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二百八十四    馀姚黄宗羲编
  序七十五
   赠序
  赠钱怀白驿宰序 (陈有年/
)
余读春秋外传单襄公过宾于陈以候不在疆为蔑官
齐桓会葵丘陈王政亦曰无忘宾旅未尝不叹先王秩
官之密而 (第 1a 页)
七君子并则熊子固欲磨上党之崖砻
大行之石挽西河而模墨本于天下矣熊子名兰楠姓

  吏部考功司题名记 (陈有年/
)
谓天下事名耶古卓诡之士霾名隐氏惟恐閟之不深
而挂流世齿颊谓无事名耶后天开物之英降迨九官
十六族具 (第 10b 页)
可考而名也夫名教之兴尚矣荣名亘宇宙

僇名不齿于涂之厉名哉名哉中古以来何其龂龂也 陈有年
曰不佞故尝为司功云国家稽古建官错事而
衡名实不可胜辨一综诸司功其布在功令若称者不
者贪者酷者罢若不谨 (第 11a 页)
核名实汰罪赎五事其大指
谓人臣上欲有益于国以正直为第一义下欲有益于
民以廉洁为第一义请黜徐显卿等而荐 陈有年
诸君 (第 7a 页)
  徐贞娥 (陈有年/
)
贞娥上虞人也父诸生三旸字邑葛之泰泰殇娥闻问
即于邑小楼雉经父母排闼入税之得无绝则亟请赴
丧众格不 …… (第 4a 页)
有大节娥不辱云
  二贞 (陈有年/
)
余少时则见世母家盖三嫠嫂云继重以仲氏孤之妇
聚室茹荼门无偶迹亦人道之极恫也转毂数纪诸嫠
闇然盖棺 (第 6a 页)
古文所以不列学官之故而序言会国有巫蛊事经籍
道息乃出自安国口中不亦剌缪甚乎自高斋十 学士
登之
文选后之学者遂不敢非是不可以不辨   五羖辨
孟子 (第 14a 页)
 闽二年未尝取一铢一缕幕府市租悉裁以养士及
 迁大理卿尚赢六万馀金藉付有司去再迁刑部左
 侍郎值封倭议起公上疏力争之改兵部旋改吏部
 与 尚书陈公有年
选郎顾宪成共持衡不挠适同里
 沈公一贯拜麻公遂欲乞归因出为南刑部尚书陛
 辞又言封倭非计立枷非法语俱 (第 3b 页)
   题时御史西台奏议后
右嘉定时公乾所西台奏议三卷公讳偕行字汝健乾
所其别号也前明万历中进士由知县擢四川道监察
御史以抄没崇信伯事特旨降调边方杂职归卒于家
当公之甫为御史也太仓王公锡爵在内阁馀姚 陈公
有年
在吏部富平孙公丕扬在都察院时方崇尚清节 …… (第 9b 页)
臣愿视遂臣之才品为取舍如孟养浩邹元标之直諌
所当亟用而中有沽名偏拗者舍之可也视大臣之贤
否为去留如 陈有年
之忠鲠所当亟挽而中有瑕疵可
指者听其去可也又言财譬诸水也导之为江河疏之
为沟浍则群生咸沾其益若积壅既 (第 10b 页)
    疏(南京吏部尚书/)
臣等代匮南铨适当考察各思竭诚秉公仰副任使凡
一切亲故尽不敢徇自谓可幸无过惟是原任南京工
部主事闵世翔于考功司郎中钱士完为周亲曾经南
京御史李用中论其夤缘改北随该吏部覆奉钦依照

