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拙效传小引(袁宏道/)
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
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
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崇文会语引 (高攀龙/ )
崇文者何崇文公朱子也吴公伯昌生文公之乡崇文
公易也生于今之时崇文公不易也自良知之教兴世 (第 8a 页)
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
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
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崇文会语引 (高攀龙/ )
崇文者何崇文公朱子也吴公伯昌生文公之乡崇文
公易也生于今之时崇文公不易也自良知之教兴世 (第 8a 页)
诸贤
奋发手掬霜雪与雷电争烈虽有逆珰煽焰不鉥之于
前党禁株连不钳之于后计自天启蒙难陨身者十有
六人曰 高攀龙 杨琏左光斗周起元周朝瑞缪昌期魏
大中万燝周顺昌袁化中夏之令周宗建李应升黄尊
素顾大章刘铎及崇祯甲申之 (第 16a 页)
奋发手掬霜雪与雷电争烈虽有逆珰煽焰不鉥之于
前党禁株连不钳之于后计自天启蒙难陨身者十有
六人曰 高攀龙 杨琏左光斗周起元周朝瑞缪昌期魏
大中万燝周顺昌袁化中夏之令周宗建李应升黄尊
素顾大章刘铎及崇祯甲申之 (第 16a 页)
编
也岂独三先生之学可会于一乎千古圣学之正传吾
知其无三径矣虽谓之儒宗参同契可也
重刻诸儒语要序 (高攀龙/ )
唐荆川先生辑诸儒语要十卷其六卷皆诸先生所自
得语四卷则辨析同异而考亭之语为多吾友黄云翼 …… (第 14b 页)
阐幽录序 (高攀龙/ )
我神祖御极四十八年而谴谪诸臣自万历五年始于
时江陵相不丧父丧诸臣以纲常大义诤杖者戍者编
民者累累 …… (第 16b 页)
后之览者考镜焉
无锡县学笔记序 (高攀龙/ )
何以使天下治曰人才何以育才曰庠序之教何以使
庠序之教天下奉之若蓍蔡循循焉向于道也曰在是非
著而劝 …… (第 18a 页)
来者之有述公之锡类也远矣于是不辞而为之序且
以志其平居之慨
毗陵人品记序 (高攀龙/ )
士无定品要在不失其人之本色而已夫子曰人之生
也直此本色也以其本色也而易如火之炎上水之就
下也故无 (第 20b 页)
也岂独三先生之学可会于一乎千古圣学之正传吾
知其无三径矣虽谓之儒宗参同契可也
重刻诸儒语要序 (高攀龙/ )
唐荆川先生辑诸儒语要十卷其六卷皆诸先生所自
得语四卷则辨析同异而考亭之语为多吾友黄云翼 …… (第 14b 页)
阐幽录序 (高攀龙/ )
我神祖御极四十八年而谴谪诸臣自万历五年始于
时江陵相不丧父丧诸臣以纲常大义诤杖者戍者编
民者累累 …… (第 16b 页)
后之览者考镜焉
无锡县学笔记序 (高攀龙/ )
何以使天下治曰人才何以育才曰庠序之教何以使
庠序之教天下奉之若蓍蔡循循焉向于道也曰在是非
著而劝 …… (第 18a 页)
来者之有述公之锡类也远矣于是不辞而为之序且
以志其平居之慨
毗陵人品记序 (高攀龙/ )
士无定品要在不失其人之本色而已夫子曰人之生
也直此本色也以其本色也而易如火之炎上水之就
下也故无 (第 20b 页)
赵忠毅公集序(周凤翔/)
昔孟子辟邪距淫而先于正人心人心者天下之
所以一治而一乱也生于心害于事作于事害于
政子云曰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廓如
