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朝廷之威令并穷于
督抚自朝廷勒限灭贼而行间日杀良报级以倖免无
罪使生灵益涂炭事急矣圣衷独断一旦撤总监 之任
守令之选下弓旌之檄收酷吏之威维新之政次第
方冀与二三臣工洗心涤虑以联泰交而不意君臣相
遇之难也得一文 (第 25a 页)
不以文事受役平原能使吴雅能使吴敦能使 吴重

言不用不用之用斯其为用
  江山人传(汪道昆/)
余观作者之污隆一禀于风气自汉下达则缘世屡迁
(第 18b 页)
顾兔耶吾且先其魁复与御
史温合䇦穷搜逮魁狱之馀党钩累就法无遗吴大治而
又会上谷阙兵使者有司念以上谷视 吴重
乃耿公又
迁上谷兵使者业治装都御史御史私熟计曰耿公诚
才县官诚急才柰何困天下事一人使踣顿途道也辽 (第 18a 页)
裾之士相率而诣不佞谓冯公之始来也凡再易镇而
犹为治兵使者以重吴也其峻而秩按察使为 吴重

公也重吴则曷不少留冯公以惠吴为 (第 11b 页)
吴重
冯公则曷
不以中丞节畀冯公而使之衮衣南土也且夫楚虽号
大藩犹閒地也右使虽称贵重于它官犹閒秩也似非
(第 11b 页)
  赠督抚大中丞乐吾佘公之南京大理寺卿序
乐吾公之以大中丞督抚三吴也故自浙藩伯迁云天
下诸军镇独三 吴重
而诸抚臣亦唯三吴重盖高皇帝
之所定鼎曰南京陵寝百司六军在焉而姑苏云间晋
陵其财赋独几当天下半而其地又 (第 18b 页)
谦谦抑抑小物克勤之意可掬
赞曰公之乞归威凤渐鸿天下仪之公为长者祥麟驺
虞天下化之无用之用其用乃弘公存 吴重公
殁吴轻
岂惟吴轻世悲老成
周康僖公伦字伯明别号贞庵昆山人中弘治丙辰会
试归葬其祖母以已未廷试除保定新 …… (第 10b 页)
吴兴所独胜者高蹈蚤
引卒完厥名先生之诗以逮寿考小隃务观所尤胜者
不以文事受役平原能使吴雅能使吴敦能使 吴重

言不用不用之用斯其为用
盛值庵公应期字斯徵寅之后也徙家长洲二十成进
士授都水主事治济宁闸公始为持 …… (第 13b 页)
其省副使乃 之任
超为河南按察使历河南右布政使
以至左公复与镇守中贵人廖銮轧伺得其阴将论之
銮伏乃已时武皇帝幸榆林公不 (第 14b 页)
营奕奕
斯庙非公莫成神栖孔严遂还旧观峨峨儒冠载瞻咏
叹维昔僖公实修頖宫千载相望蔚其高风猗欤斯举
能使 吴重
我作此诗以继鲁颂
   尊经阁记         杨载
宋康定间吴学始造六经阁请浙东帅张公伯玉为之 (第 12a 页)
    外制集序
前代学士院掌内制舍人院掌外制国朝两制
皆属翰林设中书科就翰林承草登轴而巳
太祖尝言翰林鲜人制诰多自作今内阁尚有
存者词意谆重足以仰见 圣祖审慎职司儆
励臣工之至意 成祖始抡七人入内阁备顾
问兼司两制 孝宗时李文正公以侍郎入阁
专管诰敕嗣是皆以尚书或侍郎兼阁学专管