旧供职当考察时亦曾议及但臣等互相参覈无实可
据而都御史 陈有年
朱鸿谟曾抚按江西皆称其令安
福甚得民心及查科道访单无名询吉安安福之官南
中与南中众论皆无异辞臣等是以 (第 11b 页)
陈言请册立储宫并请宥廷臣之言储宫得罪者既而
以郎署起补则疏荐直臣邹公元标吕公坤廉吏 陈公
有年
许恭简先生而下各若而人至是以江右赍俸复
疏荐邹忠介等而刺政府不能容贤娓娓数千言时李
晋江方新入参知嫉 (第 18a 页)
冰没之日家无馀财而多行义有名卿子为其
下僚者死则经纪其丧赒赙过当振其宗亲枵者与食
暴者与葬漂者与聚当 陈恭介
之为吏部也廷议属公
建牙保定 (第 18b 页)
恭介
以连故引嫌不可公闻而更德之 (第 18b 页)
恭介
既没贫不能敛公为之具槥如礼当时 (第 18b 页)
恭介
徐勉方
公陆贽不诬也大都公体正而不厉物骨强立而不巉 …… (第 18b 页)
则可以大治天下而寿一世今仅焉耳岂不惜哉元璐
自成童受知于 陈恭介
(第 19b 页)
恭介
亟称之公公见元璐文即
慨然许字以女忆元璐舞象时公当之晋先大夫拿舟
挈元璐送之江浒酒间公教元璐以文章行 (第 19b 页)
   客问
客有问于不肖曰南御史大夫楚侗耿公何人也不肖
曰今之贤人也客曰何哉子所谓贤者不肖曰姑无竟

其详即近者救 陈公有年
徐公元泰周公继三中丞参
王御史藩臣询谋佥同亦其槩也客曰此正余之重疑
于公而不能释者也不肖曰有是哉客之 (第 15a 页)
  风雨庇于一椽,图书堆于四壁。朝唤卖饧之箫,夜闻折柳之笛;城高而漏不长,寺迥而钟频击。玲珑数面之青,界破半空之碧;月入无猜,云藏有隙。异弘景之三层,似 陈登之
百尺;看山移庾亮之床,听雨拖阮孚之屐。气放能高,眉扬奚窄!度岁月以常宽,俯乾坤而自适。 …… (第 108 页)
,高句骊之移风。五指山下,长免斧戕之临;五指山头,常有冠裳之过:是官斯土者之所望乎!
  爰循伊黎格 登之
例,而为铭曰:戴天知高,履土知厚;尔氓初生,兹山之右。山上有禽,山中有兽;依丛而栖,择险而走。不失其 …… (第 120 页)
  山入牖以垂青,云缭廊而界碧。书带之草满阶,锦文之花交桓;广四壁为墨庄,拓数椽作经苑。停车问字,扬子云(扬、杨同祖;见杨修书)阁外之亭;馈肉捧槃,杨遵彦竹边之舍:斯拙友课读之斋也。林木绮疏于圃外,田塍绣错于图中。清流通,碧水鸣舂;鱼机在藻,鹤柴依松。徐勉则穿池架树,李衡则种橘成庄。绿蕉荫宇,紫桂环墙。人在永丰之巷,谷藏不涸之仓。杨仪、杨颙之先畴,洄分上下;知至、知温之旧陌,里号「靖恭」:斯拙友课耕之玞射也。丁卯桥头,苔黏屐齿;辛夷坞里,草衬衫痕。厅列徐南州之榻,座开孔北海之樽。楼上宾豪,高 陈登之
百尺;阁中客好,穿宏景之三层。故大年退居之门,交游常满;廷秀诚斋之室,人士频来:斯拙友延客之堂也。安 …… (第 140 页)
   与张子汝南书(戊子葭月初三日,草于旅次)

