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楚辭類
   大暑赋
惟林钟之季月重阳积而上升喜润土之溽暑扇温风
而至兴或赫炽以瘴炎或郁律而燠蒸兽狼望以倚喘

鸟垂翼而弗翔根生苑而焦炙岂含血而能当远昆吾
之中景天地翕其同光征夫瘁于原野处者困于门堂
患衽席之焚灼譬洪燎之在床起屏营而东西欲避之
而无方仰庭槐而啸风风既至而如汤气呼吸以怯短
汗雨下而沾裳就清泉以自沃犹沃涊而不凉体烦如
以于悒心情闷而窘惶于是帝后顺时幸九嵏之阴冈
托甘泉之清野御华殿于林光潜广室之邃宇激寒流
于下堂重屋百层垂荫千庑九闼洞开周帷高举坚冰

常奠寒馔代叙
   酒赋
帝女仪狄旨酒是献苾芬享祀人神式宴辩其五齐节
其三事醍沈盎泛清浊各异 章文德
于庙堂协武义于
三军致子弟之孝养纠骨肉之睦亲成朋友之欢好赞
交往之主宾既无礼而不入人何事而不因贼功业 (第 14a 页)
  春王正月辨         汤 斌
圣人之书明白简易而后儒推求过甚遂成不决之疑
者如春王正月之类是也注春秋者不下数十家置春
王正月四字不论者固有之其以周改月兼改时者则
汉孔安国郑康成至明赵子常王阳明贺景瞻也以周
改月不改时者则宋程伊川胡康侯至明刘文成也以
周不改时兼不改月者则宋蔡仲默魏华父至 明章本
也诸家引经据传自以为确不可易而余则直以春 (第 3a 页)
祀典非大有可议固不宜祧然而
一二未甚著名者其果皆符于公论欤据南昌府学南
昌新建二县学查称饶双峰陈云柱 章本清
邹南皋四
先生拟应增入祠内此邦名儒最多一开增入之例得
无议论滋扰欤一祠不能容多主如果止此四先生卓 (第 21b 页)
  广西当岭南右偏土瘠民犷视东道特异诸𡰥窟穴盘
绕其间左黔右郁荔浦东西残破不可言大藤峡深险
尤甚成化中诛锄极惨近复跨江倚山出没剽夺田宁
梧藤诸孱卒竟不能扼制桂林之北六峒为孽则北连
武岗柳庆之西八寨尚存则东通怀远府江上下半为
𡰥巢寇窃无虚日矣至今右江岑氏猛贼虽诛馀孽尚
在王卢再叛思田更强姚镆剿则黩兵守仁抚则纳侮
恐数年之间复烦经略尔


  论广西猺獞         章 潢

  西粤猺獞居万山之中当三江之险深箐绝壑人迹有
所不通也古木悬崖日月有所不照也层冈叠阜莫知
其涯际也 (第 8b 页)
四年又改总督闽广兼理粮饷巡抚广东于广西另设巡抚

  广西山川考         章 潢

  桂林正禹贡要荒之服所谓荆楚之南百粤之西衡山
之阳苍梧之野九疑之塞皆是也五岭西止于越峤峤
去兴安五 …… (第 9b 页)
  檀弓云舜葬于苍梧之野晋习凿齿云虞舜葬零陵元
和郡志亦云九疑舜之葬也汉文颖注曰九疑山半在
苍梧半在零陵如淳曰舜葬九疑九疑在苍梧之凭乘
县九域志谓九疑山亦名苍梧山未免皆牵合按山海
经云舜之所葬在今道州零陵县界苍梧九疑当是两
处后人误引舜死之地以为舜葬之所耳太史公曰舜
南狩行死于苍梧之野归葬于零陵之九疑山太史公
遍历天下名山大川必有所据今当从史记及山海经


  桂林非有粤辨        章 潢

  今之桂林春秋战国属楚自楚灭越时越人散去海滨
各为君长今桂林在岭之北去海二千里与越不相涉
东越都会 (第 26b 页)
  夏氏世谱
禹之先出于黄帝而别氏姓姒氏其后分封以国为姓
有夏后氏夏今陕州夏县禹所都因以为有天下之号
者也殷汤时有夏革卫有夏戊夏期而陈别有夏氏以

王父字所谓少西氏妫姓之后也楚汉之际陈馀为代
王以赵王弱国初定自傅之夏说为相国守代汉易太
子夏黄公避秦而隐留侯招之出卒定汉嗣夏宽从申
公齐鲁间受诗事武帝为阳城内史以廉节称夏恭蒙
阴人习韩诗孟氏易光武拜为郎中迁泰山都尉从学
者常千人门人私谥曰宣明其子牙举孝廉乡人称为 文德先生
而夏勤官至司空夏馥陈留圉人与范滂张
俭同被诏捕为党魁变形入林虑山中夏统者不事司 (第 1b 页)
  故给谏东莱姜公埰私谥贞毅先生议
行出于已名生于人易名之典俾民兴行所以彰往
哲诏来兹此诚砥世之大经名教之干城也苟其人

而行合谥法则虽在草莽虽有一节犹所不废如东
汉之季所称文范先生 文德先生
玄文先生或逸民
独行之流有其德则举其谥无不标领史牒炤耀古
今而况始则位参禁近名显朝廷既则坚卧山林起 (第 22b 页)
  与李方伯孟白
闻已驻节江右矣江右故称善地以其民习俭而士风
朴所在知学向方为当今宇内邹鲁也今得台下表正
于其间兴起当益众矣不肖所闻南昌有朱以功布衣
行修言道慥慥君子也足与 章本清
布衣颉颃后先暇
中可物色之否偶敝门人鲍上犹际明便邮附此上犹
向令闽之同安以拘执取忤今得在陶铸之下幸甚 (第 22a 页)
   春王正月辨
圣人之书明白简易而后儒推求过甚遂成不决之疑
者如春王正月之类是也注春秋者不下数十家置春
王正月四字不论者固有之其以周改月兼改时者则
汉孔安国郑康成至明赵子常王阳明贺景瞻也以周

