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曲類
詩文評類
   开元字舞赋(以全德崇文通/节声色为韵) 失 名
礼以训俗乐以移风粤我皇兮是崇字以形言舞以象

德肇开元兮是则是知圣人之合舞也既所以诞敷文
教亦所以拟象周旋自我作古示不相沿岂比夫汉主
习五行之典虞后陈两阶之前干戚之容虽备文字之
旨未全何以哉尽美尽善待吾君其具焉望之如云圣
人为君横御楼(一作/座)于北极(一作/楼)张古乐于南薰八佾
之羽仪繁会七盘之绮袖缤纷雷转风旋应鼍鼓以赴
节鸾回鹤举循鸟迹以成文 周瑜
之顾不作苍颉之字
爰分竦万方之壮观邈千古之未闻其渐也左之右之 (第 4b 页)
   同前          萧 昕
选劳策勋辨乐论德师旷侍晋如崇侑食之仪士丐平
王颇职蒸肴之礼于是小臣戒备太师辨章笙入悬间
歌升堂上礼亦异数既加笾而称节乐其无算方及旅
而扬觥率礼未见陈弓搢扑固宜行挞国子以行能不

著版籍徒编乏 周瑜
之听音同孔张之失位使仲尼忘
味不及在齐吴札观风还同自郐舞师见察而不迷于
乐章瞽人妄告请无废于杜举
  (第 8b 页)
   同前          郑 璲
国有地官以帅职乡则大夫而列位政无苟贰命在奉
初告于乡里颁司徒之禁令期于岁时登夫家之众寡
眷言甲者斯焉从政既受其法如玺印涂将教所理犹

金在铸是以俊造察本于乡闾贤能荐登于天府同谷
永之举士不失薛宣类 周瑜
之贡才无遗鲁肃况致事
有典大比作程询众之谟义存五物礼宾之饮道在三
年作良命官是甲未闻失德赏恭罚否彼宪 (第 13b 页)
  晚春崔中丞林亭会集诗序一首

  贺苏常二孙使君邻郡诗序一首
   周公瑾
墓下诗序一首
  游云门寺诗序一首
  鄂州何大夫创制夏亭诗序一首
  甘子堂各赋一物诗序一首
   …… (第 1b 页)
唐雅昭
示后学岂止于涂歌里诵遐迩悦慕而巳肃尝辱二公
之眷谨序篇首庶采诗者得之陈于太师以知其风
    周公瑾
墓下诗序
昔赵文子观九原有归欤之叹谢灵运适(集作/游)朱方兴
墓下之作或怀德异世或感旧一时而清词雅义 (第 7a 页)
终古
不歇十三年春予与友人欧阳仲山旅游于吴里巷之

间有坟岿然问于人则曰吴将军 周公瑾
之墓也予尝
览前志壮 (第 7b 页)
公瑾
之业历于(集作/于)遗墟想 (第 7b 页)
公瑾
之神息驾
而吊徘徊不能去昔汉纲既解当涂方炽利兵南浮江
汉失险 (第 7b 页)
公瑾
尝用寡制众挫强为弱燎火一举楼船灰
飞遂乃张吴之臂壮蜀之趾以魏祖之雄武披攘踯躅
救死不暇袁彦伯赞是功曰 (第 7b 页)
布公道赏不失德罚不滥刑又虽古之遗
直不能尚也昔管仲用法伯氏无怨子羔刑人终以见
德孔明之谪李严盖近之矣 周瑜
鲁肃咸起诸生鹗视
乌林鹰扬赤壁然肃为布衣当襄汉之际标卖田宅分 …… (第 9a 页)
财结士以求人杰此其志不小也 公瑾
推第于孙策子
敬辍粟于周郎咸有异于人者也子布刚简怀不挠之
节属桓王创业首赞经纶仲谋嗣立躬自扶翊古人所 …… (第 9b 页)
作/服)
不敢动是二大圣人岂不知兵乎周有齐太公秦有王
剪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弇虞诩段频魏有司马懿吴
周瑜
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
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绩
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 (第 15b 页)
闻可不
一战而擒也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备何异区犬
羊之群饵豺虎之口固知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斯言
近矣 周瑜
方严兵取蜀会物故于巴丘若其人尚存恐
玉垒铜梁非刘氏有也然备数困败而意不折终能大 (第 13a 页)
转湖州司兵参军邮亭利权豪富僦
市脂膏不践玉帛何阶须开元皇帝之潜春闱也以府
君后之季父时之正人吴札识音 周瑜
能听迁太常主
簿寻以地近姻戚望出衣冠仍加朝散大夫试本寺丞
属国家有事上玄张皇大礼洽革旧典节制新仪超上 (第 15b 页)
是寄公无愧焉萧湘之役凭陵岛屿风船火舰 周瑜

赤壁之兵盖舳䄡舻魏齐有横江之战仍为平南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湘衡桂武四州刺史遂得左广回
扄辚车反 (第 13a 页)
 来皋
选劳策勋辨乐论德师旷侍晋知崇侑食之仪士会平

