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太仓州浚七浦杨林二塘记
大江以南皆号为泽国五湖之所汇浸而太仓之州与
嘉定之邑最为其门户水则泻湖以之海旱则资海以 通润
然其地颇高阜其水不虞溢而虞涸而其害亦不 (第 7a 页)
  憨山大师庐山五乳峰塔铭
  闻谷禅师塔铭 洞闻禅师塔铭
  鹤林法师塔铭
 第六十九卷 塔铭二
  雪浪大师塔铭  一雨法师
塔铭
  汰如法师塔铭 竺璠禅师塔铭
 第七十卷 传一
  吕讲经传 程尚书传
  雷孝子传 吴孝子 (第 41a 页)
衣一床而居霜降水落白月空虚禅律
对待经论繁兴密师四战人无得名法幢岿然
义天尝朗窥基非来雪浪不往
   一雨法师
塔铭
师名 (第 5b 页)
通润
(第 5b 页)
一雨
姓郑氏苏之西洞庭山人儿
时昼夜啼哭抱入寺见佛或出门见僧即止嬉
戏大树下累塼成塔指瓜礼拜稍长辞家入长 …… (第 5b 页)
  汰如法师塔铭
贤首之宗弘于雪浪其后为巢雨为苍汰皆于
吴中次补说法瓶锡所至在花山中峰两山云
岚交接梵呗相闻四公法门冢嫡如两鼻孔同
出一气但有左右耳巢雨迁谢苍汰与余法乳
之契益深而汰复以崇祯十三年十二月四日
顺世而去于是苍雪彻公作为行略而请余铭
其塔曰汰如法师明河号高松道者扬之通州
人姓陈氏母梦道人手法华经一卷来乞食而

生师年十馀岁善病父母送州之东寺依一天
长老剃度寺习瑜伽师究心大乘方等诸经兼
工词翰年十九腰包行脚遍参诸方见 一雨

公如子得母不复舍离随师住铁山继师住中
峰既而说法于杭之皋亭吴之花山白门之长
干寺藏海演迤词峰迥秀 (第 9b 页)
  上方寺迟同游不至
湖光斜绕寺松影曲藏关帆过烟中树僧归雨外山井

梧秋更老桥藓晚逾斑目极天涯尽扁舟不易还
  荪谷
曲磴馀苍藓危梁度碧云山深溪屡合树密径斜分佛
火寒犹见僧钟昼不闻空留争席处野老自为群
  通润(一首/)
    (第 11b 页)
通润
(第 11b 页)
一雨
吴人居常熟有秋水庵集
  将归简三如学公
晓起春寒甚思君岩上庐当门雪几许倚杖兴何如不 (第 11b 页)
衢樽
之俟酌加以长筵亘陛冠冕千群充堂溢霤僧侣山积
对别殿而重肩环高廊而接坐锥立不容棘刺无地承
法雨之 通润
悦甘露而忘归如百川之赴巨海类众星 (第 24b 页)
  吊竹
首尾节谁失始终心自空不能存片叶犹欲振清风想
尔初辞箨毅然如直躬耐寒兼耐暑孰与此君同
  焦山送别邬子远        通润(二首/)
送别临厓口千峰冷翠微大呼江月出狂啸海云飞断
壁风惊帽寒潮水溅衣相逢真不易何乃即言归
  春日焦山阅 (第 15b 页)
  江祯生归武林便寄虞长孺   如愚
时势寡偕偶行藏讵遂心才因龙井别记得虎林深子
有远游志余多避世襟溪寒石浅浅叶落雨阴阴高枕
忘穷达漫交信陆沉才名诚翠羽谈麈尽枭音麝在脐
应噬头存镜莫临几曾知善恶何必辨输金明岁西湖
柳虞翻差欲寻
  寄赠松寥湛公         通润

