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论良臣(国语/)
赵简子叹曰吾愿得范中行之良臣史黯侍曰将焉用
之简子曰良臣人之所愿也又何问焉对曰臣以为不
良故也夫事君者谏过而赏善荐可而替不献能而进
贤择才而荐之朝夕诵善败而纳之道之以文行之以
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听则进不则退今范中行氏之
臣不能匡相其君使至于难君出在外又不能定而弃

之则何良之为若弗弃则主焉得之夫二子之良将勤
营其君使复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来若来乃非良
臣也简子曰善吾言实过矣
  论子常必亡(国语/)
斗且廷见 令尹子常
(第 14b 页)
子常
与之语问蓄货聚马归以语
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见令尹令尹
问畜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夫 …… (第 14b 页)
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
臣是不先恤民而后已之富乎今 子常
先大夫之后也
而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民之羸馁日日已甚四境盈
垒道殣相望盗贼司目民无所放是之不恤而蓄聚不 (第 15b 页)
厌其速怨于民多矣积货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夫
民心之愠也若防大川焉溃而所犯必大矣 子常
其能
贤于成灵乎成不礼于穆愿食熊蟠不获而死灵王不
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 (第 15b 页)
子常
为政而无礼不顾甚 …… (第 15b 页)
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期年乃有柏举之战 子常

郑昭王奔随
  论吴将亡(国语/)
子西叹于朝蓝尹亹曰吾闻君子唯独居思念前世之
崇替与哀殡丧于是 (第 16a 页)
  楚昭王(左丘明/)

昭二十年春王执伍奢伍尚归奢闻员不来曰楚君大
夫其旰食乎楚人皆杀之员如吴言伐楚之利于州于
吴公子光曰是宗为戮而欲反其雠不可从也员曰彼
将有他志余姑为之求士而鄙以待之乃见鱄设诸焉
而耕于鄙二十六年秋九月楚平王卒吴子欲因楚丧
而伐之二十七年春使公子掩馀公子烛庸帅师围潜
使延州来李子聘于上国遂聘于晋以观诸侯楚莠尹
然工尹麇帅师救潜左司马沈尹戍帅都君子与王马

之属以济师与吴师遇于穷 令尹子常
以舟师及沙汭
而还左尹郤宛工尹寿帅师至于潜吴师不能退吴公
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告鱄设诸曰上国有言曰不 …… (第 15b 页)
月在辰尾庚午之日日始有谪火胜金故弗克
定二年桐叛楚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曰以师临我我
伐桐为我使之无忌秋 楚囊瓦
伐吴师于豫章吴人见
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冬十月吴军楚师于豫章败之 …… (第 17b 页)
遂围巢克之获楚公子繁四年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
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左司马戍谓 子常
曰子
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
辕冥阨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既谋而
行武城 (第 18a 页)
子常
曰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
如速战史皇谓 (第 18a 页)
子常
楚人恶子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
舟于淮塞城口而入是独克吴也子必速战不然不免
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三战 (第 18a 页)
子常
知不可欲奔 …… (第 18a 页)

必奔而后大师继之必克弗许夫概王曰所谓臣义而
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以其属
五千先击 子常
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 (第 18b 页)
子常
奔郑史皇以其乘广死吴从楚师及清发将击之
夫概王曰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 …… (第 18b 页)
成臼蓝尹亹涉其帑不与王舟及宁王欲杀之子西曰 子常
唯思旧怨以败君何效焉王曰善使复其所吾以
志前恶王赏斗辛王孙由于王孙圉钟建斗巢申包胥
王孙贾宋木斗怀子 …… (第 22a 页)
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吾先大夫 子常
易之
所以败我也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
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
务视民 (第 23b 页)
吴使伍员迎击大破楚军于豫章取楚之居巢九年吴
王阖庐谓子胥孙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何如二
子对曰楚将 囊瓦
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之必
先得唐蔡乃可阖庐听之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
汉水而陈吴王之弟夫概将兵请 (第 5a 页)
    庄王使士亹傅大子葴

