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和徐㮤之九日雨阻堆山园居
閒居今日易行路古人难舟楫江方永干戈枕不安远
烟千嶂合积雨一天寒此际逢重九茱萸未忍看
  陆世仪(一首/)

(第 16a 页)
    贞悯李先生传

    周监军传
    毛户部传
    周布衣传
   卷二十八 传二
     陆桴亭先生

    万贞文先生传
    刘继庄传
    蓬莱王孝子传
    董永昌传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严饬巨室之闭籴者不三日而两地皆安堵
其署崇明也以兵击杀海盗魁三人擒二人始知公之
才略善得士如归庄宋龙 陆世仪
盛敬其后皆以名节
树立于易代之际以考最迁刑部员外郎丁瑞安艰家
居国难已亟时时从邸报中悲愤时事虽在倚庐 (第 13b 页)
大孝方欲追践古礼公因欲复古人以次变除之
制随时降杀定为程度内外臣工亦各分等差以为除
服之期(此说本之 桴亭/陆氏
最为有见)魏公上之闻者大駴共格其议 (第 2b 页)
  方文正公画像记
逊志先生以十族殉让皇孙枝一叶出自二百年而后
诚不意其遗容尚有存于世閒乃知成祖之所以澌灭
先生者无所不至顾世人之所以保护而流传之者亦

无所不至旧史谓先生预于削夺宗藩之策又尝有反
閒燕世子之策 桴亭陆氏
辨之谓先生之诗惓惓欲化
刑名之士归之伊周则固不以当时所施行为然矣予
谓先生岂特不预此策抑必尝争之而不 (第 2b 页)
鲒埼亭集卷第二十八
 鄞 全祖望绍衣撰 馀姚史梦蛟竹房校
 传
   陆桴亭先生

理学心学之分为二也其诸邓潜谷之不根乎夫理与
心岂可歧而言乎是亦何妄如之当明之初宗朱者盖
十八宗陆 …… (第 1a 页)
集长之旨也耳食之徒动
诋陈王为异学若与畴昔之诋薛胡为俗学者相报复
亦不知诸儒之醇驳何在故言之皆无分寸 桴亭陆先

不喜陈王之学者也顾能洞见其得失之故而平心
以论之苟非其深造自得安能若是先生之论白沙曰
世多以白沙为禅 …… (第 1b 页)
能尽举也其最足以废诸家纷争之说而百世俟之
而不易者在论明儒顾明史儒林传中未尝采也予故
撮其太略于此篇 桴亭先生
(第 5a 页)
姓陆氏讳世仪
(第 5a 页)
道威

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人也少尝从事于养生之说而喜
之有所得矣既而翻然曰是其于思卢动作皆有禁甚 …… (第 5a 页)
重以贿赂随人充数是卖封彊也
时不能用国亡尝上书南都不用又尝参人军事既解
凿池宽可十亩筑亭其中不通宾客 桴亭
之名以此风
波既定至四明哭忠介归家始应诸生之请庚子讲于
东林已而讲于毗陵复归讲于里中当事者累欲荐之 …… (第 6a 页)
弟也千里贻书讨论先生喜曰證人尚有绪言
吾得慰未见之憾矣予惟国初儒者曰孙夏峰曰黄梨
州曰李二曲最有名而 桴亭先生
少知者及读其书而
叹其学之邃也乃仿温公所作文中子传之例采其粹
言为传一篇以为他日国史底本 (第 6b 页)
无易化之民其必如程子之于上元
扶沟朱子之于同安南康尽吾居敬穷理之学劳来而
匡直焉庶几免于虐也夫
   陆桴亭
思辨录序
士生斯世而欲言学岂不难哉功利之习浸淫于人心 (第 20b 页)
根深蒂固而不可拔幸而能自拔于功利矣则或溺于
记诵词章终身竭蹶而适长其浮薄骄吝之气幸而又
不溺于是而有志于道矣则佛老之徒又从而惑之舍
三代以来圣贤相传之道而欲求所谓虚无寂灭者求
之愈力去道愈远幸而不惑于佛老而归于儒矣而儒
者之道复分途各驱宋之洛闽金溪明之河津馀干新
会姚江同师孔孟同讲仁义其辨在毫釐之间而其流
至于相去悬绝若方圆冰炭之不同学者未尝辨其同

