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炎稽首敢献颂曰 天命帝
兮荡祅(一作/矢)昏交风雨兮会秦门推圣德兮漫
海外五单于兮勇士会俗鸟兽兮家云岛越浮山兮乏
青草徵羽骑 (第 15b 页)

无光后有才子先贤不亡
   赠太尉益州大都督王公神道碑
               前 人
天命帝
子万邦维坤配乾母万物以亲九族后父之
属尊以叙百官开封之班最执谦德而光重地者则祁
国公其人也公讳仁皎字 (第 6a 页)
 王言之体当以书之诰誓命为祖而参以两汉诏策
 信哉
  汉高帝礼诸神诏
吾甚重祠而致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
以其时礼祠之如故
   高帝
罢兵首诏
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民前或相
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 …… (第 2a 页)
  高帝择立燕王诏
燕王绾与吾有故爱之如子闻与陈豨有谋吾以为亡

有故使人迎绾绾称疾不来谋反明矣燕吏民非有罪
也赐其吏六百石以上爵各一级与绾居去来归者赦
之加爵亦一级诏诸侯王议可立为燕王者
   高帝
告天下诏
吾立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于今矣与天下之豪士
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辑之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为
(第 6a 页)
  神宗始策举人罢诗论赋三题诏
化民成俗必自庠序进贤兴能抑繇贡举而四方执经
艺者专于诵读趋乡举者狃于文辞与古所谓三物宾
兴九年大成亦已盭矣今下郡国□徕隽贤其教育之
方课试之格令两制两省待制以上御史三司三馆杂

议以闻
  神宗封 太祖皇帝
后诏(王圭/)
昔我艺祖皇帝之兴以天发之期兵未始一血刃而卒
再造区夏其大谋盛烈被诸万世而莫高焉朕奉承 (第 3a 页)
 文章辨体汇选卷十八
            明 贺复徵 编
制七
  元帅乌叶尔封谥制(元姚燧/)
太祖
之基命龙遂乘云有良臣以树勋鱼犹得水展
我同姓岂伊异人具官乌叶尔气钟光岳之纯全诚贯
金石之坚确智足谋国 (第 1a 页)
  汉文帝问贤良文学策
惟十有五年九月壬子皇帝曰昔者大禹勤求贤士施
及方外四海之内舟车所至人迹所及靡不闻命以辅
其不逮近者献其明远者通厥聪比善戮力以翼天子
是以大禹能亡失德夏以长楙 高皇帝
亲除大害去乱
从治并建豪英以为官师为谏争辅天子之阙以翼汉室
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方内乂安泽及四夷今朕获 (第 1b 页)
  周祭礼嘏辞

皇尸命工祝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来女孝孙使女
受禄于天宜稼于田眉寿万年勿替引之
  汉九祝嘏辞(汉蔡邕/) 高皇帝
使工祝承致多福无疆于尔嗣曾孙皇帝使尔
受禄于天宜此旧都万国和同兆民康乂眉寿万年子
子孙孙永守民庶勿替 (第 1b 页)
九五龙飞之始大人豹变之初历试诸艰大
敌弥勇上柱国司徒东郡公翟让功宣缔构翼亮经纶
伊尹之赞成汤萧河之辅 高帝
上柱国总管历城公孟
让上柱国左武侯大将军单雄信上柱国右武侯大将 (第 24b 页)
  请封建子弟疏(贾谊/)
陛下即不定制如今之埶不过一传再传诸侯犹且人
恣而不制豪植而大强汉法不得行矣陛下所以为蕃
捍及皇太子之所恃者唯淮阳代二国耳代北边匈奴
与强敌为邻能自完则足矣而淮阳之比大诸侯廑如

黑子之著面适足以饵大国耳不足以有所禁禦方今
制在陛下制国而令子适足以为饵岂可谓工哉人主
之行异布衣布衣者饰小行竞小廉以自托于乡党人
主唯天下安社稷固不耳 高皇帝
瓜分天下以王功臣
反者如猬毛而起以为不可故斩去不义诸侯而虚其
国择良日立诸子雒阳上东门之外毕以为王而 (第 22a 页)
  谏除滥刑疏(朱敬则/)
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
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疾耕急战
人繁国富乃屠诸侯此救弊之术也故曰刻薄可施于
进趋变诈可陈于攻战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况锋镝
已销石城又毁谅可易之以宽泰润之以淳和八风之
乐以柔之三代之礼以导之秦既不然淫虐滋甚往而
不返卒至土崩此不知变之祻也陆贾叔孙通之事汉

