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三百四十 馀姚黄宗羲编
记十四
居室
浙江按察司狱记 (王猷定/ )
浙江按察司故宋岳忠武第宅也狱在司左相传万俟
卨承秦桧意旨置此以禁忠武者旁有井盖忠武女持
银瓶投升 (第 1a 页)
明文海卷三百四十 馀姚黄宗羲编
记十四
居室
浙江按察司狱记 (王猷定/ )
浙江按察司故宋岳忠武第宅也狱在司左相传万俟
卨承秦桧意旨置此以禁忠武者旁有井盖忠武女持
银瓶投升 (第 1a 页)
彬一艺至微似不足言然以专嗜酒故能精而以成
其名况于书与画而况于文章而况于学圣人学佛者
也
义虎记 (王猷定/ )
辛丑春余客会稽集宋公荔裳之署斋有客谈虎公因
言其同乡明经孙某嘉靖时为山西孝义知县见义虎
甚奇属余 (第 3b 页)
其名况于书与画而况于文章而况于学圣人学佛者
也
义虎记 (王猷定/ )
辛丑春余客会稽集宋公荔裳之署斋有客谈虎公因
言其同乡明经孙某嘉靖时为山西孝义知县见义虎
甚奇属余 (第 3b 页)
悢悢齐于生曰莹
以匿婢故曾见予舟次且不疑予为无财谋资婢归盖
其人长者也(西河有瑟瑟/诗见排律卷)江右 王猷定 尝言观察宋公
能道张令公见梦事其人为士人非彭姓今覈之则万
年者实迹也岂事偶相类抑亦传闻之讹与夫天下衣 (第 17b 页)
以匿婢故曾见予舟次且不疑予为无财谋资婢归盖
其人长者也(西河有瑟瑟/诗见排律卷)江右 王猷定 尝言观察宋公
能道张令公见梦事其人为士人非彭姓今覈之则万
年者实迹也岂事偶相类抑亦传闻之讹与夫天下衣 (第 17b 页)
题刘西佩放生阁赋后
天台泐子后身为慈月夫人以台事示现吴中
劝人蠲除杀业最为痛切其言曰鱼虾之属方
下箸时犹唧唧悲鸣入喉方止惟天耳能听之
而人与鬼神皆不知也现身鬼神道中劝诱血
食者俾受佛戒虽未尽奉行亦有为减膳者呜
呼可以人而不如鬼乎 豫章王于一 持刘西佩
放生阁赋示余以锦绣綦组之文宣扬戒杀放 (第 11b 页)
天台泐子后身为慈月夫人以台事示现吴中
劝人蠲除杀业最为痛切其言曰鱼虾之属方
下箸时犹唧唧悲鸣入喉方止惟天耳能听之
而人与鬼神皆不知也现身鬼神道中劝诱血
食者俾受佛戒虽未尽奉行亦有为减膳者呜
呼可以人而不如鬼乎 豫章王于一 持刘西佩
放生阁赋示余以锦绣綦组之文宣扬戒杀放 (第 11b 页)
登支硎山楼
谷寺怜幽密兹栖表丽观烟云连壑动竹树入门寒独
往迷前径凭高迟所欢时闻有清磬遥出暮林端
送友人还吴
阳月随阳雁遥从塞上来北人江北望不见陇头梅坐
下杨朱泪吟为庄舄哀聊传数行札千里送君回 (王于/一 云)
(不失唐/人风格)
嘉禾道中
槜李城何在萧条草树存未醒吴苑酒已动越乡魂问
水来天目看桑过石 (第 10b 页)
谷寺怜幽密兹栖表丽观烟云连壑动竹树入门寒独
往迷前径凭高迟所欢时闻有清磬遥出暮林端
送友人还吴
阳月随阳雁遥从塞上来北人江北望不见陇头梅坐
下杨朱泪吟为庄舄哀聊传数行札千里送君回 (王于/一 云)
(不失唐/人风格)
嘉禾道中
槜李城何在萧条草树存未醒吴苑酒已动越乡魂问
水来天目看桑过石 (第 10b 页)
与查韬荒弟书
与韬荒别六月矣前行至长洲时曾寓书左右以古文
辞相勖不审别后进德修业能直诣古人堂奥否文章
之难古今不数仆频年以来驰驱道途幸不后君子之
教然自商丘侯朝宗南昌 王于一 二子之外其合于作
者盖寡二子又未尽其蕴以死仆诚痛之比来京师五
方之人操翰管而高视者何啻百计求其若二子 …… (第 3b 页)
以㡳于成则惟韬荒是赖夫天之生才非
必千里一贤百里一士棋布而星罗之盖尝聚 于一 境
