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内大臣一等公谥忠勇佟公传(史馆作)
  都统赠一等伯傅公传(史馆作)
  陈忠悯公家传 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
   书王公传  内阁侍读严道甫

 卷三十八 传二
  严先生(衍)传 阎先生(若璩)
  胡先生(渭)传 万先生(斯同)
  …… (第 18b 页)
  叠前韵寄王琴德 王楼村先生十三本梅花
   书屋图其曾孙少林进士属题
  秋日集城南分赋得集字
   严冬友
扁寓舍曰散木庵乞予赋诗
  覃溪学士视学岭南还摹东坡英德南山石壁题
   名及米元章药洲题字嵌斋壁颜 …… (第 3b 页)
   图五首 送王道士朴山游扬州
 卷四
  秋帆中丞招游灵岩山馆
  章淮树观察安园落成招饮
  送袁香亭之官粤东 烈女篇
   严道甫
五十寿诗二首
  送秋帆中丞再抚秦中
  金陵寓斋偶然作六首
  吴杉亭同年挽诗 赠何南原 (第 8b 页)
   秋日集城南分赋得集字
无事且出游有朋宜小集城南我最近僧寮𣢾门入壶
榼各自携相见不暇揖久坐无别谭文字耽结习碑寻
竹叶纹(翁覃溪携汉中部督邮口尚/等题名俗称为竹叶碑者)诗拟松陵辑仰视
天宇澹百里无尘浥山云浓若洗岸芦直而立向晦鸡
争栖感秋虫欲蛰今兹不为乐逝节驷草及愿言崇令
名相于良箴戢
    严冬友
扁寓舍曰散木庵乞予赋诗
伊余木散人适来散木庵庵前木半枯了不施斧錾支
离性所受裁剫无一堪漆割以汁美井竭 (第 4b 页)
   金陵石刻记序

金陵石刻见于张敦颐六朝事迹王象之舆地碑目陈
思宝刻丛编及无名氏宝刻类编者甚夥然存于今者
不及什之一相传明祖营治都城尽辇碑石为街道之
用窃意六朝三唐世次久远磨灭残毁理亦宜然宋元
与明相去甚近而城内自宣圣庙以外绝无宋元之刻
其为洪武所毁无疑夫古人姓名著之金石将为不朽
之计而金石之寿亦似有数存乎其閒此永叔德甫诸
公集古之勤大有造于古人也予集录金石二十馀年
每见近代收藏家著录往往至唐而止予谓欧赵之视
唐五代犹今之视宋元明也欧赵之录近取诸唐五代

今去欧赵七百馀年尚守其例不变是责唐之司刑以
读酂侯之律宋之司天以用一行之算也可乎哉故子
于宋元时刻爱之特甚而与予同志者唯 严侍读道甫
朱学士竹君李郡丞南涧三四人耳子进为侍读之长
子擩染家学深造自得其于金石刻殆废寝忘食以求
之尤以金陵桑 (第 7a 页)
能分其惠而不免受金于莫
夜者此公之罪人也世以为知言公两子长奕清詹事
府詹事次奕鸿河南按察佥事
    内阁侍读严道甫
(第 19a 页)
严长明
(第 19b 页)
冬友
(第 19b 页)
道甫
江宁人幼读书十行并下年十
一临川李阁学绂典试江南闻其早慧欲见之因介熊
编修本往谒李随举子夏二字令对即 (第 19b 页)
应声曰亥唐李
大奇之谓方侍郎苞杨编脩绳武曰此将来国器也公
等善视之遂执经二人之门及补县学生学使梦侍郎
以国士目之侍郎知其贫问所需 长明
曰贫乃士之常
闻广陵马氏多藏书愿得一席为读书计耳因荐之卢
运使见曾立延致之是时东南名士多假馆马氏斋长 …… (第 19b 页)
珠中书在书局得悬数珠自此始也一日
户部奏赋役全书所载杂项钱粮名目烦多请并入地
丁项下内阁已票拟依议矣 长明
言于刘文正公统勋
曰杂项既经折色即为正供若并去其名目异日如薪
红茶药之类更有需用必复加徵是重困民也刘 …… (第 20a 页)
复还曰恐公寒耳劳以
钱而遣之
上尝问军机章京中人才可用者傅公对曰人才可用
者多若有守有为可继胡宝瑔者 严长明
一人 (第 20b 页)
长明
内直日久谙悉典故尤务持平允云南粮储道罗源浩
亏铜厂银万一千两又分赔属员汪大镛银一千两有 …… (第 20b 页)
呈乞展限
诏下军机大臣与刑部查办时刘文正公掌刑部方主
会试入闱诸公相视莫能决适有
行在宣谕军机大臣事 长明
即诣贡院挝鼓求见刘公

