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与大司马争班军
事公偕给事中今大司徒殷公正茂衷之俱忻服寻课
六载绩御史大夫屠公侨慎许可顾当公上考曰子 真
御史
也然竟以大帅轧之故弗获留𠨩福建按察司副
使公之宦闽以佐司事兼行海防至则庀练于馀皇浚
城深沟约束井井 (第 16a 页)
事公偕给事中今大司徒殷公正茂衷之俱忻服寻课
六载绩御史大夫屠公侨慎许可顾当公上考曰子 真
御史
使公之宦闽以佐司事兼行海防至则庀练于馀皇浚
城深沟约束井井 (第 16a 页)
阁同乡
皆往见贽奉甚厚文定弗悦公独后往且用礼贽甚见
嘉奖为御史文定尝过其家径造卧内见其服用简朴
叹曰 真御史 也公去瑞昌三十馀年大夏奉使过浔阳
有父老数十人拜而告曰某等皆尊公所恤民也故来
见君乃述公旧政数十事且 (第 11b 页)
皆往见贽奉甚厚文定弗悦公独后往且用礼贽甚见
嘉奖为御史文定尝过其家径造卧内见其服用简朴
叹曰 真御史 也公去瑞昌三十馀年大夏奉使过浔阳
有父老数十人拜而告曰某等皆尊公所恤民也故来
见君乃述公旧政数十事且 (第 11b 页)
又 谢铎
欲向西风酹一樽乾坤何处著英魂百年事过风前
烛千古名传海上村香火半龛谁地主孙枝一叶是
君恩夕阳满地伤心泪付与江流自吐吞
谒正学先生祠堂 吉安 袁道
我从东南行清风东南至往事垂百年行人口如矢
大商有夷齐大唐有王魏稽首拜先生地下知谁愧
附家传
故 (第 29b 页)
欲向西风酹一樽乾坤何处著英魂百年事过风前
烛千古名传海上村香火半龛谁地主孙枝一叶是
君恩夕阳满地伤心泪付与江流自吐吞
谒正学先生祠堂 吉安 袁道
大商有夷齐大唐有王魏稽首拜先生地下知谁愧
附家传
故 (第 29b 页)
贺监察御史邓君考绩序
仁和邓君良臣为御史既三年实弘治癸丑秋九月也
三年于制为初考考必于其院院符吏部部考之亦制
也院考良臣称部亦如之大约皆谓良臣以明敏之资
发优长之识称所谓御史者虽然良臣独称为御史哉
随所任之无不可也始予丙午冬见之崇文邸舍中退
而忸怩者累日叹曰吾安得如良臣乎明年同丁未进
士进士三百五十人见之若有不克见者焉予喜自慰
曰不独予之不如也予窃禄翰林已酉良臣亦选试于
院庚戌为 真御史 寻被完城之命予且归矣壬子冬予
至京良臣已巡城西隅监内帑赫然有能名于时又出
稽边储于湖南诸溪境上予入自 (第 9a 页)
仁和邓君良臣为御史既三年实弘治癸丑秋九月也
三年于制为初考考必于其院院符吏部部考之亦制
也院考良臣称部亦如之大约皆谓良臣以明敏之资
发优长之识称所谓御史者虽然良臣独称为御史哉
随所任之无不可也始予丙午冬见之崇文邸舍中退
而忸怩者累日叹曰吾安得如良臣乎明年同丁未进
士进士三百五十人见之若有不克见者焉予喜自慰
曰不独予之不如也予窃禄翰林已酉良臣亦选试于
院庚戌为 真御史 寻被完城之命予且归矣壬子冬予
至京良臣已巡城西隅监内帑赫然有能名于时又出
稽边储于湖南诸溪境上予入自 (第 9a 页)
南京都察院理刑知县俞君墓志铭
俞君讳世德字守宗无锡人同予丁未进士也出知肃
宁县弘治九年七月以治最召入理都察院刑狱得南
院凡官理刑在院六阅月即 真御史 君被命已疾作不
