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忌日答问(李濂/)
李子当考妣忌日必杜门谢客不亲书史蔬素竟日客
有造谒于门者阍人辞焉他日客愠见曰先生何简客
也曰以忌日曰忌日不见客何也李子再拜谢曰某有
罪某有罪己而仰天叹曰古礼之不明于天下也久矣
檀弓曰忌日不乐祭义曰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
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日志有所至而不敢尽其
私也又曰忌日必哀其于考妣忌日致斋于内不通宾
客守先王之礼也亦情之不容己者也粤稽诸古若 王
修之 母以社日亡每岁社日修感念哀甚里闾为之罢
社祝钦明以匿亲忌日而贬申州元亘以忌日辞摄祭
而甘坐罚凡此咸可 (第 3b 页)
李子当考妣忌日必杜门谢客不亲书史蔬素竟日客
有造谒于门者阍人辞焉他日客愠见曰先生何简客
也曰以忌日曰忌日不见客何也李子再拜谢曰某有
罪某有罪己而仰天叹曰古礼之不明于天下也久矣
檀弓曰忌日不乐祭义曰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
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日志有所至而不敢尽其
私也又曰忌日必哀其于考妣忌日致斋于内不通宾
客守先王之礼也亦情之不容己者也粤稽诸古若 王
修之 母以社日亡每岁社日修感念哀甚里闾为之罢
社祝钦明以匿亲忌日而贬申州元亘以忌日辞摄祭
而甘坐罚凡此咸可 (第 3b 页)
泄则害闭则田涸而民害泄则舟胶而
商害今之议者大抵利商而害民矣昔河臣朱公梅麓
云芒稻河东西二闸宣泄大浸 王文通 水利一书利害
详明夫何奸商阻挠簧鼓当事将旧闸易卑为高夫水
平之日原听束闭无碍行盐及至水涨不过十馀日耳 (第 17b 页)
商害今之议者大抵利商而害民矣昔河臣朱公梅麓
云芒稻河东西二闸宣泄大浸 王文通 水利一书利害
详明夫何奸商阻挠簧鼓当事将旧闸易卑为高夫水
平之日原听束闭无碍行盐及至水涨不过十馀日耳 (第 17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梅村集卷三十一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
神道碑铭二
少保 大学士王文通公 神道碑铭
顺治十六年二月丁卯
上以旧大学士王公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卒于其位
为之震悼而赠谥祭葬褒终之典 (第 1a 页)
毕备且命书其勋德
于墓道之碑曰以昭朕笃念旧辅之意于永永勿忘其
长子明德缮疏以谢退而属伟业为之辞伟业震恐曰
纪事臣职也未有承制而用草莽固陋亵
王章而私令甲礼之所不敢出也明德固以请曰
上命即其家伐石树表而螭首未有刻文匪惟抑没先
人将以陨越钜典不共是惧吾子其谓之何伟业既辞
不获命谨按故光禄大夫左副都御史赠少保兼太子
太保吏部尚书谥 文通 王公讳永吉字脩之一字铁山 (第 1b 页)
少保大学士王文通公神道碑铭
顺治十六年二月丁卯
上以旧大学士王公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卒于其位
为之震悼而赠谥祭葬褒终之典毕备且命书其勋德
于墓道之碑曰以昭朕笃念旧辅之意于永永勿忘其
长子明德缮疏以谢退而属伟业为之辞伟业震恐曰
纪事臣职也未有承制而用草莽固陋亵
王章而私令甲礼之所不敢出也明德固以请曰
上命即其家伐石树表而螭首未有刻文匪惟抑没先
人将以陨越钜典不共是惧吾子其谓之何伟业既辞
不获命谨按故光禄大夫左副都御史赠少保兼太子
太保吏部尚书谥文通 王公讳永吉 字脩之一 (第 1b 页)
