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詔令奏議類
現代詩類
詩文評類
  上孝宗皇帝书(明李梦阳/)
诏曰朕方图新政理乐闻谠言事关军民利病切于治
体可行的著各衙门大小官员悉心开具明白来说于
是户部主事臣梦阳上疏曰臣闻人君不患世无直言

之臣而患已之不能用其言人臣不患其言不得上闻
而常患人君者闻之而不乐也盖直言之臣秉性 朴实
不识忌讳睹事积愤诚激于中义形于词故其言剀切
而无回互药石而鲜包藏是以为君者不乐闻也即闻
之不乐行也夫 (第 1b 页)
万里桥跨海工甚费矣徒湛迷于仙术孰
若兹桥之普于利涉而功垂永世者哉岁久渐圮予因
捐俸若干倡率修葺择居民 朴实
夏某等董其役桥北
旧有昭惠庙或云其神即永春乐山之白衣叟随于其
傍为厅三楹便使节往来或遇昏晓风雨可少憩 (第 6a 页)
  吕溥墓铭(康海/)
公讳溥字某家世高陵人也其始祖曰世昌又几世至
彬卿生八八生兴兴生贵贵生鉴鉴娶魏氏生公及其
弟博公长子楠者海友也海以楠友则数之高陵因得
数拜公亲见其容猊闻其言论睹其行事知公之宜有
楠也公以正德丙子五月十六日卒于家七月九日葬
于县北祖茔当时楠以海为公墓碑海惧匪德不能昭

述盛德扬著幽光故至于今始勉复于楠焉夫人子于
所生者生莫不欲其荣殁也莫不欲其哀言语行谊莫
不欲其传然虚誇鲜实人指议至矣尚奚言传哉故海
之自矢也不忧天下之不信吾言而忧吾言之不足以
自信夫公乡里恒人无丽词辉藻以要誉文学无丰财
崇爵以惊炫流俗无奇节诡行以耸世习然海数言不
置非所以私其所好也示天下以长者之道所以广教
布德惩劝浮靡也海惟公 朴实
不华耕凿饮食之外一 (第 17b 页)
归君时未三十念宦不振无以资生乃杜门节腹不通
世事者久之积赀累数千金父封公卒分橐装甚厚君
独不取其为人 朴实
无他肠然不能骫骳谐俗故少搢
绅间声而闾党后进多推为长者晚节稍自媮日与亲 (第 16a 页)
南京时公为侍郎年七十一
迎骐于涂涕泗交颐然趋承恭谨时方隆冬汗浃纱幞
公遇乡人言家事遇有官者言官事悉本 朴实
自归田
后履芒戴笠布衣粝食其所日奉人或难之与野畯处
不少崖异是时杭州太仆卿王荣布政司夏时辈倡恩
荣会 (第 6a 页)
   部尚书有华泉集(朱中立云华泉之作虽不逮/李何然平淡和粹孝庙以前)
   (海岳之才无其伦比逸袁永之云李何徐边世/称四杰李雄健何秀 徐精融边 朴实
故并有)
   (盛名辉映当代四公殆艺苑之精英也边稍不/逮秖堪鼓吹三家耳 湛元明云华泉娴于才)
  …… (第 17a 页)
   (处绮卉而不必称姚魏又如五陵裘马千金少/年 项子长云弘治四杰其才各有所长李天)
   (才雄健徐陶冶精融何藻思透逸边 朴实
有馀/而华采不足 胡元瑞云弘正并推边徐何李)
   (每怪边品第悬远胡得此称及读献吉送昌榖/诗是时 (第 17b 页)
之者孺人曰馀物可得此像一失可
复图耶举族咸称之曰孝妇孺人母家中落有从子壮
未娶孺人为置室遂有后孺人性 朴实
不解世俗机事
数见欺女奴虽觉未始谴绝之戒其过而已家人感励
多驯谨盖处士之所以勤其躬淑其家行无间于内外 (第 35b 页)
弗克遂其为文以正大刚直之气发为雄浑警拔之辞
感慨顿挫简洁纯粹然纪事 朴实
不为雕镂锻鍊跌宕
怪神之作出入马迁班固而根之以六经之至理大抵
主于明正道扶世教语子以孝语臣以忠初入京 (第 27a 页)
自重难进之节非/招不往岂时俗佻巧驰骛于名场利区朵颐于爵标势)
(的者斯文金玉传之不朽居士之遇荣矣慈湖 朴实
之/训实允蹈之掌书贵孙其犹咀其华而践其实昔耕之)
(而今穫矣重光协洽岁仲秋月朔/浚仪王应麟伯厚父书于 (第 16b 页)
 觉照管不及若去事上周旋又觉不见了如何

 则可先生曰此只认良知未真尚有内外之间
 我这里功夫不由人急心认得良知头脑是当
 去 朴实
用功自会透彻到此便是内外两忘又
 何心事不合一
又曰功夫不是透得这个真机如何得他充实光
 辉若能透得 (第 26a 页)
小不能胜瓦此皆太平管下县也故遵以为言上曰遵 朴实
不欺如此适有中使自海上还言马司人至新寨
无不叹喜皆云官家爱惜士卒它日调发止过一水便
可接战免得临时道 (第 11a 页)
 朱子曰退之却喜皇甫湜不甚喜李翱后来湜为退
 之作墓志却说得无𦂳要不如李翱行状较著实盖
 李翱为人 朴实
 
