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秋赋 (唐/)虞世南
观四时之代序对三秋之爽节云既净而天高潦将收
而水洁凝珠露之凄冷镜青山之滉澈燕违幕而巢空
雁惊群而行绝于斯时也登绮阁临飞观开雾縠之疏
幌褰轻绡之碧幔映金波之皎洁 明玉绳 之灿烂看夜
鹊之绕枝望牵牛之隔汉莲尚香于江浦草犹青于河
畔
秋兴赋(有序/) (明 (第 24b 页)
观四时之代序对三秋之爽节云既净而天高潦将收
而水洁凝珠露之凄冷镜青山之滉澈燕违幕而巢空
雁惊群而行绝于斯时也登绮阁临飞观开雾縠之疏
幌褰轻绡之碧幔映金波之皎洁 明玉绳 之灿烂看夜
鹊之绕枝望牵牛之隔汉莲尚香于江浦草犹青于河
畔
秋兴赋(有序/) (明 (第 24b 页)
母夏氏加赠安人
敕曰朕方弘开史局博求乡里妇孺之贤以光
于琬琰而吾之史臣有贤母焉于其登进著之
册书非直广恩亦以知教赠孺人某氏乃具官
某之母克肩彝则式备言功孝悫以事尊章戒
慎以事夫子馌耕知敬宾礼具于丘园举案相
庄朝典肃于闺壶积习名教笃生俊民无险诐
私谒之心本于胎教有贞白端庄之德似其母
仪枢轴有徵机丝安在玆加赠为安人于戏生
贻徽范已著教于䦱门死列箴图尚流风于比
屋
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 周延
儒 授承德郎
敕曰国家于翰苑近臣处之以深严亲之以侍
从崇体貌以作其气宽岁月以养其才诚欲使
人才郁然在帝左 (第 23a 页)
敕曰朕方弘开史局博求乡里妇孺之贤以光
于琬琰而吾之史臣有贤母焉于其登进著之
册书非直广恩亦以知教赠孺人某氏乃具官
某之母克肩彝则式备言功孝悫以事尊章戒
慎以事夫子馌耕知敬宾礼具于丘园举案相
庄朝典肃于闺壶积习名教笃生俊民无险诐
私谒之心本于胎教有贞白端庄之德似其母
仪枢轴有徵机丝安在玆加赠为安人于戏生
贻徽范已著教于䦱门死列箴图尚流风于比
屋
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 周延
儒 授承德郎
敕曰国家于翰苑近臣处之以深严亲之以侍
从崇体貌以作其气宽岁月以养其才诚欲使
人才郁然在帝左 (第 23a 页)
北京国子监进士题名碑跋
唐人及第书名雁塔未必锓诸石也明自永乐二年命
工部建进士题名碑于南京国子监撰记者翰林侍读
学士王达也十三年会试天下贡士于北京登科考谓
是岁即命立石国子监然今无有有之自宣德五年林
震榜始也由宣德讫崇祯十三年碑凡七十一通思陵
厌薄进士故将下第举人与廷试贡士史惇等百六十
三人又吴康侯等百人尽留特用于是惇等请援进士
例谒孔庙行释菜礼并立石题名帝如所请 大学士周
延儒 奉敕撰文太仆寺少卿翰林院侍书朱国诏奉敕
书石篆额工部营缮司郎中王灏监工立于进 (第 15b 页)
唐人及第书名雁塔未必锓诸石也明自永乐二年命
工部建进士题名碑于南京国子监撰记者翰林侍读
学士王达也十三年会试天下贡士于北京登科考谓
是岁即命立石国子监然今无有有之自宣德五年林
震榜始也由宣德讫崇祯十三年碑凡七十一通思陵
厌薄进士故将下第举人与廷试贡士史惇等百六十
三人又吴康侯等百人尽留特用于是惇等请援进士
例谒孔庙行释菜礼并立石题名帝如所请 大学士周
延儒 奉敕撰文太仆寺少卿翰林院侍书朱国诏奉敕
