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在也使无诚心
以求之是谈味论色而己也又孰从而得甘苦妍媸之
真乎既而告归请阳明子为书其说遂书之
  赠 陆原静
(黄绾/)
夫世所谓豪杰之士者道淑于真见行高于独成其于 (第 18a 页)
人也可以从可以无从从之为苟同可以违可以无违
违之为立异盖此归者道焉耳夫奚求其他此君子所
以见道而成行也 陆君原静
其庶几乎阳明先生如景
星凤皇夫人能知之也乃为当路所忌言官承风旨交
论其西江军功为冒又以其学术为伪异说 (第 18b 页)
   请江敩还本启

  章
   拜仪同三司章
  笺
   与豫章王嶷笺
  书
   答 陆澄
  经义问答
   曲礼问答 …… (第 4b 页)
   与豫章王嶷笺
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南史作政/荒人散)寔须缉理公
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荒慕义(八荒一/作八州)自庾

亮以来荆州(一作/楚)无复此美(南史无/美字)政古人云期月有
成而公旬日成化(一作/致治)岂不休哉
  书
   答 陆澄
易体微远实贯群籍施孟异闻周韩殊旨岂可专据小
王便为该备(一作/辅)依旧存郑高同来说元凯传注超迈
前儒 (第 35a 页)
    (伺杀谦之谦之之兄选之又刺杀恽/世祖曰此皆义事不可问悉赦之)
礼开报仇之典以申孝弟之情法断相杀之一以表权
时之制谦之挥刅轩冕既申私礼系以就死又明公法
今仍杀之则成当世罪人宥而治之即为盛朝孝子杀
一罪人未足弘宪活一孝子实广风德张绪 陆澄
是其
乡旧应具来繇融等与谦之并不相识区区短见深有
恨然 (第 9b 页)
   为王敬则让司空表
故李通豪赡以亲宠登司王基才勇与声华入选先帝
擢臣以荣华陛下伸臣以富贵遂行北带五州东跨六

郡内亚三鼎外齐四岳蝉佩之映则左右交晖龟组之
华则纵横吐耀轻轮徐动则剑戟如云飞盖暂停则歌
钟成列摐金龙吹郁其前鸣笳凤管叠其后邓禹若不
遭汉光则南阳之掾吏微臣若不逢明圣则孤城之戍
客岂可加以正台之席登以论道之寄启黄扉而燮五
纬蹑青帷而调四序
   荐杜京产表
    (永明十年稚圭及光禄大夫 陆澄
祠部尚书/虞悰太子右率沈约司徒右长史张融表荐) (第 10a 页)
为冤而赵盖韩杨之死皆其成狱也
襄阳城枕大江即汉江也按 陆澄
地里记云襄阳无襄
水十道志荆楚之地水驾山而上者皆呼为襄故陈水
之上流亦名襄水无定名也今楚中不闻有此说 (第 20a 页)
蜕知古铜盎非齐桓公物斛斯徵知
錞于(以芒铜振/之清响)祖莹知于阗国王故玉印徐铉知海马
骨高裕知陵鲤 陆澄
与王俭等徵事候商略毕谈所遗漏百千条皆俭
所未睹又与何宪等徵事悉并其旧物夺之何宪在王
俭宅徵事以最优得 …… (第 15a 页)
帝诵孝经仲尼居张辅吴昭以为鄙生请诵君子之事
上章 陆澄
为齐武帝诵孝经仲尼居王卫军俭以为博
而寡要请诵君子之事上章一见吴志一见南齐书吴
大帝梦人以笔点额熊循 (第 23b 页)
才藻则实不足也传云上臣以人事
君而汉盖勋传谓选贤实所以报国今
圣天子聪明天亶旷览古今而在廷诸臣则又皆 陆澄
博览王彪多识之选日者
明诏所及曾答一在京故人下讯中但及草野倨侮祗
堪曳尾已耳尚未尝以空疏得罪为念近闻 (第 4b 页)
   姑苏郡邑志序       刘昌
鄱阳邱侯守姑苏之再明年予归自岭南适中书舍人
李应祯贞伯阳武训导陈颀永之皆以告家居以尝有
斯文之契也相与理姑苏遗迹而及于礼文典则之事

