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之于后计自天启蒙难陨身者十有
六人曰高攀龙杨琏左光斗周起元周朝瑞缪昌期魏
大中万燝周顺昌袁化中夏之令 周宗建
李应升黄尊
素顾大章刘铎及崇祯甲申之祸致命遂志者十有九 (第 16a 页)
而新之聪明正直无间于童叟亦可以徵已先臣黄佐
有言刘球毛吉近为奸盗所杀尝附魂于人及比所闻
杨琏黄尊素 周宗建
亦复现形著蚃贞魂耿耿自不同
他气易散岂幻诞哉要之新之清风劲节固不待此而
自可传于不泯也
 
 明文海 (第 13b 页)
追送之见而涕泣不己公祗以无济国是抱
愧而己友朋相爱之情季通不挫之志古今再见公至
狱与李公仲达周公蓼洲 周公季侯
缪公当时高谈忼 (第 7b 页)
    母王氏仍前赠
敕曰嘉榖旨酒可以养母此亦巴人之诗也朕
推恩臣下循览怙恃之间盖怆然伤之封孺人
某氏乃具官某之母相夫有佩韦之顺教子有

宿火之勤黾勉劬劳不愧女史尔子出宰百里
尔能封鲊训廉加饭问狱三年有成犹及见之
今尔子方致身青璅而尔巳敛影黄垆话言不
遐图像空设良足悲矣玆仍赠为孺人庶几寸
草之心足慰树萱之慕
    福建道监察御史 周宗建
授文林郎
敕曰昔在我 孝庙扶养言官开受谠论易世
之后忠厚正直郁然成风朕嗣服以来追怀先
正慨然有典刑之 (第 14b 页)
  洪葆原丈关政报满还朝

锦帆箫鼓出江湄水冻黄河驿路迟乡味久应忘荔子
客情偏自忆莼丝阊门柳色非前日长乐钟声似旧时
闻道使君廉载石江东父老望旌麾
  周宗建(一首/)
   宗建字季侯吴江人万历癸丑进士除武康知
   县调仁和擢福建道御史巡按湖广被逮死奄
   祸赠 (第 36b 页)
  (历法徵大统之差徐宫保光启笃信之会大时/雍坊所建首善书院邹忠介冯恭定讲学之所)
   (董其役者 周忠毅宗建
吕工部克孝时先大父/楚雄知府以任子除都察院照磨竹头木屑实)
   (司其劳书院成叶文忠撰记董文敏书之 (第 5a 页)
   (谕昌期苏考功继欧张尚书问达汪侍郎煇丁/检讨乾学邓中丞汉袁御史化中吴总督用先)
   (顾宪副大章王尚书纪魏给事大中邹总宪元/标王侍郎之采周主事顺昌夏文选嘉遇 周御)
   (史宗建
周囧少朝瑞黄御史尊素刘知府铎万/郎中燝吴御史裕中张都事汶赵宗伯秉忠公)
   (侍郎鼐孟参军淑孔也东 (第 4a 页)
  粮诏协济五年而七运未止桢格不供升福建副

  使备兵兴泉平红夷于海上先是守苏揭吴江令
  曹钦程贪墨后钦程附魏珰诬劾之遂与 周宗建
  
同落职珰败台省交荐起补湖广江防道转闽藩
  寻移苏松乞养归生平熟于政事凡军兵多寡钱
  谷出入以及土 (第 26a 页)
   跋首善书院碑
万历丁酉先太傅文恪公偕福清叶文忠典应天乡试
得华亭吕公原先生卷先文恪欲置第一文忠谓是卷
文虽高恐不得第欲以所拟第二人领解先文恪曰此
时文尔虽第与不第等未若不第者之文其人必以学
行闻于时遂定先生卷第一后先生试礼部辄摈落谒
选人官工部司务是时邹忠介冯恭定讲学京师于宣

武门内大时雍坊建首善书院先生与 周忠毅
董其役
而先大父时为都察院照磨实经营之及书院成文忠
作记董文敏书之则先大父已迁官故未 (第 14a 页)
   书忠贞服劳录后
忠贞服劳录一卷彝尊第八叔父芾园先生述先大父
忱予府君治迹而作也先大父以万历四十七年由官
生除都察院照磨历都事署经历司天启初授阶修职
郎覃恩敕曰先帝旧学于乃父诒辅予冲人兹尔勾稽
故牍劳于其官朕甚嘉焉时吉水邹公元标长安冯公
从吾同掌院事辟首善书院退朝讲学府君训工抡材
与吴江 周公宗建
协力营造会转后军都督府经历司 (第 14a 页)
朝之忿何至于此曷归乎其人俛首谢过而
去晚年益以义理无穷岁月有限歉然常不足于心康
熙二十六年病革尚手辑 周忠毅公
传未竟而卒春秋
六十有九子二先生不喜陆王之学所著书二十有八
种其大者周易集解诗传翼书传拾遗春秋传考礼 (第 17a 页)
  饬查东林书院祀典檄
案据无锡县呈报东林书院现在配祀木主衔讳等情