书石篆额工部营缮司郎中王灏监工立于进 (第 15b 页)
李(明睿)江西南昌人天启壬戌进士(按先生有阆园诗座主李太卢/师从燕都间道北归寻以南昌)
(兵变避乱广陵/赋呈八首诸诗)
(思义/考)李少司马(继贞)萍槎年谱辛未会试同考得士二十有一人
是年榜元为吴伟业世通家也填榜止馀第二第一尚有推敲首
揆 周讳延儒 偶思吴卷为太仓人系余同里因招余首问家世以
及年貌文望余一一答之甚悉且云行文直似王文肃公首揆喜 (第 3b 页)
(兵变避乱广陵/赋呈八首诸诗)
(思义/考)李少司马(继贞)萍槎年谱辛未会试同考得士二十有一人
是年榜元为吴伟业世通家也填榜止馀第二第一尚有推敲首
揆 周讳延儒 偶思吴卷为太仓人系余同里因招余首问家世以
及年貌文望余一一答之甚悉且云行文直似王文肃公首揆喜 (第 3b 页)
十二月文选司郎中吴(昌时)弃市 吴江县志吴昌时少受业于周
忠毅宗建故与清流通声气而为人墨而狡既通籍日奔走权要
探刺机密以炫鬻市重 周延儒 之再起也昌时为通关节及为首
辅其辛未取士马世奇本 (第 4b 页)
延儒 师力劝以正故初治事颇有贤声
而昌时则挟势弄权大启倖门 (第 4b 页)
延儒 视师通州一晨而昌时之启
事八至帝密刺之知其交关状而未发吏部举行年例先择选事
故事副郎有调 …… (第 4b 页)
破格人皆侧目及举行年例出异已者十人于外一时大哗既而
御史蒋拱宸劾昌时赃私巨万多连 延儒 并言内通中官漏泄禁
密事帝震怒御中左门亲鞫之遂下狱论死且始有诛 (第 5a 页)
延儒 意时
魏藻德新入阁有宠谓其师薛国观之死昌时实致之恨昌时甚
因与陈济甚排 (第 5a 页)
延儒 掌锦衣卫者骆养性复腾蜚语帝遂命尽削
(第 5a 页)
延儒 职勒其自尽而昌时弃市论者谓二人无逃刑帝能申法也
雒阳行 先生诗话陈卧子尝与余宿京邸谓余曰卿诗绝 (第 5a 页)
忠毅宗建故与清流通声气而为人墨而狡既通籍日奔走权要
探刺机密以炫鬻市重 周延儒 之再起也昌时为通关节及为首
辅其辛未取士马世奇本 (第 4b 页)
延儒 师力劝以正故初治事颇有贤声
而昌时则挟势弄权大启倖门 (第 4b 页)
延儒 视师通州一晨而昌时之启
事八至帝密刺之知其交关状而未发吏部举行年例先择选事
故事副郎有调 …… (第 4b 页)
破格人皆侧目及举行年例出异已者十人于外一时大哗既而
御史蒋拱宸劾昌时赃私巨万多连 延儒 并言内通中官漏泄禁
密事帝震怒御中左门亲鞫之遂下狱论死且始有诛 (第 5a 页)
延儒 意时
魏藻德新入阁有宠谓其师薛国观之死昌时实致之恨昌时甚
因与陈济甚排 (第 5a 页)
延儒 掌锦衣卫者骆养性复腾蜚语帝遂命尽削
(第 5a 页)
延儒 职勒其自尽而昌时弃市论者谓二人无逃刑帝能申法也
雒阳行 先生诗话陈卧子尝与余宿京邸谓余曰卿诗绝 (第 5a 页)
山钱牧斋吴门文
湛持姚现闻三君子由忤珰召用牧斋以枚卜为乌程相讦奏罢归其同
时奏对称旨先乌程大拜者阳羡 周挹斋先生 主辛未会试在先生及伟
业为座主自以位尊显无所称于士大夫间欲介门下士以收物望寻谢
攻得请而乌程窃国柄阴 (第 3b 页)
湛持姚现闻三君子由忤珰召用牧斋以枚卜为乌程相讦奏罢归其同
时奏对称旨先乌程大拜者阳羡 周挹斋先生 主辛未会试在先生及伟