谕毕因从容曰罗观察之限已迫俟公出闱恐无及矣
其所欠者分赔属员之项昨见吏部档 (第 21a 页)
汪大镛捐复赴
补直隶属员既邀宽释且得官而上司乃坐极刑可乎
即于袖中出请宽限稿求画押刘公义而许之 长明
(第 21a 页)
   李轨注扬子法言跋(壬子)
今俗閒所传五家音注法言本虽以李轨为首而以法
言每篇之序升之章首则依宋人宋咸所更易非复子
云之旧矣夫序在卷终史记汉书皆然李本独未殽乱
可贵也文弨于乾隆乙巳借得江宁 严侍读道甫
本乃
李氏一家之注不为俗本删易因亟度于家书阅八年
复假江都吴太史澄野(绍澯)本覆校始能自信无误矣 (第 3b 页)
   逸老堂诗话跋(丁酉)

逸老堂诗话二卷得之江宁 严侍读东有
所书中不列
乡里姓名然称魏庄渠马抑之为同乡则苏之昆山人
也又称祝枝山序其父约斋漫录二十卷云俞君宽父 (第 13b 页)
铭也君二子文明文盛一女四孙铭曰
慎所履载谦饬子升朝父遗德生江南亡葬北塽升原
茂翳植大厥族岁千亿
   严冬友
墓志铭(并序) (第 4a 页)
冬友
江宁 (第 4a 页)
严氏讳长明
一字 (第 4a 页)
道甫
乾隆二十七年
车驾南巡君以生员献赋 召试 赐举人内阁中
书就职旋入军机办事君在军机凡七年通古今多智 (第 4a 页)
又工于奏牍诸城刘文正公最奇其才户部奏天下杂

项钱粮名目烦多请去其名而以其数并入地丁微收
君曰今之杂项古正供也今法折徵银若去其名他日
吏忘之谓其物官所需民当供且举再徵之是使民重
困也文正曰善乃奏巳之大金川之为逆也大学士温
敏往督师欲君从行君固辞退有咎君柰何违宰相意
者君曰是将败没吾若何从之人颇甚君言既而温公
卒致军溃以死随往者皆尽辛卯 恩科会试刘文正
公为考官值军机事有当关自君挝鼓入闱得见既而
出同考官朱学士筠曰甚哉 冬友
不自就试而屑屑治
吏事为文正曰士亦视有益于世否耳即试成进士何 …… (第 4b 页)
之来也余居皖中君一来会后余
再至江宁而君丧矣乾隆 年■月■日葬君及叶
夫人于某所君之子请铭铭曰
伟猗 冬友
当时群士智孰与丑既筦事枢振物之首才
非不见知而其仕之登不究得年非夭而亦不为寿天 (第 5b 页)
 皆在开封共假资以行五月望后抵西安寓开元寺一
 宿毕公闻先生来倒屣以迎翊日遂延入节署时幕中
 为长洲吴舍人泰来江宁 严侍读长明
嘉定钱州判坫
 及孙君与先生凡五人陜西尚有回警日偕毕公筹兵
 昼饷暇即分韵赋诗常至丙夜间游牛头香积诸 …… (第 16b 页)
   书

