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作不善碑版了无可纪今并
此传亦无有矣且锦衣再袭最饶名迹曾见庄烈皇帝
有亲笔东司房敇而元素先生有救给谏 姜埰 及举人
祝渊诸大节俱恍惚不明白或向其从子伯憩抄一事
实伯憩不作字即此附嘱若倪文正祁忠敏诸公则足
下曾 (第 2b 页)
此传亦无有矣且锦衣再袭最饶名迹曾见庄烈皇帝
有亲笔东司房敇而元素先生有救给谏 姜埰 及举人
祝渊诸大节俱恍惚不明白或向其从子伯憩抄一事
实伯憩不作字即此附嘱若倪文正祁忠敏诸公则足
下曾 (第 2b 页)
惜本卫边幅遣削籍去崇祯改元起
原官进掌卫事提督东司房卒子邦辅袭邦辅字元素
亦以正千户进北司理刑崇祯末 给事中姜埰 以言事
诏狱而行人司副熊开元因面劾延儒同日收拷当是
时上怒甚密旨促具牍速上盖意欲置死地也邦辅故 (第 8b 页)
原官进掌卫事提督东司房卒子邦辅袭邦辅字元素
亦以正千户进北司理刑崇祯末 给事中姜埰 以言事
诏狱而行人司副熊开元因面劾延儒同日收拷当是
时上怒甚密旨促具牍速上盖意欲置死地也邦辅故 (第 8b 页)
中肃然乃申巡城职掌察九门
官吏不法设乡三老扬高皇帝大训即以乡老行保甲
法咨五城御史著为令无何上恶谏官 姜埰 言已下吏
议而行人熊开元纠辅臣延儒縳开元并埰付诏狱宗
周思救之时上方召对或传中旨毙二人狱宗周昌言
曰 (第 14a 页)
官吏不法设乡三老扬高皇帝大训即以乡老行保甲
法咨五城御史著为令无何上恶谏官 姜埰 言已下吏
议而行人熊开元纠辅臣延儒縳开元并埰付诏狱宗
周思救之时上方召对或传中旨毙二人狱宗周昌言
曰 (第 14a 页)
(思陵谕曰辅臣管密勿熊开元前所奏卿等皆/与闻可以不退是日不敢尽言思陵命草疏入)
(仍有茶果饼饵之赐迨疏入遂被收思陵怒且/不测矣会 姜公如农 疏有皇上何所见而云然)
(乎等语怒益甚两公受杖之苦用刑之惨其不/死者幸也爰书既上思陵一曰谗谮辅 (第 19a 页)
(仍有茶果饼饵之赐迨疏入遂被收思陵怒且/不测矣会 姜公如农 疏有皇上何所见而云然)
(乎等语怒益甚两公受杖之苦用刑之惨其不/死者幸也爰书既上思陵一曰谗谮辅 (第 19a 页)
县选授户科给事中历刑礼兵三科升太常少
卿巡抚都御史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督师
河北充通问使不屈诛
(诗话左公将北行贻书 姜给事埰 大略谓国遭/大故二东不闻有断头穴胸以报故君者彼邹)
(鲁仁义之称安在懋第此行是懋第死日也既/入 (第 7b 页)
卿巡抚都御史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督师
河北充通问使不屈诛
(诗话左公将北行贻书 姜给事埰 大略谓国遭/大故二东不闻有断头穴胸以报故君者彼邹)
(鲁仁义之称安在懋第此行是懋第死日也既/入 (第 7b 页)
南湖即事 送林(佳玑)还莆田
送十一叔游中州二首
送(通门)和尚住持太白山
送屠(爌)入闽 逢 姜给事(埰) 简陈秀才(光縡)长安卖卜行赠吴三(统持)集
杜句 无题六首
哭王处士(翃)六首 (第 12b 页)
送十一叔游中州二首
送(通门)和尚住持太白山
送屠(爌)入闽 逢 姜给事(埰) 简陈秀才(光縡)长安卖卜行赠吴三(统持)集
杜句 无题六首
哭王处士(翃)六首 (第 12b 页)
本贯浙江宁波府鄞县芍药沚人
公讳光绣字圣月晚号蛰庵钱氏世有名德详见明史
及诸前辈集中碑志不具述先生少负异才随侍其父
侨居硖石因尽交浙西诸名士已而随侍游吴中宛中
南中因尽交江左诸名士是时社会方殷四方豪杰俱
游江浙閒因尽交天下诸名士先生年甫及冠也而宿
老俱重之硖中则有澹鸣社萍社彝社吴中有遥通社
杭之湖上有介社海昌有观社禾中有广敬社语溪有
澄社龙山有经社先生皆预焉又雅好释氏故其讲学
则师漳浦谈禅则师木叔海岸论文则师牧斋友朋所
严事者夏瑗公杨维斗 姜如农 陈卧子林茂之薛更生
所契好者陈玄倩陆鲲庭翁坦人黄九烟万允康祝月
隐徐闇公麻孟璿沈景山耕岩吴次尾沈昆铜 (第 7a 页)
公讳光绣字圣月晚号蛰庵钱氏世有名德详见明史
及诸前辈集中碑志不具述先生少负异才随侍其父
侨居硖石因尽交浙西诸名士已而随侍游吴中宛中
南中因尽交江左诸名士是时社会方殷四方豪杰俱
游江浙閒因尽交天下诸名士先生年甫及冠也而宿
老俱重之硖中则有澹鸣社萍社彝社吴中有遥通社
杭之湖上有介社海昌有观社禾中有广敬社语溪有
澄社龙山有经社先生皆预焉又雅好释氏故其讲学
则师漳浦谈禅则师木叔海岸论文则师牧斋友朋所
严事者夏瑗公杨维斗 姜如农 陈卧子林茂之薛更生