  (第 25a 页)
 羞惭离亭宴带歇拍煞做时莭彼此休心厌做时莭

  休把人坑陷常欢喜星前月下休等闲面北眉南既
  做时休志忑若意懒从生便缄我的 朴实
心博伊家
  作怪胆
   风入松
  翠楼红袖倒金壶春色满皇都夜阑刬地烧银烛那
  其间多少欢娱薄 (第 95a 页)
   前江西按察司副使素庵曹公墓志铭
孝宗敬皇帝之十有八年是为乙丑岁当临轩策士先
期于宫中焚香祝天曰愿得真才是科制举三百人多
忠节文行显名当世天下以为盛未三十年而放黜夭
死错出殊常生无恙者不满百辈其注仕版者才四五
十人尔人或以为衰深厕名是榜无足比数每以罪迁
庚寅春来山西山西同年总之八人仅存者三人又皆

以诖误废处而平定之曹公宪副则既卧病不能见客
矣辛卯之冬奉摄具狱再至则佥宪阎公复以七月捐
馆舍候旨来次平定当壬辰春正之三日公适以是日
终于正寝享年六十有九深哭之哀曰吾党衰甚矣既
相敛入吊周视其室庐俭素考其言论风猷皆 朴实

直有益国家始抆泪而叹曰兹所以为盛也既而其嗣
子自新等以墓石请乃诺而慰之曰非深谁克为之公
讳雷字启 (第 6b 页)
流泉绕阶除入厨中时时拄杖登高溪山皆入几席府
治中风俗甚佳岂罗仲素李愿中之遗化未泯士夫只
有三四家皆 朴实
勤俭如古人卜居无以过此吾弟能
飘然一来可商量也人还附此不尽 (第 14b 页)
   宣城伯卫公庆寿序
天之降福泽于人也每艰于付畀之全人之承福泽于
天也恒歉于负荷之善今夫人之所谓福者富贵康宁
多寿考多男子也然往往莫或兼之或得乎此而缺乎
彼得其一而缺其二求其全备者甚靳靳也夫天曷不
欲以其全备者畀人哉因材而笃者天之道天求夫人

之可以当吾之全畀者弗多得则固不能于此不靳惜
矣予尝怪世之人处富贵者弗克承天之所以厚我之
意类多纵恣以自贻伊戚而况于世禄之裔不以艰辛
勤苦而据显秩享高爵则求其负荷之有道岂不尤鲜
哉若吾宣城伯卫公则可以当夫付畀之全矣公以敦
朴实
之资履谦和乐易之行爱贤下士动无过举盖
公尝以省斋自号省之为义古昔圣贤所以教人检身
自治之功儒者之所世 (第 9a 页)
之所犯公诚前辈老成所语皆格言也至于自奉淡薄
又不喜声色曰非恶之也但不觉入耳盖其简淡 朴实
生于性成不事表暴诈伪如此迹公为人则诬公之言
岂公邪予是以重为公惜重为不平重有憾于斯人也
公少精经术多 (第 9b 页)
   赠医士陈世文序(丙申岁/作)
昔范文正公布衣时尝祷于神祠曰他日得为宰相乎
不许曰然则为良医乎又不许退而叹志之不就或问

之曰大丈夫怀济人利物之心而能及小大生民者惟
相为然其在下而欲及小大生民舍夫良医则莫之能
也良医良相之喻自古有之然未有视之为一者至范
公不得于相始真欲藉之以行其志观其所谓上以疗
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生与夫善救
不弃之言将使天下国家无一物不得其所者而天地
生生之德亦赖以全为医如此亦何歉于相哉吾乡自
昔号多名医然类自高贵有迎之者必卑礼厚币始得

往既至设供帐如待神明穷乡窭人有未易蒙其惠者
近世金华陈世文始传其父业来游于兹淳厚 朴实

于济人有叩门者无贫富贵贱君辄往往而言必中其
肯綮曰此某疾传某经见某证以某药疗之则良已既
而果然则 (第 2a 页)
   寄屏厓叔
古人有大器局者彼未始为世俗所眩生来便欲有所
作为却不是任客气侮弄精明不肯自惰自怠不肯流
荡废坠众人忌善傲物彼能谦虚有容众人忽略疏旷
彼能整肃严密众人婪酒沈酣彼能撙节温和众人呼
号谑浪彼能镇静简默众人剽窃抄誊彼能精思力践

众人汎滥应酬彼能择合慎与众人闻见卤莽彼能即
事详考众人道短量长彼能含弘遍覆众人炫耀夸张
彼能切近敛实众人掩覆矫伪彼能 朴实
精进总是了
此一生不如此便与众人醉生梦死一般此心既不为
物欲压头自有许多事业长进真能为天地立心为生 (第 7b 页)
   与谢子贞

得手书自述近来工夫所谓敛归一处即欲不能起大
约似之但又云倏忽之间遂判霄壤虽甚 朴实
然可见
敛归者非是真敛乃是有此见耳有此见而实用其力
便是真见凡人敛不得者要之只是欲根不断常在世
情上 …… (第 24b 页)
与寻常讲究理道是非迥是殊别缘寻常只
是了格局不是了吾本分事了格局便有胜不胜处了
吾本分即力无不足俱是 朴实
底事由中达外自无周
罗支吾之弊古人汲汲皇皇与隐居求志行义达道是 …… (第 57a 页)
   答万曰忠

去秋楚归访罗山公晤子达辄思思默已而闻捷以为
丰城双龙起矣比云皋北还又闻思默旅况甚慰甚慰
斯道相期不小一时利钝不足为欣戚也水毁敝庐卧
病野舍酷暑中奠仪问书存没两致悲感如何别简详
述新功读数过又不觉暑气迫人与积悲切衷矣所论
心体与端绪气象一段乃先识仁体之意先明诸心知
所往而后力行求至两程家法莫不皆然动静理会一
段乃格物之要须如此 朴实
用工始不落虚见始于日 (第 5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