之内孔门四科远者惟言子一人其馀类皆齐鲁宋卫 …… (第 4a 页)
之士而庐陵南丰临川近在数百里之内至眉山苏氏
乃萃 于一 门韬荒在吾党试与二三子相勉无倦士贵
立志志既立而业不成未之闻也然后各出其言务勿
戾于圣贤而有裨世教使 (第 4b 页)
与韬荒别六月矣前行至长洲时曾寓书左右以古文
辞相
之难古今不数仆频年以来驰驱道途幸不后君子之
教然自商丘侯朝宗南昌 王于一 二子之外其合于作
者盖寡二子又未尽其蕴以死仆诚痛之比来京师五
方之人操翰管而高视者何啻百计求其若二子 …… (第 3b 页)
以㡳于成则惟韬荒是赖夫天之生才非
必千里一贤百里一士棋布而星罗之盖尝聚 于一 境
之内孔门四科远者惟言子一人其馀类皆齐鲁宋卫 …… (第 4a 页)
之士而庐陵南丰临川近在数百里之内至眉山苏氏
乃萃 于一 门韬荒在吾党试与二三子相勉无倦士贵
立志志既立而业不成未之闻也然后各出其言务勿
戾于圣贤而有裨世教使 (第 4b 页)
黄子久浮岚暖翠图
顺治十有七年冬十一月朔寓山阴之箪醪河饮于莱
阳宋公之廨斟隗嚣宫绿瓷盏劝客蒸莱鸡为馔客以
醉辞公出黄子久浮岚暖翠图示客以当解酲图高六
尺广三尺树木之秀挺山石之诡异恍如坐我富春江
上浑忘身之在官舍也画额题识子久时年八十有三
而局法严整神韵深厚反胜少壮时此全乎天者已是
日南昌 王猷定于一 长洲宋实颖既庭金坛蒋超虎臣
仁和陈晋明康侯吴江叶燮 (第 11a 页)
顺治十有七年冬十一月朔寓山阴之箪醪河饮于莱
阳宋公之廨斟隗嚣宫绿瓷盏劝客蒸莱鸡为馔客以
醉辞公出黄子久浮岚暖翠图示客以当解酲图高六
尺广三尺树木之秀挺山石之诡异恍如坐我富春江
上浑忘身之在官舍也画额题识子久时年八十有三
而局法严整神韵深厚反胜少壮时此全乎天者已是
日南昌 王猷定于一 长洲宋实
仁和陈晋明康侯吴江叶燮 (第 11a 页)
也君笑曰北齐文宣帝
天保六年避暑晋阳宫所作也验其下款识果然知永
嘉县事汉阳王君世显去官留杭州处士南昌 王君猷
定 寓昭庆僧舍先后客死君视含敛送其柩至江浦乃
还太仓王徵士昊慈溪周处士容卒于京君为治丧收
其文集以俟奔者 (第 12b 页)
天保六年避暑晋阳宫所作也验其下款识果然知永
嘉县事汉阳王君世显去官留杭州处士南昌 王君猷
定 寓昭庆僧舍先后客死君视含敛送其柩至江浦乃
还太仓王徵士昊慈溪周处士容卒于京君为治丧收
其文集以俟奔者 (第 12b 页)
阎先生(若璩)传
先生讳若璩字百诗先世居太原县西塞村五世祖始
居淮安祖世科万历甲辰进士布政司参议父修龄郡
学生先生少口吃入小学读书千遍犹未熟同辈咸□
其钝年十五冬夜读书有所碍愤悱不肯寐漏四下寒
甚坚卧沈思心忽开朗自是颖悟异常是岁补学官弟
子一时名士如李太虚方尔止 王于一 杜于皇辈皆折
辈行与交研究经史深造自得尝集陶贞白皇前士安
语题其注云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 (第 5b 页)
先生讳若璩字百诗先世居太原县西塞村五世祖始
居淮安祖世科万历甲辰进士布政司参议父修龄郡
学生先生少口吃入小学读书千遍犹未熟同辈咸□
其钝年十五冬夜读书有所碍愤悱不肯寐漏四下寒
甚坚卧沈思心忽开朗自是颖悟异常是岁补学官弟
子一时名士如李太虚方尔止 王于一 杜于皇辈皆折
辈行与交研究经史深造自得尝集陶贞白皇前士安
语题其注云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 (第 5b 页)
题邵得鲁迷涂集
邵得鲁以不早薙发械系僇辱濒死者数矣其诗清
和婉丽怨而不怒可以观可以兴矣得鲁家世皈依
