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孟子注疏校本书后(丙申)
赵邠卿注孟子今所传监本汲古阁本几与疏相连者
多被增损失赵注之旧矣赵氏于每一章后皆有章指
作疏者径削去之仍取其辞置于疏首而又不尽用也
独于章指所用事辞往往于疏内具释之然则何以知
章指为作疏人所去也其于耻之于人大矣章具著之
矣云几于赵注有所要者虽于文段不录然于事未尝
敢弃之而不明是以疏内释章指之语者不一而足当
馆阁校刻经史时于此书未尝前后契勘于是见注无
其文而疏乃为之具释者则疑以为衍文或又以为他
书误入于此或径删去之或虽删而仍录其疏于考證
中乃亦有疑今所传赵注之不全者众论差互皆不知
有章指二字之名目也乾隆辛巳余从吴友朱文游(奂)
处借得毛斧季所临吴匏庵校本乃始见所为章指者
独于末卷缺如也后见 余仲林(萧客) 所纂五经钩沈亦
复如是更后乃闻有何仲子校本则所缺者独完求之
累岁不获今江都汪容甫乃始以其录自何本者借 (第 18b 页)
孟子注疏校本书后(丙申)
赵邠卿注孟子今所传监本汲古阁本几与疏相连者
多被增损失赵注之旧矣赵氏于每一章后皆有章指
作疏者径削去之仍取其辞置于疏首而又不尽用也
独于章指所用事辞往往于疏内具释之然则何以知
章指为作疏人所去也其于耻之于人大矣章具著之
矣云几于赵注有所要者虽于文段不录然于事未尝
敢弃之而不明是以疏内释章指之语者不一而足当
馆阁校刻经史时于此书未尝前后契勘于是见注无
其文而疏乃为之具释者则疑以为衍文或又以为他
书误入于此或径删去之或虽删而仍录其疏于考證
中乃亦有疑今所传赵注之不全者众论差互皆不知
有章指二字之名目也乾隆辛巳余从吴友朱文游(奂)
处借得毛斧季所临吴匏庵校本乃始见所为章指者
独于末卷缺如也后见余仲林 (萧客) 所纂五经钩沈亦
复如是更后乃闻有何仲子校本则所缺者独完求之
累岁不获今江都汪容甫乃始以其录自何本者借 (第 18b 页)
赵邠卿注孟子今所传监本汲古阁本几与疏相连者
多被增损失赵注之旧矣赵氏于每一章后皆有章指
作疏者径削去之仍取其辞置于疏首而又不尽用也
独于章指所用事辞往往于疏内具释之然则何以知
章指为作疏人所去也其于耻之于人大矣章具著之
矣云几于赵注有所要者虽于文段不录然于事未尝
敢弃之而不明是以疏内释章指之语者不一而足当
馆阁校刻经史时于此书未尝前后契勘于是见注无
其文而疏乃为之具释者则疑以为衍文或又以为他
书误入于此或径删去之或虽删而仍录其疏于考證
中乃亦有疑今所传赵注之不全者众论差互皆不知
有章指二字之名目也乾隆辛巳余从吴友朱文游(奂)
处借得毛斧季所临吴匏庵校本乃始见所为章指者
独于末卷缺如也后见 余仲林(萧客) 所纂五经钩沈亦
复如是更后乃闻有何仲子校本则所缺者独完求之
累岁不获今江都汪容甫乃始以其录自何本者借 (第 18b 页)
孟子注疏校本书后(丙申)
赵邠卿注孟子今所传监本汲古阁本几与疏相连者
多被增损失赵注之旧矣赵氏于每一章后皆有章指
作疏者径削去之仍取其辞置于疏首而又不尽用也
独于章指所用事辞往往于疏内具释之然则何以知
章指为作疏人所去也其于耻之于人大矣章具著之
矣云几于赵注有所要者虽于文段不录然于事未尝
敢弃之而不明是以疏内释章指之语者不一而足当
馆阁校刻经史时于此书未尝前后契勘于是见注无
其文而疏乃为之具释者则疑以为衍文或又以为他
书误入于此或径删去之或虽删而仍录其疏于考證
中乃亦有疑今所传赵注之不全者众论差互皆不知
有章指二字之名目也乾隆辛巳余从吴友朱文游(奂)
处借得毛斧季所临吴匏庵校本乃始见所为章指者