异晰其疑似浮慕乎学之名而用力焉其不舍坦途而
趋荒径者几希矣于此有人焉以身示之且别白而告
之其有功于世何如也余家居时闻太仓 陆桴亭先生
之学而未获亲炙及承乏嘉定去先生之乡咫尺而先
生已成古人乃访其遗书得所谓思辨录者其辨同异
晰疑似一准于 (第 21b 页)
  唐镜海先生七十生曰同人寄怀诗序
善化唐太常先生以道光丙午致仕还湘明年年七十矣五月
七曰寔初度之辰六安吴君廷栋始为寄怀诗略寓诗人戬谷

俾臧之义既而师宗窦君垿及某君某君皆踵为之凡得诗若
干首大抵惜继见之不可常颂长者之多祉先生之姊子黄君
兆麟与其弟倬命国藩为之序窃尝观古之君子其载德而荷
道者必有人焉帅而掖之而后后者有所阶而进必有人焉辅
而翼之而后前者有所托而传水非水而不续人非人而不承
盖桐乡张考夫先生之兴则有凌渝安何商隐沈石长诸子为
之附太仓 陆道威先生
之起则有盛圣传陈确庵江药园诸子
为之与二先生之为道至寂寞也而诸子者相从于太羹元音
之际殆于遁世不见称 (第 45b 页)
二蔽矫
王氏而过于正是因噎废食之类矣我 朝崇儒一道正学翕
兴平湖陆子桐乡张子辟诐辞而反经确乎其不可拔 陆桴亭
顾亭林之徒博大精微体用兼赅其他钜公硕学项领皆望二
百年来大小醇疵区以别矣唐先生于是辑为此编大率居敬 (第 38b 页)
  从叔父穆庵君行状

  先妣王硕人行状
  与潘次耕札五首
  与任钧衡
  与 陆桴亭
亭林馀集目录终 (第 3b 页)
  与任钧衡(大任)
前于耘野处见尊著易学纲领一书知兄潜心于易数
十年可谓勤矣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

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易于天道之消息
人事之得失切实示人学者玩索其义处世自有主张
兄至今日而能孑孑不随流俗竟作羲皇上人知所得
实深视愚之寻索于音叶者浅甚如有近作望惠一二
以慰注怀令曾祖湖村先生高行吴太仆既有阡表亦
不假愚言为轻重来春傥得南归以图一晤教我不逮
幸甚
  与 陆桴亭

