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也讵可兴叹而焚石乃坚然孰谓有时而泐
斯可以正典谟之纪垂篆籀之则者也遂更播美六书
传芳二妙用之汉帝常同 彭祖
之席存之鲁国犹列宣
尼之庙是以遗文可述兹器奚匹匪销匪铄良金安可
比其刚不磷不缁美玉未可方其质光鸟迹于 (第 8b 页)
农夫之望岁
哲后求才若旱苗之思雨乱君疾胜已如雠视不肖如
子怀之中心何日暂忘王莽伪行仁义之道有始无终 孙皓
权施恩惠之风有初无末二子犹胶船之泛巨浪
(一作流/四海)毁在不遥若驽马之奔千里困其将至古人云 (第 4a 页)
有别诏唯废伪主之身自馀士庶普从肆赦
向所陈说咸是格言非曰游谈共相欺误且刘叔(疑/)
谯周之计而获存 孙皓
用薛莹之词而致福此二子者
终有良臣之誉皆无陷君之讥何则所耻者小所存者 (第 32a 页)
郅支报雠也元帝赦其罪封汤关内侯赐黄金百
斤又晋龙骧将军王浚有平吴之功而王浑等论浚违
诏不受节度军令得 孙皓
宝物并烧皓宫及船浚上表
曰今年平吴实为大庆于臣之身更为咎累武帝赦而
不推拜辅国大将军封襄阳侯赐帛(唐 (第 3a 页)
之戮元龟匪遥 孙皓
之侯守株难得迷而未觉谅可悯
焉斯故未辨玄天之心不闻君子之论也
  一作皆隋书本传内自流于户外至入司文 (第 19a 页)
   陈后主论
长城公器识古人承平嗣主观其求忠谠之士禁左道
之人淫祀妖书镂薄假物即古明哲何以加焉但强寇
临边南国斯蹙礼义不举苛刻日滋邻好不敦骄傲是
务嬖妾五十尽有珥貂之容丽服一千咸取夭桃之色
加以贵妃夹坐狎客承筵玉貌绛唇咀嚼宫徵花笺䌽
笔吟咏烟霞长夜不疲略无醒日于时也隋德甫隆南
被江汉厚待间谍羊叔子之倾敌人不伐有丧楚恭王

之结邻好加以贺若谋勇应变如神擒虎雄风临机若
电莫不迎刀自裂听鼓争奔斩张悌之守迷降薛莹之
知命紫殿正色不用袁宪之言白刃交前但为无社之
计嗟乎龙盘虎踞之地露草沾衣千门双阙之间风烟
歇绝临江离别之感赴洛呜咽之悲五百里之俘囚累
累不绝三百年之王气寂寂长空一国为一人兴前贤
以后愚灭其来尚矣或问曰安乐公刘禅 归命侯孙皓
温国公高纬长城公陈叔宝并称域中之大㨿天下之 …… (第 7a 页)
陇蜀叔宝
绝无心肝对贾充以不忠之词和晋帝以邻国之咏是
其才也纵黄皓嬖岑昏宠高壤狎江总是任也剥面凿
孙皓
之刑弃亲即雠高纬之志其馀细故不可殚论
听吾子之悬衡任夫人之明镜客曰入井下策也 (第 7b 页)
  卢秀才霈墓志一首 龚进士轺墓志一首
   处士张府君墓志铭    张 说
府君讳恪其先晋人晋有张老韩有开地汉有留侯侯
八代 孙皓
为司空司空子宇为北平太守遭汉乱离家
于范阳至玄孙华复为晋司空遇难子孙南渡其处者
或寓于蒲坂周齐间有归 (第 1b 页)
若严兵守塞则冀方山固昔陇西伤破晁错兴言匈奴
慢侮贾谊愤叹方于今日皆为赊矣晋武中主耳值
虐乱天祚其德亦由钜平奉策苟贾折谋故能业崇
当年区宇一统况今陛下聪明圣哲天下归仁文德与
武功并震霜威共 (第 12b 页)

栖而不敢出非皆无战心诚力不足相抗至刘禅降服
诸营堡者索然俱散今江淮之难不过剑阁山川之险
不过岷汉 孙皓
之暴侈于刘禅吴人之困甚于巴蜀而
大晋兵众多于前世资储器械盛于往时今不于此平
吴而更阻兵相守征夫苦役日 …… (第 2a 页)
所备皆急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
坏则上下震荡吴缘江为国无有内外东西数千里以
藩篱自恃所敌者大无有宁息 孙皓
恣情任意与下多
忌名臣重将不复自信是以孙秀之徒皆畏逼而至将
疑于朝士困于野无有保世之计一定之心平常之 (第 2b 页)
彭祖
也虽然老子东周一柱下史耳幽王时有伯阳
父显王时有史儋本是二人且不与老子同时老子固
寿矣太史公欲合伯阳 …… (第 33a 页)
始封又国语曰大彭豕韦则商灭之注谓在武丁时自
尧至武丁中兴上下且七八百年亦无缘大彭之国自
兴至灭止当 彭祖
一世世之言彭祖寿者吾又可得而
必信之欤盖孔子所言老彭自是商之贤大夫不谓老 (第 33a 页)
以尊贵
骄人窦皇后病失明文帝幸邯郸慎夫人尹姬皆毋子孝
文帝崩孝景帝立乃封广国为章武侯长君前死封其
彭祖
为南皮侯吴楚反时窦太后从昆弟子窦婴任
侠自喜将兵以军功为魏其侯窦氏凡三人为侯窦太
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 (第 4a 页)
南皮章武侯先帝不侯及
臣即位乃侯之信未得封也窦太后曰人主各以时行
耳自窦长君在时竟不得侯死后乃封其子 彭祖
顾得 (第 29a 页)
光禄勋富平侯安
世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勤劳国家守职秉义以安宗庙
其益封万六百户功次大将军光安世子千秋延寿
皆中郎将侍中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
上封事曰圣王褒有德以怀万方显有功以劝百寮是
以朝廷尊荣天下 …… (第 11a 页)
安世曰掖庭令平生称我将军止之是也上追
思贺恩欲封其家为恩德侯置守冢二百家贺有一子
早死无子子安世小男 彭祖
(第 13b 页)
彭祖
又小与上同席研书
指欲封之先赐爵关内侯故安世深辞贺封又求损守
冢户数稍减至三十户上曰吾自为掖庭令非为 …… (第 13b 页)
曰朕微眇时故掖庭令
张贺辅道朕躬修文学经术恩惠卓异厥功茂焉诗云
无言不雠无德不报其封贺弟子侍中关内侯 彭祖