独于末卷缺如也后见余仲林 (萧客) 所纂五经钩沈亦
复如是更后乃闻有何仲子校本则所缺者独完求之
累岁不获今江都汪容甫乃始以其录自何本者借 (第 18b 页)
百十一卷未成会恪敏薨接任者前大学士杨公(廷)
(璋)不能礼敬先生辞之入都己丑春谓(玉裁)曰吾固
乐此不疲惜未能竟闻后莅事者请 余君仲林(萧客) 为之恐其才不足予书经水支水先后延接皆按地
望地脉次弟不可稍移恐仲林不能耳先生殁后此
书清稿一藏曲阜 (第 18b 页)
百十一卷未成会恪敏薨接任者前大学士杨公(廷)
(璋)不能礼敬先生辞之入都己丑春谓(玉裁)曰吾固
乐此不疲惜未能竟闻后莅事者请余君仲林 (萧客) 为之恐其才不足予书经水支水先后延接皆按地
望地脉次弟不可稍移恐 (第 18b 页)
仲林 不能耳先生殁后此
书清稿一藏曲阜孔户部府中一在直隶总督吴江
周公名(元理)家嘉庆己巳有吴江王(履泰) …… (第 18b 页)
见
纯皇帝御制滦河濡水源考證
三十四年己丑四十七岁
入都会试不第 为 余仲林 作古经解钩沈序 是
年夏先生与朱文正公善文正时为山西布政司使
先生偕(玉裁)往(玉裁)主讲寿阳书院先 (第 20b 页)
(璋)不能礼敬先生辞之入都己丑春谓(玉裁)曰吾固
乐此不疲惜未能竟闻后莅事者请 余君仲林(萧客) 为之恐其才不足予书经水支水先后延接皆按地
望地脉次弟不可稍移恐仲林不能耳先生殁后此
书清稿一藏曲阜 (第 18b 页)
百十一卷未成会恪敏薨接任者前大学士杨公(廷)
(璋)不能礼敬先生辞之入都己丑春谓(玉裁)曰吾固
乐此不疲惜未能竟闻后莅事者请余君仲林 (萧客) 为之恐其才不足予书经水支水先后延接皆按地
望地脉次弟不可稍移恐 (第 18b 页)
仲林 不能耳先生殁后此
书清稿一藏曲阜孔户部府中一在直隶总督吴江
周公名(元理)家嘉庆己巳有吴江王(履泰) …… (第 18b 页)
见
纯皇帝御制滦河濡水源考證
三十四年己丑四十七岁
入都会试不第 为 余仲林 作古经解钩沈序 是
年夏先生与朱文正公善文正时为山西布政司使
先生偕(玉裁)往(玉裁)主讲寿阳书院先 (第 20b 页)
孟子赵注跋
古经解钩沈序
士贵学古治经者徒以介其名使通显欤抑志乎闻道
求不谬于心欤人之有道义之心也亦彰亦微其彰也
是为心之精爽其微也则以未能至于神明六经者道
义之宗而神明之府也古圣哲往矣其心志与天地之
心协而为斯民道义之心是之谓道士生千载后求道
于典章制度而遗文垂绝今古县隔时之相去殆无异
地之相远廑廑赖夫经师故训乃通无异译言以为之
传导也者又况古人之小学亡而后有故训故训之法
亡流而为凿空数百年已降说经之毙善凿空而已矣
虽然经自汉经师所授受巳𢀩违失次其所训释复各
持异解余尝欲搜考异文以为订经之助又广揽汉儒
笺注之存者以为综考故训之助顾力不暇及以语族
弟时甫方事于此书未藁就而吾友朱君文游以其友 余仲林 之古经解钩沈若干卷千里驰寄前有天台齐
宗伯太仓王光禄二序既为之导其意嘉其存古之功 …… (第 2a 页)
文游复语余曰二公于子廿数年之知二公之所称许
是以余子又欲得子之一言也吾以 仲林 之为是书好
古而有师法然吾因之重有感也韩退之氏之言志乎
古必遗乎今彼所谓古特文词不类于近今者耳进而 …… (第 2b 页)
凿空之毙有二其一缘词生
训也其一守讹传谬也缘词生训者所释之义非其本
义守讹传谬者所据之经并非其本经今 仲林 得稽古
之学于其乡惠君定宇惠君与余相善盖尝深嫉乎凿
空以为经也二三好古之儒知此学之不廑在故训则
以志 (第 3a 页)
古经解钩沈序
士贵学古治经者徒以介其名使通显欤抑志乎闻道