业为座主自以位尊显无所称于士大夫间欲介门下士以收物望寻谢
攻得请而乌程窃国柄阴 (第 3b 页)
烈皇死社
稷公痛愤不欲生南都既建起公为吏部文选员外
郎恳辞不允既复转验封司公既就职清节愈峻初
荆溪相 周延儒 之再召也投刺邀公一见谓当以殊
擢报公固不往并不报刺至是而权相刺谒亦竟不
报旋即请告归在署止十有三日耳 (第 19b 页)
稷公痛愤不欲生南都既建起公为吏部文选员外
郎恳辞不允既复转验封司公既就职清节愈峻初
荆溪相 周延儒 之再召也投刺邀公一见谓当以殊
擢报公固不往并不报刺至是而权相刺谒亦竟不
报旋即请告归在署止十有三日耳 (第 19b 页)
一旧稿有奸臣传例仿唐书亦楚人梼杌之义但所谓
奸臣必其包藏祸心忮害良善毒宗社而自立门户者
方足当之焦芳所托者刘瑾而崔呈秀则魏忠贤之腹
心许显纯田尔耕其爪牙也窃谓焦芳宜附刘瑾传崔
许辈宜附魏忠贤传以著同恶相济之实且示夫失身
阉竖不得齿于须眉似非深文无容末减赵文华附之
严嵩传阮大铖附之马士英传亦诛严首恶之义旧稿
以 周延儒 温体仁合为单传不入此类有佚罚矣移置
奸臣传中近与胡严为伍远与杞桧同科质之公论未
审以为何如
一 (第 7b 页)
奸臣必其包藏祸心忮害良善毒宗社而自立门户者
方足当之焦芳所托者刘瑾而崔呈秀则魏忠贤之腹
心许显纯田尔耕其爪牙也窃谓焦芳宜附刘瑾传崔
许辈宜附魏忠贤传以著同恶相济之实且示夫失身
阉竖不得齿于须眉似非深文无容末减赵文华附之
严嵩传阮大铖附之马士英传亦诛严首恶之义旧稿
以 周延儒 温体仁合为单传不入此类有佚罚矣移置
奸臣传中近与胡严为伍远与杞桧同科质之公论未
审以为何如
一 (第 7b 页)
能事岂有
难乎朕不能舍骨挺不二心之臣而外求矫虎则已明
矣尔其厉须且有后命
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周延儒
制曰夫弼直斯休命有归臣喜则丛脞不作故殷武以
阿衡震其中叶轩皇以风后配乎上台国惟元臣道综
万有苟或举事 (第 20a 页)
难乎朕不能舍骨挺不二心之臣而外求矫虎则已明
矣尔其厉须且有后命
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周延儒
制曰夫弼直斯休命有归臣喜则丛脞不作故殷武以
阿衡震其中叶轩皇以风后配乎上台国惟元臣道综
万有苟或举事 (第 20a 页)
请停催饷疏
题为臣乡惊魂未定内遣成命宜回恳乞圣明俯从舆
论事前奉圣旨军饷亟需解运中断蠲缓叠颁民生未
苏今特差乾清宫管事王坤科臣韩如愈马嘉植辜朝
荐著各照题定地方访察已蠲免过钱粮小民曾否实
沾恩惠地方有司有无预𣲖私征害民须大张榜示严
行体访如确有见闻指参重处即催京边正项并改折
赃罚已征未解钱粮及 周延儒 吴昌时赃银照敕谕内
数目勒催星解又朱大典已有旨著抚按提问姑令纳
银四十万用济军需准减其罪一并会同抚按 (第 20a 页)
题为臣乡惊魂未定内遣成命宜回恳乞圣明俯从舆
论事前奉圣旨军饷亟需解运中断蠲缓叠颁民生未
苏今特差乾清宫管事王坤科臣韩如愈马嘉植辜朝
荐著各照题定地方访察已蠲免过钱粮小民曾否实
沾恩惠地方有司有无预𣲖私征害民须大张榜示严
行体访如确有见闻指参重处即催京边正项并改折
赃罚已征未解钱粮及 周延儒 吴昌时赃银照敕谕内
数目勒催星解又朱大典已有旨著抚按提问姑令纳