侯曰吴自泰伯以礼让立国至言游北学于孔子而仁
义道德之说益推达而充周其后若严助朱买臣之词
陆澄
陆元朗之博浃范仲淹父子之忠贤尹焞魏了
翁之学道他如高人逸士则有张翰陆龟蒙皆出于斯
郡而望于天下者文献 (第 24b 页)
不辨也大学孝经出于孔壁者为古文孝经今文倡
于河间颜芝注之者凡百家孔安国尚古文而刘炫宗
之郑元主今文而 陆澄
讥之朱子刋误一出而始有所
准矣论语有齐鲁之分齐论多问王知道二萹张禹兼
通鲁论而包氏周氏章句出焉郑元益 (第 13a 页)
刘炫河间景城/人周除殿内将)
(军仕隋历太学博士初炫既得王邵所送/古文孔安国注本遂著古文稽疑以明之) 陆澄
讥康成
之注 (第 36b 页)
(陆澄
吴郡吴人仕宋至齐历国子祭酒初澄以晋/荀昶所学为非郑康成所注请文藏秘书王俭违)
(其/议)在理或当何必 (第 36b 页)
求人今故特举六家之异同会五经
之旨趣(六家即韦昭王肃虞/翻刘邵刘炫 陆澄
也)约文敷畅义则昭然分注
错经理亦条贯写之琬琰庶有补于将来且夫子谈经 (第 36b 页)
     与王公弼(丙戌)

    二(丁亥)
    与欧阳崇一(丙戌)
    寄 陆原静(丙戌)
    答丼泉(丙戌)
    答魏师说(丁亥)
    与马子莘(丁亥)
    与毛古庵宪副( …… (第 40b 页)
    别王宗贤归天台序(壬申)

    赠周莹归省序(乙亥)
    赠林典卿归省序(乙亥)
    赠 陆清伯
归省序(乙亥)
    赠周以善归省序(乙亥)
    赠郭善甫归省序(乙亥)
    赠郑德夫归省 …… (第 42a 页)
    寄席元山(癸未)

    答王亹庵中丞(甲申)
    与 陆清伯(甲申)
    与黄诚甫(甲申)
    二(甲申)
    三(乙酉)
    与王勉之(乙酉)
    …… (第 85a 页)
 与顾惟贤
    与当道书
    与汪节夫书
    寄张世文
    与王晋溪司马
    与 陆清伯

    与许台仲书 (第 93a 页)
   辨明于天下久矣洪刻先师文录置二书

  方外集者示未全也故今不复录其馀指知
  行之本体莫详于答人论学与答周道通
  清伯
欧阳崇一四书而谓格物为学者用力
  日可见之地莫详于答罗整庵一书平生冒
  天下之非诋推陷万死一生遑 …… (第 1b 页)
 书至此辄为一惑请问

生之谓性生字即是气字犹言气即是性也气即
是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气即是性即已
落在一边不是性之本原矣孟子性善是从本原
上说然性善之端须在气上始见得若无气亦无
可见矣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即是气程子谓论性
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亦是为学者各认
一边只得如此说若见得自性明白时气即是性
性即是气原无性气之可分也
   答 陆原静
书 …… (第 36a 页)
 来书云良知亦有起处云云
此或听之未审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

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
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
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
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
已耳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
已耳若谓良知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
其本体之谓矣
精一之精以理言精神之精以气言理者气之条
理气者理之运用无条理则不能运用无运用则

亦无以见其所谓条理者矣精则精精则明精则
一精则神精则诚一则精一则明一则神一则诚
原非有二事也但后世儒者之说与养生之说各
滞于一偏是以不相为用前日精一之论虽为
爱养精神而发然而作圣之功寔亦不外是矣
 来书云元神元气元精必各有寄藏发生之处
 又有真阴之精真阳之气 …… (第 37b 页)
 得尽如何而能更浑化
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查滓多障蔽厚不易
开明质美者查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
此良知便自莹彻些少查滓如汤中浮雪如何能

