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人不供王职又命晋文登为侯伯锡以二辂
虎贲鈇钺秬鬯弓矢大启南阳世作盟主故周室之不
坏繄二国是赖今君称丕 显德
明保朕躬奉答天命导
扬弘烈绥爰九域罔不率俾功高乎伊周而赏卑乎齐
晋朕甚恧焉朕以𦕈身托于兆民之上永思 …… (第 3b 页)
锡君秬鬯一卣圭瓒副焉魏国置
丞相以下群卿百僚皆如汉初诸王之制君往钦哉敬
服朕命简恤尔众时亮庶功用终尔 显德
对扬我高祖
之休命
 
  (第 5a 页)
  论傅太子(国语/)
庄王使士亹傅太子葴辞曰臣不材无能益焉王曰赖
子之善善之也对曰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将至
若不欲善善则不用故尧有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
汤有太甲文王有管蔡是五王者皆元德也而有奸子

夫岂不欲其善不能故也若民烦可教训蛮夷戎翟其
不宾也久矣中国所不能用也王卒使傅之问于申叔
时叔时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
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怵惧其动教
之诗而为之道广 显德
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
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
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 (第 12b 页)
志如有所不能敏者敏于学如有所不及成王访落于
群臣曰学有缉熙于光明示我 显德
行学有缉熙者继
续而光明之也示我 (第 32b 页)
显德
行者冀群臣有以开示之也
商周之君其学如此之切夫人主一日万几固不暇如
儒生学士日夜孜孜然而帝王精一之传 (第 32b 页)
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诗
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故尧兢兢日行其道而舜业业
日致其孝善积而名 显德
章而身尊此其寖明寖昌之
道也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 (第 23a 页)
拒绝
郡国诸所奉送内以自明外解人惑使挟奸之吏无所
依托司察之臣得尽耳目宪度既张远迩清一则将军
身尊事 显德
耀无穷天道明察无言不信惟垂省览
  奏记刘焉(秦宓/) (第 13a 页)
  送元美太仆序(刘凤/)

记云以文命者期十之世璿玑得常今我国家光烈丕
嗣式显昭之越于今放唐之文其在兹乎庸乃以伯囧
之命命元美者尚亦以乃祖父世笃之有成劳于王室
厥惟载于宗功尔能嗣修惟敬恭之以用无忘前之勚
是以先命之四岳之任曰四方之事兹惟宣叙毖予底
于绩则既能缵服绍启我土宇用广 显德
以惇明摄固
之若晋楚之郊而有章采服物令典之用则惟夫子践
位而迪以无慆于常彝顾日靖咸我封略播敷于外弼 (第 25a 页)
  陜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北周庾信/)
盖闻如来说法万万恒沙菩萨转轮生生世界岂直优
波提舍祗夜修多而已哉是以熙连禅河质多罗树七
处八会三清四说皮纸骨笔木叶山花象负之所未胜
龙藏之所不尽虽复银函东度金氎南翻秦景遥传竺
兰私记譬犹海水之一珠不下昆山之片玉若夫法

云深藏师子雷音梵志往生声闻说戒雪山罗汉之论
鹫岭菩提之法本无极际何可胜言弘农五张寺者南
阳张元高寓居此地昔者千金之族见徙五陵大姓之
民移家六郡盖其流也元高五子负荷遗训离经辨志
并是成名入室生光咸能 显德
加以尊承慧业敬受法
门兄弟同居共舍为寺伽蓝肇建即以五张为名是知
城居赵信仍名赵信之城殿入萧何即号萧何 (第 8a 页)
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逊者逊其
志如有所不能敏者敏于学如有所不及成王访落于
群臣曰学有缉熙于光明示我 显德
行学有缉熙者继
续而光明之也示我 (第 27b 页)
显德
行冀群臣有以开示之也商
周之君其学如此之切夫人主一日万几固不暇如儒
生学士日夜孜孜然而帝王精一之传治 (第 27b 页)
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诗
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故尧兢兢日行其道而舜业业
日致其孝善积而名 显德
章而身尊此其寖明寖昌之
道也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
火销膏而人不见也非明乎情性察乎流 (第 21a 页)
哉伊超如玉之固如岳之乔钻之斯坚仰之弥高示我 显德
授我无隐正席传道承帝之问诲兹一人万邦作
顺微微我徒实赖遗训文武作式元勋既奋光启爵土
垂统末胤存荣亡哀 (第 33b 页)
   汉明帝画赞
肃矣孝明仗法任刑勤综万机察下以情未弘道治用
致太平专信俗儒非礼之经

   班媫妤画赞
斌斌媫妤履正修文进辞同辇以礼匡君纳侍 显德

对解纷退身避害志邈浮云
   明德马皇后赞
明德马后执履贞素光崇六行动遵礼度作后作母帝
咨厥谋国 (第 54a 页)
   法王寺碑
昔周师集于孟津汉兵至于垓下剪商肇乎兹地殪楚
由乎斯域慧云匪由触石法雨起乎悲心驱之仁寿度
之彼岸济方割于有顷扑既燎于无边陆旗风靡水阵
云披萦山为堞失其九天之险负壑为隍曾无一苇之
阂昏师反接伪牧泥首掬指则河舟尚虚委甲则熊岭