银四十万用济军需准减其罪一并会同抚按 (第 20a 页)
书孙文正传后
当明之将亡其事最颠者莫若杀袁崇焕与置公閒地
然间谍之言当其时迹犹难辨也庄烈悯帝嗣位之二
年公自家起受命危难中复已失之畿甸定将倾之宗
社其才不世出而忧国忘身帝所亲见也及关门靖前
宁收屯营立军民始有固志而内蔽于奸佥缓饷愆期
以掣公之手足外则政权不一分操割裂以乱公之成
谋至大凌覆败按其末则失律丧师者邱禾嘉也循其
本则败谋速祸乃撤班军改成命主议之廷臣不明徵
罪之有无乃以无识者追咎筑城而听公引退废弃八
年不咨一语卒使巷战力屈阖门就死此天下所叹息
痛恨不能为帝解者盖方是时 周延儒 温体仁已深结
帝知而得事柄矣二人皆忠贤馀党也自忠贤时已诬
公欲兴晋阳之甲而公之再用再罢以至于死实与二 (第 6a 页)
人之秉国相始终 延儒 之独对体仁之密揭所以搆公
于冥昧之中者岂可测哉观公始至召对平台帝亲以
京城相属越日而出公于通则群邪之 …… (第 6a 页)
晋难之徒以忠烈之故耳呜呼方庄烈悯帝嗣位之初
首诛逆奄非不欲广求忠良破奸憸之结习而所委心
者则 周延儒 温体仁每摧抑忠良以曲庇之逮 (第 7b 页)
延儒 诛
体仁罢国势已不可为矣而继起者复祖其故智嫉贤
庇党以覆邦家鄙夫之辙迹自古皆然无足深怪所可
惜者以聪 …… (第 7b 页)
书潘允慎家传后
辛未九月二十一日日将暮检架上散佚见济宁诸生
潘允慎家传载其冲击流寇脱祖母死地奋身蹈火出
兄于燔薪匝屋长吁夜参半不能寐盖惟明之亡事与
古异君非有凉德也朝非有暴政也众非有离心也无
食无兵池湮城圮枭张之贼势如猛火而守令学官奋
死守禦杀身残家而不悔者无地无之荐绅士民庙哭
巷战户号人厉并命于锋镝者无地无之其如允慎之
保身与亲泰然而无患者千百中无十一也盖至怀宗
悯帝嗣位而累世之忠良已尽于逆阉之斲丧矣其未
罹门户之祸如孙高阳卢义兴孙雁门诸公复危死于
奸佥之挤陷故自 周延儒 温体仁得君以后凡内服大
僚外秉节钺久安而无患者皆巧佞奸欺庸鄙忍心之
人也社稷之倾危生民之祸乱漠然不以 (第 11a 页)
当明之将亡其事最颠者莫若杀袁崇焕与置公閒地
然间谍之言当其时迹犹难辨也庄烈悯帝嗣位之二
年公自家起受命危难中复已失之畿甸定将倾之宗
社其才不世出而忧国忘身帝所亲见也及关门靖前
宁收屯营立军民始有固志而内蔽于奸佥缓饷愆期
以掣公之手足外则政权不一分操割裂以乱公之成
谋至大凌覆败按其末则失律丧师者邱禾嘉也循其
本则败谋速祸乃撤班军改成命主议之廷臣不明徵
罪之有无乃以无识者追咎筑城而听公引退废弃八
年不咨一语卒使巷战力屈阖门就死此天下所叹息
痛恨不能为帝解者盖方是时 周延儒 温体仁已深结
帝知而得事柄矣二人皆忠贤馀党也自忠贤时已诬
公欲兴晋阳之甲而公之再用再罢以至于死实与二 (第 6a 页)
人之秉国相始终 延儒 之独对体仁之密揭所以搆公
于冥昧之中者岂可测哉观公始至召对平台帝亲以
京城相属越日而出公于通则群邪之 …… (第 6a 页)
晋难之徒以忠烈之故耳呜呼方庄烈悯帝嗣位之初
首诛逆奄非不欲广求忠良破奸憸之结习而所委心
者则 周延儒 温体仁每摧抑忠良以曲庇之逮 (第 7b 页)
延儒 诛
体仁罢国势已不可为矣而继起者复祖其故智嫉贤
庇党以覆邦家鄙夫之辙迹自古皆然无足深怪所可
惜者以聪 …… (第 7b 页)