作障蔽此本不甚难晓 原静
所以致疑于此想是
因一明字不明白亦是稍有欲速之心向曾面论
明善之义明则诚矣非若后儒所谓明善之浅也
  …… (第 47b 页)
 切愿寻之
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

七情之乐虽则圣贤别有真乐而亦常人之所同
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许多忧苦自加
迷弃虽在忧苦迷弃之中而此乐又未尝不存但
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每与 原静

无非此意而 (第 50a 页)
原静
尚有何道可得之问是犹未免
于骑驴觅驴之蔽也
 来书云大学以心有好乐忿懥忧患恐惧为不
 得其正而程子亦 …… (第 50a 页)
 而出儒入佛矣可乎
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
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晋染
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
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

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
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病疟之喻既巳见其精切
则此节所问可以释然病疟之人疟虽未发而病
根自在则亦安可以其疟之未发而遂忘其服药
调理之功乎若必待疟发而后服药调理则既晚
矣致知之功无间于有事无事而岂论于病之巳
发未发邪大抵 原静
所疑前后虽若不一然皆起
于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崇此根一去则前后
所疑自将冰消雾释有不待于问辨者矣 …… (第 51a 页)
原静
书出读者皆喜澄善问师善答皆得闻所
未闻师日 (第 51b 页)
原静
所问只是知解上转不得巳与之
逐节分疏若信则良知只在良知上用功虽千经
万兴无不昭合异端曲学一勘尽破矣何 (第 51b 页)
  与欧阳崇一(丙戌)
正之诸友下第归备谈在京相与之详近虽仕途
纷扰中而功力略无退转甚难甚难得来书自咎
真切论学数条草有定见非独无退转且大有所
进矣文蔚所疑良不为过孟子谓有诸己之谓信

今吾未能有诸己是未能自信也宜乎文蔚之未
能信我矣乃劳崇一逐一为我解嘲然又不敢尽
谓崇一解嘲之言为口给但在区区则亦未能一
一尽如崇一之所解者为不能无愧耳固不敢不
勉力也
  寄 陆原静(丙戌)
(第 23a 页)
原静
虽在忧苦中其学问功夫所谓颠沛必于是
者不言可知矣奚必论说讲究而后可以为学乎
南元善曾将 (第 23a 页)
原静
后来论学数条刋入后录中初 (第 23a 页)
心甚不𣣔渠如此近日朋辈见之却因此多有省
悟始知古人相与辩论穷诘亦不独要自已明白
直𣣔共明此学于天下耳盖此数条同志中肯用
功者亦时有疑及之然非 原静
则亦莫肯如此披
豁吐露就欲如此披豁吐露亦不能如此曲折详
尽故此 (第 23b 页)
原静
一问其有益于同志良不浅浅也自
后但有可相启发者不惜时寄及之幸甚幸甚近
得施聘之书意向卓然出于流辈往年 (第 23b 页)
  赠 陆清伯
归省序(乙亥) (第 15a 页)
陆清伯澄
归归安与其友二三子论绎所学赠处
焉二三子或曰 (第 15a 页)
清伯
之学日进矣始吾见 (第 15a 页)
清伯

气扬扬然若浮云其言滔滔然若流波今而日默
默尔日慊慊尔日雍雍尔日休休尔有大径庭焉
以是知其进也或曰 (第 15a 页)
清伯
始见夫子一月一至既
而旬一至又既而五六日三四日而一至又既而
迁居于夫子之傍后乃请于夫子扫庾下之室而 (第 15a 页)
旦暮侍焉夫德莫淑于尊贤学莫遄于亲师故趋

权门者日进于势游市肆者日进于利 清伯
于夫
子之道日加亲附焉吾未遑其他即是可以知其
学之进也矣 (第 15b 页)
清伯
曰有是哉澄则以为日退也澄
闻夫子之教而茫然已而歆然忽耿然而疑已而
大疑焉又闪然大骇乃忽闯然若有睹也当 (第 15b 页)
望矣百凡起居尤望倍
常慎密珍摄非独守仁之私幸也佐且复北当有
别启差官回便辄先附谢伏惟台鉴不具
  与 陆清伯

