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汤婆子 题李义山诗四首
  舟行 多病
  游茅山三首 过常州不见冯康斋留寄
  淮北行帐喜晤王副都兰泉因怀 吴舍人竹屿

   中允习庵并追感赵少卿损之张舍人策时用
   昌黎郾城夜会联句韵 …… (第 8a 页)
 范莪亭自题瓮天室集禊帖字索和二首
  题萚石宗伯仿沈石田花卉册
  得毕秋帆尚书札却寄二首
  选 吴竹屿
舍人遗诗毕感旧有作
  白桃花和张止原韵 题吴竹堂墨兰
  王西林秀才丁堰覆舟戏为绝句三首
  题潘 …… (第 13b 页)
  雨花台 怀曹来殷二首
  怀王兰成 憎蝇
  别席 同王琴德曹来殷沙斗初
   张昆南汎舟游灵岩山寺
  暮宿木渎 吴企晋
园亭
  游天平山历龙门白云泉莲花洞诸胜
  访上沙陆氏园居 三十三山草堂图歌为霁
   堂徵君作  (第 4b 页)
吴企晋
游黄山
  阳湖雨泊同诸君分韵得桃字 (第 4b 页)
   山寺
申旦戒清游极目路非远横塘流琤淙枉渚任回转幽
赏心忘疲津逮境屡变弭棹入山中相于陟崇巘琴台
既清峻石廊复平坦缅怀昔时人䋣华自流湎原荒走
麋鹿径僻积苔藓代往迹岂邈物移理空显雍门操未
弹牛山泪先泫因之感古今徘徊遂忘返

   暮宿木渎 吴企晋
园亭
羲轮不暂驻夕景来阴崖沿途越修畛命驾登幽斋吾
友早遗荣相见惬我怀盍簪乐情话容膝升堂阶坎习
激清籁 …… (第 17a 页)
试作草堂歌安得诛茅开径来傍山之阿从君草堂晨
夕时相过
   送 吴企晋
游黄山
黄山三十六杳霭望难分初日天都上峰峰皆白云赤
松学道处啸傲列仙群亦拟支筇去钟声烟际闻
   阳 (第 18b 页)
也聊纪同游岁月以贻寺僧且
以补朱氏日下旧闻之阙
   虎邱山石观音殿题名
已丑夏五月二十六日与王西庄 吴竹屿
吴岑渚周松
承游虎邱山登千人石酌第三泉徘徊久之微雨作避
石观音殿相传宋庆历间吴兴臧逵梦中见大士真身 (第 12b 页)
   跋元圣政典章
此书题云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凡六十卷首诏令次圣
政次朝纲次台纲次六部书成于至治之初故称英宗