可谓极重矣然文正诸公文集皆刋落制词不
载或谓纶綍尊严不当错置别集或谓馆阁隆
重无暇简点文字理或然也正统以后迄于正
德简牍相沿郎吏胥史可以按籍缮写王言遂
为故𥿄而代言之任日轻嘉靖中 天子雅意
右文每与相臣言 祖宗任翰林故事推举翰
林春坊官入管诰敕于是瞿文懿高文襄之流
训辞尔雅彬彬可观久之而增华加厉铺张藻
饰予取予求无复体要代言 之任重
而王言则
未尝不轻万历初江陵特疏駮正以君谄其臣 (第 1b 页)
  书明辽东经略熊公传后
明启祯閒东事之坏如破竹之不可遏一时大臣才气
魄力足以支拄之者熊司马一人耳古称温太真挺挺
若干丈松虽磥砢多节自是足用司马之卞急忼厉盖
亦此种用人者贵展其才原不当使一二腐儒操白简
以议其旁也关门再出庙堂诸公忌其有所建白乃以
全不解兵之王化贞漫夸六十万兵平辽为之掣肘时
江侍郎秉谦力陈经臣不得展布尺寸反使抚臣得操
节制之柄必误国事不幸言而中矣当国者苟有人心
即寸斩抚臣以谢经臣犹且不足反以不能死绥罪之

是犹束乌获之手足使力不胜匹雏者代 之任重
及蹶
而偾则曰是亦获有同咎可乎爰书将定枢辅孙公承
宗大司寇乔公允升太仆周公朝瑞刑曹顾公大章皆
援议能 (第 23b 页)
    (刘颂又奏敷等大不敬弃市论尚/书夏侯骏等为駮正下诏除名)
书称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武王光有天下兄弟之
国十有六人同姓之国四十人元勋睦亲显以殊礼而
鲁卫齐晋大启土宇并受分器所谓惟善所在亲疏一
也大晋龙兴隆唐周之远迹王室亲属佐命功臣咸受
爵土而四海乂安今吴会已平诏大司马齐王出统方
岳当遂抚其国家将准古典以垂永制昔周之选建明
德以左右王室也则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

司空及召芮毕毛诸国皆入居公卿大夫之位明股肱 之任重
守地之位轻也未闻古典以三事之重出之国
者汉氏诸侯王位尊势重在丞相三公上其入赞朝政
者乃有兼官其出之国 (第 29a 页)
  鸿濛浩兮初分山川阻兮昆崙哀炎荒之万里兮矗海
山之云屯千嵓万壑之奔流兮会渼潭而为湫神人决
灵渠而东之兮入三湘而下流何天荒而地老兮殆不

免于陵谷当我明之疆理兮靡一事而弗勖惟使相
任重
兮奉明诏而东行置子马兮江皋扬吾舟兮洞庭
集万夫于农暇兮爰浚治而得经方惊涛之汹涌兮浩
汤汤而不息于是叠 (第 15a 页)
  海阳吴君子悦由南京国子助教迁靖江藩长史将行

六馆同寅之士为之请赠言于予予乃言曰近制王官
鲜民事不与世俗相攻取抱冲泊之性者恒乐居之然
事虽简王躬之修否攸系是非毁誉虽邈不相涉敦本
睦亲之化翰藩之寄咸资焉自非博厚端雅之士亦莫
宜为之抑吾观谊之于梁也仲舒之于江都也皆其上
之推而远之也虽贤不足为侯王重 吴君之任
是也圣
天子之遴而陟之也遴而陟之也者天子方锐意陶唐
之丕绩万邦之和自睦族以始靖江宗室而远在南徼 …… (第 15b 页)
革狼子之心而归麟趾之化者将于是乎在吴君勉乎


  送广西布政司参议陈君 之任


  天地之气蟠束于西北而䆮发于东南成周而上鲁卫
之南遂目为淮夷徐戎而所谓中原者无几也今也越
淮 …… (第 16b 页)
而俱开而皇上绥远保民之心屡形诏旨乃于
汰别诸司之馀而授君兹任岂非天人之会也哉且今
方举前代之制以卿辅 之任
待天下之郡守况藩司守
令之纲而孰能遗之凡我同乡与兹饯席于吾陈君岂 …… (第 17b 页)
然也为我语诸君与诸来学之
士举大者不安小成否则名囮也又徒言之不若幸勖
之庶几有成焉