堪骑舁行留京师召医饮善药冀差瘥上道而日转剧
医至辄阳绐归治剂脱乃遁去锡人皆义君多来视 (第 6b 页)
俞君讳世德字守宗无锡人同予丁未进士也出知肃
宁县弘治九年七月以治最召入理都察院刑狱得南
院凡官理刑在院六阅月即 真御史 君被命已疾作不
堪骑舁行留京师召医饮善药冀差瘥上道而日转剧
医至辄阳绐归治剂脱乃遁去锡人皆义君多来视 (第 6b 页)
送任宗海序
江之西大省也人秀而服儒吾伊佔毕连东西家焉田
叟村氓下逮执役之贱亦口掇书史援章条以相挤轧
大吏至则旁听仄睨以下上其讥评适当其意吹声鼓
誉恒若弗及其弗然媒糵以甚其真其亦弗少矣故官
于其地才能之收叙恒首它藩而庸冒偾事亦往往而有
温江任君宗海之为江西按察佥事翰林学士紫崖马
先生来速赠言先生文章家不自为告欲以公诸人示
信重不自其乡始也其可辞君慎密澄莹由进士拜行
人积有贤问遂拜南京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批逆鳞而
几不脱虎口者屡之其按凤阳监龙江商课也宿蠹梳
爬风裁尤炳烺可谂左珰失故利私患苦之然对人必
曰 真御史 (第 6b 页)
真御史 江西声烈其无是豫占耶夫讯谳之
司激扬风纪之任无所择于中外迩疏焉尔策健马驾
轻车以载驰乎熟路无忧其弗至 (第 6b 页)
江之西大省也人秀而服儒吾伊佔毕连东西家焉田
叟村氓下逮执役之贱亦口掇书史援章条以相挤轧
大吏至则旁听仄睨以下上其讥评适当其意吹声鼓
誉恒若弗及其弗然媒糵以甚其真其亦弗少矣故官
于其地才能之收叙恒首它藩而庸冒偾事亦往往而有
温江任君宗海之为江西按察佥事翰林学士紫崖马
先生来速赠言先生文章家不自为告欲以公诸人示
信重不自其乡始也其可辞君慎密澄莹由进士拜行
人积有贤问遂拜南京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批逆鳞而
几不脱虎口者屡之其按凤阳监龙江商课也宿蠹梳
爬风裁尤炳烺可谂左珰失故利私患苦之然对人必
曰 真御史 (第 6b 页)
真御史 江西声烈其无是豫占耶夫讯谳之
司激扬风纪之任无所择于中外迩疏焉尔策健马驾
轻车以载驰乎熟路无忧其弗至 (第 6b 页)
赠王石泉山东右辖序
吾闽幸王公石泉总吾臬也右良植弱浊冒敛戢豪食
风为之沮未半岁公有山东右辖之命民群言之当道
请留非不知其不可而愬愬然以幸闻于上以终还而
畀之闽斯人心也公初为御史有名巡湖南湖南人称 真御史 必曰公曰公及知广陵广陵人安而服习之历
两迁始总湖臬而再总吾闽也人以为滞公邃学精识 (第 16b 页)
吾闽幸王公石泉总吾臬也右良植弱浊冒敛戢豪食
风为之沮未半岁公有山东右辖之命民群言之当道
请留非不知其不可而愬愬然以幸闻于上以终还而
畀之闽斯人心也公初为御史有名巡湖南湖南人称 真御史 必曰公曰公及知广陵广陵人安而服习之历
两迁始总湖臬而再总吾闽也人以为滞公邃学精识 (第 16b 页)
赠李刘二生使还江右诗序
匡庐白鹿之故壤也宋考亭朱晦翁一尝作新之后遂
无闻焉我朝文教诞敷乡先辈翟公守南康日始图创
复旧观潮阳李先生继之白鹿书院之名复闻于天下
成化十七年江西按察使耻庵陈先生乃谋于提督学
