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书赵氏族谱后
右天台木庵赵先生季通所修本宗谱自恭肃王元俨
至先生凡十有三世恭肃而下至汝岚凡九世其世次
详于宋史宗室系者可参见也九世而下至先生非复
宋史之纪特见于所修之谱而其世次犹因其先朝所
次之字以为序于所自出之宗则先生尤致其详者也
然见于其谱与载诸史微有不同者先生亦不敢增损
其谱以求其合于史氏所书大抵谱之载相承于先世
者未必皆失实而古今史官所纪载其事有详略亦未
必尽得其实也此又先生修谱之微意焉先生笃厚而
有文学始自永丰县令改国子博士明年迁司业又二
年改北京国子司业升赵王府左长史其时临川 董公
子庄 亦自北京国子司业升为右长史自二公之去太
学久矣而语司业之贤者必以二公并称之及其为长
史也士大夫又以谓 …… (第 18a 页)
题薛节妇传后
予读翰林编修郑君好义所为宁海薛节妇传而嗟夫
今之世闺门女妇之行有合于古之道者庶几其有警
于世也盖节妇年未三十而夫亡卒能守节誓死不二
于乎此共姜氏柏舟之诗所以见录于圣人而垂戒于
无穷也彼徒一女妇耳若夫杰然忠烈之士世岂无之
苟有以著之皆有以警于世也
题高閒云集后
右高閒云集一卷诗凡若干首北京 国子司业董君子
庄 之尊父养性先生之遗作也先生处乎山林生平无
一物汨乎其中故其见于诗者油然旷出乎万类而不
可及也于乎先生 (第 31a 页)
右天台木庵赵先生季通所修本宗谱自恭肃王元俨
至先生凡十有三世恭肃而下至汝岚凡九世其世次
详于宋史宗室系者可参见也九世而下至先生非复
宋史之纪特见于所修之谱而其世次犹因其先朝所
次之字以为序于所自出之宗则先生尤致其详者也
然见于其谱与载诸史微有不同者先生亦不敢增损
其谱以求其合于史氏所书大抵谱之载相承于先世
者未必皆失实而古今史官所纪载其事有详略亦未
必尽得其实也此又先生修谱之微意焉先生笃厚而
有文学始自永丰县令改国子博士明年迁司业又二
年改北京国子司业升赵王府左长史其时临川 董公
子庄 亦自北京国子司业升为右长史自二公之去太
学久矣而语司业之贤者必以二公并称之及其为长
史也士大夫又以谓 …… (第 18a 页)
题薛节妇传后
予读翰林编修郑君好义所为宁海薛节妇传而嗟夫
今之世闺门女妇之行有合于古之道者庶几其有警
于世也盖节妇年未三十而夫亡卒能守节誓死不二
于乎此共姜氏柏舟之诗所以见录于圣人而垂戒于
无穷也彼徒一女妇耳若夫杰然忠烈之士世岂无之
苟有以著之皆有以警于世也
题高閒云集后
右高閒云集一卷诗凡若干首北京 国子司业董君子
庄 之尊父养性先生之遗作也先生处乎山林生平无
一物汨乎其中故其见于诗者油然旷出乎万类而不
可及也于乎先生 (第 31a 页)
见可见者往往出于仓卒颠沛之际故周子旭兄弟
之义人称之无间言焉夫子旭兄弟如此视汉之孔
褒唐之陆南金岂有优劣哉 董子庄 称子旭他行尚
多余以为孝弟人道大端也是以特录之
雪崖先生传
雪崖先生临江新淦人姓金氏讳固字守 (第 7b 页)
之义人称之无间言焉夫子旭兄弟如此视汉之孔
褒唐之陆南金岂有优劣哉 董子庄 称子旭他行尚
多余以为孝弟人道大端也是以特录之
雪崖先生传
雪崖先生临江新淦人姓金氏讳固字守 (第 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