铁山
扬州高邮人也其先世徙自毗陵曾大父讳木大父讳
焕父讳自学皆以公贵赠少保妣皆赠夫人公生而瑰
异长身脩髯具 (第 1b 页)
梅村集卷三十一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
神道碑铭二
少保 大学士王文通公 神道碑铭
顺治十六年二月丁卯
上以旧大学士王公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卒于其位
为之震悼而赠谥祭葬褒终之典 (第 1a 页)
毕备且命书其勋德
于墓道之碑曰以昭朕笃念旧辅之意于永永勿忘其
长子明德缮疏以谢退而属伟业为之辞伟业震恐曰
纪事臣职也未有承制而用草莽固陋亵
王章而私令甲礼之所不敢出也明德固以请曰
上命即其家伐石树表而螭首未有刻文匪惟抑没先
人将以陨越钜典不共是惧吾子其谓之何伟业既辞
不获命谨按故光禄大夫左副都御史赠少保兼太子
太保吏部尚书谥 文通 王公讳永吉字脩之一字铁山 (第 1b 页)
少保大学士王文通公神道碑铭
顺治十六年二月丁卯
上以旧大学士王公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卒于其位
为之震悼而赠谥祭葬褒终之典毕备且命书其勋德
于墓道之碑曰以昭朕笃念旧辅之意于永永勿忘其
长子明德缮疏以谢退而属伟业为之辞伟业震恐曰
纪事臣职也未有承制而用草莽固陋亵
王章而私令甲礼之所不敢出也明德固以请曰
上命即其家伐石树表而螭首未有刻文匪惟抑没先
人将以陨越钜典不共是惧吾子其谓之何伟业既辞
不获命谨按故光禄大夫左副都御史赠少保兼太子
太保吏部尚书谥文通 王公讳永吉 字脩之一 (第 1b 页)
铁山
焕父讳自学皆以公贵赠少保妣皆赠夫人公生而瑰
异长身脩髯具 (第 1b 页)
十六年已亥五十一岁
六月郑(成功)陷镇江七月犯江宁复犯崇明
春游石公山 秋游虞山
丁石莱七十寿序 少保 大学士王文通公 神道碑铭 太仆寺
少卿席宁侯墓志铭 谢天童孝廉墓志铭
十七年庚子五十二岁
里居以奏销事议 (第 5a 页)
六月郑(成功)陷镇江七月犯江宁复犯崇明
春游石公山 秋游虞山
丁石莱七十寿序 少保 大学士王文通公 神道碑铭 太仆寺
少卿席宁侯墓志铭 谢天童孝廉墓志铭
十七年庚子五十二岁
里居以奏销事议 (第 5a 页)
囷巫阳下招兮阴房青北邙巀岌兮碑出云绁余马兮河之浒酹椒浆兮
进兰脯刻贞珉兮誓终古
少保 大学士王文通公 神道碑铭
顺治十六年二月丁卯 上以故大学士王公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卒
于其位为之震悼而赠谥祭葬褒终之典 (第 7a 页)
毕备且命书其勋德于墓道之
碑曰以昭朕笃念旧辅之意于永永勿忘其长子明德缮疏以谢退而属
伟业为之辞伟业震恐曰纪事臣职也未有承制而用草莽固陋亵王章
而私令甲礼之所不敢出也明德固以请曰 上命即其家伐石树表而
螭首未有刻文匪惟抑没先人将以陨越钜典不共是惧吾子其谓之何
伟业既辞不获命谨按故光禄大夫左副都御史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
部尚书谥 文通 (第 7a 页)
王公讳永吉 字 (第 7a 页)
修之 一字 (第 7a 页)
铁山 扬州高邮人也其先世徙
自毗陵曾大父讳木大父讳焕父讳自学皆以公贵赠少保妣皆赠夫人
公生而瑰异长身修髯具 (第 7a 页)
进兰脯刻贞珉兮誓终古
少保 大学士王文通公 神道碑铭
顺治十六年二月丁卯 上以故大学士王公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卒
于其位为之震悼而赠谥祭葬褒终之典 (第 7a 页)
毕备且命书其勋德于墓道之
碑曰以昭朕笃念旧辅之意于永永勿忘其长子明德缮疏以谢退而属
