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当不可用则虽才不用蘧伯玉之卷而怀之是也
审于义安于命又何必拘拘剪剪以处夫才不才之间
也哉
  得失论 (童承叙/
) (第 4a 页)
门江声呜咽分手关塞风烟惘然为君作垂老别
  送五岳陈公升福建按察使序(任瀚/)
往余待罪宫坊尝与沔阳 童士畴
共结诗社则闻竟陵
郭外有所谓苏山公者盖蔚然以诗名家其人朴忠亮
节有古道亟欲一见而不可得后二十年乃得见 (第 14b 页)
沔阳会丙子丁丑两岁大祲独加意抚字民赖以
无徙亡暇则开阁与诸生谈艺遂令文体翕然丕变其
所造士甚多若太史 童士畴
其最著者不肖时以童子
独受知焉辛巳擢贰宁波其治亦如沔尤留意兴学癸
未擢山西按察司佥事颛督屯田凡积弊湔 (第 37b 页)
   怀恨赋         (晋/)潘 尼
伊畴昔之怀愤思天飞以远迹望循涂而投轨溯朔风
以理翮冀云雾之可凭希天路之开辟何时愿之多违
奄就羁以服役因吴坂之峻岨畏盐车之严筴嗟游处

之弗遇奚郁悒之难任背宇宙之寥廓罗网罟之重深
当屏气以敛迹焉游豫以娱心傅释板以亮殷望投竿
而相姬穷独善以全质达兼利以济时聃安志于柱史
由抗迹于嵩箕理殊涂而同归惟百虑其何思敢因虚
以托谈遂逡巡而造辞
  闵水赋           (明/)童承叙
王沙公子收吟发兴戒御敕驺周游乎竟陵之陆长眺
乎江汉之流裴回大堤之旁踌躇故城之上物蹇产而 (第 41a 页)
文地有雅山署以见志生而明颖至性过人于书无所
不窥习然以文过奇故多不录而其游太学则为祭酒
吕先生楠司业 童先生承叙
所赏识迨策名袖然前列
缙绅好称说之矣始吕世世什一累息而沔阳公稍用 (第 2a 页)
童士畴
乃又得陈生何易也又十年所而举乡荐游
太学益肆其力于古其交游亦日进如张少保治傅司
徒颐尹宗伯台朱司空衡 (第 12a 页)
  静海遇张汝祯夜话
日夕系兰桡山城围海县岚光互明灭水雾递隐见凉
月鉴广原灵飙振芳甸幽人抱遐心踟蹰夜将半仰观
河汉流俯察昆虫变侧闻哀鸿音携手泪如霰
  童承叙(一首/)
   承叙字士畴一字汉臣沔阳人正德辛巳进士
   改庶吉士授编修进侍讲历中允司经局洗马
   国子 (第 10b 页)
方侯名克字惟力桐城人
今为陜西苑马少卿修桥之役始壬子五月毕于八月
二十日记之日为癸丑夏六月既望适钱塘 童公汉臣
来为郡公由桥入境未见吏民已慕忠惠之风慨然有
踵盛绳美之想故于斯石之役属意焉亦可书也 (第 69a 页)
靖十九年亦曾廷议薛瑄彼其时固毫无间言也而
子童承叙
赞善浦应麒犹以为事体重大莫若少缓竟
以报罢至隆庆元年复下廷议则在议诸臣或挽或推
惟恐其不预于泽宫尸祝 …… (第 7b 页)
一时与议之臣亦多有耆旧老成直谅
多闻之士而不皆为二臣左袒者是舆论未协而事久
论定尚非其时也臣等有感于 承叙
应麒之言故敢亦 (第 7b 页)
  (谥文裕有/泰泉集)
王用宾(字元兴咸宁人正德辛巳进士/累官南礼部尚书有三渠集)
何栋(字伯直长安人正德辛巳进士历官右副都御史/提督蓟州加兵部侍郎进右都御史有太华集)
廖道南(字鸣吾蒲圻人正德辛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谪徽州通判寻复职有玄素子)
  (集/) 童承叙(字士畴一字汉臣沔阳人正德辛巳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国子司业左春坊左庶子有内方集)

(第 12b 页)
  (谥文裕有/泰泉集)
王用宾(字元兴咸宁人正德辛巳进士/累官南礼部尚书有三渠集)
何栋(字伯直长安人正德辛巳进士历官右副都御史/提督蓟州加兵部侍郎进右都御史有太华集)
廖道南(字鸣吾蒲圻人正德辛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谪徽州通判寻复职有玄素子)
  (集/)
童承叙(字 士畴
(第 12b 页)
汉臣
沔阳人正德辛巳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国子司业左春坊左庶子有内方集) (第 12b 页)
于敦行而不在乎多言。务于实胜而不贵于虚谈。则吾道幸甚。以上二十三臣。言虽人人殊。而其以为可祀则一也。 庶子童承叙
则曰。莫如姑缓。以俟将来。赞善浦应麒则曰。如董仲舒,韩愈,王通诸人。亦各旷千古而后始定。虽以俟后世可 …… (第 441H 页)
庭俎豆。宜得其人焉。以彰国家之盛。则如瑄者。庶无忝玆选矣。故集众之思。无或疵议。此推仰先哲之心也。而 庶子童承叙
谓程朱高第如罗从彦,李侗,尹焞,黄干。尚未得祀。近时儒者如吴与弼,胡居仁,陈献章。亦应从祀。舍彼取此 …… (第 441L 页)
日。奉 圣旨圣贤道学不明。士习趋流俗。朕深有感焉。薛瑄能自振起。诚可嘉尚。但公论久而后定。宜俟将来。 童承叙,
浦应麒议是罢。司马光,陆九渊从享。与四配等位次。俱历代秩祀。又经我 太祖钦定。都只照旧。今后不许妄议 (第 44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