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地符晓升而子方且
览德辉来帝京其必歌玉烛之颂以洗新罗之陋习而
发治世之正声乎乃稽首而为之颂曰天德上宁 温如

兮天光下照明如烛兮四序功成知化育兮吾君之
德吾民之福兮
  玉烛赋          (元/)欧阳朝 (第 11b 页)
  象环赋(以谦德无事/循转为韵)     (唐/)钱 起

圣有制作人具尔瞻是环也用之撝谦成乎其规故有
典有则全乎其素故匪雕匪刻动法天旋 温如玉
色可
以观象见意可以取文昭德终日佩之其仪不忒懿夫
圆通既固雅丽且殊皓质中澈腾光外敷守其明也处
暗室而 (第 26a 页)
  白兔赋(以至仁垂化灵/物表祥为韵)    (唐/)蒋 防
圣理遐远毛群效灵有兔爰止载白其形乘金气而来
居然正色因月轮而下大叶祥经岂不以应至道之神
化彰吾君之德馨皎如霜辉 温如玉
粹毫素丝而可拟
足琼枝而取类与三窟以殊归将五灵而共至洁朗贞
质联绵雅致名殊东郭韩卢不敢而前迹近中林苍 (第 23b 页)
所著家训井井盖不特潘氏规而已公之归台使者无
岁不慰荐上未及用而最后谢中丞登之 温侍御如玉
复以公应诏上老之特诏进公一级公前是以诏恩当
为资德大夫至是为荣禄大夫今上之六年复以诏恩
有司具币饩存 (第 21a 页)
稿葬之骨以归夜城举生存
之衔以题墓道于愿差毕岂敢复有觊觎而会巡抚南
直𨽻右佥都御史林润会同巡按御史 温如玉
提学御
史周弘祖奉诏奉应得赠谥祭葬大臣润疏谓臣父材
久著于用世德素重于乡评巡按顺天即能捍卫通州
保全 …… (第 15b 页)
之突入阴受权奸之陷害死非其罪公论其惜虽经
伊子具奏蒙恩准复原职而十载边陲劳迹难泯罪既
昭雪功应议录其 如玉
弘祖二疏尤极揄扬臣不敢一
一举渎天听当时礼部大臣以先大学士高拱与先大
学士徐阶争权不睦纵毁阶为广市私 …… (第 16a 页)
荡垂十载而后宁海内为之虚耗识者谓
若留臣祖在事一二年可以无此祸矣故于隆庆之初
巡抚都御史林润巡按御史 温如玉
提学御史周弘祖
合疏称臣祖志节勋劳应加赠谥祭葬而浙闽士大夫
尚有衔臣祖者于覆疏中谓臣祖操持清苦行谊足 …… (第 21a 页)
如臣父死于冻馁何以见臣祖于地下为此匍
匐行乞至京不避鈇钺陈情上奏伏乞皇上特下该部
仍将都御史林润御史 温如玉
周弘祖原疏逐一查勘
明白特照例予祭葬仍赠官锡谥不唯报德报功之典
推及于细微而任事任怨之臣亦知所感奋臣 (第 22a 页)
归一孙钦汝嘉没时春秋七十有二庶几可无遗憾者
欤铭曰介如石 温如玉
嗟君子兮不可复兮
 王侍讲琎与其兄文靖公璲墓并在阳山凤凰峰下
   故乡贡进士谢君墓志铭   杜琼 (第 41a 页)
 群烟月所俊庞儿出色翠红乡容貌非常娇比花初

 放 温如玉
有香遵五英得亲传旦末双全拜九成曾
 觌授关目细讲梁州人都道苏小小重生豫章我猜
 做李师师再长平康对鸾 (第 57b 页)
  送杨子承台郎
六旬苦不雨寝食不遑安佳人重远别西风古长干辟
书岂无华中台切云端执简赞画诺群彦集孔鸾丹心
照白日雄辞泻惊湍所爱 温如玉
何须铁作肝贤才期
有用行志良独难上言保明哲下以济时难关陜民食
子蜚蝗蔽淮滩便须给馈饷胡能及朝餐维斗不 (第 9a 页)
之官矣不变于既閒且逸人不深青之
官变之于遗艰投大人所属心之日乎又不然若荆公
以一执拗得之始败之终锦台 温如玉
不然也然则锦
台非如心之经学有用之文华也乎洋山意欲廊庙上
大用锦台使得尽展底蕴不负初学言其大略其小言 …… (第 28a 页)
次不神御史
代天巡狩二百年来琼人未有见突于怀川见之邂逅
间怀川三复旱麓之三章酬予言念怀川鸢鱼会心其 温如玉
锐意多年创有此谱龚氏谱得其实矣福一郎
之神可以如见子孙继序思不忘翊国家日升之运龚
氏亦日之东君执龚氏 (第 33a 页)
右长史王润职司辅导志乏匡维俛首
怙终唯唯惟知窃禄傍观方蹶依依岂得无言律以官
常责诚难逭洛阳中护卫指挥 温如玉
叨综篆之虚名
昧典守之大义易府第为护卫曾不执法启陈迁护卫
于重城又不据实申请若不量为调处无以惩戒诡随 …… (第 19b 页)