伟业为之辞伟业震恐曰纪事臣职也未有承制而用草莽固陋亵王章
而私令甲礼之所不敢出也明德固以请曰 上命即其家伐石树表而
螭首未有刻文匪惟抑没先人将以陨越钜典不共是惧吾子其谓之何
伟业既辞不获命谨按故光禄大夫左副都御史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
部尚书谥 文通 (第 7a 页)
王公讳永吉 字 (第 7a 页)
修之 一字 (第 7a 页)
铁山 扬州高邮人也其先世徙
自毗陵曾大父讳木大父讳焕父讳自学皆以公贵赠少保妣皆赠夫人
公生而瑰异长身修髯具 (第 7a 页)
讫是晚三更有过天星下头队四虎及六
队郭应聘等男妇三百馀名口复回城下乞降又据凤
翔府报称有过天星下头目 王永吉 等七人率领男妇
一百一十四名业赴府投降各等因据此则知贼势瓦
解过天星之党存者亦实无几除臣已行该府县点 (第 79b 页)
队郭应聘等男妇三百馀名口复回城下乞降又据凤
翔府报称有过天星下头目 王永吉 等七人率领男妇
一百一十四名业赴府投降各等因据此则知贼势瓦
解过天星之党存者亦实无几除臣已行该府县点 (第 79b 页)
赠蒋公桓
萍水相逢喜易亲天涯况遇故乡人共论书剑堪长贱何地耕
桑可不贫肝胆欲消燕市雪才情自照越江春如君固是金华
彦野老宁能逐后尘
赠秦邮王济上兄弟(二 王铁山 尚书孙也共𫐠先世有感/投赠)
河堤使者驻邮津曾见尚书虎榜新(天启乙丑先大夫奉使治/河秦邮尚书方登第 (第 32b 页)
萍水相逢喜易亲天涯况遇故乡人共论书剑堪长贱何地耕
桑可不贫肝胆欲消燕市雪才情自照越江春如君固是金华
彦野老宁能逐后尘
赠秦邮王济上兄弟(二 王铁山 尚书孙也共𫐠先世有感/投赠)
河堤使者驻邮津曾见尚书虎榜新(天启乙丑先大夫奉使治/河秦邮尚书方登第 (第 32b 页)
命国史馆编列明季贰臣传谕
昨阅江苏所进应燬书籍内有朱东观选辑明末诸臣
奏疏一卷及蔡士顺所辑同时尚论录数卷其中如刘
宗周黄道周等指言明季秕政语多可采因命军机大
臣将疏中有犯本朝字句者酌改数字存其原书而当
时具疏诸臣内如 王永吉 龚鼎孳吴伟业张缙彦房可 (第 8b 页)
昨阅江苏所进应燬书籍内有朱东观选辑明末诸臣
奏疏一卷及蔡士顺所辑同时尚论录数卷其中如刘
宗周黄道周等指言明季秕政语多可采因命军机大
臣将疏中有犯本朝字句者酌改数字存其原书而当
时具疏诸臣内如 王永吉 龚鼎孳吴伟业张缙彦房可 (第 8b 页)
盈箧衍而他无长物甲午分校京闱少宗伯田
逊庵为举首实出先生之门于时先生雅负文
望高邮 王文通公 方典铨极意引先生为铨曹
郎以自助而
庙堂特重直指之选会京庾巡视需人遂用才望命
先生往爬 (第 37b 页)
逊庵为举首实出先生之门于时先生雅负文
望高邮 王文通公 方典铨极意引先生为铨曹
郎以自助而
庙堂特重直指之选会京庾巡视需人遂用才望命
先生往爬 (第 37b 页)
忌祭
程子于忌日。配祭考妣。朱子家礼。忌日止设一位。退溪曰。忌日并祭考妣。甚非礼也。栗谷曰。祭两位。于心为安。牛溪曰。俱祭考妣。从程礼。沙溪曰。并祭考妣。虽非朱子意。我朝先贤尝行之。慎独斋曰。并祭为当。尤庵曰。忌日并祭考妣者。当依时祭仪。按忌日之祭。并祭考妣。其来已久。今不可遽议于单祭并祭之间。而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是也。昔 王修之 母忌在社日。每岁之社。修感念哀甚。里闾为之罢社。郑克敬因父忌。不领光禄之宴。 明祖赐钞以奖之。李濂当 (第 183H 页)
倒。体朱子晚年以求放心尊德性勉学者之旨。返而求之于小学。循循服膺惟谨。尝谓为人之道。惟在彝伦之尽分。 明修之
功。要欲自玆充去。事亲而以父母心为心。居丧而哀慕三年如一日。事兄敬至而兄爱而重。与友淡如而友乐以箴。 (第 29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