之云有味乎其言之也我国家当神庙英岁笃叙
正父无斁康事凫鹥既醉之风卷阿天保之乐有
过无不及焉而二三憸人窥床第之微生动摇之
计紫芝之歌难招黄台之蔓几摘于是一时君子
起而争之而枋国者阴阳捭阖以剪鸿鹄之羽今
夫刑人杀人之不可得于明主也无曰刑人杀人
乃以软持而巧锢之朝去一人暮去一人积渐以
往如易地形人心之司南者不在朝宁而在草野
矣于是鄗上则梦白赵先生江右则尔瞻邹先生
三吴则顾叔时先生昆弟 高存之先生 领衷正人
如衣裳之有冠冕山川之有河岳若高则赵先生
所举士也诸君子言性命言气节言文章要皆以
正人心固宗 (第 2a 页)
昔孟子辟邪距淫而先于正人心人心者天下之
所以一治而一乱也生于心害于事作于事害于
政子云曰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廓如
之云有味乎其言之也我国家当神庙英岁笃叙
正父无斁康事凫鹥既醉之风卷阿天保之乐有
过无不及焉而二三憸人窥床第之微生动摇之
计紫芝之歌难招黄台之蔓几摘于是一时君子
起而争之而枋国者阴阳捭阖以剪鸿鹄之羽今
夫刑人杀人之不可得于明主也无曰刑人杀人
乃以软持而巧锢之朝去一人暮去一人积渐以
往如易地形人心之司南者不在朝宁而在草野
矣于是鄗上则梦白赵先生江右则尔瞻邹先生
三吴则顾叔时先生昆弟 高存之先生 领衷正人
如衣裳之有冠冕山川之有河岳若高则赵先生
所举士也诸君子言性命言气节言文章要皆以
正人心固宗 (第 2a 页)
吕先生炳耀后先则此行真为不孤非特以慰答朝野
之望而巳也爰命欲立子宗受而藏之以为别
送祁侯入觐序 (高攀龙/ )
己酉冬长洲令山阴祁侯入觐其门人王生瑞琦欲不
佞为语赠行不佞某曰夫祁侯所谓豪杰之士而学圣 (第 3b 页)
之望而巳也爰命欲立子宗受而藏之以为别
送祁侯入觐序 (高攀龙/ )
己酉冬长洲令山阴祁侯入觐其门人王生瑞琦欲不
佞为语赠行不佞某曰夫祁侯所谓豪杰之士而学圣 (第 3b 页)
古圣贤精爽并存于天壤之间是余三人者终始相期
之志二三子或未能尽知也
段幻然六十序 (高攀龙/ )
于今之世求天下奇才者吾必曰段幻然公何以言之
曰公之才有本者也其寂也渟泓无朕时出也变化无
方控御六 (第 12b 页)
之志二三子或未能尽知也
段幻然六十序 (高攀龙/ )
于今之世求天下奇才者吾必曰段幻然公何以言之
曰公之才有本者也其寂也渟泓无朕时出也变化无
方控御六 (第 12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三百二十一 馀姚黄宗羲编
序一百十二
寿序
缪仲淳六十序 (高攀龙/ )
余年二十五而友于丁子长孺一日长孺谓予曰今海
内有奇士缪仲淳者子知之乎余曰未也曰其人孝于
亲信于朋 (第 1a 页)
明文海卷三百二十一 馀姚黄宗羲编
序一百十二
寿序
缪仲淳六十序 (高攀龙/ )
余年二十五而友于丁子长孺一日长孺谓予曰今海
内有奇士缪仲淳者子知之乎余曰未也曰其人孝于
亲信于朋 (第 1a 页)
人也彼诚无所窥者耶康侯祖江居黄能世其
家学必有出文字之外者姑记其行义以风云
龙江沈先生泰交始末记 (高攀龙/ )
今上在东朝时先生以赞善侍讲读壬申四月十日讲
读毕上出檀扇二命先生与编修张帙各书诗句张书 (第 10b 页)
家学必有出文字之外者姑记其行义以风云
龙江沈先生泰交始末记 (高攀龙/ )
今上在东朝时先生以赞善侍讲读壬申四月十日讲
读毕上出檀扇二命先生与编修张帙各书诗句张书 (第 10b 页)
子之成寝也杜氏之葬在
其阶下百岁而后许氏之子若孙所长有者此也则归
氏一抔之土亦永无猜焉
承贤桥记 (高攀龙/ )
锡城中有箭河九通者一而巳无论形家言凡河渠疏
则灵气鬯如人身血脉然然而湮塞所从来久民居踞 (第 9b 页)
