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雜家類
之恸
绕枢有庆鸣社承辉而懿号未彰贞魂莫祔恐无以懋
遵圣绪光慰孝思公于是承命有宣懿祔庙之制初文
宗皇帝 思宗
社之灵祧祖之重传于夏启既不克终归
于与夷又未能立乃推帝尧敦叙九族之道弘魏文荣
乐诸弟之志天街之北獯鬻 (第 15a 页)
而不足著冰防者君子不由
也中行穆子不受鼓降惧贾贰于边鄙况治国安君大
事哉一夫之言猾诸夏言不可以不慎矣 烈皇帝
握操
健斧锄逆章奸若得三四名弼夹辅其间自然迅发如
霆剪除茨蔓乃至旋睇无人姑示之镇静魏客田崔咸
逸显戮 (第 7a 页)
   国靖远伯王公墓志铭(彭时/)
公讳骥字尚德姓王氏其先太原人自秦汉以来为将
相者踵接蝉联族远而分世次莫可考后有宦游云中
者因家宣宁即公所自出也曾祖守道克世儒业祖
仕元保定高阳尹父成以宦家子留居于束鹿吕村
里入国朝遂占籍焉成以读书力农为务里钜族程子
晋见而贤之妻以 (第 6b 页)
门越太行铲危磴夷高冈马无泛驾兮銮佩锵
锵车靡摧轮兮和铃鉠鉠纷曶霍以电迈震隐辚以军
装坌入乎旧宫之皇皇 思宗
祖之艰难咏潜龙于沂康
出德教兮修国章问老病兮劝农桑岂徒率子弟以佐
酒歌大风而还乡此圣人之巡狩也古者为 (第 16b 页)
谓秦庄襄王母本夏氏而华阳夫人子之
引以为据则夏氏华阳同为秦孝文夫人此如戴妫生
卫桓而庄姜以为已子又如 明庄烈皇帝
生于刘太后
而为李选侍所养非其比也故人主立储不在迟早必 …… (第 12a 页)
体而不正前所云
庶子为父后者是也盖适子为正体庶子则体而不正
以为皆先君一体而非其正也汉孝文之继孝惠明
之继熹宗皆是也若诸宗入继则正而不体谓先君 (第 13a 页)
则不见状志曩者其曾孙
云章曾示一传是孙承宗作不善碑版了无可纪今并
此传亦无有矣且锦衣再袭最饶名迹曾见 庄烈皇帝
有亲笔东司房敇而元素先生有救给谏姜埰及举人
祝渊诸大节俱恍惚不明白或向其从子伯憩抄一事
实伯憩不作字 (第 2b 页)
   吴母章太君寿序
尝读易至节之六四叹节以三阴当水泽之交互相推
移而惟六四为不易是以身处艮中虽震动未已临以
坎陷而安于互艮而止而不迁君子以是卜其能安贞
焉予年老不喜作寿序第遇七十以上则偶然应之以
为年老杜门庶几说长年旧事犹得置身童稚间强为

笑乐而独于吴母章太君则重有感者太君为吾郡都
掌諌章公爱女方公忤权相编管均州正值崇祯之季
国事大坏虽 庄烈皇帝
䆒已用吴太常请令复公故职
而仓卒不逮当是时公荷戈渡江叩浙抚军门兴师勤
王太君牵衣不为动而既而遁于四荒 (第 14b 页)
   张水部雷琴记

琴者乐器之一也特琴德甚尊其器不尽列于乐官故
自三弦至九弦大乐虽备而师延拊一弦之琴京房制
十三弦琴以定七均则但藏内府而考击之数不及焉
幼时谒明代诸王于杭州见潞王北徙出 庄烈皇帝

赐琴付北使去其衣琴烂然有若雷锦潞王泣指曰是
雷琴故宫人以雷文刺衣而惜当时之未及启视之也
水部张君 (第 17b 页)
士授南工部
主事改迁兵部职方司郎中方是时以气节见每立朝
刚果不阿不附其于大事喜负荷无瞻顾意已卯五月 烈皇帝
知其才召对观德殿询武库军器大司马口蹇
不能对公一一指陈上悦赐䌽缯二匹粽一盘公跪谢
食粽竟敇再赐再食之 (第 2b 页)
禦攻取分标立营诸法详记之
为官兵灭贼地而事势已去且中外诸官其拘牵轇固
牢不可破公深痛无如何然既已疏入 庄烈皇帝
骤见
之大駴时漏已二下即命兵部堂上官次日于演象所
面询机宜公曰贼势燎原人心瓦解非望尘而奔即倒
戈以叛 (第 5a 页)
   (三十六年敕建为孝定皇太后/祝釐俗所称九莲菩萨者是)

  庄烈悯皇帝(一首/)
   帝讳由检光宗贞皇帝第五子天启七年以信
   王入践位建元崇祯临御十七年寇陷京师殉
   社稷 …… (第 20b 页)
   (忠铸金印赍之易其官不为动贼党无敢入其/境者亦胜于丈夫矣思陵葬日 皇朝未收江)
   (南福藩称制遥上帝谥曰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庙号 (第 21b 页)
思宗
后谥曰)
   (孝节贞肃渊恭庄𣪣奉天靖圣烈皇后寻改帝/庙号曰𣪣宗唐藩称制复改威宗 皇朝顺治) …… (第 21b 页)
   (初更谥帝曰钦天守道敏𣪣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怀宗端皇帝后曰孝敬贞烈慈惠庄敏)