廿年以来东西南北率彼旷野未获一觐清光而昨岁
于蓟门得读思辨录乃知当吾世而有真儒如先生者 …… (第 30a 页)
赵静
涵家藏海昌陈其章琢堂所抄黄府次欧山馆旧抄本
而录之者也敬孚曾以原刻本参校云字句时有脱讹
又少与 陆桴亭
一札不及抄本之善(光典)假读数过爰
为重刊即以抄本为主抄本閒有脱讹仍以原刻諟正
之至此集有关亭林先生 (第 31a 页)
焉。两黄君能趾施明经之美于奕后,不亦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考国初太仓王仲至著苏学景贤录,而 陆桴亭先生
为之序。陆先生固儒学宗主也,所称必信而有徵。王仲至既为江夏刘广文修葺学宫,又因姑苏郡学志告成而别辑景 (第 39 页)
  其署昆山也,方大旱,民揭竿劫粟,围朱太守大受第,而太仓亦告变,公急以兵诛其渠,而严饬巨室之闭籴者。不三日而两地皆安堵。其署崇明也,以兵击杀海盗魁三人,擒二人,始知公之才略。善得士,如归庄、宋龙、 陆世仪
、盛敬,其后皆以名节树立于易代之际。以考最迁刑部外郎,丁瑞安忧家居。国难己亟,时时从邸报中悲愤时事, (第 12 页)
。漉取苔华。以当粪壅甚肥。不可不知。 又曰。苔华壅田。惟滨湖之北者乃可。夏月苔乘风。则取于北岸故也。 陆桴亭(世仪)
曰。赵过代田之法。其简易远过区田。盖区田之法。必用锹钁垦掘。有牛犁不能用。其劳一。必担水浇灌。有车戽 (第 358L 页)
苔华。以当粪壅甚肥。不可不知。 又曰。苔华壅田。惟滨湖之北者乃可。夏月苔乘风。则取于北岸故也。陆桴亭 (世仪)
曰。赵过代田之法。其简易远过区田。盖区田之法。必用锹钁垦掘。有牛犁不能用。其劳一。必担水浇灌。有车戽 (第 358L 页)
理拨一遍。如种黍粟大豆等田。当用一尺三寸宽脚种莳下种。(易使锄耧故也。)如种麻麦。用狭脚种莳则可。 陆桴亭
曰。象山先生。尝述其家治田之法。用长大钁。头深至二尺许。广一尺半植一禾。大旱时。以田肉半隙。独得不旱 (第 397H 页)
古之人。何尝于八岁前无教乎。以男女七岁不同席观之。可见矣。今俗教子。多于十数岁后授小学。已捍格矣。使 陆桴亭
观之。当以为如何。
过不及。皆非中庸之道。而以众人言之。则过胜于不及。过于忠者。岂非胜于不及于忠者乎 (第 462L 页)
致良知之语。为极有功于后学。又以为尚不妨。有牵引爱护意。甚矣。风习之难脱也。 陆桴亭。
论或人讥许鲁斋仕元之非以为但可语志节。未可语道。此说大害理。未有失其志节而能全其道者。志节与道。岂可 …… (第 478H 页)
方。非也。盖取易坤之文言义以方外之文。而君臣主义。故解之如此。然比方亲丧之训。较为切实。恐不可改。 陆桴亭
以心要在腔子里之腔子。谓非血肉之腔子。乃曰。道理应该所在。即为腔子。论语不踰矩矩字是也。腔之为矩。果 (第 478H 页)
有所据乎。恐涉新奇。 陆桴亭
以画像之依俙彷佛。为足为子孙寓慕之资。此说良是。夫将祭致齐。思其笑语。齐三日乃见。则虽七分之像。亦可 (第 478H 页)
 皇明遗民传[五]
   沈兰先, 恽日初(子格), 吴参, 徐时勉, 陈朝典(子瑚), 雷士俊, 余怀,  陆世仪,
 陈恭尹, 陶窳, 宋时㫌, 查士标, 孙尔祯(范苯,张翼星), 党湛(李士瑸,张珥), 黄家舒, 
  