书潘允慎家传后
辛未九月二十一日日将暮检架上散佚见济宁诸生
潘允慎家传载其冲击流寇脱祖母死地奋身蹈火出
兄于燔薪匝屋长吁夜参半不能寐盖惟明之亡事与
古异君非有凉德也朝非有暴政也众非有离心也无
食无兵池湮城圮枭张之贼势如猛火而守令学官奋
死守禦杀身残家而不悔者无地无之荐绅士民庙哭
巷战户号人厉并命于锋镝者无地无之其如允慎之
保身与亲泰然而无患者千百中无十一也盖至怀宗
悯帝嗣位而累世之忠良已尽于逆阉之斲丧矣其未
罹门户之祸如孙高阳卢义兴孙雁门诸公复危死于
奸佥之挤陷故自 周延儒 温体仁得君以后凡内服大
僚外秉节钺久安而无患者皆巧佞奸欺庸鄙忍心之
人也社稷之倾危生民之祸乱漠然不以 (第 11a 页)
书孙文正传后
当明之将亡其事最颠者莫若杀袁崇焕与置公閒地
然閒谍之言当其时迹犹难辨也庄烈悯帝嗣位之二
年公自家起受命危难中复已失之畿甸定将倾之宗
社其才不世出而忧国忘身帝所亲见也及关门靖宁
前收屯营立军民始有固志而内蔽于奸佥缓饷愆期
以掣公之手足外则政权不一分操割裂以乱公之成
谋至大淩覆败按其末则失律丧师者邱禾嘉也循其
本则败谋速祸乃撤班军改成命主议之廷臣不明徵
罪之有无乃以无识者追咎筑城而听公引退废弃八
年不咨一语卒使巷战力屈阖门就死此天下所叹息
痛恨不能为帝解者盖方是时 周延儒 温体仁已深结
帝知而得事柄矣二人皆忠贤馀党也自忠贤时已诬
公欲兴晋阳之甲而公之再用再罢以至于死实与二 (第 9b 页)
人之秉国相始终 延儒 之独对体仁之密揭所以构公
于冥昧之中者岂可测哉观公始至召对平台帝亲以
京城相属越日而出公于通则群邪之 …… (第 9b 页)
书卢象晋传后
宜兴卢豪然备录家传乞言于余余告之曰正史既具
外此皆赘言矣及观其祖象晋请效死边外而当轴者
始欲致罚卒摈绝之窃叹鄙夫之阶祸多端而媢嫉其
尤烈者也不惟才德勋庸出已之上必不能容即未达
之士少见锋颖即防其异日之难驯而豫遏焉不惟国
之安危民之死生万世之诟厉绝不以槩于心即情见
势屈而身罹祸殃亦有所不暇计也明之亡始于孙高
阳之退休成于卢忠烈之死败沮高阳者惟知高阳不
退已不能为之下而不思高阳既退边关社稷之事已
不能支挤忠烈者惟知置之死地援绝身亡然后私议
可行而不思忠烈既亡中原土崩之势已莫能驭当是
时边事孔急凡求自试于师中者无不立应而独于象
晋难之徒以忠烈之故耳呜呼方庄烈悯帝嗣位之初
首诛逆奄非不欲广求忠良破奸憸之结习而所委心
者则 周延儒 温体仁每摧抑忠良以曲庇之逮 (第 10b 页)
延儒 诛
体仁罢国势已不可为矣而继起者复祖其故智嫉贤
庇党以覆邦家鄙夫之辙迹自古皆然无足深怪所可
惜者以聪 …… (第 10b 页)
书潘允慎家传后
辛未九月二十一日日将暮检架上散帙见济宁诸生
潘允慎家传载其冲击流寇脱祖母死地奋身蹈火出
兄于燔薪匝屋长吁夜参半不能寐盖惟明之亡事与
古异君非有凉德也朝非有暴政也众非有离心也无
食无兵池湮城圯枭张之贼势如猛火而守令学官奋
死守禦杀身残家而不悔者无地无之荐绅士民庙哭
巷战户号人厉并命于锋镝者无地无之其如允慎之
保身与亲泰然而无患者千百中无十一也盖至庄烈
悯帝嗣位而累世之忠良已尽于逆阉之斲丧矣其未
罹门户之祸如孙高阳卢义兴孙雁门诸公复危死于
奸憸之挤陷故自 周延儒 温体仁得君以后凡内服大