    灵王为章华之台
    左史倚相廷见申公子亹
    灵王虐白公子张骤谏
    斗且廷见 令尹子常
    王孙圉聘于晋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
    吴王夫差告诸大夫
    吴王还自伐齐 …… (第 1b 页)
以规谏为之乎巴浦地名或曰巴巴郡浦合浦)遂趋而
退归杜门不出七月乃有乾溪之乱灵王死之
   斗且廷见 令尹子常
斗且廷见 (第 18a 页)
令尹子常(子常子囊之孙囊/瓦也○且子余切)
子常与之语问
蓄货聚马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 (第 18a 页)
巴巴郡浦合浦)遂趋而
退归杜门不出七月乃有乾溪之乱灵王死之
   斗且廷见令尹子常
斗且廷见令尹子常 (子常
子囊之 (第 18a 页)
囊/瓦
也○且子余切 (第 18a 页)
子常
与之语问
蓄货聚马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 …… (第 18a 页)
子常
先大夫之后也(先大夫/子囊也)而相楚君无令名于四
方民之羸喂日日己甚(喂奴/罪切)四境盈垒道殣相望盗 …… (第 19b 页)
所放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
矣积货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夫民心之愠也若防
大川焉溃而所犯必大矣 子常
其能贤于成灵乎成不
礼于穆愿食熊蹯不获而死(成成王穆王商臣之父也/欲黜商臣而立其弟职商)
(臣围成王 (第 19b 页)
请食熊蹯而/死不听遂自杀蹯掌也)灵王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
遗迹焉 子常
为政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力以 …… (第 19b 页)
待之期年乃有柏举之战 子常
斧郑昭王奔随(柏举/楚地)
   王孙圉聘于晋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定公晋项/公之子 (第 20a 页)
民为劣弱以奉法循理为不化髡钳之戮生于睚眦覆
尸之祸成于喜怒视民如寇雠税之如豺虎(国语斗丹/廷见 令尹)
(子常
与之语问畜货聚马归语其弟曰楚其/亡乎吾见令尹如饿兽豺虎马殆必亡者也)监司项背
相望(谓前后/相顾也) (第 39a 页)
  沈尹戍论子常城郢(左传/)

楚囊瓦为令尹城郢沈尹戍曰子常必亡郢苟不能卫
城无益也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诸侯诸侯
守在四邻诸侯卑守在四境慎其四境结其四援民狎
其野三务成功民无内忧而又无外惧国焉用城今吴
是惧而城于郢守已小矣卑之不获能无亡乎昔梁伯
沟其公宫而民溃民弃其上不亡何待夫正其疆场修
其土田险其走集亲其民人明其五候信其邻国慎其
官守守其交礼不僭不贪不懦不耆完其守备以待不

虞又何畏矣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无亦监乎若敖
鼢冒至于武文土不过同慎其四境犹不城郢今土数
圻而郢是城不亦难乎
  斗旦论子常必亡(国语/)
斗旦廷见 令尹子常
(第 21b 页)
子常
与之语问蓄货聚马归以语
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见令尹令尹
问畜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夫 …… (第 21b 页)
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
臣是不先恤民而后已之富乎今 子常
先大夫之后也
而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民之羸馁日日已甚四境盈
垒道殣相望盗贼司目民无所放是之不恤而畜聚不 (第 22b 页)
厌其速怨于民多矣积货滋多畜怨滋厚不亡何待夫
民心之愠也若防大川焉溃而所犯必大矣 子常
其能
贤于成灵乎成不礼于穆愿食熊蹯不获而死灵王不
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 (第 22b 页)
子常
为政而无礼不顾甚 …… (第 22b 页)
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期年乃有柏举之战 子常

郑昭王奔随
  史墨论季氏出君(左传/)
赵简子问于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
君死于外而 (第 23a 页)
月已未子常杀费无极与鄢将师尽灭其族以
说于国谤言乃止(郤宛直而和国人说之鄢将师为右领与费无极比而恶之 令尹子常
贿
而信谗无极谮郤宛焉谓 (第 19a 页)
子常
曰子恶欲饮子酒又谓子恶令尹将饮酒于子氏令尹好甲兵子出之吾择焉
取五甲五兵曰寘诸门令尹至必观之而从以酬 …… (第 19a 页)
(子产见爱有古人之遗风
○愚按圣经无猛字此说未必实姑存之)


