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徐师曾曰按誓者誓众之辞也蔡沈云戒也军旅曰
 誓古有誓师之辞如书称禹征有苗誓于师以及甘
 誓汤誓泰誓牧誓 费誓
是也又有誓告群臣之辞如
 书秦誓是也后世俱不多见又曰誓者约信之辞也 (第 1a 页)

曰如有用我吾为东周不欲匹齐于鲁而必跻鲁于周
夫子爱鲁之意何深哉非独诗也书叙五誓汤誓牧誓
之后继以 费誓
春秋书弑君屡矣至于隐桓之际一则
曰公薨一则公薨于齐鲁有一善不必其钜也惟恐其
匿有一恶不必其细也惟恐其 (第 9b 页)
驯害及巴渝
(巴渝在唐/属剑南道)乃出王旅乃咨列岳牧臣司梁(即严/砺)当其要
束器备攸积糗粮是蓄(书 费誓
峙乃/糗粮糗乾饭)人无增赋师以饶
足喋血誓士元机在握分命貔貅陈为掎角(左传譬如/捕鹿晋人)
(掎之诸 (第 50a 页)
   东莱吕氏书说序
东莱吕先生伯恭受学于三山林少颖少颖又东莱吕

居仁之弟子也少颖所著尚书集解朱子谓洛诰以后
非其所解其孙石鼓书院山长耕称坊本自麻沙初刻
继而婺女及蜀中皆有之讹以传讹访之故家先得宇
文氏拾遗一卷后得建安余氏所镂新板又得叶学录
所藏写本再三参校自诩成完书矣而伯恭书说先之
秦誓 费誓
自流以溯其源上至洛诰而止殆以补林说
之所未及尔门人宗学教授从政郎 (第 8a 页)
   尚书古文辨
尚书古文出孔子壁中安国孔子后悉得其书考伏生
所传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以授都尉朝倪宽于时司
马迁亦从安国问故班固谓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
子金縢诸篇多古文说考诸史记于五帝本纪载尧典
舜典文于夏本纪载禹贡皋陶谟益稷甘誓文于殷本

纪载汤誓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文于周本纪载牧誓甫
刑文于鲁周公世家载金縢无逸 费誓
文于燕召公世
家载君奭文于宋微子世家载微子洪范文凡此皆从
安国问故而传之者乃孔壁之真古文也然其所载不 (第 7a 页)
 曝书亭集卷五十九
          翰林院编修

朱彝尊撰
 论
   书论(一/)
书何以终 费誓
秦誓也说经者曰周之衰孔子有望于
鲁矣鲁之衰孔子有望于秦矣圣人念焚书之酷虽知
不免犹不能废人事焉噫是非 (第 1a 页)
儒者之言也周官外史

掌三皇五帝之书达书名于四方郑氏谓若尧典禹贡
达此名使知之盖书之名既达矣又虑其久而昧其义
也乃命大行人九岁则谕书名然则百篇之书皆掌之外
史而谕之行人非孔子所得而芟夷剪截黜除之也谓
芟夷剪截黜除之者孔安国之序之文之伪也司马迁
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而
班固亦云序书则断尧典书也者孔子非有损益于其
间特序之而已夏之书终以胤征周之书终以 费誓
秦 …… (第 1b 页)
誓无以异也周公作多士载于周书鲁公作 费誓
亦得
载于周书无以异也且夫平淮徐一也召穆公程伯休
父江汉常武之篇录于诗安在 (第 2a 页)
费誓
之不可录于书悔
过一也卫武公宾之初筵列于小雅安在秦誓之不可
列于周书以无足异之事而必谓圣人有心于望周 (第 2a 页)
次癸已又次戊午已是月之二十八日复继以癸亥
甲子是为二月之四日五日而不冠以二月非今文书
法也洛诰称乙卯 费誓
两称甲戌此周公伯禽口中之
词指此日有此事云尔岂史家纪事之例乎又云书序
益稷本名弃稷马郑王三家本皆然盖 (第 8a 页)
而正月正岁又自有参差之不齐故于时月
日之书皆不相系以一臣民之耳目视听使之不惑此
周一代书法也厥后鲁公 费誓
甲戌我惟征徐戎甲戌
我惟筑犹周之书法见鲁用周正朔也毕命惟十有二
年六月庚午月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至 (第 13a 页)
不致其严于皋陶是也汉之世有天下以力以力
故苟有小异乎力之为者天所善也则不得不行其恕
于于公是也
   费誓
孔子序书存鲁誓何也曰为东周也维鲁之弱也鲁宗
国维鲁之弱所以为东周 (第 6a 页)
费誓
载鲁侯帅师征徐戎 (第 6a 页)
  题桃溪诗稿 题严武伯诗卷