僚外秉节钺久安而无患者皆巧佞奸欺庸鄙忍心之 (第 14b 页)
当明之将亡其事最颠者莫若杀袁崇焕与置公閒地
然閒谍之言当其时迹犹难辨也庄烈悯帝嗣位之二
年公自家起受命危难中复已失之畿甸定将倾之宗
社其才不世出而忧国忘身帝所亲见也及关门靖宁
前收屯营立军民始有固志而内蔽于奸佥缓饷愆期
以掣公之手足外则政权不一分操割裂以乱公之成
谋至大淩覆败按其末则失律丧师者邱禾嘉也循其
本则败谋速祸乃撤班军改成命主议之廷臣不明徵
罪之有无乃以无识者追咎筑城而听公引退废弃八
年不咨一语卒使巷战力屈阖门就死此天下所叹息
痛恨不能为帝解者盖方是时 周延儒 温体仁已深结
帝知而得事柄矣二人皆忠贤馀党也自忠贤时已诬
公欲兴晋阳之甲而公之再用再罢以至于死实与二 (第 9b 页)
人之秉国相始终 延儒 之独对体仁之密揭所以构公
于冥昧之中者岂可测哉观公始至召对平台帝亲以
京城相属越日而出公于通则群邪之 …… (第 9b 页)
书卢象晋传后
宜兴卢豪然备录家传乞言于余余告之曰正史既具
外此皆赘言矣及观其祖象晋请效死边外而当轴者
始欲致罚卒摈绝之窃叹鄙夫之阶祸多端而媢嫉其
尤烈者也不惟才德勋庸出已之上必不能容即未达
之士少见锋颖即防其异日之难驯而豫遏焉不惟国
之安危民之死生万世之诟厉绝不以槩于心即情见
势屈而身罹祸殃亦有所不暇计也明之亡始于孙高
阳之退休成于卢忠烈之死败沮高阳者惟知高阳不
退已不能为之下而不思高阳既退边关社稷之事已
不能支挤忠烈者惟知置之死地援绝身亡然后私议
可行而不思忠烈既亡中原土崩之势已莫能驭当是
时边事孔急凡求自试于师中者无不立应而独于象
晋难之徒以忠烈之故耳呜呼方庄烈悯帝嗣位之初
首诛逆奄非不欲广求忠良破奸憸之结习而所委心
者则 周延儒 温体仁每摧抑忠良以曲庇之逮 (第 10b 页)
延儒 诛
体仁罢国势已不可为矣而继起者复祖其故智嫉贤
庇党以覆邦家鄙夫之辙迹自古皆然无足深怪所可
惜者以聪 …… (第 10b 页)
书潘允慎家传后
辛未九月二十一日日将暮检架上散帙见济宁诸生
潘允慎家传载其冲击流寇脱祖母死地奋身蹈火出
兄于燔薪匝屋长吁夜参半不能寐盖惟明之亡事与
古异君非有凉德也朝非有暴政也众非有离心也无
食无兵池湮城圯枭张之贼势如猛火而守令学官奋
死守禦杀身残家而不悔者无地无之荐绅士民庙哭
巷战户号人厉并命于锋镝者无地无之其如允慎之
保身与亲泰然而无患者千百中无十一也盖至庄烈
悯帝嗣位而累世之忠良已尽于逆阉之斲丧矣其未
罹门户之祸如孙高阳卢义兴孙雁门诸公复危死于
奸憸之挤陷故自 周延儒 温体仁得君以后凡内服大
僚外秉节钺久安而无患者皆巧佞奸欺庸鄙忍心之 (第 14b 页)
燕违幕而巢空。雁惊
偫而行绝。于斯时也。登绮阁。临飞观。开雾縠之疏幌。褰轻
绡之碧幔。映金波之皎洁。 明玉绳 之灿烂。看夜鹊之绕枝。
望牵牛之隔汉。莲尚香于江浦。草犹青于河畔。
** 狮子赋 (第 01b 页)
偫而行绝。于斯时也。登绮阁。临飞观。开雾縠之疏幌。褰轻
绡之碧幔。映金波之皎洁。 明玉绳 之灿烂。看夜鹊之绕枝。
望牵牛之隔汉。莲尚香于江浦。草犹青于河畔。
** 狮子赋 (第 01b 页)
朝士以大狱终国家朋党之祸勿宠利
居功阿人主以富强酿天下土崩之势则所以终奏此祈
天永命者相臣实与有责焉 周延儒 温体仁方窥伺上意
新得相位见而恶之以先生祷旱称疾激上怒上诘曰除