求不谬于心欤人之有道义之心也亦彰亦微其彰也
是为心之精爽其微也则以未能至于神明六经者道
义之宗而神明之府也古圣哲往矣其心志与天地之
心协而为斯民道义之心是之谓道士生千载后求道
于典章制度而遗文垂绝今古县隔时之相去殆无异
地之相远廑廑赖夫经师故训乃通无异译言以为之
传导也者又况古人之小学亡而后有故训故训之法
亡流而为凿空数百年已降说经之毙善凿空而已矣
虽然经自汉经师所授受巳𢀩违失次其所训释复各
持异解余尝欲搜考异文以为订经之助又广揽汉儒
笺注之存者以为综考故训之助顾力不暇及以语族
弟时甫方事于此书未藁就而吾友朱君文游以其友 余仲林 之古经解钩沈若干卷千里驰寄前有天台齐
宗伯太仓王光禄二序既为之导其意嘉其存古之功 …… (第 2a 页)
文游复语余曰二公于子廿数年之知二公之所称许
是以余子又欲得子之一言也吾以 仲林 之为是书好
古而有师法然吾因之重有感也韩退之氏之言志乎
古必遗乎今彼所谓古特文词不类于近今者耳进而 …… (第 2b 页)
凿空之毙有二其一缘词生
训也其一守讹传谬也缘词生训者所释之义非其本
义守讹传谬者所据之经并非其本经今 仲林 得稽古
之学于其乡惠君定宇惠君与余相善盖尝深嫉乎凿
空以为经也二三好古之儒知此学之不廑在故训则
以志 (第 3a 页)
制度势必流入异学曲说而不
自知其亦远乎先生之教矣震入都过吴复交于先生
令子秉高与二三门弟子若江君琴涛 余君仲林 皆笃
信所授不失师法先生之学有述者是先生虽巳云逝
而謦欬仍留震方慨然于徒接先生画像而吴之贤俊 (第 10a 页)
自知其亦远乎先生之教矣震入都过吴复交于先生
令子秉高与二三门弟子若江君琴涛 余君仲林 皆笃
信所授不失师法先生之学有述者是先生虽巳云逝
而謦欬仍留震方慨然于徒接先生画像而吴之贤俊 (第 10a 页)
北宋蜀大字本宋刘氏丹桂堂巾箱本相
州岳氏本盱郡重刊廖莹中世䌽堂本皆经注善本
也赖吴宽毛扆何焯何煌朱奂 余萧客 先后传校迄
休宁戴震授曲阜孔继涵安邱韩岱云锓版于是经
注讹可正阙可补而注疏本有十行者亦较它注疏
本为 (第 33a 页)
州岳氏本盱郡重刊廖莹中世䌽堂本皆经注善本
也赖吴宽毛扆何焯何煌朱奂 余萧客 先后传校迄
休宁戴震授曲阜孔继涵安邱韩岱云锓版于是经
注讹可正阙可补而注疏本有十行者亦较它注疏
本为 (第 33a 页)
图赞
谨案,《隋志》注,梁有《尔雅图赞》二卷,郭璞撰,亡。旧《唐志》复有之,宋已后不著录,近 惟余萧客 《古经解钩沈》、邵晋涵《尔雅正义》略采数事,漏落者十八九,张溥本则与《山海经图赞》间杂,绝不区分。今
谨案,《隋志》注,梁有《尔雅图赞》二卷,郭璞撰,亡。旧《唐志》复有之,宋已后不著录,近 惟余萧客 《古经解钩沈》、邵晋涵《尔雅正义》略采数事,漏落者十八九,张溥本则与《山海经图赞》间杂,绝不区分。今
铁论。今如人蔘为上品。丹砂为下品。恐不必也。愿更裁择焉。唐以前说经之书。今通行十三经之外。不能数种。 余萧客
之解钩沈甚好。但不能无憾于颇有去取也。如孔氏所辑郑氏全书。当为善本矣。覃翁尝属不佞以鲁礼禘祫志,仪礼 (第 98L 页)
,村童争献马拦头。”马拦头”者,野菜名,京师所谓“十家香”也。用之赠行篇,便尔有情。
五九
余萧客 咏《病马》云:“旋毛腹下一千里,死骨人间五百金。”汪墨庄咏《老马》云:“末路料难逢伯乐,壮心犹想出邯
五九
余萧客 咏《病马》云:“旋毛腹下一千里,死骨人间五百金。”汪墨庄咏《老马》云:“末路料难逢伯乐,壮心犹想出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