  沈尹戍论子常城郢(昭二十三年)   楚囊瓦
为令尹(杜氏曰 (第 52b 页)
囊瓦
子囊之孙子常也)城郢(楚用子囊遗言已筑郢城矣今畏吴
复增修以自固)
沈尹戍曰子常必亡郢苟不能卫城无益也 (第 52b 页)
  赵宣子言韩献子于灵公以为司马(韦氏曰宣子赵宣孟盾也献子韩厥
也司马掌军大夫)
河曲之役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干犯也行军列
也)
献子执而戮之众咸曰韩厥必不没矣其主朝升之
而莫戮其车(朝莫喻速也)其谁安之宣子召而礼之曰吾闻
事君者比而不党(比比义也阿私曰党)夫周以举义比也(忠信曰周)
以其私党也夫军事无犯犯而不隐义也(任公为义)吾言汝
于君惧汝不能也举而不能党孰大焉事君而党吾何
以从政吾故以是观汝汝勉之苟从是行也临长晋国

者非汝其谁皆告诸大夫曰二三子可以贺我矣吾举
厥也而中吾乃今知免于罪矣

  斗旦论子常必亡

  斗旦廷见 令尹子常(韦氏曰斗旦楚大夫子常子囊之孙囊瓦也)
子常与之
语问蓄货聚马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
不免乎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
(第 10b 页)
  赵宣子言韩献子于灵公以为司马(韦氏曰宣子赵宣孟盾也献子韩厥
也司马掌军大夫)
河曲之役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干犯也行军列
也)
献子执而戮之众咸曰韩厥必不没矣其主朝升之
而莫戮其车(朝莫喻速也)其谁安之宣子召而礼之曰吾闻
事君者比而不党(比比义也阿私曰党)夫周以举义比也(忠信曰周)
以其私党也夫军事无犯犯而不隐义也(任公为义)吾言汝
于君惧汝不能也举而不能党孰大焉事君而党吾何
以从政吾故以是观汝汝勉之苟从是行也临长晋国

者非汝其谁皆告诸大夫曰二三子可以贺我矣吾举
厥也而中吾乃今知免于罪矣

  斗旦论子常必亡

  斗旦廷见令尹子常(韦氏曰斗旦楚大夫 子常
子囊之孙 (第 10b 页)
囊瓦
也) (第 10b 页)
子常
与之
语问蓄货聚马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
不免乎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
亡者也 …… (第 10b 页)
死无日
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之
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臣是不先恤民而后己之富
乎今 子常
先大夫之后也(先大夫子囊也)而相楚君无令名于
四方民之羸馁日日已甚四境盈垒道殣相望盗贼伺
目民无所 …… (第 11b 页)
也若防大川焉溃而所犯必大矣 子常
其能贤于成灵
乎成不礼于穆愿食熊蹯不获而死灵王不顾于民一
国弃之如遗迹焉 (第 12a 页)
子常
为政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
独何力以待之期年乃有柏举之战 (第 12a 页)
子常
奔郑昭王奔


  叔向母论娶(左氏昭二十八年夏六月)

  初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杜氏曰夏姫女 (第 12a 页)
囊瓦将兵伐吴吴使员迎击大
破楚军于豫章取居巢九年阖庐谓伍员孙武曰始子
言郢未可入今果何如二子对曰楚将 囊瓦
贪而唐蔡
皆怨之王必欲大伐之先得唐蔡乃可阖庐听之悉兴
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水而陈吴王之弟夫槩将兵 (第 8b 页)
强水师为车战违地利也凡若此者皆吴人堕于巫臣
之计而不自知且吴亦第见平王暮年信用 囊瓦
费无
极鄢将师几于尸居馀气以为可亡之会不知大臣自
左司马戌而下犹有人焉又三公子皆贤者君子是以
知楚之 …… (第 14a 页)
人守旧盟而不寒岂果忘平
日见凌之怨觇国者其审矣故当是时非以王者之师
临之必不足以亡楚夫王者之师何如当 囊瓦
临阵之
际宣其胁留列侯杀害忠臣之罪正告于楚之三军以
及其近郊远郊之民则楚人自瓦解而倒戈继遣一介
上告 (第 14a 页)