屡得书见 (第 26b 页)
清伯
所以省愆罪巳之意可谓真切恳
到矣即此便是 (第 26b 页)
清伯
本然之良知凡人之为不善
者虽至于逆理乱常之极其本心之良知亦未有 (第 26b 页)
不自知者但不能致其本然之良知是以物有不
格意有不诚而卒入于小人之归故凡致知者致
其本然之良知而巳大学谓之致知格物在书谓
之精一在中庸谓之慎独在孟子谓之集义其工
夫一也向在南都尝谓 清伯
吃紧于此 (第 27a 页)
清伯
亦自
以为既知之矣近睹来书往往似尚未悟辄复赘
(第 27a 页)
清伯
更精思之大学古本一册寄去时一览近
因同志之士多于此处不甚理会故序中特改数
语有得便中写知之季惟乾事善 (第 27a 页)
盖鄙心之所𣣔效者亦略具于其中矣便间幸示
  与 陆清伯(甲申)
惟乾之事将申而遂没痛哉冤乎不如是无以明
区区罪恶之重至于贻累朋友不如是无以彰诸
君之笃于友道痛哉冤 (第 37b 页)
  辑者饮食调摄之道徒恃攻治而不务调摄

  则病不旋踵后虽扁鹊仓公无所施其术也
  ○按是月闻蔡宗兖许相卿季本薛侃 陆澄
  
同举进士先生曰入仕之始意况未免摇动
  如絮在风中若非粘泥贴网亦自主张未得
  不知诸友却何如想平时 …… (第 37b 页)
 朱子之所自言者表章之不加一辞虽有𥚹
 心将无所施其怒矣有志向者一出指示之
 八月门人薛侃刻传习录
  侃得徐爱所遗传习录一卷序二篇与 陆澄
 各录一卷刻于虔○是年爱卒先生哭之恸
 爱及门独先闻道亦早尝游南岳梦一瞿昙
 抚其背曰尔与颜子同德亦 (第 59a 页)
  杯醪于河水而求饮者之醉可得乎疏上不
  报○时御史程启充给事毛玉倡议论劾以
  遏正学承宰辅意也 陆澄
时为刑部主事上
  疏为六辩以折之先生闻而止之曰无辨止
  谤尝闻昔人之教矣况今何止于是四方英
   (第 5a 页)
侨苌弘倚相汉则东方朔刘向歆马融郑玄六代则张
华束晰郭璞皇甫谧王肃 陆澄
刘炫刘峻唐则孔颖达
虞世南欧阳询颜师古李善杜佑宋则徐铉徐锴刘敞
沈括郑樵马端临王应麟皆赫然以学问著一 (第 4a 页)
  孝经叙录
孝经一篇十八章河间颜芝所藏芝子贞出之孝经古
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孔氏壁中所藏鲁三老献之汉世
传孝经有长孙氏江氏后氏翼氏四家而古文绝无师
授至刘向校定并除卒以十八章为定魏晋以后王肃
韦昭谢万徐整之徒注者无虑百家莫有言古文者盖
古文并于十八章而孔氏之别出者废已久矣隋刘炫
始自离析增衍以合二十二章之数著稽疑一篇当时

遂以为孔传复出而儒者固已哗然谓炫自作炫又伪
造连山鲁史等百卷则炫之书又可信哉故尝以古文
孝经与古文尚书俱自孔氏而废兴隐见于汉隋之际
其迹略同而其可疑一也晋穆帝永和十一年及孝武
太元元年再聚群臣共论经义荀昶撰进孝经诸说以
郑氏为宗其后 陆澄
谓为非玄所注唐开元七年诏群
臣集议史官刘子玄遂请行孔废郑夫子玄以为非郑
之注可矣因欲以废经而用刘炫之 (第 2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