革以上事情关系重大皆非职等所敢轻拟仍乞敕下
礼部会同三法司再加议拟奏请定夺施行缘汪师召
王润陈澶 温如玉
黄鉴谢霓李官谈世禄芮宣高节孙
胜黎民靖余兆系王府文武官王永寿任良弼魏科系
书办官叶全赵用武升王俊蔡朝 (第 22a 页)
自天。辨方物。覈山川。厥志大哉。峻刚节。殷义声。
返旅榇。宴穷城。厥德迈哉。哀斯人。命莫赎。德不朽。 温如玉。

(第 20a 页)
圣有制作。人具尔瞻。是环也。用之撝谦。成乎其规。故有典
有则。全乎其素。故匪彫匪刻。动法天旋。 温如玉
色。可以观
象见意。可以取文昭德。终日佩之。其仪不忒。懿夫图通既
固。雅丽且殊。皓质中澈。腾光外敷。 (第 17a 页)
然正色。因月轮而下。大叶祥经。岂不以应至道之神化。彰
吾君之德馨。皎如霜辉。 温如玉
粹。毫素丝而可拟。足琼枝
而取类。与三窟以殊归。将五灵而共至。洁朗贞质。联[绵]雅
致。名殊东郭。韩 (第 14a 页)
骥骝趋周牧。鸿凤集汉仪。两美于是合。同声自有诗。恩私幸共被。去就亦俱宜。豫章湖海士。豪气溢秀眉。太湖 温如玉。
贤祖典刑遗。共摄青霞袂。联登白玉墀。世职尊商皓。乡望敬襄耆。直一孤云踪。南北信所之。差池千里驾。惆怅 (第 412H 页)
敬次绝句。
簪花上墓怆荣同。黄诰擎来宠更隆。壁上画狮犹记取。愿承遗训九京从。
挽金判书(尚星)
君子 温如玉。
官崇色愈和。细心观败局。平步涉惊波。末路完名少。高年薄行多。萧条凌替感。空续八哀歌。月朝推先辈。衣冠 …… (第 9L 页)
何秋柏实。零落似春华。我未百年半。三来哭尔堂。人间何太急。回薄使心伤。不寐银台夜。无人语此怀。思君烱 如玉。
朽土岂能埋。
赴任伊川。路由杨州。与主倅郑秀夫(光汉)同宿东轩。临发口呼。
对宿承明庐。依依昨成昔。 (第 12H 页)
假。其进讵能涯。微尔吾谁仗。于今事可悲。山阿抱书泣。霜霰浩盈帷。
其四
东城十五里。君到我颜愉。坐处 温如玉。
吟时唾见珠。初寒应汝病。万事是穷途。愿拭高堂泪。天心见二雏。(君访余明德山中。吟一诗归。即病遂不起。 (第 298H 页)
  其十四
山门有佳事。今夜占灯花。多情故人来。异香生颊牙。
闭户听雨。走笔书赠元平。
昨夜雪被途。今朝雨连村。鞍马冲雪宿谁家。朝雨纷纷空闭门。之子有书书满床。床外梅花花外樽。倚樽高歌对梅花。涓涓隔水愁黄昏。江南驿使几时回。虚谢春光又一番。高歌欲阕拨床书。薄云缅怀桃花园。
鹭湖精舍怀元平

宦游能得买山钱。薄出西湖酒满船。怊怅思君君不见。独将春色倚江天。
奉赠东邻
所怀有伊人。伊人 温如玉。
韫椟以自珍。肯为和氏璧。平生矢不谖。精诚透顽石。
  其二
我心动天地。尔音毋金玉。尔有遗我书。抱持 (第 28H 页)
  三十四母分为五音者

삽화 새창열기
以上融喉舌二音。斯乃音韵之祖。因之配合而生生无穷焉。
肃府淳化帖
肃府淳化帖事。详见池北偶谈。肃府淳化帖。本自庄王受封。 太祖赐之宋刻。(相传有龙胆壶,凤喙卮。并帖而三。)宪王时。洮泯道𩒮川张鹤鸣。得李子崇本于白下。材官本于皋兰。请肃王赐帖挍雠。见古法帖数段久𡙇而玆独全。知为马房光怪以前物也。姑苏 温如玉
南唐张应旨为之双钩。鹤鸣携之黔阳。宪王乃镌石于兰。未竟而薨。世子识鋐卒业于万历辛酉。先后七年。其初拓 (第 115H 页)
须臾飞去成过境。夕阳满地流花影。我不能画能作诗。走笔将君写此景。
读归田录
五季淫哇扫碌碌。六一文章 温如玉。
白头归耕颖尾田。公时著书我今读。逸事遗善勤发挥。寸鳞片羽生光辉。编次苦被屡诏促。阔略尚恨初心违。初心 (第 382L 页)
未吐轻寒勒。柳丝欲弄微风掣。狡狯掷米惊簌簌。娉婷散花愁缬缬。龙公初意在行雨。未坠而冻松成屑。春山气味 温如玉。
任他模糊消一瞥。充栋诗话有谁理。与君解颐时时说。小酉阁上携琵琶。池中定有蕤宾铁。
皇坛亲享赓进
恍惚 (第 8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