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辅臣以申戆直广恤典以
劝忠义严考察以儆官邪又疏言兵部尚书翁万达湛
若水以勋庸道德而赠谥未及张澯王渐逵 黎贯
戴铣
薛侃以建言得罪而褒恤未闻题覆悉如先生言夏六
月侍经筵预修肃皇帝实录冬十一月升大理寺右寺 (第 43a 页)
  学古赠胡承之归关中
翩翩双鸣雁噭噭云中飞娟娟蛾眉女札札流黄机弃
置不成匹叹息减容辉问女何所叹良人怅有违万里
遥相望何由接音徽蕙楼鉴素月兰灯暧虚帏身非骖
与服安得同车归河清尚可俟会合何可希临岐奏此
曲泪下谁能挥
  碧梧丹凤图为 黎侍御一卿
(第 6b 页)
曾有司徒之官一见亦不足信大抵
三卿者指上卿亚卿下卿而言但未尝有司徒等名乐
毅初入燕乃亚卿是其证也或曰 一卿
是相 (第 11b 页)
一卿
是将
其一为客卿而上下本无定员亦通若蔡氏之言非也
(问)孔子不答问陈明日遂行在陈绝粮而史记系之哀
(第 11b 页)
  答安卿仲弟
来厮去后我又病𠻳积月甚虚弱总之衰期已及略失
调度便使六气侵薄腠理以渐而入府藏其馀保摄犹
可自主至于冲犯风寒奔走疲敝则与仕宦相为终始
无所施其宣节之力也颇有陈情省墓之意然奉
旨编朱子书未竣须毕此乃更拟议弟行取恐格于大

臣子弟成例要之功名天定以我平生验之一毫不由
人主张且随分及物百里犹胜曹署但观人情事势以
为行止之决可耳固不汲汲于进亦不可犯古人苟去
之戒恰当其节方合出处之义万一上官礼貌未衰学
校农桑之事尚有可为赤子竭微诚者留遗爱于一方
不强似博 一卿
相耶弟好读西方书无用如惮理致淡
平者即前汉后汉人物志传亦好观中间有许多可师
可法之事便可印证今日进退 (第 21a 页)
  前是吴公以御史中丞抚岭西而岭东西无不被寇者
当是时御史大夫凌公以十万众荡平罗旁诸巢穴而

独以西寇属公练卒蒐乘广储蓄申赏罚转怯令勇因
形为势寇已历历堕股掌间而会谍得昭平三屯最强
而孽最甚即励将士捲甲而趋大破之穷追出其被卤
斩渠酋以下千三百七十馀级俘血属三百有奇牛马
粮仗称是捷上加禄一等赐金帛优已北三河池咘咳
诸寇复丛起公议先其急者选将士分道袭击复大破
之刜其腑卤斩渠酋以下四千八百馀级俘血属三千
二百有奇牛马粮仗蓰于前捷上诏录一子入胄监赐

金币有差久之而公已召为右司徒矣未得代丁内艰
去当公之破贼时辄行视要害立营堡民人其良者而
储胥之俾专精其力于南亩画赋给役比于中土天子
时时心念 一卿
士能宽我南顾忧今者安在盖甫服除
而太宰以全岭之大帅请即进公御史大夫尽护岭东
西诸将吏民一切得便宜从事 (第 41a 页)
   两广人材疏
题为荐举两广地方人材事臣闻士大夫立身大节惟
有出与处而已出而服有官僚有所建立谓之宦业宦

业有得有失部院得秉公道以黜陟之则人有所惩劝
而政通于上处而杜门里居有所修为谓之乡行乡行
有是有非乡人得明清议以褒贬之则人以为荣辱而
俗美于下清议之所荣辱与劝惩同抚按宪臣又以时
采清议所褒者荐闻于朝以备录用清议既明而公道
又行乎其间国家于求材作人之术可谓无遗法矣臣
待罪两广三年备闻士大夫家居行事谨陈清议所归
可备录用者如广东原任翰林院修撰萧与成文章博

赡性行端直推以用世犹有馀蕴原任监察御史 黎贯
才器老成气节凝重求之时辈郁然典刑原任监察御
史陈大器作邑循良立台风采敛退乡居物望推重原
任监察御史何 (第 36a 页)
法以充国赋事该巡按两广监察御史
曹轩尝奏言之续准本院咨为承诏敷陈军民利病以
恢弘圣治事该巡按江西监察 御史黎贯
亦奏言之又
该前都御史聂会同广东清军监察御史杨铨议照袁
临吉三府虽系行淮盐地方水逆滩险盐船不到自奏 (第 6a 页)
司寇。则周时三公。各兼 一卿
之职。与古异矣。但周监二代。
郁郁乎文。所以象天立官。而官益备。此则官号沿革。粗而
言也。 (第 06b 页)
  刘世扬福建闽县人  曹 嘉河南扶沟县人
  阎 闳山东临清州人 季 方山西振武卫人
  汤推学江西安仁县人  黎 贯
广东从化县人
  席 春四川遂宁县人 王邦瑞河南宜阳县人
  许宗鲁陜西咸宁县人
   修书籍疏
(第 4a 页)
   祭黎翠峰封君文
忝戚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梁储
谨以少牢庶品之奠致祭于敕封文林郎陜西道监察