   (承天配圣端皇后既而改称 庄烈悯皇帝
凡五/易而后定焉今神牌所书即顺治初定一十六)
   (字第其下改书 (第 22a 页)
庄烈悯皇帝
云当李自成陷京/师思陵将殉社稷传旨后宫令自裁而宫监王)
   (永寿从懿安皇后宫至白帝曰懿安皇后业自 …… (第 22a 页)
   (藩遥上懿安后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哲皇后诏云既慷慨以捐躯亦从容以就)
   (义而顺治实录于甲申五月大书葬 明崇祯帝/
后及天启皇后张氏于昌平州陵国史存据可)
   (以无疑其后有魏忠贤养女任氏进之德陵立/为贵妃寇乱后流 (第 22a 页)
  (议建文君谥曰嗣天章道诚懿渊恭觐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马后曰孝悯温仁)
   (贞哲睿肃 庄烈
襄天弼圣让皇后寻追赠死节/诸臣予谥赠太师者文学博士方孝儒魏国公)
   (徐辉祖赠太保者兵部尚书铁铉 (第 16b 页)
  政应山杨公劾其二十四罪得严旨元声发愤与
  同官陈道亨等公疏触珰怒道亨称疾去台臣以
  他事劾元声削籍 思宗
御极复原官然元声已无
  宦情筑室孤山岁寒岩以老感念东林死难诸友
  勒名于石而为之记且作诗吊之有潜 (第 34b 页)
于甲申寇难朝野相传谓懿安皇后
不死然
世祖实录大书元年五月葬明天启皇后张氏于昌平
州足以洗其冤矣他若 庄烈悯皇帝
之谥定自
本朝而野纪纷纭或书思宗 (第 18a 页)
烈皇帝
或书毅 (第 18a 页)
烈皇帝
或书威 (第 18a 页)
烈皇帝
或书怀宗端皇帝宜以后定之谥大
书简端者也又甲申殉难诸臣俱经 (第 18a 页)
将逮府君入
狱乃封章自讼事得解补官进阶承德郎崇祯二年都
城被围府君分守西直门破帽敝衣登陴与将士巡逻 庄烈皇帝
御下聪察不时遣左右诇诸臣之疏懈杖阙 (第 14b 页)
   文渊阁大学士钱公传
钱龙锡字稚文别字机山松江华亭人万历三十五年
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迁春坊谕德历詹事府
少詹事掌南院礼部侍郎魏忠贤乱政削夺去官 庄烈

悯皇帝
即位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召既至进太子
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帝命定附逆诸臣案谓曰忠贤一
竖何能为皆外廷力为 (第 19b 页)
畿南转而山东连收九十馀城所过
若破竹独宝坻弹丸地援师莫有至者公以一书生率
校官主簿尉固守城卒以全事闻 庄烈悯皇帝
有高承
埏全城却敌功在封疆从优议叙之褒佥谓当加拔擢 (第 10b 页)
   国子监生钱君行状
国子生钱君既卒其子炌衰绖稽颡请予作状予与君
居同里君之舅谭给事瑄陆阁学葇子中表兄弟也炌
又从予游讲经学习闻君门世及君行已本末义无可
辞状曰君讳槱初字又鹤世居海盐半逻村本姓何氏

始祖某于洪武中坐事戍黔属其次子某于钱翁遂更
钱氏五世祖薇中嘉靖壬辰进士官礼科给事中以星
变陈言请斥方士忤旨免归讲甘泉湛氏之学卒赠太
常卿高祖与映嘉靖甲子顺天举人曾祖周内阁办事
中书祖嘉徵以诸生入贡留京师值 庄烈悯皇帝
初践
位是时魏忠贤方怙势人莫敢言嘉徵首上疏劾忠贤
滔天十罪直声动一时久之除知松溪县事还卒于 (第 5b 页)
     龚壮论
     帝在房州史法论
     李克用论
     杨文公论
     陈同甫论
      明庄烈帝
(第 15a 页)
  大讨贼志取北都也
天下丧乱将以启圣人谓予不信试观诸甲申残 明烈
非荒君十七载何忧勤其奈生逢阳九辰五十揆席
多贼臣驯令米脂贼涂炭遍斯民赤者眉黄者巾遂污
神器遭鬼嗔
先 …… (第 4b 页)
  飞渡江志定南国也
半壁堑江东虽小亦足王辛苦诸遗臣立君非孟浪晋
宋有前车负荷良所望
大朝隆继绝或亦邀保障天之弃明如啬夫重以彼昏
速沦丧虾蟆敕自结绮来蝗蝻狱自同文上三案纷如
六宫淫放贼不讨君谁葬耆老翩翩尽拂衣但闻南斗
亦北向戾园谳由佞相晋阳甲由悍将烈皇恭王旁午
来妖人百辈从天降(时有自称 庄烈帝
者亦有/自称福恭王者皆绝怪事)相传福
世子旧是黎邱鬼所诳匆匆冒龙种负乘应无状吾当
救此一方岂可姑容酿 …… (第 5b 页)
  悯亡志厚德也(八章)
古今兴废何代蔑有天之所弃善者莫守成败论人雷
同百口明有烈帝手锄凶人励精明作薄视汉唐曰未
醇薄海望治胡竟不振上帝之眷方临东土大厦将危
绸缪莫补内奸外寇乃崩裂以仆至竟临难犹复堂堂
国君死社稷于古蔚有光贞臣十九攀髯旁皇
圣人曰噫兹家遘阳九于志则赍于义不疚莫为表之
何以示厥后爰加诔谥慰其瞑魂爰降
奎墨碑其寝园爰褒忠节庙祀国门南渡荒王虽遭天
绝亦有贤督相报国无阙廪其耄亲大义烈烈底须辨

亡定论嵯峨谁称废陵
天子所呵遗民感泣没世不磨 (明思宗
碑文出自/世祖御制力言其非亡)
(国之君又为葬熹宗张皇后并致祭焉既赐甲申诸忠/庙祀各给田七十亩于其家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