阳都侯赐贺谥曰阳都哀侯时贺有孤孙霸年七岁拜
为散骑中郎将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安世以父子
封侯在位 (第 14a 页)
  盖宽饶传(班固/)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
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諌大夫行郎中户将事劾奏卫将
军张安世子侍中阳都侯 彭祖
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
居位无补 (第 19b 页)
彭祖
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
为卫司马先是时卫司马在部见卫尉拜谒常为卫官
繇使市买宽饶视事案旧令遂 (第 19b 页)
   终军王褒贾捐之九人同传令终者鲜惟子云
   弃繻子渊作颂名高齐蜀而夭病随之即身非
   鼎烹能无惑辨命乎圣主贤臣文辞采密其排
    彭祖
厌乔松归之文王多士以祝寿考意主规 (第 1a 页)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夫神祗遐远吉凶难明虽中人自竭莫得其端而易以
感道故夫子寝答于来问终慎神怪而不言是以古人
显仁于物藏用于身知其不可众所共非故隐之彼非
所明也吾无意于庶几而足下师心陋见断然不疑系
决如此足以独断思省来论旨多不通谨因来言以生

此难方推金木未知所在莫有食治世无自理之道法
无独善之术苟非其人道不虚行礼乐政刑经常外事
犹有所疏况乎幽微者耶纵欲辨明神微祛惑起滞立
端以明所由而断以检其要乃为明微若但撮提群愚
(缺/) 蚕种忿而弃之因谓无阴阳吉凶之理得无似噎
而怨粒稼溺而责舟楫者耶论曰百年之宫不能令殇
子寿孤逆魁冈不能令 彭祖
夭又曰许负之相条侯英
布之黥而后王皆性命也应曰此为命有所定寿有所 …… (第 58a 页)
矣既曰寿夭不可求
甚于贵贱而复曰善求寿强者必先知灾疾之所自求
然后可防也然则寿夭果可求耶不可求也既曰 彭祖
七百殇子之夭皆性命自然而复不知防疾致寿去夭 (第 59a 页)
   再上伐吴表
羊祜与朝臣多不同不先博画而密与陛下共施此计
故益令多异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利

其一二止于无功耳其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直是计
不出已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故守之也自顷朝廷事
无大小异意蜂起虽人心不同亦繇特恩不虑后难故
轻相同异也昔汉宣帝议赵充国所上事效之后诘责
诸议者皆叩头而谢以塞异端也自秋已来讨贼之形
颇露若今中止 孙皓
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完修江
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
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 (第 13a 页)
   省吏议

   甲乙议
  书
   为文王与 孙皓

   答王琛书
  序
   穆天子传序
  乐歌
   晋四厢歌 …… (第 3a 页)
   甲乙议
昔乡里郑子群娶陈司空从妹后隔吕布之乱不复相
知存亡更娶乡里蔡氏女徐州平定陈氏得还遂二妃
并存蔡氏之子字元衅为陈氏服嫡母之服事陈公以

从舅之礼族兄宗伯曾责元衅谓抑其亲乡里先达以
元衅为合宜不审此事粗相似否(又王昌前母/服议略同)
  书
   为文王与 孙皓

    (时遣吴寿春降将徐绍孙彧衔命赍书皓遣/使报书方发使聘吴并令当时文士作书昭)
    (用 …… (第 15a 页)
此昭心之大愿也敢不承受若不获命则普
天率土期于大同虽重干戈固不获已也(太平御览载/荀勖为文王)
(与 孙皓
书饷杂色绫十端又/饷縠三端又饷细缣十疋)
   答王琛书
王陶丘州人(阙/)庙盗鲜卑金头宝带十二枚 (第 16b 页)
   谢赐鄣日笺

  书
   为石苞与 孙皓

   与董京书
  哀文
   和氏外孙道生哀文
   和氏外孙小同哀文
  诗
   答弘农故 …… (第 5a 页)
   谢赐鄣日笺
大恩赐鄣日其器虽小而礼遇甚弘昔卫绾锡六剑珍
而不用楚虽不敏且受而藏之
  书
   为石苞与 孙皓

盖闻见机而作周易所贵小不事大春秋所诛此乃吉
凶之萌兆荣辱之所由生也是故许郑以衔璧全国曹
谭以无礼 (第 20a 页)
   论郊祀不设乐

世咸传吴朝无雅乐案 孙皓
迎父丧明陵唯云倡伎昼
夜不息则无金石登歌可知矣
   又
或云今之神弦孙氏以为宗庙登歌也
  问
  (第 2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