校宪副钟公佥事冷庵陈公大参祁公慨然以作新斯
文为已任谓予于考亭之学亦私淑诸人者宜领教事
乃具书币告于巡镇遣二生李士达刘希孟如白沙以
请同时司藩臬诸贤咸与闻之外则东白张先生广东
大方伯彭公按察使闵公吉水 袁德纯 各以书遗予云
辉日映交迸衡宇二生以诸公之命命予予览币而惊
置书而走走且告曰二生莫误诸公欲兴白鹿之教复 (第 23b 页)
匡庐白鹿之故壤也宋考亭朱晦翁一尝作新之后遂
无闻焉我朝文教诞敷乡先辈翟公守南康日始图创
复旧观潮阳李先生继之白鹿书院之名复闻于天下
成化十七年江西按察使耻庵陈先生乃谋于提督学
校宪副钟公佥事冷庵陈公大参祁公慨然以作新斯
文为已任谓予于考亭之学亦私淑诸人者宜领教
乃具书币告于巡镇遣二生李士达刘希孟如白沙以
请同时司藩臬诸贤咸与闻之外则东白张先生广东
大方伯彭公按察使闵公吉水 袁德纯 各以书遗予云
辉日映交迸衡宇二生以诸公之命命予予览币而惊
置书而走走且告曰二生莫误诸公欲兴白鹿之教复 (第 23b 页)
又
章因起倒伤烦诸疾乘之自汗耳鸣心气虚损肌肤由
是不实得七月五日书承养生在去其害生者章之病
多自取由不介意生死故一切任之今则末如之何矣
古人漏船之喻良有以也他日见云谷丈人试为叩之
曰闾丘之命将悬于丰干之手屈平数语尽摄生之妙
或者知之而为之弗蚤终亦无补于漏船不如探囊中
一丸与之又恐分薄缘浅者无以当之如何书中断制
平湖去就章亦未敢率尔盖一时事体所关万一有甚
难处者非但欲存忠厚而已俟更得其曲折详细是非
不难见也别纸报 袁德纯 来按治陈邦伯死于道路此
于天命亦何所增损而使人动念耶是岂无害于生终
不如坐忘之愈也 (第 50a 页)
章因起倒伤烦诸疾乘之自汗耳鸣心气虚损肌肤由
是不实得七月五日书承养生在去其害生者章之病
多自取由不介意生死故一切任之今则末如之何矣
古人漏船之喻良有以也他日见云谷丈人试为叩之
曰闾丘之命将
或者知之而为之弗蚤终亦无补于漏船不如探囊中
一丸与之又恐分薄缘浅者无以当之如何书中断制
平湖去就章亦未敢率尔盖一时事体所关万一有甚
难处者非但欲存忠厚而已俟更得其曲折详细是非
不难见也别纸报 袁德纯 来按治陈邦伯死于道路此
于天命亦何所增损而使人动念耶是岂无害于生终
不如坐忘之愈也 (第 50a 页)
恳恳目之所见必
行言而虽久可覆御史王璜按浙辟不畏势浙有重人
冤之璜罢官君以副使至京重人问璜何如人君曰 真
御史 也重人惭沮君之葬也恒山中丞寔铭叙述咸徵
实可传子姓又请予铭其隧左玄石词曰台有廉臣轩 (第 56a 页)
行言而虽久可覆御史王璜按浙辟不畏势浙有重人
冤之璜罢官君以副使至京重人问璜何如人君曰 真
御史 也重人惭沮君之葬也恒山中丞寔铭叙述咸徵
实可传子姓又请予铭其隧左玄石词曰台有廉臣轩 (第 56a 页)
柬涂镜宇中丞
晋中一奉教后无从起居林皋人又僻处深山无真信
使荷门下念我再辱瑶华昔人谓年相若道相似故声
应气求不佞于门下同志年而道则敢望仙踪盖步趋
不遑矣匪䛕匪䛕修身为本之说近从见老集中始知
此老根宗传曾子一派学问一向得其书即散圣门宗
派惟颜子卓尔地步难言不如曾子学问足继往开来
宜门下服膺之不忘也
柬孙月峰总督
翁书盖今年春初乃至年暮始到通问之难如是捧翁