沈兰先, 恽日初(子格), 吴参, 徐时勉, 陈朝典(子瑚), 雷士俊, 余怀,  陆世仪,
 陈恭尹, 陶窳, 宋时㫌, 查士标, 孙尔祯(范苯,张翼星), 党湛(李士瑸,张珥), 黄家舒,  …… (第 387H 页)
田人。国亡流寓南中。颇事声技。过江风流。推以为领袖。常赋金陵怀古诗。论者谓不减刘禹锡。有味外轩集。 陆世仪
字道威。太仓州人。以儒学名。操履特端直。著有思辨录等书及 (第 388H 页)
桴亭
集。
陈恭尹字元孝。号独漉山人。亦称罗浮布衣。广东南海人。少当国变。日有流离死亡之忧。甲乙以后。操心 …… (第 388H 页)
。伯夷隘。不可以接人。然可以持身。柳下惠和。不可以治心。然可以处世。蓼园归而书诸左右。终身诵之。及卒 陆世仪
闻之。流涕曰古之遗逸也。
查士标字二瞻。号梅壑散人。海阳诸生。弃举子业。专事书画。家故饶裕。多鼎彝及 (第 388L 页)
刚斋先生
集卷之一
 诗
   义尚窟
   次再从叔金山公韵
   次三从弟范汝
   金山从叔又赋来字示之 ……   元孙诞降后进贺。仍乞解兼带诸职书。(丁亥七月。)
   辞鹿皮 颁赐书(八月)
   乞还收月送米肉之 令书(己丑七月) 刚斋先生
集卷之二
 疏
   辞大司宪兼辞米肉书(己丑七月)
   辞 世孙师仍乞收米肉书(庚寅二月)
   ……   王世子丧服制议(庚寅五月)
   纯宗大王升遐后。 王世孙成服时冠礼当否议。(甲午十一月)
   纯宗大王世室议(十二月) 刚斋先生
集卷之三
 书
   答洪伯膺(直弼)
   答洪伯膺
   答洪伯膺
   答洪伯膺
   答安▣ ……   答金公厚(腆)
   答金公世(垈)
   答金公世
   答金公世
   答李仲涵(源汇)
   答李仲涵 刚斋先生
集卷之四
 书
   答金维诚(博渊)
   答俞季衡(莘焕)
   答朴▣▣(升铉)
   答▣▣ ……   答子钦成
   答子钦成
   答子钦成
   答孙骐洙
   答孙骐洙
   答孙晚洙
   答孙 晚洙
斋先生集卷之五
 序
   水北亭诗集序
   芝峰实记序
   雪汀集序
   晋州郑氏族谱序
  ……   义士 赠大司宪李公(述原)实迹序
   四礼正变序
   全州李氏族谱序
   万顷卢氏族谱序
   恩津世稿序
   栗翁遗 稿序
斋先生集卷之六
 记
   盘谷书社记
   清尘堂重建记
   安东金氏㫌闾重建记
   沃川郡沧 ……   申相䄷名字说
   栗圃精舍说
   读书说
   二墨赠琴家二童子说
   勤谨二字说。赠族孙翊洙兄 弟。
斋先生集卷之七
 祝文
   沃川龙门影堂。奉安性潭先生文。
   知礼兴礼祠。奉安尤庵先生文。
  ……   海州石潭听溪堂石井铭
   石潭念修斋铭
   性庵铭(为金斗一作)
   读书铭(为韩公翰作)
   苟夫巢 橧铭
斋先生集卷之八
 碑
   绍贤书院庙庭碑
   学堂金公遗墟碑
   松崖朴公遗墟碑
   彰忠祠 …… 
   养新斋申公墓志铭
   成均生员孟公墓志铭
   学生琴君墓志
   澹窝申公墓 志铭
斋先生集卷之九
 墓表
   打愚李先生墓表
   石谷先生宋公墓表
   参奉 赠参判郑公墓表
  ……   成均生员安公墓表
   掌乐院正 赠都承旨崔公墓表
   赠承旨李公墓表
   逝水轩金公墓表
   三洲崔公 墓表
斋先生集卷之十
 墓表
   西归李公墓表
   平壤庶尹赵公墓表
   苍坡郑公墓表
   忠烈郑 ……   赠承旨全公墓表
   赠承旨李公墓表
   华山郑公墓表
   五代祖同知府君墓表
   蟠松安公 墓表
斋先生集卷之十一
 墓表
   从曾祖不谖堂府君墓表
   愚谷黄公墓表
   参奉李公墓表
   ……   判尹 赠左赞成密川君朴公谥状
   府使 赠判书闵公谥状
 行状
   真静斋金公行状
   湖隐申公行状
   竹梧堂金公 行状
斋先生集卷之十二
 行状
   同枢李公行状
   弃隐奇公行状
   鳌川金公行状
   水使 赠 ……  疏轩李公行状
   徐汲斋申君行状
   赠统制使诸公行状
   系日堂李君行状
   松坡罗公 行状
斋先生集卷之十三
 行状
   潭谷宋公行状
   三湖崔公行状
   菊坞金公行状
   学生宋公 ……   佥枢宋公行状
   玉果县监魏公行状
   学生张公行状
   孺人赵氏行状
   过斋金先生行状(半 藁)
斋先生集卷之十四
 附录
   赐祭文( 宪宗己亥)[知制 教李垿制进]
   家状[宋钦成]
  墓志铭(并序)[洪直弼]
   遗事[宋如圭]
   遗事[金在诚]
   遗事[崔济默]
   遗事[孙男骐 洙]
斋先生集卷之十五
 附录
   世系(年谱世系。无载墓所之例。而为云仍久远之徵。近代墓所。附以小注云。)
   年谱
刚斋集识
 [识   
刚斋集识[宋骐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