新饷省物力朕所深愿但军兴急需何法措应 …… (第 11b 页)
肃军纪防关以备反攻防
潞以备透渡防通津临德以备南下上曰责重朕心亦是
但旌卢象升追戮杨嗣昌何遽能退敌乎 周延儒 之再相
也起用正人一反其曩日妒贤嫉能之政而君子亦遂喜
其附已深相结纳乃独不能得之于先生每朝毕士大夫 (第 22a 页)
多与 延儒 接迹屏语先生魁然孤峙士大夫皆惭而止会
考选推知多以赈济建城防河诸名色减俸行取郎署有
自行陈乞者皆通贿 (第 22a 页)
于 延儒先生 言礼义廉耻士君子居
身之本系焉有廉耻而后有功名有功名而后有事业今
不难呈身如彼速化如此一身之廉耻既不 (第 22a 页)
恤又奚有异
日立殿廷争可否其为植党营私欺君罔上有必至者 延
儒 不悦授意于兵部尚书张公国维令以边才录用其私 …… (第 22a 页)
廷儒于上前请避左右上许之而 延儒 独留开元请并避 (第 23b 页)
延儒 上曰即所言机密辅臣岂得不与开元乃奏 (第 23b 页)
延儒 不
足当国状然 (第 23b 页)
延儒 在旁开元故气夺而辞蹇退而补疏又
漏夺失次上怒其阴阳反覆乃下姜埰熊开元于诏狱先
生曰皇上方开弘政门求直 …… (第 23b 页)
之曰刘
都御史也祖襄惶恐遁去其为世所欣慕畏惮如此先生
门墙高峻不特小人避其辞色君子亦未尝不望崖而返 周延儒 使其客荐诚于先生先生不答其后有为马士英
言者曰所贵大君子以其能化小人为君子国事为重不
宜拒绝太深先生 (第 43b 页)
居功阿人主以富强酿天下土崩之势则所以终奏此祈
天永命者相臣实与有责焉 周延儒 温体仁方窥伺上意
新得相位见而恶之以先生祷旱称疾激上怒上诘曰除
新饷省物力朕所深愿但军兴急需何法措应 …… (第 11b 页)
肃军纪防关以备反攻防
潞以备透渡防通津临德以备南下上曰责重朕心亦是
但旌卢象升追戮杨嗣昌何遽能退敌乎 周延儒 之再相
也起用正人一反其曩日妒贤嫉能之政而君子亦遂喜
其附已深相结纳乃独不能得之于先生每朝毕士大夫 (第 22a 页)
多与 延儒 接迹屏语先生魁然孤峙士大夫皆惭而止会
考选推知多以赈济建城防河诸名色减俸行取郎署有
自行陈乞者皆通贿 (第 22a 页)
于 延儒先生 言礼义廉耻士君子居
身之本系焉有廉耻而后有功名有功名而后有事业今
不难呈身如彼速化如此一身之廉耻既不 (第 22a 页)
恤又奚有异
日立殿廷争可否其为植党营私欺君罔上有必至者 延
儒 不悦授意于兵部尚书张公国维令以边才录用其私 …… (第 22a 页)
廷儒于上前请避左右上许之而 延儒 独留开元请并避 (第 23b 页)
延儒 上曰即所言机密辅臣岂得不与开元乃奏 (第 23b 页)
延儒 不
足当国状然 (第 23b 页)
延儒 在旁开元故气夺而辞蹇退而补疏又
漏夺失次上怒其阴阳反覆乃下姜埰熊开元于诏狱先
生曰皇上方开弘政门求直 …… (第 23b 页)
之曰刘
都御史也祖襄惶恐遁去其为世所欣慕畏惮如此先生
门墙高峻不特小人避其辞色君子亦未尝不望崖而返 周延儒 使其客荐诚于先生先生不答其后有为马士英
言者曰所贵大君子以其能化小人为君子国事为重不
宜拒绝太深先生 (第 4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