  题 费所中
咏古后 再与严子论诗语
  题冯子永日草 题梅花纪游诗
  题介立诗 题顾伊人诗
  题塞上吟卷 题 (第 26b 页)
   龚孝升求赠塾师戏题二绝句
 都都平丈教儿郎论语开章笑鬨堂何似东村赵学究只将半
 部佐君王
 鲁壁书传字不讹兔园程课近如何旅獒 费誓
权停阁先诵虞 (第 2b 页)
体轻而病良巳也书之以诒武伯且以示世
之人知渊明少陵之古方可以起沈忧代药物也则
自余之疗子张始
  题 费所中
山中咏古诗
近以学者摛词掞藻春华满 (第 6b 页)
所中
独好谈握奇八 (第 6b 页)
陈兵农有用之学山中咏古上下千载得二十四人
可以观其志矣余少壮亦好论兵抵掌白山黑水间
老归空门都如幻梦肰每笑洪觉范论禅辄唱言杜
牧论兵如珠走盘知此老胸中尚有事在所中才志
郁盘方当不介而驰三周华不注何怪其言之娓娓
也昔人有言治世读中庸乱世读阴符又云治世读
阴符乱世读中庸此两言者东西易向愿 所中
为筮
而决之
  再与严子论诗语
武伯新诗益富风轖阵马凌猎可畏而其自叙则谓 (第 7a 页)
牧圉不有
居者谁守社稷非劳乡遂佚都鄙也即千乘中亦祗以
三乡所出为正军必万一不足则扫遂之兵以出不读
费誓
乎鲁人三郊三遂峙乃桢干峙乃刍茭夫鲁人
何以专举郊遂也则千乘之赋也然则千乘者乃大国
车徒之制耳若其国之 (第 6b 页)
而莫考
也断自唐虞以为始者以其道原中正而无弊也伤周
道之既东而东周之兴汲汲有望于鲁则取伯禽之誓
师而 费誓
固有深意也叹王纲之解纽而天下之势骎
骎将入于秦则取穆公之悔过而秦誓非示微意乎其 …… (第 5a 页)

而定之为三百十一篇其以二南为首者犹易之首乾
坤书之先二典也其以商颂鲁颂为终者犹书之讫于
周而兼录 费誓
秦誓也其降黍离为国风者盖自平王
东迁雅颂不作而其风下侪于列国也其以豳风居十
三国之末者以曹桧之乱极思 (第 7a 页)
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
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方多士
立政无逸君奭顾命吕刑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是也后
人伪加泰誓一篇故史云二十九篇孝文时求能治尚 (第 23a 页)
孔子删诗书于诗录商颂鲁颂于书录鲁 费誓
秦誓两
录侯国之事系于帝王之后者见周之天下成之于周
公录商颂者见周之天下得之于商录秦誓者见周之
天下 (第 38a 页)
读者知其五刑并赎之非取其矜恤民命之意则几矣
  读秦誓
孔子删诗书以商颂鲁颂次周颂以 费誓
秦誓次周书
商即周所代以王者鲁则宗国而父母之邦也其登于
诗书均宜至秦则西戎又非夲国夫子何取于秦而收 (第 8b 页)
伪/书不足据)
是大誓并序为伏生书所无明甚百篇旧次汤誓在臣
扈后咸有一德在汤诰后周官在立政前蔡仲之命
在吕刑前孔冲远曰郑依贾氏所奏别录为次是也 (第 5b 页)
  读尚书
文章之高下系乎气运之升降观于书可见矣夫五经

莫古于书所以纪唐虞三代致治之道也然其间已不
能无升降焉亦可以观世变矣或曰孔子删书断自唐
虞二典三谟唐虞之书也宜其最古矣然观其文平易
明白反不若商周多佶屈聱牙者何耶曰不然唐虞之
世气运方隆以尧舜为君以禹皋陶稷契为臣相与都
俞吁咈于庙堂之上者浑然泰和之治故典谟之文明
白正大万世不能及也降及夏商周气运已不及唐虞
之隆而其所以致治者视唐虞亦不能无异也故其发

于誓命训诰者虽皆一时贤圣之君所述然其语至有
佶屈聱牙而不可解者亦文之变也及夫周室东迁气
运陵迟极矣故文侯之命萎薾不振 费誓
秦誓亦犹黍
离降为国风矣其文章何如耶吾故曰文章之高下系
乎气运之升降观于书可见矣或曰若是则平易者果 (第 10a 页)
所以卒发于后世与
  读尚书君牙囧命吕刑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尚书自毕命以下所存六篇先儒多未达其义余尝考
(第 6b 页)
费誓
则事可传也君牙囧命秦誓则言不可废也吕
刑文侯之命则事不可没也三代之刑典至穆王而始
变文武之旧都至平王 (第 6b 页)
而终弃可无志乎吕刑之言虽

或不可废而孔子录之则非以其言也观文侯之命无
一言之当物而弗删则以著事变而非有取于其辞义
审矣司马迁作史记于 费誓
具详焉于秦誓删取焉而
文侯之命则没之盖以其言无足存而不知事不可没
也用此观之圣人删述之义群贤莫之能赞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