云栖精研内典今且以佛法相商优波离为佛薙发
作五百童子薙头师从佛出家得阿罗汉果孙陀罗
难陀不肯薙发握拳语薙者汝何敢持刀临阎浮王
顶阿难抱持强为薙发亦得阿罗汉果得鲁即不剃
发未便如阿难陀取次作转轮圣王何以护惜数茎
发如此郑重彼狺狺剃发刀锯相加安知非多生善
知识顺则为优波离之于五百释子逆则如阿难之
于难陀而咨叹慨叹迄于今似未能释肰者耶我辈
多生流浪如演若达多晨朝引镜失头狂走头之不
知发于何有毕竟此数茎发剃与未剃此二相俱不
可得当知演若昔者失头头未曾失得鲁今日薙发
发未曾剃晨朝引镜时试思吾言当为哑肰一笑也
读宋玉叔文集题辞 豫章王于一 文士之不苟誉人者也来告我曰玉叔
不独诗擅场也其文章卓肰名家惟夫子有以表之 …… (第 1b 页)
玉叔携其文过余抠衣避席引古人后世谁定
吾文之语诱之使言余故敢自仞为识道之老马略
举生平所知者以告之亦 于一 所更端请益而未能 …… (第 3b 页)
书广宋遗民录后
元人吴立夫读龚圣予撰文履善陆君实二传辑祥
兴以后忠臣志士遗事作桑海馀录有序而无其书
明朝程学士克勤取立夫之意撰宋遗民录谢皋羽
巳下凡十有一人余惜其仅止于斯欲增而广之为
续桑海馀录亦有序而无书淮海李小有更陆沉之
祸自以先世相韩辑广遗民录以见志取清江谷音
桐江月泉吟社以益克勤所未备其所采于逸民史
其间录者殊多谬误以王原吉为宋人张孟谦与谢
唐同时令人掩口失笑近世著书多目学耳食之流
䮞驳杂出是其通病惜乎小有辍简时不获与余面
订其阙失也小有殁以其稿属 王于一 (第 17b 页)
于一 转以属
毛子晋而二子亦奄逝矣余问之子晋诸郎止得目
录一帙后有君子能补亡刋正釐为全书则小有犹
不死也撰 (第 17b 页)
邵得鲁以不早薙发械系僇辱濒死者数矣其诗清
和婉丽怨而不怒可以观可以兴矣得鲁家世皈依
云栖精研内典今且以佛法相商优波离为佛薙发
作五百童子薙头师从佛出家得阿罗汉果孙陀罗
难陀不肯薙发握拳语薙者汝何敢持刀临阎浮王
顶阿难抱持强为薙发亦得阿罗汉果得鲁即不剃
发未便如阿难陀取次作转轮圣王何以护惜数茎
发如此郑重彼狺狺剃发刀锯相加安知非多生善
知识顺则为优波离之于五百释子逆则如阿难之
于难陀而咨叹慨叹迄于今似未能释肰者耶我辈
多生流浪如演若达多晨朝引镜失头狂走头之不
知发于何有毕竟此数茎发剃与未剃此二相俱不
可得当知演若昔者失头头未曾失得鲁今日薙发
发未曾剃晨朝引镜时试思吾言当为哑肰一笑也
读宋玉叔文集题辞 豫章王于一 文士之不苟誉人者也来告我曰玉叔
不独诗擅场也其文章卓肰名家惟夫子有以表之 …… (第 1b 页)
玉叔携其文过余抠衣避席引古人后世谁定
吾文之语诱之使言余故敢自仞为识道之老马略
举生平所知者以告之亦 于一 所更端请益而未能 …… (第 3b 页)
书广宋遗民录后
元人吴立夫读龚圣予撰文履善陆君实二传辑祥
兴以后忠臣志士遗事作桑海馀录有序而无其书
明朝程学士克勤取立夫之意撰宋遗民录谢皋羽
巳下凡十有一人余惜其仅止于斯欲增而广之为
续桑海馀录亦有序而无书淮海李小有更陆沉之
祸自以先世相韩辑广遗民录以见志取清江谷音
桐江月泉吟社以益克勤所未备其所采于逸民史
其间录者殊多谬误以王原吉为宋人张孟谦与谢
唐同时令人掩口失笑近世著书多目学耳食之流
䮞驳杂出是其通病惜乎小有辍简时不获与余面
订其阙失也小有殁以其稿属 王于一 (第 17b 页)
于一 转以属
毛子晋而二子亦奄逝矣余问之子晋诸郎止得目
录一帙后有君子能补亡刋正釐为全书则小有犹
不死也撰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