其阶下百岁而后许氏之子若孙所长有者此也则归
氏一抔之土亦永无猜焉
承贤桥记 (高攀龙/ )
锡城中有箭河九通者一而巳无论形家言凡河渠疏
则灵气鬯如人身血脉然然而湮塞所从来久民居踞 (第 9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四百 馀姚黄宗羲编
传十四
儒林
陶庵先生传 (高攀龙/ )
陶庵先生者归子季思也苏之昆山人名子慕字季思
其父故太仆震川先生讳有光归子儿时即有至趋尝
挂酒衣带 (第 1a 页)
间见一卉一石佳者辄引酒自赏自馀童孺
所弄一切睨视无所屑及长苦心为文词醲味沉情而
出之以轻声远度飘飘乎如祓濯于醴泉甘露而荡以
清风被以鲜霞者辛卯举南畿乙未从京邸交于嘉善
吴子志远过锡山交于高子 攀龙 三人相得欢甚时高
子筑室于蠡湖之上曰水居吴子筑室于祥荡之上曰
荻秋归子既三对公车不第又两丧妇得羸疾筑 …… (第 1b 页)
气同也气同声异天壤咫尺声同气异咫尺天
壤平地而水湿者先濡水上而下也抱薪而火燥者先
燃火下而上也龙兴而 云从 云自下而上应者也虎啸
而风号风自上而下应者也水火燥湿无情而应有情
云龙风虎有情而应无情始藻闻其解春秋 (第 20b 页)
明文海卷四百 馀姚黄宗羲编
传十四
儒林
陶庵先生传 (高攀龙/ )
陶庵先生者归子季思也苏之昆山人名子慕字季思
其父故太仆震川先生讳有光归子儿时即有至趋尝
挂酒衣带 (第 1a 页)
间见一卉一石佳者辄引酒自赏自馀童孺
所弄一切睨视无所屑及长苦心为文词醲味沉情而
出之以轻声远度飘飘乎如祓濯于醴泉甘露而荡以
清风被以鲜霞者辛卯举南畿乙未从京邸交于嘉善
吴子志远过锡山交于高子 攀龙 三人相得欢甚时高
子筑室于蠡湖之上曰水居吴子筑室于祥荡之上曰
荻秋归子既三对公车不第又两丧妇得羸疾筑 …… (第 1b 页)
气同也气同声异天壤咫尺声同气异咫尺天
壤平地而水湿者先濡水上而下也抱薪而火燥者先
燃火下而上也龙兴而 云从 云自下而上应者也虎啸
而风号风自上而下应者也水火燥湿无情而应有情
云龙风虎有情而应无情始藻闻其解春秋 (第 20b 页)
周文忠公传
公名凤翔字仪伯山阴人以大兴籍为督学左光斗取生
员第一崇祯改元登进士历官司业许士柔者祭酒也为
翰林时曾撰故左都 高攀龙 诰文有年矣至是谓失当降 (第 1a 页)
其官调之凤翔曰臣故翰林也例翰林撰词苟不当则阁臣
竟裁之否则驳回使另撰而士柔于十年前初拟之词未闻
驳回使改撰也今忽曰失当是以阁臣之罪罪士柔也且诰词
非不当也当崔魏肆燄臣节几尽含血负肉谁不畏死乐
生而 攀龙 首以身殉皇上既怜而褒之中外相望以为褒忠奖
烈不知宜如何鼓励今徒以中书科先入宝簿及其子世学不
谙事理之 …… (第 1b 页)
咎载笔之有失则是以世学而累士柔以士柔而累 攀
龙 恐非陛下褒忠奖烈之盛心也不报既而迁谕德充
东宫讲官是时贼势迫召对平台问灭寇之策言论忼
忾上为流涕会军 (第 2a 页)
公名凤翔字仪伯山阴人以大兴籍为督学左光斗取生
员第一崇祯改元登进士历官司业许士柔者祭酒也为
翰林时曾撰故左都 高攀龙 诰文有年矣至是谓失当降 (第 1a 页)
其官调之凤翔曰臣故翰林也例翰林撰词苟不当则阁臣
竟裁之否则驳回使另撰而士柔于十年前初拟之词未闻
驳回使改撰也今忽曰失当是以阁臣之罪罪士柔也且诰词
非不当也当崔魏肆燄臣节几尽含血负肉谁不畏死乐
生而 攀龙 首以身殉皇上既怜而褒之中外相望以为褒忠奖
烈不知宜如何鼓励今徒以中书科先入宝簿及其子世学不
谙事理之 …… (第 1b 页)
咎载笔之有失则是以世学而累士柔以士柔而累 攀
龙 恐非陛下褒忠奖烈之盛心也不报既而迁谕德充
东宫讲官是时贼势迫召对平台问灭寇之策言论忼
忾上为流涕会军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