国朝三体石经即在西安刻石以进为当轴者所阻而止二
  月偕 严侍读长明
游紫阁白阁圭峰草堂寺由浐水桥
  巡第五桥诸旧迹时毕公调抚河南趣先生至开封遂
  于月杪由陜入汴至则 (第 20a 页)
  别长安诗
翩然归骑出青门草色长亭绿未匀不信朝朝花底

醉东风偷换六番春
不断霓裳按曲声无边银蜡彻宵明欢馀醉里成书
易纰缪何曾似子京
洛下东西屋接䏈等閒人望若神仙未妨皇甫轻居
易日日危谈动四筵(予与 严道甫
钱献之洪稚存王/秋塍客节署最久议论时有不)
(合)
廉访华筵敞翠微姚黄魏紫斗芳菲元都观侧人如
海不看 (第 29b 页)
才高者率多不遇既遇
矣亦或牵于人事淹于岁月不克手定诗集予因秋塍回忆同
人黄少尹景仁汪明经中余上舍鹏翀 严侍读长明
吴舍人泰
来当时或预江淮河华梁苑日下之游今皆负才早逝述作零
落不传独秋塍之诗褒然成集古人云学如牛毛成 (第 42b 页)
迟。自言所乘马伤水。艰于行步。公曰。非伤水。乃误吞水蛭耳。文庄乃请兽医针治。果下水蛭数升而愈。公常语 侍读严道甫
云。三十年。日玩索易象。乾坤二卦。得相马之道。其神解所到。未能以口授人也。○按 (第 296L 页)
严长明
字道甫。江宁人也。有归永草堂集云。)
寒门
惨冽玄霜玳瑁天。寒门铜刻验尧年。南人到此回车叹。水不能流 …… (第 296L 页)
皆然。 严道甫
向客秦中。晤城毅伯伍公云。雍正间。奉使鄂勒。素闻有海在北界。欲往视。国人难之。固请。乃派西洋人二十名 (第 297H 页)
○秦云撷英小谱
■自三百篇不被管弦,而古乐府之法兴。乐府亡而唐人歌绝句之法兴。绝句亡而宋人 歌词之法兴。词亡而元人歌曲之法兴。至明代曲分南北,檀板间各成宗派。沈德符顾 曲杂言、沈君绥度曲须知,多论出字收音之秘,于派别尚少分晰。近 严长明
、曹仁虎 、钱坫诸君,撰秦云撷英小谱,言之甚详,又复精确。节录于此,不独备谈尘也。演 剧昉于唐教坊梨
鸣盛诗,如霁日初出,晴云满空。赵光禄文哲诗,如宫人入道,未洗铅华。王司寇昶诗,如盛服趋朝,自矜风度。 严侍读长明
诗,如触目琳琅,率非己有。王侍讲文治诗,如太常法曲,究系正声。施太仆朝干诗,如读甘谗鼎铭,发人深省。
观者也。
诗有俚语而可传者,江宁燕秀才山南句云:「神仙怪底飞行速,天上程途不拐弯」。思之却有至理。 严侍读长明
诗,致清远善,能借古人意境转进一层,记其在《秦中消寒四集同咏蜡梅》句云:「几时过小雪,一树恰斜阳。」
  二三
  《三余编》言:“诗家使事,不可太泥。”白傅《长恨歌》:“峨嵋山下少人行。”明皇幸蜀,不过峨嵋。谢宣城诗:“澄江净如练”,宣城去江百余里,县治左右无江。相如《上林赋》:“八川分流。”长安无八川。 严冬友
曰:“西汉时,长安原有八川,谓泾、渭、灞、沪、沣、漓、潦、涌也;至宋时则无矣。”
  二四
  人称 ……人窥雨余馆,凉破日斜阶。寒别关门远,肥怜壤性乖。岂知根入塞,不比橘逾淮!”一时传诵。后乾隆辛卯冬日, 严冬友侍读
在沈学士云椒席上,偶谈及稚威以险韵咏葡萄事。沈因指席间橄榄,命其门人陈梅岑云:“汝能以十三‘覃’韵赋
  一九