书受教良深以 明德纯 诚大老如翁犹自省有错欲循 (第 12a 页)
晋中一奉教后无从起居林皋人又僻处深山无真信
使荷门下念我再辱瑶华昔人谓年相若道相似故声
应气求不佞于门下同志年而道则敢望仙踪盖步趋
不遑矣匪䛕匪䛕修身为本之说近从见老集中始知
此老根宗传曾子一派学问一向得其书即散圣门宗
派惟颜子卓尔地步难言不如曾子学问足继往开来
宜门下服膺之不忘也
柬孙月峰总督
翁书盖今年春初乃至年暮始到通问之难如是捧翁
书受教良深以 明德纯 诚大老如翁犹自省有错欲循 (第 12a 页)
送沃御史序
饥易为食渴易为饮人之至情也苛政之害非饥渴所
能喻也昔泰山妇人三世死于虎以无苛政而不去孔
子以为苛政猛于虎永州之民业捕蛇者其祖父死之
其身几死者数然不毒蛇而毒于役赋柳子以为赋敛
之害毒于蛇夫生人之害未有毒于蛇与虎也而苛政
过之予故曰苛政之害非饥渴所能喻也丙戌进士沃
君文渊以监察御史按治江西历临瑞袁吉察苛政之
毒吾民者尽解而去之贪墨震慑闻气遁逃轺车所至
父老举手加额曰不图今日见 真御史 谁从天子复借 (第 14a 页)
饥易为食渴易为饮人之至情也苛政之害非饥渴所
能喻也昔泰山妇人三世死于虎以无苛政而不去孔
子以为苛政猛于虎永州之民业捕蛇者其祖父死之
其身几死者数然不毒蛇而毒于役赋柳子以为赋敛
之害毒于蛇夫生人之害未有毒于蛇与虎也而苛政
过之予故曰苛政之害非饥渴所能喻也丙戌进士沃
君文渊以监察御史按治江西历临瑞袁吉察苛政之
毒吾民者尽解而去之贪墨震慑闻气遁逃轺车所至
父老举手加额曰不图今日见 真御史 谁从天子复借 (第 14a 页)
大理寺卿陈矩斋配朱氏墓志铭
矩斋昔在御史端已率物不激不随其气穆如百僚敬
惮麟得之独详何以故御史台曰道总十有三刑曹曰
司亦十有三相去仅一围棘曹吏出入道焉政事亦时
有关白麟初为曹吏矩斋在台长居数年矩斋出按畿
辅澄清之望尤烈时麟进秩员外郎奉玺书恤刑至其
按属乃取矩斋之断案而平反之每详一狱辄兴一感
悉得其禁奸除暴之法仰而叹曰天生矩斋 真御史 才
也正德丙寅矩斋升江西按察司副使无何逆瑾以私
忿矫诬废为编氓麟闻之为之推案废食戊辰麟出守 (第 9a 页)
矩斋昔在御史端已率物不激不随其气穆如百僚敬
惮麟得之独详何以故御史台曰道总十有三刑曹曰
司亦十有三相去仅一围棘曹吏出入道焉政事亦时
有关白麟初为曹吏矩斋在台长居数年矩斋出按畿
辅澄清之望尤烈时麟进秩员外郎奉玺书恤刑至其
按属乃取矩斋之断案而平反之每详一狱辄兴一感
悉得其禁奸除暴之法仰而叹曰天生矩斋 真御史 才
也正德丙寅矩斋升江西按察司副使无何逆瑾以私
忿矫诬废为编氓麟闻之为之推案废食戊辰麟出守 (第 9a 页)
剑南。奏夺为观察推官。授监察御史。未几。御史台疏言行
能高。不宜用外府。即诏为 真御史。 半岁。分部东都台。迁殿
中侍御史。元和八年四月。诏徵既至。宰相欲白以为起居
舍人。经一月。疽发背。六 (第 14b 页)
能高。不宜用外府。即诏为 真御史。 半岁。分部东都台。迁殿
中侍御史。元和八年四月。诏徵既至。宰相欲白以为起居
舍人。经一月。疽发背。六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