  赠钟君一元 之任
恭城序   湛若水 (第 25b 页)
牧伯有守令则有监
司不易之道也事当责成于守令监司者察守令之任
否而已矣非为有司之不能而代之也非为有司 之任
而分之也后 (第 22b 页)
之任
人不求其任之必胜而好为二栋
甚至监司之上复出官以监之夫以中臣分监司之事
则必以监司分有司之事其平居也 …… (第 22b 页)
压实合
成周六卿分职之意使遂正其名而修其实古治岂不
可复太祖既有所未遑而六部之外有内阁者为谋谟
代言 之任
隐然有内相之意人皆以为不予之以名而 (第 62b 页)
   过鄚州 恭纪 圣驾幸南海子
   闻撤织造志喜 南苑应 制
   送无锡堵伊令之官历城 元夕
   读鄗城魏石生诗 送永城 吴令之任
   
送朱司李 (第 18a 页)
之任 
送胡彦远南遑河渚
   江上 送顾茜来典试东粤
   送李书云蔡阆培典试西川 送山东耿中丞 (第 18a 页)
   送友人之淮安 送吴赞皇 之任
   
次刘相国韵 朝日坛
   李退庵奉使湖南 得严方公信
   送赵友沂下第 怀王奉常
   送友人从军 (第 18b 页)
威令并穷
于督抚自朝廷勒限尽贼而行间日杀良报级以幸无
罪使生灵益归涂炭事急矣天牖圣衷一旦撤总理总
之任重
守令之选下弓旌之檄收酷吏之威维新之
政次第举行方冀与二三臣工洗心涤虑以联泰交而
不意君臣相遇之难也得 …… (第 22b 页)
鼓以来天下之言而不得一言之效也至是皇上亦谁
可与共天下者闵闵焉访宗潢罗草泽搜兔置之英参
中涓 之任
诚极一时苦心皇上固曰吾第不得天下贤
者而用之臣谓天下未尝无贤者也顾上之人能用与
不能用耳尧舜之急亲贤 …… (第 27b 页)
  工部左侍郎臣刘宗周谨奏为三申皇极之要以决万
世治安事臣闻古之帝王道统与治统合而为一故世

教明而人心正天下之所以久安长治也及其衰也孔
孟不得已而分道统 之任
亦惟是托之空言以留人心
之一线而功顾在万世又千百馀年有宋诸儒继之然
人自为书家自为说且遭世丧乱为力愈 (第 29a 页)
兮忧乐安于所寓贵不可以拟
贱兮贫与富之有数神祇无以辞其憾兮博济为圣贤
所惧但造命惟人兮我心皇皇仰燮理 之任重
兮惕此
寒凉辟寝门而假寐兮趋火城之煌煌立双阙之残月
兮霏裳履之满霜启九重以匡不逮兮吐瑶墀之鸡香
格君 (第 3b 页)
门下。辅相 之任重。
作予股肱。经济之才难。注人耳目。苟非
虑周物表。识洞事先。则何以出纳中枢。平章大政。询于时
论。 (第 16a 页)
出俸钱。备修宫观。垣墙栋桷。无不精新。
像设丹青。弥加焕丽。观图考事。深可慰嘉。其住宫威仪道
吴重
元可赐紫。仍号凝元先生。道士马含彰孙栖梧并
赐紫。潘稠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馀如故。 (第 12a 页)
方。于兹十载。历展
勤王之效。累陈恋阙之诚。才以任彰。节因事著。不加殊宠。
何表成功。夫外拥旌旄爪牙 之任重。
内参台衮股肱之寄
深。以尔一心。授兹二柄。永言倚赖。当副诚怀。今除卿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依前宣武军节度 (第 21b 页)
多历年所。未经盛圣之虑。岂有遗哉。然犹好问察言。勤求
贤士。盖以承天 之任重。
忧人之志深也。况朕长于深宫。涉
道日浅。奉列圣之鸿绪。抚万宇之矜人。夙夜严恭。不敢有
懈。实惧烛理未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