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采其行以请者因而知有徐公陆孺
人足矣公之年仅四十五而孺人年乃七十六有子一
即益孙女即适汝让者孙男二一 士晋
聘袁一士观聘
朱女二一嫁彭维昕一嫁方春荣状其事者唐状元文
献志而铭之者则世贞也
铭曰父食母之力而母食 (第 12a 页)
母周氏封淑人生母张氏以
公封太宜人娶蒋氏封宜人贵州道监察御史
以化之女子麟生邑诸生女三人嫁太学生赵 士晋诸生
申济芳知府凌必正公在西曹数与
奄党抗论相击排及议恤奄党犹在事有赠而
无荫麟生诣阙讼冤 上下其事于部寝 (第 28a 页)
  碑铭
钱公之葬也阁学遂安方公志其竁詹端曲沃
李公表其墓祭酒山阴倪公状其行三公之丈
衔华佩实固巳勒诸琬琰流为丹青矣公之二
子栴棻相与谋曰隧道之碑宜有刻也有虞山
之宗老在跣而来请谦益谨据三公之文摭其
族出历官行治而序之曰公讳 士晋
字康侯出 (第 14a 页)
(逸主长句 士晋
文士传张翰善属文造次立成辞义清/新任昉荐 表词赋清新 周书庾信留长安迁骠骑)
(大将军开府仪同三 (第 45b 页)
焉人才之消长风俗之污隆系焉后之言诗者顾
惟取一字一句之工以相夸尚夫岂足与语此吾友俞
子无殊偕吾宗人周 士晋
贤用善诗鸣吴下其于唐也
含英咀华穷搜遐览殆不知其几矣既又差择其尤者 (第 4a 页)
溯六蓺是泳沬而游源也
公于康熙五十三年六月七日生乾隆三十三年五月
十二日卒年五十有五子四士鼎士震士临 士晋
女子
子二长适太学生潘宗骥次适太学生邵佩绂公以士
震官例赠登仕郎翰林院待诏加一级将以某月某日
葬于吴 (第 30a 页)
然则后死
者之责岂不重哉岂不重哉
  汪季青诗稿序
余之过华及堂也二稔于兹矣维时宾从如云酬应纷
沓周 士晋
贤与青士数子或拈韵长吟或挥杯满引斗
斜灯灺谐谈如沸季青独危坐其旁岸然有手弄白日
顶摩青穹之意余固已心 (第 32a 页)

不以其才。而以其志。脱洒终身。先人山水。身已志存。山水同只。
竹轩崔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庆千字 士晋。
姓崔氏。贯和顺。丽朝乌山君讳世基其鼻祖。入我 朝簪组不绝。有讳重洪观察使。于公为十世。高祖讳东奎武科 (第 487H 页)
晋。中也字实。五也字黄。斗也字衡。友也字益。以也字疑。方也字直如何。金丈曰诺。子又设义而命之。余曰。 士晋。
尔知日乎。明出地上晋。尔其昭明德哉。曰士实。尔知鼎乎。中以为实。尔其慎所养哉。曰士黄。尔知土乎。土数 (第 183L 页)
   答裴贞立(渊度○壬午)
   答李德杓(𤧣)
   答金谨甫(顼林○辛未)
   与李禹声(钟夏○丁亥)
   答李 士晋(东弼○戊戌)
   答柳景达(必永○壬午)
   答徐百顺(癸巳)
   答徐百顺(丁酉)
   答李继亨(重明
何为而有此耶。末俗好点检。每于无过中求有过。诚可咄咄。然此岂足以挠我九仞之功耶。置之勿复言也。
答李 士晋(东弼○戊戌)
非无往来便因。而病懒成习。久违记室之问。玆荷不较。惠墨郑重。拜领感戢。岂比寻常。谨审至寒。尊体愆和 (第 136H 页)
   海隐丁公墓碣铭(并序)
   碧潭朴公墓碣铭
   纯斋李公墓碣铭(并序)
   耕隐朴公墓碣铭(并序)
   成均博 士晋公
墓碣铭(并序)
   孺人严氏墓碣铭(并序)
   竹隐李公墓碣铭(并序)
   慕轩魏公墓碣铭(并
铭。铭曰。
二勿为训。躬行之馀。勿与不勿。善恶分于。考其实德。用是曰笃。我铭昭之。以勖不勿。
成均博 士晋公
墓碣铭(并序)
公以成均博士。侍讲尚书。至惟王不迩声色。拜手稽首曰。此圣主所当体念。盖时 上方幼冲。 (第 174L 页)
   许同枢墓阴记(乙巳)
   李蔚珍墓志(戊申)
   郑处士墓表
   知中枢李公碣铭
   赵君 士晋
墓铭
   处士郑君墓碣文
   宗室锦平君墓表
记言别集卷之二十二
 丘墓文
   四寒先生碣
 
进士。其墓铭曰。
和而廉。确而谦。恪慎守正。贵而能贫。眉寿好德。胡考之仁。警戒先训。以笃古人。
赵君 士晋
墓铭
赵君讳缑。少字德积。本汉阳人。 太宗相良敬公涓之七世孙也。曾大父讳寿昆。折冲将军 赠吏曹参判。 …… (第 249L 页)
。必先少仪,弟子职。君且夙成。其居处揖逊进退之节。尤可观。名誉始著。十七而冠。郑文简公蕴为宾。字之曰 士晋。
判中枢常称之曰。吾官京出宰。吾弟常侍亲之侧。凡供养瀡滫。药物烹煎。皆出弟手。其心以为事亲不可以使人。 (第 249L 页)
卒哭退行之意措语否。又问行祀时宜何服。曰自有妻服。当各服其服。
金禹瑞问族兄参奉公之丧未终丧。而其子 士晋
继亡。 (第 268L 页)
士晋
之子。先已早夭无子。 (第 268L 页)
士晋
之次子理合摄祀。而年方八岁。不可以主丧行祭。古礼虽云抱衰而人为之拜。然此据主人而言。今摄而用此礼未安 (第 268L 页)
。又行事必 士晋
之弟汝云主之。则以叔父而为摄之。摄亦不稳当。当如何而得。曰摄主之礼。与宗支之别有间。故朱子曰以目今尊 (第 268L 页)
长摄行。如又疾病则以次摄云云。汝云既是目今尊长则为摄主无所不可。但 士晋
题主。既有子而以弟摄。亦所不忍。愚意题主则以儿名摄题。而告辞中以儿幼不能自行。弟为代行之由措语。而直 (第 26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