  子阳结绶,贡禹弹冠;孟叟失时,昌黎短气。况为同病之人,弥深相怜之意。
  阁下下帷 有年,
题塔无愧!天人数问,董子非托于空言;官礼一书,王通可行诸当世:学非揣摩,才堪利用。乃论秀河阳,不过贾 …… (第 160 页)
  林朝栋弃台西遁,较邱进士尤难掩众论。盖仙根书生,未娴戎务;出领义军,系唐景崧滥举。荫堂,则承父林文察馀荫,早经刘铭传保举,从军 有年。
有兵、有饟,又素经战事,乃不见敌而走,致景崧仓皇无措;其视徐骧、姜绍祖、吴汤兴诸君以书生撑拒半载── (第 208 页)
许其忠。盖委质事人而死其事者即义也。然凌诞之忠。非所以为忠。由其先祖而观之。可复许其忠乎。余尝谓 陈登之
材伟矣而伤于勇。孔融之志大矣而嫌于疏。荀彧之智深矣而过于婉。田畴之义高矣而失于随。独管幼安皎然于尘秽 (第 364L 页)
史家追述古文。所以不列学官之故。而序言会国有巫蛊事。经籍道息。乃出自安国口中。不亦剌缪甚乎。自高斋十 学士登之
文选。后之学者。遂不敢非。 (第 346H 页)
   海帆与其弟笋山(秉愔),其子鹤溪(橒)约会。见笋山作画鹤溪作书。仍赋诗代笔谈。
   翁立本(树棠)去年随敕东来。余以馆伴相见于雪楼。今访余于玉河。临别赠一诗志缘。
   延恩 陈登之。
叩余姓号年庚官职。走笔答之。
   登之
连赋索和。书示。
   登之
临别。书怀示之。又和。
   冯少渠(震东)滁州人。文学盛名。行谊甚高。以孝廉荐。上京候选。少渠思在
宾讲礼三宵并。来往论交两岁连。独抱高才城市隐。曾将杰句海邦传。骊歌相送知何处。蓟北春天树似烟。
延恩 陈登之。
叩余姓号年庚官职。走笔答之。
庭前书带对经床。置驿长安结老苍。却惭伯玉知非岁。宋代南宫汉署香。 (第 53H 页)
登之
连赋索和。书示。
词墨声名三十秋。新诗俊逸孰能俦。急从深巷回车去。怕卧元龙百尺楼。 (第 53H 页)
登之
临别。书怀示之。又和。
依迟车马惜分离。可奈清风朗月时。天涯知己真吾辈。须 (第 53H 页)
登之
与善之。 (第 53H 页)
。遂拓数仞之址。更起一层之楼。窗栊幽深。南陌之嚣尘不到。甍桷迢递。西山之爽气自来。卧百尺之上床。讵拟 陈登之
豪致。倚一声之长笛。非同赵嘏之才调。只缘麋鹿之性难驯。窃幸鹪鹩 (第 503H 页)
   君子偕老。颂窗岩赵公回卺也。(集诗)
   其雨寄寅峰李学士(敬参)(集诗)
   伐木三章。怀纪茂林也。(集诗)
   君子四章。寄 陈登之
也。(集诗)
   杲杲之日念友也。以友隔异域。思其人而不得见也。
 骚
   拟招(并序○戊午) ……   答鹤林尉
   答会宁都护郑善之(元容)
 书牍
   与纪茂林(树蕤)(庚寅如燕。与茂林, 陈登之,
陆菊人订交。甲午之行。陈玉士,叶东卿,帅石村,卓海帆又与之交。互以楮墨相和。尺牍即其一也。)
  
    

其雨三章。章八句。
伐木三章。怀纪茂林也。(集诗)
伐木丁丁。在彼中阿。未见君子。独寐寤歌。悠悠我思。惄如调饥。道之云远。不能奋飞。
伐木丁丁。声闻于野。未见君子。岁聿云莫。自诒伊阻。不我遐弃。心之忧矣。我思不閟。
陟彼高岗。𨀣予望之。山川悠远。雨雪其雱。云谁之思。展如之人兮。秩秩德音。终不可谖兮。
    
伐木三章。章八句。
君子四章。寄 陈登之
也。(集诗)
岂弟君子。温其如玉。威仪棣棣。柔嘉维则。洵美且都。维其有章。声闻于外。至于海邦。
岂弟 …… (第 5L 页)
 有鸟有鸟。友生之求。及尔分飞。厥声啾啾。思嗣家风。以写其忧。
    杲杲之日四章。章六句。寄怀冠岩学长执事 登之
氏。陈延恩呵冻书。
冠岩全书册一
 骚
   (第 6H 页)
  

与纪茂林(树蕤)(庚寅如燕。与茂林, 陈登之,
陆菊人订交。甲午之行。陈玉士,叶东卿,帅石村,卓海帆又与之交。互以楮墨相和。尺牍即其一也。)
敬谟白 (第 30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