改月不改时者则宋程伊川胡康侯至明刘文成也以
周不改时兼不改月者则宋仲默魏华父至 明章本清
也诸家引经据传自以为确不可易而余则直以春秋
本文断之而已矣春秋桓公八年冬十月雨雪十月者
以周正为建酉 (第 27a 页)
  冯翼絪缊浮动之意淮南子云天地未分冯冯翼翼

又曰未有天地惟像无形此问何由知其状乎 按
宋胡五峰曰一气大息震荡无垠海宇变动旧迹全
灭是谓洪荒之世 明章本清
云天地无终始特有一
明一暗耳戌亥之时纯阴无阳日月晦黑万物不生
然天地形质未尝败坏至子时阳生而天复开此 (第 2b 页)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本尚书生明生魄死魄而言孔子
国刘子骏之徒以死魄为朔生魄为望因注武成旁死
魄为一月二日班固载入汉志后世因之 明章本清
(第 40b 页)
 帝女仪狄,旨酒是献。芬享祀,人神式宴。曲蘖必时,良工从试。辩其五齐,节其三事。醍沈盎泛,清浊各异 。章文
德于庙堂,协武义于三军。致子弟之孝养,纠骨肉之睦亲。成朋友之欢好,赞交往之主宾。既无礼而不入,又何事
 金云殷在河南偃师。盖西亳也。迁于殷则宗庙朝市。皆已改造。但民未

肯往有其居。〇补云戚与戚通。众戚。诸宗戚之近臣也。吁呼也。悉呼诸宗戚之臣。使之出矢言以告民。如下文所云也。
 梅云殷。亳之别名。〇郑云商自此改号曰殷。(见史注)〇皇甫谧云梁国有三亳。南亳在谷熟。 (章本清
云汤迁南亳。即归德府考城县。本宋州之谷熟县。)即汤都。北亳在蒙。即景亳。汤所受命地。偃师为西亳。即盘 (第 97L 页)
 此兑之节也。节自泰来。(三之五)泰之时。万物安宁。(序卦曰泰然后安)移之为节。则兑秋之气。(下今兑)上接坎冬。(上今坎)秋冬之交也。(四居中)秋冬之交。其音为商。(物之零落在季秋)商者伤也。(商之音哀伤)乾兑之金。(下本乾)伤万物也。(三之五为坎)坤则为安。(左传文)今坤既伤。(坎为害)商兑未宁也。〇介者绍也。巫祷之绍天也。坎之疾病。(上今坎)兑巫祷之。(下今兑)是介疾也。遂成大离。(二五夹)孚而能治。(离之德)介疾有喜也。〇庆犹喜也。(以叶韵) 章本清
云兑属秋。商音用事。
   (第 507L 页)
以诛死。锳家甚贫。有一婢及水田数亩。不给于用。亦卖之自食。夏月屋漏甚。锳锥突而注之。阅 章潢
图书编。其勤苦如此。藤葛蒙垣外。路人欲入乞火。同行者挽之曰乞火而入林薮中何也。尚书尹深访锳。锳具弊巾 (第 164L 页)
  又曰。自平安道海中大屿断续相连。至于全罗道。盖海中山麓大干横亘者也。中有火洲之草。(水中沙堆处。方言谓之草。)自白翎西南望之。若可见焉。海水在草东者东流。在草西者西流。而水势悍急。若入草西则多漂到中国。草东之水有潮汐。而草西昼夜一流无潮汐。(止)此康熙几暇格物篇中所谓白头之麓也。然草西之无潮汐。似亦无是理。篇中又言天津,山海,大江等处。每察往来之

时。与本土人询问。大约皆不同。草西若无潮汐。彼天津,山海皆草西也。何得言潮有往来时乎。潜谷金文贞朝京录中云自长行岛放船八百里。到宁远前洋。潮水方急。船行甚迟。又曰。乘船将向城中。潮退船阁。住于洋中。宁远距山海一百八十里。似草西也。亦言其潮。恐申说未详。
   章潢
图书编曰。南海潮每月二十七日。潮生渐长。至初一日寅时大潮。辰时潮退。大潮自初一初二初三初四日渐消。至 (第 278L 页)
诛。至若举业之家。将以致身也。纵曰黾勉为之。何不少思行义之可贵。不负圣贤之经训也。
图书编(图书编。 明章潢
著。潢字本清。南昌人。)社学规条曰。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 (第 541L 页)
(江原之讹。)尉山。(蔚山之讹。)甚不照管。固非修史之道也。大抵中国记外国事。往往讹舛。如图书编。 (章潢
著。)三才图会。(王沂著。)等书。于朝鲜疆域之分。郡县之名。太半紊乱。不欲观也。明史记事本末。(谷应 (第 23L 页)
邈然相忘。凡前后十馀召。皆辞不起。惟强赴三陟府。俄又弃之。月艇雨蓑。混迹于渔钓间。一似不曾有官。尝得 章本清
图书编。谓本诸经。措诸事业。斯足以有裕。玩习得其要。每燕居超然。命酒一觞。弹琴一曲。讽诵不休。韶颜华 (第 159H 页)
数月而卒业。曰夫河洛。天地肇判后图书之祖也。书之所不能尽者。图以喻其意。若是乎图书之不可编废也。近世 章潢
图书编。深得此意。始知河洛图书。岂专为数家者流哉。凤谷所著诗文。皆元元本本。有裨实学。而拈取经史子集 (第 44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