御史翠峰黎先生之灵曰迹公平生养高田里闻达不
求而富书史乡称善人曾无怨訾卒不显隆以昌孙子
恩典初隆宜绵寿祉胡遽山颓七十而止今拜新坟情
何能已呜呼哀哉
   又代儿次揆作
嘉靖三年九月丙子吾亲家 黎一卿
侍御将奉其先君
封陜西道监察御史翠峰公之柩自羊城返葬于从化 (第 22b 页)
韶山
之原眷生中书舍人梁次揆谨以少牢之奠先二 (第 22b 页)
,后必为奸也。(本传。)

法诫篇

  《周礼》六典,冢宰贰王而理天下。春秋之时,诸侯明德者, 皆一
卿为政。爰及战国,亦皆然也。秦兼天下,则置丞相,而贰之以御史大夫。自高帝逮于孝成,因而不改,多终其身
。强疾再试。有躁进嫌。少迟数年及第何妨。不应试而归。后三年己卯。乃赴殿试。擢丙科及第。公时尚未娶。有 一卿
宰尹庆州。甚奇爱公。欲以女妻之。使者三四返。进士公以问公。公对曰岭南自多法家可婚。何必夫己氏也。仕宦 (第 343H 页)
 李卓吾云子路以一身之死为仁。夫子以万民之生为仁。孰大孰小。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后汉书应劭奏莫上有人字。)
 补曰相者辅也。 一卿
执政曰相。(韩诗外传云诸侯一相。)〇朱子曰霸与伯同。长也。(杜预云诸侯之长。)〇马曰匡。正也。补曰一 (第 301H 页)
力竭矣。予所以置此障子于座右者。不忘吾民之疾苦也。
周之天官。统六卿之职。如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则 一卿
各行 (第 265L 页)
一卿
之事。而惟天官则内而嫔御宦竖之类。外及宫正宫伯之属。皆隶于天官。天官之职。单言则 (第 265L 页)
一卿。
统言则总五卿。如仁包四德。单言则为一事也。
天子六卿。故有六师。诸侯有三卿。故有三军。以我国言之。元 (第 265L 页)
地。虽未能挽回世道。辅我平荡之治。而何反有分党之渐也。其本事委折。及今说破。然后始可有保合之效。万有 一卿
等口然而心不然。在筵 (第 403H 页)
治心养性。切问近思。而动说天人性命。以为口耳之资。甚或欺世取宠。误人家国而后已。此学者所当戒也。尝与 一卿
宰。论性情 (第 514L 页)
或谓之达也。吾将随锡之。与从事焉。而锡之又不待。使吾伥伥然有失相之悲。吾于是重以自吊。呜呼锡之。
一卿(命夔)
哀辞
呜呼。吾友琴君字 (第 300L 页)
一卿。
有瑰材。累举而不中。年三十二。客死于马岩。玆命也欤。越明年乙酉二月庚寅。永厝于孤山一麓。实君前配李氏 …… (第 300L 页)
随势低仰其心。与人不相知不急合。能恢恢有容。人无贤愚。乐然和附。事大小有可疑。得君一语。皆曰然。呜呼 一卿。
身与心与行。宜无以获戾于天者。少时绩学为程文。日骤进。虽阨于丧祸。不得大肆力。而勤其性笃其心。使暇之 …… (第 301H 页)
。君尝以是慨然。与吾语。将移数架。与相从于此。其约实在今春。吾犹指日迟之。及期而以丧过吾之宅乎。吾与 一卿
不见。久或有月。辄心思欲见。见即颓然忘其去。相逢不为礼。辄口先笑。人见之以为异。不变也。自 (第 301H 页)
一卿
亡。时过门拜叔氏。见其容。不声而神伤。有自内哭之。气仁而声怨。稚孩嬉啼涕洟。呜呼。此何人哉。与 (第 301H 页)
一卿
童子而友者。柳君实,金章远兄弟及吾为数人。游必共方。梦亦同趣。自幼及耋。常谓其乐如此。及今相合。不觉 (第 301H 页)
   李判书(益寿)
   大殿春帖子(居首赐弓)
   大殿延祥诗(居首己丑赐弓)
   余由吏部郎。升拜乐正。梁 一卿(圣揆)
。以诗贺之。翌日将阅乐于本院。忽移中丞。意甚无聊。遂次来韵以自嘲焉。
   次谢梁 一卿
   李参判(东郁)
   沈生(寿龟)
   禁中与金春坊善馀(始庆),宋玉堂子和联句。
  
  其三
淑景和风绕殿多。新春喜气入赓歌。吾 王自有君人语。阴沴其如 圣德何。
  其四
化与和风煽。恩将春泽深。今年灾沴熄。 圣德格天心。
余由吏部郎。升拜乐正。梁 一卿(圣揆)
。以诗贺之。翌日将阅乐于本院。忽移中丞。意甚无聊。遂次来韵以自嘲焉。
眇福平生我自知。当头好事易差池 (第 64H 页)
。梨园一醉嗟无分。虚遣亲枉贺词。
次谢梁 一卿
飞书辱速故情敦。文酒春来要细论。病客郭西愁伏枕。小溪新柳掩重门。
李参判(东郁)
通才岂合但金绯。 (第 64H 页)
   与朴见卿
   与朴见卿
   答南厦仲(国柱)
痴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书
   与李学士
   答李 一卿(廷夔)
,国卿(廷荩),世卿(廷万)
   与慎起甫
   与申周伯(维翰)
   与申周伯
   与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