅。适梅诗成帖。与社朋共赋。(梅诗别有帖)
病馀见床梅才开二花。感而起题。(乙未)
洛行 途中。次杞南见赆韵。(三首)
又吟
过成欢
南山吟社。邀饮春亩侯。(戊戌)
病馀见床梅才开二花。感而起题。(乙未)
洛行 途中。次杞南见赆韵。(三首)
又吟
过成欢
南山吟社。邀饮春亩侯。(戊戌)
多君不负枫菊秋。一酌痛销九载忧。登处何须愁日暮。满衣山雨亦风流。
和杞南
忆将桃李满园㘽。终岁何曾一朵开。如今邂逅霜前菊。采采寒英上凤台。
有人馈长腰。杞南闻之。遗书乞酒。遂以二绝答之。
仲叔猪肝累安邑。公西五秉是耶非。故人何事工嘲谑。错拟江州送白衣。
未作颜公乞米书。何来玉粒粲盈车。人生口腹终为累。食壤饮泉蚓不如。
床有小梅。适梅诗成帖。与社朋共赋。(梅诗别有帖)
澹菊疏梅擎短床。凌霜凌雪葆清香。旧花开尽新花绽。渐觉窗晖苒苒长。
病馀见床梅才开二花。感而起题。(乙未)
经岁辛勤护病梅。新春才见数葩开。兰蕙不荣荆棘茂。邵诗吟罢谩徘徊。 洛行 途中。次杞南见赆韵。(三首)
新愁旧恨一时生。征马萧萧向北鸣。沧桑十载成今古。遥望汉山泪自横。
驿路 (第 43H 页)
和杞南
忆将桃李满园㘽。终岁何曾一朵开。如今邂逅霜前菊。采采寒英上凤台。
有人馈长腰。杞南闻之。遗书乞酒。遂以二绝答之。
仲叔猪肝累安邑。公西五秉是耶非。故人何事工嘲谑。错拟江州送白衣。
未作颜公乞米书。何来玉粒粲盈车。人生口腹终为累。食壤饮泉蚓不如。
床有小梅。适梅诗成帖。与社朋共赋。(梅诗别有帖)
澹菊疏梅擎短床。凌霜凌雪葆清香。旧花开尽新花绽。渐觉窗晖苒苒长。
病馀见床梅才开二花。感而起题。(乙未)
经岁辛勤护病梅。新春才见数葩开。兰蕙不荣荆棘茂。邵诗吟罢谩徘徊。 洛行 途中。次杞南见赆韵。(三首)
新愁旧恨一时生。征马萧萧向北鸣。沧桑十载成今古。遥望汉山泪自横。
驿路 (第 43H 页)
祭金公(炳心)文
维崇祯二百四十一年岁次戊辰四月十三日辛卯。五幸金先生易箦于中谷之正寝。侍生申箕善适客京中。未克趁哭。乃以六月丁未朔二十五日辛未。归设酒果之奠。再拜哭告于灵筵曰。呜呼哀哉。先生而遽至于斯也耶。天胡赋公以英明庄纯之资而不并假以寿。胡命公以仁厚精睿之德而不并畀以福。使公志高而未就。学博而未约。后生失其蓍龟。朋侪折其栋梁。斯文无所赖而异说得以横流。此京乡志士之所以掩泣相吊。或虽未识公面而亦不自知其涕
出。矧小子之只身彷徨。将待公以为平生者。安得不失声惊呼。声彻天而泪彻泉耶。呜呼哀哉。曩者暮春。公有远想。千里枫岳。浩然将往。谁其俱者。曰予知己。予适 洛行。 正值其机。来予酌酒。约以后期。时则孟夏。地则汉城。曰惟逢场。杖策即东。胡然二竖。一朝闯然。刀圭无功。 (第 135H 页)
得随分饮啄下人力不得者。真着题语也。回谷李丈。久未承安。甚郁。而年高情地。难必其十分康安耳。家儿久阙 洛行。
行亦匆忙。未及承候而来。今番则断不如是云矣。
答柳羲元(始秀○丙子十月)
夙闻执事以豪杰之才。倡古之 (第 159L 页)
答柳羲元(始秀○丙子十月)
夙闻执事以豪杰之才。倡古之 (第 159L 页)
保重。秋雨频仍。礼稔未卜。清素契活。虽曰任分。老境颐养。自不无戛戛难哉之叹。为之贡虑。尊先文字。家侄 洛行。
曾违所料。未克趁付。虽知恕存。不至厚责。而失信则大矣。悚仄何言。盖前后二作。坐于笔意拙涩。专不 (第 245H 页)
晨兴。教授冠童。馀力专治简编。至六七年。四子三经。可以轮诵云。其应举之时。虽在路上。必暗暗念书。一番 洛行。
必再周七书。尝至外从家。夜久而寝。左右窃听之。其枕上所默诵者。礼记也。以若勤苦文学。屡屈礼闱。不芥怀 (第 366L 页)
怡云,昭山(李明瑞)来曾。共拈唐律韵。
怡云堂会赋
写閒
得高字
怡云丈 洛行。 雨随而作。昭山不来。
更寒
三月
溪边
春兴
得勤字
再从弟圣协
怡云堂会赋
写閒
得高字
怡云丈 洛行。 雨随而作。昭山不来。
更寒
三月
溪边
春兴
得勤字
再从弟圣协
元已盛。残雪更难骄。日暮西江远。天晴北斗高。峡村饶物色。春兴动吾曹。聊复开琴匣。如今尚古调。
怡云丈 洛行。 雨随而作。昭山不来。
怡云向洛去。不见昭山来。春雨如今下。床书只旧开。店寒空对柳。阶润定移梅。霁后知 (第 59L 页)
怡云丈 洛行。 雨随而作。昭山不来。
怡云向洛去。不见昭山来。春雨如今下。床书只旧开。店寒空对柳。阶润定移梅。霁后知 (第 59L 页)
其于正其义不谋其利之道。已矣已矣。况先有此心。自不免跂而觊而者乎。须以求成字。替求禄字若何。钟之去年 洛行。
非以志在胡孙妄拟龙头也。特未蒙废举之亲命。又被朋旧之强挈。仍不辞随类观光而已。及奉明戒。不觉惕然自反 (第 430H 页)
脩阻。末由面宽。向风驰恋。无任憧憧。钟锡年来偏候靡宁。煎灼之极。身心俱瘁。更以何力暇及于佔毕哉。春间 洛行。
自取嘲侮。归而病作。届秋仅苏。自分为世所弃。无人致念。而惟吾座右特写衷悃。远惠长笺。圭复来喻。不觉惕 (第 451H 页)
风霜。衰年此行。甚令人闷念。而冰山瘴海。岂尽死人也耶。平生所学。正宜此地用。舍达如斯。不须问也。家弟 洛行
拜候而归。言左右朱书时时阅看。此将益究其精义于格君正事之道。根本立而纲领审。当任运屈伸。而无入不自得 (第 129L 页)
之。无负老夫之望也。必孝起而拜谢曰顾无似。无以少承至意。然亦何敢谩不自励。以负眷教哉。初十日先生将发 洛行。
问曰先生十载江湖。重入脩门。天其或者一试大儒之手。挽回世教否乎。先生曰退翁岂不是至诚。栗翁岂不是大踢 (第 26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