为今上皇帝也其后又有至治二年新集条例三册仍
冠以大元圣政典章之名前后体例俱准旧式而不分
卷第予初至都门闻一故家有此书往假读之秘不肯
示后十年吾友长洲 吴企晋
以家藏钞本见赠纸墨精
好如获百朋追忆往事不胜独孤东屏之叹
   跋元氏略
考氏族于辽金难矣而于元尤难 (第 23a 页)
廿馀年听其议论经纬古今混混不竭可
谓闳览博物文学之宗矣同岁
召试得官者歙程晋芳鱼门上海赵文哲损之长洲
泰来企晋
上海陆锡熊健男彬彬尔雅皆述作之选盛
矣哉
潜研堂文集卷三十七 门人吴嘉泰校字 (第 22b 页)
觉罗雅公樗亭选高才
入紫阳书院肄业州县以君名应时青浦王君昶与予
亦同入院三人者食则同爨夜则联床而长洲 吴君泰
上海赵君文哲及王君鸣盛数过从相与镞厉为古
学君在院尤久院长沈文悫公数称其诗学使宁化雷
公鋐举君优行乾 (第 15b 页)
岁科试屡占
第一乡试中副榜才名籍甚巡抚陈文肃公大受取入
紫阳书院肄业东南才俊咸出其下在吴门与王琴德 吴企晋
赵损之曹来殷诸君唱和沈尚书归愚以为不
下嘉靖七子又与惠徵君松厓讲经义知诂训必以汉
儒为宗服膺尚书探索 (第 6b 页)
 汝二人竟如古之师弟子得孔门汉代之家法也
 入都时在苏州借朱文斿(奂)所藏礼记注疏此书乃
 惠定宇先生依 吴进士泰来
所藏宋刊本校出凡为
 卷七十与唐宋志合除此本外无不六十三卷者其
 字句不同处今本脱去连行无考处一一完 (第 16b 页)
不遇既遇
矣亦或牵于人事淹于岁月不克手定诗集予因秋塍回忆同
人黄少尹景仁汪明经中余上舍鹏翀严侍读长明 吴舍人泰
当时或预江淮河华梁苑日下之游今皆负才早逝述作零
落不传独秋塍之诗褒然成集古人云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又
(第 42b 页)
义之卷数春秋为六十卷礼记为
六十三卷遂使唐人正义之卷次不可知盖古今之
迁变如此礼记七十卷之本出于吴中 吴泰来
家乾
隆间惠栋用以校汲古阁本识之云讹字四千七百 (第 25b 页)
  五等应徒拟赎十人
通政司参议宋学显, 谕德方拱乾, 工部主事缪沅, 给事中吕兆龙, 给事中傅振铎, 进士吴刚思, 检讨方以智, 检讨傅鼎铨, 庶吉士张家玉, 沈元龙。
  六等应杖拟赎八人
工部员外郎潘同春, 礼部员外郎 吴泰来,
 主事张琦, 行人王于曜, 行取知县周寿明, 进士徐家麟, 向列星, 李棡。
  留北俟后定夺十九人 (第 73L 页)
逮。
○过春山湘云遗稿
过春山湘云遗稿二卷,徜徉山水,绵邈无际。其笔意之骚雅,别于位存,近于樊榭 。 吴竹屿
称其词如雪藕冰桃,沁人醉梦。百馀年来,此调不复见矣。
○湘云词味长
湘云词,每读一过,馀音袅袅,不绝 ……五湖远。无限乱山衔碧,闪烟樯斜展。排多少、荒 台废馆。只望中破楚门键。料得遥夜钟声,梦回难遣。〕
吴竹屿
昙香阁词 吴竹屿
昙香阁词,如水木之清华,云岚之秀润,高者亦湘云流亚。
○竹屿情词婉转
竹屿词,如〔一点相思谁与寄,罗 ……数语淡淡布置,点缀入妙。下云:〔梦里寒 山,跳珠溅千尺。〕亦甚超远。
○竹屿词风流婉雅
风流婉雅,是 竹屿
本色。吴中七子,璞函而外,固当首屈一指。
○蒋心馀词不及迦陵板桥
蒋心馀词,气粗力弱,每有支撑不来处
虎、李符曾、王阮亭、董文友。)厉太鸿、(附黄石牧)史位存、 (附王小山、王香雪。)赵璞函(附过湘云、 吴竹屿。
)张皋文、(附张翰风、李 申耆、郑善长。)庄中白。(附蒋鹿潭、谭仲修。)自温飞卿至冯延巳为第一卷。 ……、丁飞涛、毛会侯、吴园次、徐 电发、严藕渔、毛西河、董苍水、钱保芬、汪晋贤、董文友、王小山、王香雪、 吴 竹屿
、吴谷人诸人是也。词中之下乘也。有质亡而并无文者,则马浩澜、周冰持、 蒋心馀、杨荔裳、郭频伽、袁兰村
诗,如名流入座,意态自殊。毕宫保沅诗,如飞瀑万仞,不择地流。舅氏蒋侍御和宁诗,如宛洛少年,风流自赏。 吴舍人泰来
诗,如便服轻裘,仅堪适体。钱少詹大昕诗,如汉儒传经,酷守师法。王光禄鸣盛诗,如霁日初出,晴云满空。赵

  一一
  士大夫宦成之后,读破万卷,往往幼时所习之“四书”、“五经”,都不省记。癸未召试时, 吴竹屿
、程鱼门、严冬友诸公毕集随园。余偶言及“四书”有韵者,如《孟子》“师行而粮食”一段广五人背至“方命虐
此衡人,百不失一。’大父讳馨,字星标。”
  三三
  吴中七子中,赵文哲损之诗笔最健。丁丑召试,与 吴竹屿
同集随园,爱诵余“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都能累此身”一联。后从温将军征金川,死难军中。过襄阳时,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