不义料子胥力諌而不从也吴越春秋乃曰子胥令阖
闾妻昭王夫人子胥亦妻囊瓦司马戍之妻夫费无极
杀伍胥而 囊瓦
杀之是有德于子胥者莫 (第 5a 页)
囊瓦
若也而
谓子胥为之其说尚可信乎昭王之奔郧也郧公辛之
弟怀将弑王曰平王杀吾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辛曰 (第 5a 页)
蹈于不义料子胥力谏
而不从也吴越春秋乃曰子胥令阖闾妻昭王夫人子胥亦妻囊瓦司马
戍之妻夫费无忌杀伍胥而 囊瓦
杀之是有德于子胥者莫 (第 4b 页)
囊瓦
若也而
谓子胥为之其说尚可信乎昭王之奔郧也郧公辛之弟怀将弑王日平
王杀我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辛日君讨臣 (第 4b 页)
  灵王虐白公子张骤谏
近臣谏远臣谤舆人诵用以自诰三代盛王所由隆也
灵王以规为瑱祸及乾溪宜哉
  斗且廷见 令尹子常

积货蓄怨语警切耸动可为当官之戒
  王孙圉聘于晋
春秋使臣皆极一时贤士大夫之选故对扬邻国恒不
辱命 (第 5a 页)
始移于大夫矣大夫
多侈求欲无厌其弊皆始于执政韩宣子受州田于郑
而易之乐氏范献子取赂于季孙晋是以失诸侯 楚囊
私裘马之利囚唐蔡二君二国叛之几至亡国则皆 (第 10b 页)
(尚如此王/将复何为)若常如此楚其难哉子亹惧曰老之过也(老/子)
(亹/名)乃骤见左史
斗且廷见 令尹子常(斗且楚大夫子常/子囊之孙囊瓦也)
子常与之语问
蓄货聚马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
乎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 (第 19a 页)
何为)若常如此楚其难哉子亹惧曰老之过也(老/子)
(亹/名)乃骤见左史
斗且廷见令尹子常(斗且楚大夫 子常/
子囊之孙 (第 19a 页)
囊瓦
也) (第 19a 页)
子常
与之语问
蓄货聚马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
乎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夫 …… (第 19a 页)
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处
郧为楚良臣是不先恤民而后已之富乎今 子常
先大
夫之后也(先大夫/子囊也)而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民之羸馁
日日已甚四境盈垒(言垒壁满于/四境之内 …… (第 20a 页)
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
(速召/也)积货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夫民心之愠也
若防大川焉溃而所犯必大矣 子常
其能贤于成灵乎
成不礼于穆愿食熊蹯不获而死灵王不顾于民一国 …… (第 20a 页)
弃之如遗迹焉 子常
为政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
力以待之(待犹/禦也)期年乃有柏举之战 (第 20b 页)
子常
奔郑昭王奔随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江大夫种乃
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 (第 20b 页)
而归服保全首领是犹可疗也若慠慢恃)勉思良
图惟所去就(君子慎其所去就/铣曰图谋也言勉力思/善曰左氏传 令尹子常
曰敢弗良图曾子曰) (第 17a 页)
(济以会晋定公于黄池吴晋争长吴先歃晋恶之善曰/左传曰楚师陈于柏举阖闾之弟夫槩王先击 楚子常)
(
楚师大败国语曰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难蜀父老曰南驰使以诮劲越)徒以江湖崄陂
物产殷充绕霤(李/救)(第 34a 页)
公体痛使)
(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公遂死郭/璞穆天子传注曰湩乳汁也竹用切)勉思良图惟所去
(左氏传 令尹子常
曰敢弗良/图曾子曰君子慎其所去就)石苞白 (第 16a 页)
 马曰子西。或曰楚令尹子西。(邢云公子申也。为白公胜所杀。)〇朱子曰子西。楚公子申。能逊楚国。立昭王而改纪其政。亦贤大夫也。(左传昭二十六年云楚平王卒。 令尹子常
欲立子西。子西让之。乃立昭王。)〇吴曰当时有三子西。郑驷夏、楚斗宜申、公子申也。驷夏未尝当国。无大可 (第 295H 页)
述修祖德。〇集云聿发语辞。)
补曰聿之为述。有据也。左传秦伯用孟明。赵衰引诗曰聿修厥德。(文二年) 楚囊瓦
城郢。沈尹戍引诗曰聿修厥德。(昭廿三)杜注皆以为述修。又孝经引诗曰聿修厥德。注以为述。至于汉书东平王 (第 47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