非峻乃按兵江汉誓众商郊因斯而运斗枢自兹而廓
天步业隆放夏功高代殷济横流而臣九服握乾纲而
子万姓眷言四海莫不来王此惟余宅宁止西顾临朝
夕之浚池带长洲之茂苑藉离宫于汉旧因林光于秦
馀回廊敞匝复殿重起连房极睇周堵如云铭曰
往劫将谢灾难孔多炎炎烈火淼淼洪波聚为丘岳散
成江河俗缘浮诡真谛遐长匪因希尚曷寄舟梁标功 显德
事归道场祁祁法众同兹无我振锡经行祗林宴 (第 116b 页)
   陜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
盖闻如来说法万万恒沙菩萨转轮生生世界岂直优
波提舍祇夜修多而已哉是以熙连禅河质多罗树七
处八会三清四说皮纸骨笔木叶山花象负之所未胜

龙藏之所不尽虽复银函东度金氎南翻秦景遥传竺
兰私记譬犹海水之一珠不下昆山之片玉若夫法云
深藏师子雷音梵志往生声闻说戒雪山罗汉之论鹫
岭菩提之法本无极际何可胜言弘农五张寺者南阳
张元高寓居此地昔者千金之族见徙五陵大姓之民
移家六郡盖其流也元高五子负荷遗训离经辨志并
是成名入室生光咸能 显德
加以尊承慧业敬受法门
兄弟同居共舍为寺伽蓝肇建即以五张为名是知城 (第 69b 页)
  庭菊赋(有序/)        (唐/)杨 炯
庭菊美贞芳也天子幸于东都皇储监守于武德之殿
以门下内省为左春坊今庶子裴公所居即黄门侍郎
之厅事也其庭有菊焉中令薛公昔拜琐闼此焉游处
今兼左庶子止于东厅甍宇连接洞门相向每罢朝之
后未尝不游于斯咏于斯览丛菊于斯叹其君子之德

命学士为之赋是日也薛恺以亲贤为洗马田岩以幽
贞为学士高元思张师德以至孝托后车颜强学沈尊
行以博闻兼侍读周琮李宪王祖英曹叔父以儒术进
崔融徐彦伯刘知柔石抱忠以文章 显德
行则许子丰
耆旧则权无二骆演则古训之前识张相则老庄之后
英并承高命咸穷体物小子托于吹竽之末敢阙其辞 (第 7a 页)
裹身吕用之之狂妖
毕师铎之并吞孙儒厉言于庸贼秦彦仗剑于辕门时
雨降矣虽灌溉兮何益太阳升矣顾小星兮徒云 显德
兴周淮南克复扑燎原之凶燄起摧风之腐木赫赫然
我太祖之兴也不取一毫不折一镞何重进之跳梁逆
神锋而自衄按 (第 12a 页)
七十五寿矣里中人巷哭相吊曰胡遽弃我谁衣食我
呜呼太宜人不亦贤哉其少而德于女长而德于妇者
家也以谏臣 显德
外著矣故表之称郭母也不佞世贞
所据状以表者其甥韩太史世能也不佞世贞故谏臣
友也封吏部公讳某有子三长即 (第 29b 页)
厥后播迁乃沈沦代有晦 显德
则均公起孤童少恂恂
矫如双鹄抟太昊法曹斤斤爱一嚬敡历中外称能臣
鬼方之伐毋浃旬万血伏死不为燐力披瘴毒 (第 15a 页)
  所凛然不为不义屈欧公所自为点缀亦多奇气

  予故并录之欧公小序深取王清史彦超然不如
  源德等三人尤为惨咽
呜呼甚哉自开平讫于 显德
终始五十三年而天下五
代士之不幸而生其时欲全其节而不二者固鲜矣于
此之时责士以死与必去则天下为无士矣 (第 9a 页)
是之谓欤可不鉴哉可不戒哉
  义儿传
呜呼世道衰人伦坏而亲疏之理反其常干戈起于骨
肉异类合为父子开平 显德
五十年间天下五代而实
八姓其三出于丐养盖其大者取天下其次立功名位
将相岂非因时之隙以利合而相资者邪唐 (第 15b 页)
   杭州慈云讲寺志序
释寺之有志仿于洛阳之记伽蓝而世之为郡国志者
必采之则亦重矣顾从来郡国诸志大不足据而释寺
纷赜即又无所于稽核灵隐许现墓讹为许由此易正

也江寺为江总所舍宅而讹为江淹则虽知书者亦鲜
有不为其所惑者也惟慈云之志不然作志者为灌顶
法师师本达心其于儒者书无所不通下笔朗朗然而
又习不诳之教其言可信且其地开山未远创于五代
显德
而大于南渡其间沿革兴废未甚洇灭即前朝
宗教互传两两递代而世系一线如历数相禅一望而
联若旒络然且先冠门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