  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杭州俞苍石秀才《观绳伎》云:“一线腾身险复安,往来不厌几回看。笑他着脚宽平者,行路如何尚说难?”又:“云开晚霁终殊旦,菊吐秋芳已负春。”皆有意义可思。 严冬友
壮年不仕,《韦曲看桃花》云:“凭君眼力知多少,看到红云尽处无?”
  二O
  痘神之说,不见经传。
留得六宫眉黛好,高楼付与晓妆人。”是闺阁语。中丞和云:“莫向离亭争折取,浓阴留覆往来人。”是大臣语。 严冬友侍读
和云;“五里东风三里雪,一齐排着等离人。”是词客语。夫人又有句云:“天涯半是伤春客,飘泊烦他青眼看。 ……路,苍鹰才见便生擒。后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椿旧处寻。”二偈虽禅语,颇合作诗之旨。 
  五一
   冬友侍读
出都,过天津查氏,晤佟进士溶;言其母赵夫人苦节能诗,《祭灶》云:“再拜东厨司命神,聊将清水饯行尘。年
七十七,无子而卒。著书盈尺,俱付随园。
  一二
  乙亥秋,余吊于绵庄家。绵庄指一少年告我曰:“此 严冬友
秀才也,年未弱冠。前日学使问《笙诗》有声无辞,生条举十六家之说,以辨其非。”余心敬之。已而见过,以《 ……  一七
  乾隆戊寅,卢雅雨转运扬州,一时名士,趋之如云。其时刘映榆侍讲掌教书院,生徒则王梦楼、金棕亭、鲍雅堂、王少陵、 严冬友
诸人,俱极东南之选。闻余到,各捐饩廪延饮于小全园。不数年,尽入青云矣。鲍见赠《玉堂仙人篇》,不及省记 ……  二八
  朱草衣《哭槎儿》云:“罗浮南海历秋冬,烟水云山隔万重。前日寄书书面上,红签犹写汝开封。”洪銮《赠徐小鹤》云:“早离讲席赋离居,知己逢难别易疏。正是开门逢去使,接君三月十三书。” 严冬友《
忆女》云:“料得此时依母坐,看封书札寄长安。”三诗,人传诵以为天籁;不知蓝本皆出于王次回。其《过妇家 ……  三九
  余咏《春草》,一时和者甚多;独徐绪和“人”字韵云:“踏青渺渺前无路,埋玉深深下有人。”余为叹绝。其他则周青原云:“拾翠暗遗金钿小,踏青微碍绣裙低。” 严冬友
云:“坐来小苑同千里,梦去朱门又一年。”龚元超云:“春回地上人难测,绿到门前柳未知。”李参将炯云:“
 人有生而潇洒者,不关学力也。傅玉笥先生有句云:“莺花日办三春课,风月天生一种人。”
  七四
   严冬友
最爱陈梅岑“怕锄野草伤新笋,偶检残书得旧诗”之句;以为闲中锄地、翻卷,往往有之。
  七五
  张南
  一一
  士大夫宦成之后,读破万卷,往往幼时所习之“四书”、“五经”,都不省记。癸未召试时,吴竹屿、程鱼门、 严冬友
诸公毕集随园。余偶言及“四书”有韵者,如《孟子》“师行而粮食”一段广五人背至“方命虐民”之下,都不省记。 冬友
自撰一句足之,彼此疑其不类,急翻书看,乃“饮食若流”四字也。一座大笑。外甥王家骏有句云:“因留僧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