主也当荣阳成皋之间粮馈已穷智勇俱困不敢开一
说效一奇惟进豪猾之才荐贪暴之客及区宇适平干
戈向戢金鼓之声未歇伤痍之痛尚闻二子顾盼绰有
馀态及陈诗书说礼乐开王道谋帝图 高皇
忿曰吾以
马上得之安事诗书乎对曰马上得之可马上理之乎 (第 3a 页)
高皇
默然于是陆贾著新语叔孙通定礼仪始知天子
之尊此知变之善也向使高皇排二子而不教置诗书
而不顾重攻战之吏 (第 3a 页)
之也难故其防患也深其虑之也远故其立法也密
后世虽有聪明才智之君独出群臣之表然终不若祖
宗更事之多也我 太祖高皇帝
监前古之迹识祸乱之
源故凡寺人之徒惟供给扫除之役频年以来旧章日
坏邪径日开人主大权尽出此曹之手内倚之 …… (第 4b 页)
益于事乎昔我 高皇帝
艰难百战取有四海列圣继承
传之先帝以至陛下先帝临崩顾命之语陛下所闻也
柰何姑息群小置之左右为长夜之游 (第 24b 页)
不能增者急于起
科得利也夫岁收不常而租有定额则开垦者利未得
而害已随故人不敢开种今若查比北直𨽻钦奉 太祖
皇帝
圣旨事理听令各屯原额抛荒及空闲地土不拘
土客官民军舍尽力开垦永不起科则有利无害而人
乐于兴种矣盖所贵 (第 40a 页)
聪明刚断乃甘受嵩
欺人言既不见信虽上天示警亦不省悟以至于此也
臣敢以嵩之专政叛君之十大罪为皇上陈之我 太祖
高皇帝
亲见宰相专权之祸遂诏天下罢中书丞相而
立五府九卿分理庶政殿阁之臣惟备顾问视制草不
得平章国事故载诸祖 (第 3a 页)
侍一日得志皇上几无驻足所 高皇
社稷将不血食可
为寒心闻彼时从哲濡滞不进科臣拉之以进大叱曰
你岂做李家官吃李家饭如此光景岂可堪闻任妇 (第 21b 页)
 文章辨体汇选卷一百十九
            明 贺复徵 编
疏三十三
  二十四大罪疏(明杨涟/) 高皇帝
定律令中官止供扫除不许干预政事虽王振
刘瑾骄横纵恣旋即诛戮圣明在上乃敢有肆无忌惮
浊乱朝纲罔上行私倾 (第 1a 页)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三代
明王未之有改也改三代明王继立之常经于理为悖
皇上考于哲王之事熟矣其必不废长也二 高皇帝
(第 3b 页)
制度臣敞等数进谏不更变日以益甚恐危社稷天下
不安臣敞等谨与博士臣霸臣隽舍臣德臣虞舍臣射
臣仓议皆曰 高皇帝
建功业为汉太祖孝文皇帝慈仁
节俭为太宗今陛下嗣孝昭皇帝后行淫辟不轨诗云
藉曰未知亦既抱子五辟之属莫大 …… (第 3a 页)
未有不繇者也天子之义必纯取法天地而观于先圣 高皇帝
所述书天子所服第八曰大谒者臣章受诏长
乐宫曰令群臣议天子所服以安治天下相国臣何御
史大夫臣昌谨与将军 (第 6a 页)
之间卒莫能会其说于一盖必有待于今日者矣天启
圣明诞膺景运我 太祖高皇帝
天纵之圣以武功定天
下以文教兴太平首建学校颁赐书籍作养人才茂隆
政治四海外内翕然同风钦惟皇帝陛下文武 (第 5b 页)
        明 贺复徵 编
表九
  劝进梁元帝表(陈徐陵/)
封唐有圣还承帝喾之家居代维贤终纂 高皇
之祚无
为称于革舄至治表于垂衣而拨乱反正非间前古至
如金行重作源出东莞炎运犹昌枝分南顿岂得掩显 (第 1a 页)
人进退
之机未尝不在于此曹之盛衰也臣愿陛下鉴其所既
往谨其所未来大张英断总揽天纲凡所以待宦官者
一以 太祖高皇帝
为法凡所以任大臣者一以太宗文
皇帝为法则君子可进小人可退而天下之治出于一
矣陛下聪明冠绝百王神武震惊 (第 2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