到院据此为照入祀诸儒共计七十馀位其中先后祔
祀某某奉何批行某某何时立主某某因何得以与列
自应细查明白逐一造报册内未据开明又查书院诸
生钱肃润编道南正学目录四卷列从祀八十馀位与
该县呈送书册多有牴牾如目录有曾樱林宰左光斗
李应升周顺昌 周宗建
黄尊素姚希孟陈仁锡徐汧杨
廷枢十一位又末卷有胡时忠堵景濂钱尔登三人而
书册并未开载据书册有秦尔载陈正 (第 30b 页)
   荅 周来玉
三吴异常水灾拯民饥者急目前虑国储者念日后弟
谓天下事皆当顾日后不当徇目前惟救荒只宜顾目
前不宜虑日后 (第 100b 页)
何者民既无食近患已在目前远忧岂
在日后耶幸改折等项大司农委之仓场仓场毕见老
与今署事郑玄老皆通达正大能尽群情俟勘灾疏到
通算所折几何所存几何略可支一年军饷尽以惠民
矣至于官买官兑许霞老所驳司农之疏者不知其出

郑玄老也此实其作外吏时已试良法但行之者难其
人耳懋迁有无化居即大禹救荒之法如刘晏等善理
财者不脱有无转输台台幸与有识者熟讲之此法行
改折更便矣陈筠塘湖州救荒见于朱平老之疏者民
间转输也民间易而官府难何者官府谋国之心不能
如大户谋利之真也疟后疲弱诸不及详
   东 周来玉
侍御
仕宦者乡评宦绩而已乡评则本地县官知之宦绩则 (第 101a 页)
   送君兰楫渡江皋愿将一幅潇湘种寄与春风问薛涛
  秋七月(由崧)袭封福王
  十二月文选司郎中吴(昌时)弃市 吴江县志吴昌时少受业于周
    忠毅宗建
故与清流通声气而为人墨而狡既通籍日奔走权要
   探刺机密以炫鬻市重周延儒之再起也昌时为通关节及为首 (第 4b 页)
亦痛母苦节读书至夜半
则泣节母与相对亦泣不能已也遘水灾田皆没而
室复倾移乾去湿岁无宁居时为秀才与同邑 周忠
毅公宗建
赵宪副士吁辈游文行相镞砺时论拟之
八俊而为族人所诬两搆讼狱年饥家破不能粒食
脱粟之饭仅以供母而巳万历 …… (第 12a 页)
泣所全活不啻万计及期百
姓偿纳同日而至一日尽毕考绩入都循良为天下
第一朝论有不次之擢而珰祸旋起初公与 周忠毅
公宗建
周忠介公顺昌善逆珰又察知公廉正必不
为用因授指其私人工部主事曹钦程疏劾 (第 13a 页)
忠毅

公俱削夺既缇骑四出闻有至吴江 (第 13a 页)
忠毅
与公相
谓曰必为我两人也及开读止 (第 13a 页)
忠毅公
忼慨周旋 …… (第 13a 页)
未经发觉尚在帝左右乎文升死
党布满宫闱臣不敢爱死首发其奸所应立逮正法
者也至效死击奸诸臣如杨涟左光斗 周宗建
周顺
昌等皆粉骨裂肤拔舌搞齿为臣死忠捐糜无悔若
不亟为表章则人心必澌灭伏祈皇上旌忠锄逆并
不踰时则纲 (第 14a 页)
如杨涟者乎亦有铮铮封驳谔谔昌言以澄清世道自
任如魏大中 周宗建
者乎则人才至今日而尽矣非徒
无理学并其假理学而尽非徒无事功并其假事功而
尽非徒无忠义气节并其假忠义气 (第 32a 页)
  过武陵年家子张幼青以旧所著吊万工部诗及申理

旧令 周季侯
冤状示予予读之欷歔泣数行若重起二
先生白骨者因念幼青诸生耳何与天下事乃能慷慨
淋漓言人所不敢言如是夫 (第 10a 页)
亦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
直道而行也悲夫方逆珰杖杀工部时凶焰大张向之
同声借剑者且抱头鼠窜一时士气已尽即海内学士
大夫有凭而吊之者亦已寥寥空谷矣及 季侯
诸君子
难作则势益燎毛方大索党人侦卒布天下所至道路
不敢偶语而幼青独率诸友生具呈上官请以百口保 (第 10a 页)
季侯
上官为之咋舌非复向时文人弄柔翰生活其后
幼青竟坐是为雠家所持得免于祸幸耳吾是以知幼
青果不可及也吾乡 (第 10b 页)
贤良以自为
助而宵人在侧附者如蚁大权已归虽欲去之岂可得
乎故熹宗之用忠贤也王心一首言之侯震旸继言之 周宗建
又继言之文震孟因讲学之疏而直陈其奸刘
之凤因内操之疏而指其不测至杨涟二十四罪之疏
上而忠贤之奸佞毕露 (第 11b 页)
铨总佐则赵公南星李公腾芳
陈公于庭总宪相继则邹公元标孙公玮高公攀龙总
垣则魏公大中总道正协则袁公化中 周公宗建
考功
则邹公维琏程公国祥并矫志澄清誓言必济小人挟
异议者大惧乃日环谒者监之庭而请焉是时魏珰忠
贤怙宠 …… (第 2a 页)
周公宗建
内阁魏广微憾魏公大中群憾倚连摩厉
须割其时杨公左公并为御史中丞两公又相与谋今
京贯连串指鹿日甚天下事 (第 2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倪文贞集卷十四
            明 倪元璐 撰
  传
    周来玉先生

公名 (第 1a 页)
宗建
(第 1a 页)
季侯
别号 (第 1a 页)
来玉
苏州吴江人生有志槩七
八岁时尝侍其父文林公文林偶与客言杨忠悯事语
未卒公遽起问求详文林因为悉言忠悯忤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