王颇识殽烝之礼于是小臣戒备大师辨章笙入悬间
歌升堂上礼亦异数既加边而称节乐其无算方及旅
而扬觥率礼未见陈弓搢朴固宜行挞国子以行能不
著版籍徒编乏 周瑜
之听音同孔张之失位使仲尼忘
味不及在齐吴札观风还同自郐舞师见察而不迷于
乐章瞽人妄告请无废于杜举
  (第 5a 页)
统兵数万与豫州协
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
强鼎足之形成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 周瑜
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左将军并力拒操遂破
操于赤壁
 文章辨体汇选卷六十五 (第 12b 页)
  克黄祖表(孙策/)
臣讨黄祖以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羡县刘表遣将
助祖并来趣臣臣以十一日平旦部所领江夏太守行
建威 中郎将周瑜
领桂阳太守行征虏中郎将吕范领 (第 6b 页)
  选用议(魏和洽/)
天下大器在位与人不可以一节俭也俭素过中自以
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今朝廷之议吏有著

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长吏过营形容不饰衣裘敝
坏者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
府大吏或自挈壶餐以入官寺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
为可继也今崇一概难堪之行以检殊涂勉而为之必
有疲瘁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
隐伪矣
  论不送质议 (吴周瑜/
)
昔楚国初封于荆山之侧不满百里之地继嗣贤能广 (第 13b 页)
土开境立基于郢遂据荆阳至于南海传业延祚九百
馀年今将军承父兄馀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
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汎舟举
帆朝发夕到士风劲勇所向无敌有何偪迫而欲送质
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
不往便见制于人也极不过一侯印仆从十馀人车数
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观其变若
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兵

犹火也不戢将自焚将军韬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质
之有
  论拒曹操议 (周瑜/
)
操虽托名汉将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
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
当横行天 (第 14b 页)

者可不推求其故乎赤壁之役人皆谓吴所以胜魏者
黄盖之一炬也殊不知斫案之顷孙权何所激而奋怒
密表之后 周瑜
何所见而请行则吴之立国必阴有足
恃者矣国险民附贤能效用其大势之重若此则赤壁
之险非地势之险有所恃而能 (第 3a 页)
事更申前好二族俱荣流祚后嗣以明雅素中诚之效
抱怀数年未得散意昔赤壁之役遭离疫气烧船自还
以避恶地非 周瑜
水军所能抑挫也江陵之守物尽谷
殚无所复据徙民还师又非瑜之所能败也荆土本非
已分我尽与君冀取其馀非相侵 (第 9b 页)
食人无相固之心杂以山夷轻躁易动
非久安长治之国也又其山川包络四要固用武之场
聚争之地也故东望樊口则慕 周瑜
之雄西顾岘山则
感叔子之惠载观荆门则悲昭烈之绩极眺中原则痛
武穆之忠山河犹是人物已非心伤叹矣凄其涟如 (第 19a 页)
  与虞翻(吴长沙桓王孙策/)
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勿谓孙策作郡吏相待也
  吴大帝与曹操
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上孙权 (周瑜/
)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侯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 (第 19b 页)
叱辱齐侯服不敢动是一大圣人岂不知兵乎
周有齐太公秦有王剪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弇虞诩段
颎魏有司马懿吴有 周瑜
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
公元凯梁有梁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
国朝李靖李绩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 (第 19b 页)
  辨亡论上(晋陆机/)
昔汉氏失御奸臣窃命祸基京畿毒遍宇内皇纲弛顿
王室遂卑于是群雄蜂骇义兵四合吴武烈皇帝慷慨

下国电发荆南权略纷纭忠勇霸世威棱则夷羿震荡
兵交则丑虏授馘遂扫清宗祊蒸禋皇祖于时云兴之
将带州焱起之师跨邑哮阚之声风驱熊罴之族雾合
虽兵以义动同盟戮力然皆苞藏祸心阻兵怙乱或师
无谋律丧威稔寇忠规武节未有如此其著者也武烈
既没长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发招揽遗老与之述
业神兵东驱奋寡犯众攻无干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
诛叛柔服而江外底定饬法修师则威德翕赫宾礼名

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 周瑜
为之杰彼二君子
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
以气集江东盖多士矣将北伐诸华诛锄干纪旋皇 …… (第 16a 页)
声而响臻志士希光而景骛异人辐凑猛士如林于是
张昭为师傅 周瑜
陆公鲁肃吕蒙之俦入为腹心出为
股肱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韩当
潘璋黄盖蒋钦周泰之属宣其力 …… (第 16b 页)
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
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师千旅虎步原隰谟臣盈室
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一宇宙之气而 周瑜
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迹远遁汉
王亦凭帝王之号帅巴汉之人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
报关侯之败图 …… (第 17a 页)
  辨亡论下

昔三方之王也魏人据中夏汉氏有岷益吴制荆扬而
奄交广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刘公因
险以饰智功已薄矣其俗陋矣夫吴桓王基之以武太
祖成之以德聪明睿达懿度弘远矣其求贤如不及恤
民如稚子接士尽盛德之容亲仁罄丹府之爱拔吕蒙
于戎行识潘浚于系虏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
授器不患权之我偪执鞭鞠躬以重陆公之威悉委武
卫以济 周瑜
之师卑宫菲食以丰功臣之赏披怀虚已 (第 19a 页)
万来攻孙权而 周瑜
黄盖败之于赤壁苻坚发长安戎
卒六十馀万骑二十七万以侵晋而谢玄谢石乃败之
于淝水然赤壁不过一焚而走淝水 (第 16b 页)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 周瑜
程普鲁肃等水
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
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 …… (第 5a 页)
  鲁肃传(陈寿/)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
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发财货

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 周瑜

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
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 (第 13b 页)
周瑜
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
结定侨札之分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肃见术无纲
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馀人 …… (第 13b 页)
江陵后下屯陆口
威恩大行众增万馀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十九年从
权破皖城转横江将军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
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仍伪报曰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