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出师表(蜀汉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
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
志之士亡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志士之气不宜妄自
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
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
异法也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
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
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 (第 1b 页)
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
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
分也至于斟酌规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祎允之任也愿
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 (第 2b 页)
   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
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
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
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

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
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 (第 13a 页)
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
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
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以章其
慢陛下亦 (第 14a 页)
   出师表(建兴五年丞相亮出屯汉/中以图中原临发上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建安十九年先主定蜀二/十四年有汉中二十六年)
(即位为章武元年/三年殂于永安宫)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
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
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
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
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
侍郎 郭攸之
费袆董允等 (第 5b 页)
(郭攸之
南阳人以器业知名/费袆江夏人与 (第 5b 页)
攸之
同为侍)
(中董允南郡/人黄门侍郎)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先主立太子袆/与允俱为舍 …… (第 5b 页)
贤臣此后汉
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
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侍中郭攸之
等也陈震传建兴三年拜尚书迁尚书令/张裔传亮驻汉中裔领留府长史蒋琬传琬迁参军与) …… (第 6a 页)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旧/都)
(洛/阳)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
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袆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
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
之言责 (第 7a 页)
攸之
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先主遗诏敕后主/曰勉之勉之勿以)
( (第 7a 页)
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袆董允等,
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 …… (第 6a 页)
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
攸之
袆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
则治臣之罪,
以告先帝之灵。
(第 8a 页)
攸之
袆允等咎,
以章其慢。
陛下亦宜自课,
以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第 8a 页)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
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

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
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
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翰曰宫中禁中也府中大将军幕府也)若有作奸
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
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
董允等(善曰楚国先贤传曰 (第 40a 页)
郭攸之
南阳人以器业知名蜀志曰费祎字文祎江夏人也后主袭位亮
上疏曰 (第 40a 页)
侍中郭攸之
费伟 (第 40a 页)
攸之
与祎俱为侍中又曰董允字休昭后主袭位迁黄门侍郎)此皆良 …… (第 40a 页)
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
益进忠尽言则 攸之
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
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责 (第 41b 页)
攸之

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
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
泣涕不知 (第 41b 页)
   临发汉中上后主疏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
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

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
法也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
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
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 (第 4a 页)
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
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
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
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
兴德之言则责 (第 5a 页)
攸之
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
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 (第 5a 页)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解于内忠志之士
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
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
法也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
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
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 (第 4b 页)
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
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
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袆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
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责 (第 5b 页)

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
临表涕零不知所 (第 5b 页)
    识有此人物有此文章否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
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
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

法也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
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
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 (第 5a 页)
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
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
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君无兴德之言责 (第 6a 页)
攸之
祎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
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
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 (第 6a 页)
   诸葛亮临发汉中疏(亮率诸军北征/汉中临发上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解于内忠志之士
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
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
法也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
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
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 (第 1b 页)
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
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
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
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 …… (第 2b 页)
德之言则责 攸之
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
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
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 (第 3a 页)
  前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
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
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
法也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
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
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 (第 10a 页)
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
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
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
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 …… (第 11a 页)
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
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
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
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 (第 11b 页)
  诸葛忠武侯出汉中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
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諌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
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
法也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 …… (第 4b 页)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祎允之任
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
告先帝之灵责 (第 6a 页)
攸之
祎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
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
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 (第 6a 页)
(昭明也偏私谓执情不均/翰曰奸犯谓奸伪犯科条也)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
(宜/于)董允等(名蜀志曰费祎字文伟江夏人也后主袭位亮/善曰楚国先贤传曰 (第 5b 页)
郭攸之
南阳人以器业知)
(曰董允字休昭后主袭位迁黄门侍郎/铣同善注/上疏曰 (第 5b 页)
侍中郭攸之
费祎然 (第 5b 页)
攸之
与祎俱为侍中又)此皆
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良善/向曰) (第 5b 页)
(攸之
等先帝选拔以与陛下/也实不虚浮也纯美遗与也言)愚以为宫中之事事
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 …… (第 5b 页)
良曰备中山王后故云兴复汉室也旧都谓雍洛二)
(职分也/之故云)至于斟酌规(作损/五臣)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
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
戮允等以章其慢(等咎 (第 7b 页)
以彰其慢□善曰蜀志载亮表/五臣作彰□五臣本作责 攸之
袆允)
(有阙误/向曰言事得宜及尽忠节则 (第 7b 页)
郭攸之
费袆董允堪/云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以章其慢今此无上六字于义)
(告先帝若 (第 7b 页)
攸之
等有罪咎则亦责之以彰其慢使众知之/此任也托委也效功也委我兴功如无功则理我之罪以)
下亦宜自课(作谋 (第 7b 页)
   (人物有此/文章否)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
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此亦孔/明自谓)欲报之于陛下
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先开广/其心志)恢弘志士之
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

中俱为一体(一篇之文精/髓在此两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
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
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 郭攸之

祎董允等(分别内/外之任)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
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 …… (第 2a 页)
钝攘除奸凶兴复
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武侯之/职分)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祎允之任
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
告先帝之灵 (第 3a 页)
攸之
祎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 (第 3a 页)
注/曰否不也)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
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于宜/反)董允等(楚国先贤传曰 (第 5a 页)
郭/攸之
南阳人以器)
(业知名蜀志曰费祎字文伟江人也后主袭位亮上疏/曰 (第 5a 页)
侍中郭攸之
费祎然 (第 5a 页)
攸之
与祎俱为侍中又曰董允)
(字休昭后主袭/位迁黄门侍郎)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扳以
遗陛下愚以为宫 …… (第 5a 页)
至于斟酌规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祎允之任也愿陛下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
灵若无兴德之言则戮允等以章其慢(蜀志载 (第 7a 页)
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责 攸之
、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
其势然也。魏势甚固。未易可图。及袆卒。姜维动引大兵。功绩不成。蜀之亡已兆矣。悲夫。武侯出师时。以董允 郭攸之
等侍中。故奸壬无得以伺。及文伟之世。不能屏逐黄皓。时无忠贞之士故欤。又可叹也。
陆逊
陆逊猇亭之绩。 (第 194L 页)
同乎。三代盛际。即是道也。武侯之在朝也。陟罚臧否。固无宫府之异同。而及其帅师之后。不得不有所属。故进 郭攸之
费袆董允等。而俾得以咨诹也。夫元臣在外。谗谄在内。则未有成功者也。此武侯不忧其外而忧其内也。及武侯之 (第 329L 页)
鼠也。故次拈出来。再进顶门一针。其实虽将宫府作两股讲。而意专为宫中也。○林云此在治体上讲。)侍中侍郎 郭攸之,
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以其行己言。忠纯以其存心言。忠者不贰也。属志。纯者无杂也。属 …… (第 444H 页)
下之职分也。(先帝十一。○出师本旨至是。都说出来。明白畅尽。以总收上文。)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
祎,允之任也。(损益犹献可替否也。言既出师之后。在朝匡补无人。故分责三子。应上而言此先帝所以简拔也。 …… (第 444L 页)
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先帝十二。○金石可透。鬼神可泣。)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
祎允等之咎。以彰其慢。(上言内外诸臣图报。以推美于下。然后说自己图报。此言先治臣罪。然后责三子之咎。 (第 44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