所契好者陈玄倩陆鲲庭翁坦人黄九烟万允康祝月
隐徐闇公麻孟璿沈景山耕岩吴次尾沈昆铜 (第 7a 页)
事业异吾盟者虽屈宋不足言文章或呼学究知囊或号行舟太
保传檄则星驰电发宴会则酒池肉林至十五年御史金毓峒 给
事姜埰 各上疏白其事始奉旨朝廷不以语言文字罪人复社一
案准注销后福藩称制阮大铖怨戊寅秋南国诸生顾杲等一 (第 5b 页)
保传檄则星驰电发宴会则酒池肉林至十五年御史金毓峒 给
事姜埰 各上疏白其事始奉旨朝廷不以语言文字罪人复社一
案准注销后福藩称制阮大铖怨戊寅秋南国诸生顾杲等一 (第 5b 页)
而夫子凶而洪范直
以恒言咎徵矣其可思也夫其亦可惧也夫吾知归
子以不挫之气成日新之德也
故给谏东莱 姜公埰 私谥贞毅先生议
行出于已名生于人易名之典俾民兴行所以彰往
哲诏来兹此诚砥世之大经名教之干城也苟其人 (第 22a 页)
而行合谥法则虽在草莽虽有一节犹所不废如东
汉之季所称文范先生文德先生玄文先生或逸民
独行之流有其德则举其谥无不标领史牒炤耀古
今而况始则位参禁近名显朝廷既则坚卧山林起
徵九列面折廷诤则事关君国卷怀遁世则身系纲
常者乎而时异典湮缺焉未举门人故旧相与哭吊
而摭其懿行揭其大节以相与谥之亦犹行古之道
也故东莱 姜公埰 于癸丑岁六月丙午以疾卒于吴
门之舍馆远近闻之莫不悲叹遗民故老尤怀衋伤
痛故国之流风悼哲人之斯萎于是起 (第 22b 页)
以恒言咎徵矣其可思也夫其亦可惧也夫吾知归
子以不挫之气成日新之德也
故给谏东莱 姜公埰 私谥贞毅先生议
行出于已名生于人易名之典俾民兴行所以彰往
哲诏来兹此诚砥世之大经名教之干城也苟其人 (第 22a 页)
而行合谥法则虽在草莽虽有一节犹所不废如东
汉之季所称文范先生文德先生玄文先生或逸民
独行之流有其德则举其谥无不标领史牒炤耀古
今而况始则位参禁近名显朝廷既则坚卧山林起
徵九列面折廷诤则事关君国卷怀遁世则身系纲
常者乎而时异典湮缺焉未举门人故旧相与哭吊
而摭其懿行揭其大节以相与谥之亦犹行古之道
也故东莱 姜公埰 于癸丑岁六月丙午以疾卒于吴
门之舍馆远近闻之莫不悲叹遗民故老尤怀衋伤
痛故国之流风悼哲人之斯萎于是起 (第 22b 页)
今所作传有鉴于此且既非国史不敢猥书人
名窃取管仲屈原周文张叔诸传以为例概以
字称览者当自得之惟朱先生沈徵君二传则
特笔也其 敬亭山人 传略则以其题其文皆属
为笔削者不在此例
诸文各以类次及之其文少而不能自为一类自
为一卷者则 (第 3b 页)
名窃取管仲屈原周文张叔诸传以为例概以
字称览者当自得之惟朱先生沈徵君二传则
特笔也其 敬亭山人 传略则以其题其文皆属
为笔削者不在此例
诸文各以类次及之其文少而不能自为一类自
为一卷者则 (第 3b 页)
而不图前此之作
孽已深后事之干蛊不力祸败相仍至有今日诚剥复
相乘之一会也乃识者于此不无隐忧矣今日科臣 姜
埰 司臣熊开元并以言事触圣怒下之掖庭臣不知所
挟何说而第于朝会之间拱听御传在熊开元则以指
摘辅臣诘在 (第 17b 页)
姜埰 则以阐绎圣谕因追论旧事匿名廷
揭诘臣不胜骨慄退而思之如熊开元所坐正为今日
之干蛊不力者言而第其奏对之 …… (第 17b 页)
原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今革职臣刘宗周谨奏为感激
天恩恭陈谢悃事该臣于闰十一月二十九日随阁部
诸臣后召对中左门以奏对忤旨屏息出朝房随奉上
传刘宗周愎拗偏迂朕屡次优容念其新任望其更改
今乃藐法徇私大负委任本当重处辅臣奏其年老姑
着革职金光辰将谕旨及面谕皆不理诈称不知 姜埰
等罪状明系说谎其奏对尤属恣肆姑从轻着降三级 (第 32a 页)
孽已深后事之干蛊不力祸败相仍至有今日诚剥复
相乘之一会也乃识者于此不无隐忧矣今日科臣 姜
埰 司臣熊开元并以言事触圣怒下之掖庭臣不知所
挟何说而第于朝会之间拱听御传在熊开元则以指
摘辅臣诘在 (第 17b 页)
姜埰 则以阐绎圣谕因追论旧事匿名廷
揭诘臣不胜骨慄退而思之如熊开元所坐正为今日
之干蛊不力者言而第其奏对之 …… (第 17b 页)
原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今革职臣刘宗周谨奏为感激
天恩恭陈谢悃事该臣于闰十一月二十九日随阁部
诸臣后召对中左门以奏对忤旨屏息出朝房随奉上
传刘宗周愎拗偏迂朕屡次优容念其新任望其更改
今乃藐法徇私大负委任本当重处辅臣奏其年老姑
着革职金光辰将谕旨及面谕皆不理诈称不知 姜埰
等罪状明系说谎其奏对尤属恣肆姑从轻着降三级 (第 3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