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朴庵陈君墓志铭

朴庵陈君之终于家也子珀方以御史受诏考牧南畿
中道而得讣即以闻请奔丧如制会予亦有召命北上
得联舟焉间奉 编修黄澜
所述状以请铭予发状而叹
曰呜呼若陈君亦可谓笃行君子者欤君讳应字顺元
世为莆田旧族大父乾初居城南父祈迁 (第 14a 页)
雅可爱有奏议杂文纪行录及族谱若干卷藏于家公
与予同举进士久且厚比遣子学于予予既往吊哭从
其子之请按 翰林黄编修澜
状叙事著铭俾刻于神道
之石铭曰吴出泰伯族散南纪由江逮湖东际于海漳
称名邦有地高垲实生伟人出佐天子为名 (第 3a 页)
其伦汉唐之后文章政事分为两途若夫全体合一之学世
不恒有兼之者兼之者岂非一代之豪杰哉翠岩 学士壶
阴先生
之孙也先生少为世师名满四海而仕独晚达深
之待罪翰林也同为编修官既而司业国子深复踵代景
行师法固有馀地 …… (第 11b 页)
之者曰今制举进士赐第后例分
中外外补历三年则后科进士资及受代去矣翠岩兹
行分当得代将陟台省跻华要以光 壶阴
之祚使我朝
有世臣为国增重固斯文之庆也虽然此贯鱼行雁资
格之说耳夫资格以待常流不次以待异等今日翠岩 (第 12a 页)
   简石潭(七夕后一日/)
别后几五十日始遂息肩麋鹿之性获返初林无任慰
惬同时伴侣又不以尘俗见外啸呼相从向来纷纷如
未始经涉也所患酷暑为虐执笔汗流前送吏回不能
寄一字兹因门生蒋惠入都附上薄币聊引贺忱仰希
鉴入此外尚惟为道自爱光辅太平副海内苍生之望
是祝不具

   简 壶阴黄
学士(附江都教谕周澄/)
丙子初冬一别忽焉至今谓当书满冀得一奉晤旋闻
南归而仆又以言去海天南北遂渺然 (第 4a 页)
问诸柴墟
   南山别言序
孝宗敬皇帝山陵毕故事开局纂修起初潜讫顾命
时事谓之实录乃尽召史官起之于时 壶阴黄先生
(第 8a 页)
在告当行或问曰 壶阴
行矣曰行曰胡为乎前日之归
曰归或者突然谢去一日郡大夫合饯之南山或又曰 (第 8b 页)
壶阴
信行矣予曰夫道纲常而已其先后缓急体道之
权度也方壶阴为翰林编脩史事未急父丧未归土母
孺人年望八二子孱 (第 8b 页)
弱违严训事有先且急于是者乎
宜乎有前日之归也今则大事襄矣北堂之甘旨益备
矣望九之寿坚泽不衰二子成立拾科而缀美 壶阴

子道父道归尽之矣今史事方殷纂摩属其本务事又 …… (第 8b 页)
舜曰重华吾夫子赞
尧曰荡荡舜曰巍巍夫天之高大不可绘今之史官居
然班马宜无患宋孝宗之录然亦绘天者所畏也 壶阴
曰唯正德纪元秋九月望见素子林俊书
   送林世明序
世明将北上春官来言曰兄幸有以教弟即第惟是之 (第 9b 页)
   处士吴东轩墓志铭
弘治甲子莆令侯惟明奏最绩且行父处士东轩疾作
医之愈又作又愈竟之弗治三月二十一日也侯既视
敛事泣言曰莆名善治棺实坚以完无如自豫豫无如

士家则以干吾家翁诺焉丧且归又谋所以不朽则以
状授 黄编修壶阴
于俊请铭呜呼莆方父母侯侯归莆
失父母也无重处士恸哉讳静龄字文安吴姓其先休
宁人唐监察御史少微中书舍人 (第 11b 页)
用臣汪赐
等先陛辞入贡院莅事加慎焉又二日辛丑臣储及学
士臣毛澄既恭承考试之命而右中允臣李廷相编修
黄澜
臣李时臣赵永臣翟銮臣景旸臣余本臣许成
名臣张璧臣张潮检讨臣孙绍先左给事中臣张云给
事中臣高汸臣王爌署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