遥忆松寥阁亭亭江水中其人如白鹤御世若飘鸿双
眼澄秋镜孤怀敞素空寻花频冒雨候月不辞风兴到
书偏逸神来句 (第 38b 页)
  题帆影阁

楼开溪寺傍天与溪楼景白日倒疏帘几个风帆影
  焦山三诏洞          通润(三首/)
天书三度来高卧昼不起今人视古人空惜一江水
  丹井
萧萧松柏枝落落垂寒影尚有负罂人临花汲丹井
   (第 13a 页)
败之论自有致归成则茅土犹轻败则
追除自易六也其次曰奠辇毂昔汉徙富民以实京师
岂无深意盖无事则众贫乐其 通润
有警则群心倚其
重迁此即无形之金汤实在之兵食今都城萧竭不忍
见闻车户动至倾家流商嗷然载路重之市井无赖 (第 4b 页)
  (诸/集)
真可(字建观吴江人族姓沈氏/世号紫柏大师有茹退集)
通岸(字觉道南海人居光/孝寺有栖云庵集)
法生(字化仪崇德人少/林寺僧后居径山)
传慧(字朗初宁波人居/五井山延庆寺)
智观(字止先江都僧居吴/兴双髻峰有中峰革)
大壑(字玄津杭州净/慈寺僧有吴咏)
法杲(字雪山吴人居/华藏寺有集) 通润(字一雨吴僧居常熟秋水庵后居铁/山移住华山又移中峰有秋水庵集)
慧浸(字巢云苏州云隐/庵僧后住华山)
斯学(字悦友海盐慈会寺僧后/隐灵佑道林庵有幻华集)
智舷(字 (第 8a 页)
  (诸/集)
真可(字建观吴江人族姓沈氏/世号紫柏大师有茹退集)
通岸(字觉道南海人居光/孝寺有栖云庵集)
法生(字化仪崇德人少/林寺僧后居径山)
传慧(字朗初宁波人居/五井山延庆寺)
智观(字止先江都僧居吴/兴双髻峰有中峰革)
大壑(字玄津杭州净/慈寺僧有吴咏)
法杲(字雪山吴人居/华藏寺有集)

通润(字 一雨
吴僧居常熟秋水庵后居铁/山移住华山又移中峰有秋水庵集)
慧浸(字巢云苏州云隐/庵僧后住华山)
斯学( (第 8a 页)
。加以长筵互陛,冠冕千群,充堂溢霤,僧侣山积。对别殿而重肩,环高廊而接坐。锥立不容,荆刺无地。承法雨 之通
润,悦甘露而忘归。如百川之赴巨海,类众星之仰日月。自皇太子、王侯已下,侍中、司空袁昂等六百九十八人,
耕者。农功之第一义也。垦。除荒也。耕。犁也。凡垦辟荒地。春曰燎荒。(如平原草莱深者。至春烧荒。趁地气 通润。
草芽欲发。根荄柔脆。易为开荒。)夏曰掩青。(夏日草茂时开垦。谓之掩青。可当草粪。但根须长密。须藉强牛 (第 369L 页)
入虏帐。斩十数人。几获虏帅。仍斩顺岩。顺岩府奴也。润为府判官。有恩故匿润投虏。又匿润兄溢。阴以国机事 通润。
及润入义州。取置幕中。至是见斩。孝一复南出。收义旅入龟城青梁山。众至五百 (第 485L 页)
熟麰。欲见田家回望处。 明朝一雨
晚来收。
高阳路上奉赓 御制近体
高阳景趣画图中。十里秋风兴不穷。南涧清流凝粉壁。西山落照近房栊。惊 (第 333H 页)
 后闻焕章寺所藏 皇朝御笔。见失于贼手。推觅不得。故寺僧蓉华恐其蒙罪。溺死于水。是年冬。草堂所奉文正先祖文纯权先生影本。俱被寇患。怪变如是层生。无乃华阳洞运极否。为天地气数之所驱而然耶。痛惋罔涯。
宋伯渊字说
吾宗党有一士。渊植其名。伯渊其表德也。求字叙于拙。拙可以无溢美。故乃尔欤。拙尝读朱夫子中庸章句释渊渊其渊。曰渊渊静深貌。以立本而言。先儒继之曰。静深则有根本而不竭。盖本者德之谓也。比渊之为德。若沐浴群生。 通润
万物。仁也。恶浊止清。揽无滓秽。义也。滀而中渟。示人战兢。礼也。至纤至密。物无 (第 224L 页)
花胎。 明朝一雨
廉纤过。四事閒官领略来。
海国春正墐户开。满城歌吹动楼台。佳人纤手青传菜。游子新衫碧似苔。千里河山增 …… (第 60H 页)
惜东风隔浦啼。
冒夜名花娣妹齐。寻春屦及锦城西。江山佳丽壶中境。世界宽閒石窦栖。白屋三间能贮月。黄梅 一雨
可肥溪。故人不至芳辰暮。隔树流莺尽意啼。
和赠蔡彝叔 (第 6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