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复王龙溪先生(沈懋学/)
前者辱赐先君墓文兼示易系大义感刻感刻卧病数
月蒙恩放归当即叩首师门致谢而沈疴未愈政从事
方书服药杜门尚难远出俟贱恙少愈或能一候于金
波园也承手谕诱以尽言深服吾师弘度夫致良知自
能知语知默知进知退道在随时无成心可执诚哉斯
语顾今人自反语默进退孰通知乎夫已与人原无二
理外与内原无二机二之则不能通天下之感矣子

问达
孔子以质直好义察言观色虑以下人语之夫子
张务外人也孔子不独以质直好义自信而必欲其审
言色以下人岂更益 (第 4a 页)
悲夫然犹被三朝宠锡际一时明良而及
兹典未为不幸也元相前则南昌刘公名一燝今则福
清叶公名向高太宰则泾阳 张公名问达
少宰则定远
盛公名以弘会稽王公名舜鼎勋司则奉化戴公名澳 (第 17b 页)
   (杨副院涟冯副院从吉何总督士晋左佥院光/斗李御史应升夏御史之今周中丞起元缪宫)

   (谕昌期苏考功继欧 张尚书问达
汪侍郎煇丁/检讨乾学邓中丞汉袁御史化中吴总督用先)
   (顾宪副大章王尚书纪魏给事大中邹总宪元/标 (第 4a 页)
慎中夏言之于黄佐霍韬之于仕瀚严嵩
之于赵贞吉王世贞吴国伦徐阶之于茅坤申时行之
于汤显祖郭正域之于焦竑 张问达
之于李贽李三才
之于汤宾尹饶伸高桂之于王衡孙振基刘策于玉立
之于韩敬冯铨之于缪昌期温体仁之于张溥郑鄤 (第 35a 页)
悲夫然犹被三朝宠锡际一时明良而及
兹典未为不幸也元相前则南昌刘公名一燝今则福
清叶公名向高太宰则泾阳 张公名问达
少宰则定远
盛公名以弘会稽王公名舜鼎勋司则奉化戴公名澳
后之览者考镜焉
   无锡县学笔记序
何以使 (第 35a 页)
江南所纵舍矜疑数十百人时 张太宰问达
颇知公欲
引用公不果公固未尝数数也公为人简素居长安二
十年率敝裘羸马官舍萧然与人落落不苟合至当大
(第 19a 页)
  为法署全空国纪尽解伏祈点用以肃久玩以振积弛

事文选司案呈到部为照国家设立刑部以职掌刑名
都察院以总持风纪而讼狱平反则归之大理寺曰三
法司祖宗创制良有深意以人主所以治天下者法也
无法则不治无人则无法缺一有不可者而今则一时
并缺矣刑部都察院止有 张问达
一人署理而大理寺
并署印之人无之一切积案孚者谁允疑者谁驳勘理
者谁为转行无乃法几顿乎盖人之所以敢于骫 (第 18b 页)
有人与仁为二之嫌。孟子曰。仁者人也。即夫子所谓仁远乎哉之意也。
子贡之达。是通达事理之达。非夫子答子 张问达
之达。而闻一知二。所以为达。
闵子善为我辞之言。言于使者之言也。使者之往告季氏之言。包在于善辞二字之 (第 415H 页)
兴则时不后。侈不作则财不匮。专不任则事不坏。上六路。安身取誉之具也。下六路。安身取誉之反也。语云。子 张问达。
子曰。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又问从政。子曰。尊五美。屏四恶。 (第 295L 页)
而愈行。此又重可恨也。世有仁人君子不恝然于斯者。于吾拔本塞源之论。当不以为过也。
 万历三十年壬寅。 礼科给事中张问达
奏言妖士李贽立言乖僻。所撰藏书。惑世诬民。谓大道不分男女。作观音问一书。引士人妻女若狂。渎乱伦常。 (第 96L 页)
 右 神宗皇帝遗诏。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壬辰。大渐。召文渊阁大学士方从哲,吏部尚书周嘉谟,兵部尚书黄嘉善,户部尚书李汝华,礼部侍郎孙如游,刑部尚书黄克缵,左都御史 张问达,
英国公张 (第 21H 页)
。为汝服行之资则美矣。不然则安用此空言为哉。在达起而对曰诚恐不堪。不敢不勉。余曰善。如尔之对也。昔子 张问达。
孔子曰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而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 (第 504H 页)
所相传诵者。而参以平日窥测之一二。列之幽墟。呜呼。是尚可以徵公而兴后人于方来欤。其铭曰。
昔夫子答子 张问达
之言曰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实其言。玆若人之云乎。夫惟朴而不华。克己 (第 647H 页)
名。然则孔子之言非耶。必有其说愿闻之。曰恶。是何言也。孟子曰不以辞害意。夫孔子之言。岂谓是也。昔者子 张问达
于孔子曰在家必闻。在邦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又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是岂以名哉。亦实而已 (第 175L 页)
二十七日丁未晴。留玉河。见冯应京所纂经世实用编。载礼部尚书冯琦正学疏。有曰顷者皇上纳 给事中张问达
之言。正李贽惑世诬民之罪。尽焚其所著书。其于崇正辟邪甚盛举也云。 (第 266H 页)
张问达
为人。不可知其详。而公论不泯。睿见有定。下有斥者。上必从焉。岂不快哉。永乐间有朱季友者。著书毁宋儒。 …… (第 266H 页)
排。或不加摈斥而尊其所尊。彼多此少。日消月剥。遂至李贽之类。扬臂其间。撰出悖理之书。欲聋𥌒一世。微 问达
声言斥之。几何不胥而为仙为佛也。皇上此举。其善继太宗矣。窃见市买多程朱遗书。出于近日儒家表章。岂非妖 (第 266H 页)
书见焚。而士趍得正而然耶。
二十八日戊申晴。留玉河。闻郑尚书又上辞本。考缙绅便览。 张问达
方为刑部左侍郎掌都察院事矣。朝。上使传语。余往见则曰。此间得数件书。有诬毁 先王语。奈何。余见之。( (第 26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