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不察其本末漫然以趣之一字尽之故读其序记论策
奏议则勉卒业而恐卧及其小牍小文则捐寝食徇之
以 李温陵 心眼未免此累况其下此者乎夫文之于趣
无之而无之者也譬之人趣其所以生也趣死则死人
之能知觉运动以生者趣 (第 24b 页)
奏议则勉卒业而恐卧及其小牍小文则捐寝食徇之
以 李温陵 心眼未免此累况其下此者乎夫文之于趣
无之而无之者也譬之人趣其所以生也趣死则死人
之能知觉运动以生者趣 (第 24b 页)
君独其声艳耳空同子称董子崔张剧当直继离
骚然则艳者固不妨于骚也噫此岂能人人尽道之哉
序拜月西厢传 (李贽/ )
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
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今夫天之所
生地之所 (第 4b 页)
骚然则艳者固不妨于骚也噫此岂能人人尽道之哉
序拜月西厢传 (李贽/ )
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
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今夫天之所
生地之所 (第 4b 页)
绛州戏判(徐渭/)
绛记何由为人炙口昌黎偶尔于此笼睛壮夫不为愧
雕虫小技之逞文公所诮合书门大吉之谐正好试官
轧茁刺刷枉诬盘诰诘曲聱牙靺鞨非真空青是假难
逃贾胡眼双鹞子精明芒硝八两大黄半斤且泻夜叉
泥一马桶龌龊辟如丹砂磊块宜用画鬼书符煮服必
且杀人亦似假山巉岩强要兴云出雨细看总无活物
束之高阁母乃大苛弄向孤琴庶几别调
论曲 (李贽/ )
吾闻之追风逐电之足决不在于牝牡骊黄之间声应
气求之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风行水上之文决
不在于一 (第 16b 页)
绛记何由为人炙口昌黎偶尔于此笼睛壮夫不为愧
雕虫小技之逞文公所诮合书门大吉之谐正好试官
轧茁刺刷枉诬盘诰诘曲聱牙靺鞨非真空青是假难
逃贾胡眼双鹞子精明芒硝八两大黄半斤且泻夜叉
泥一马桶龌龊辟如丹砂磊块宜用画鬼书符煮服必
且杀人亦似假山巉岩强要兴云出雨细看总无活物
束之高阁母乃大苛弄向孤琴庶几别调
论曲 (李贽/ )
吾闻之追风逐电之足决不在于牝牡骊黄之间声应
气求之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风行水上之文决
不在于一 (第 16b 页)
管佥宪
承示楚侗先生与吴周四书及公答楚老书反覆诵玩
不能释手楚老有实见实力又勇于卫道确然回澜之
柱也邓老者不知何许人当是一游髡耳其他语亦未
可尽非独所谓色欲者造化工巧生生不已之机遇境
不容不动既动不容不为则生时当吃百七捧死后下
无间狱矣亦复何足道哉 李卓吾 却自有一段脱洒处
第恐苏长公所谓谈龙肉未曾啖过耳公于二贤未凑
泊处加调剂便是和羹手小过当即加针砭不减 (第 19a 页)
承示楚侗先生与吴周四书及公答楚老书反覆诵玩
不能释手楚老有实见实力又勇于卫道确然回澜之
柱也邓老者不知何许人当是一游髡耳其他语亦未
可尽非独所谓色欲者造化工巧生生不已之机遇境
不容不动既动不容不为则生时当吃百七捧死后下
无间狱矣亦复何足道哉 李卓吾 却自有一段脱洒处
第恐苏长公所谓谈龙肉未曾啖过耳公于二贤未凑
泊处加调剂便是和羹手小过当即加针砭不减 (第 19a 页)
三人执手论诗恝阔谈宴又安
知不仍在梦中乎当相与酌酒一笑耳天启三
年十一月
陶不退阆园集序
余少读 李卓吾 之书意其所与游者必皆聪明 (第 16b 页)
辨博恢奇卓诡之士已而识新安方时化汪本
钶于长安皆 卓吾 高足弟子授以九正易因者
也时化一老明经斤斤为文法吏褒衣大带应
对舒缓本钶朴遫腐儒偶坐植立如土木偶是 (第 17a 页)
二人者与之游处求其为 卓吾 之徒而不可得
也公安袁小修曰 (第 17a 页)
卓吾 之平生恶浮华喜平实
士之矜虚名衒小智游光扬声者见则唾弃之
不与接席而坐观其所与则 (第 17a 页)
卓吾 可知也余闻
小修言复与二人者游乃知 (第 17a 页)
卓吾 之徒久之
如 (第 17a 页)
卓吾 之声音肖貌焉同年生姚安陶珽字 (第 17a 页)
不退少有志于问学游 卓吾 之门而有得焉者
也不退之为人恂恂已尔穆穆已尔与之语泛
滥于物情吏事刺刺不少休未尝以问学自表
异余与不 (第 17b 页)
退游甚狎始知 卓吾 之所与皆方汪
也如小修之云不退既没其弟仲璞以阆园集
求叙不退之诗文缘情而摅词据事而立论未
尝标门墙设 …… (第 17b 页)
谓香山眉山者何有哉读阆园集者曰此陶不
退之诗文也其斯以为 卓吾 之徒已矣 (第 18a 页)
卓吾 守
姚安清净恬淡有汲长孺之风不退居官似之 (第 18a 页)
卓吾 晚年愤世兀傲自放而不退规言矩行老
而弥谨此则不退之善学 (第 18a 页)
卓吾 者也
陶仲璞遁园集序
姚安陶仲璞为吾同年兄稚圭之弟兄弟俱以
才名奋起天末稚圭成进士敡历中外官至监 (第 18a 页)
司而仲璞以乙科官南工部出守宝庆得罪于
藩府挂冠以归其治行廉辨清真亦略相似余
既为稚圭序阆园集矣仲璞复以遁园集示余
求一言之弁余不知文安能序仲璞之文亦知
其为陶氏兄弟之文而巳矣万历之季海内皆
诋訾王李以乐天子瞻为宗其说唱于公安袁
氏而袁氏中郎小修皆 李卓吾 之徒其指实自 (第 18b 页)
卓吾 发之稚圭与小修俱龙湖高足弟子而仲
璞少受学于稚圭其师友渊源如此故其诗文
之大指可得而考也夫诗至于香山 (第 18b 页)
知不仍在梦中乎当相与酌酒一笑耳天启三
年十一月
陶不退阆园集序
余少读 李卓吾 之书意其所与游者必皆聪明 (第 16b 页)
辨博恢奇卓诡之士已而识新安方时化汪本
钶于长安皆 卓吾 高足弟子授以九正易因者
也时化一老明经斤斤为文法吏褒衣大带应
对舒缓本钶朴遫腐儒偶坐植立如土木偶是 (第 17a 页)
二人者与之游处求其为 卓吾 之徒而不可得
也公安袁小修曰 (第 17a 页)
卓吾 之平生恶浮华喜平实
士之矜虚名衒小智游光扬声者见则唾弃之
不与接席而坐观其所与则 (第 17a 页)
卓吾 可知也余闻
小修言复与二人者游乃知 (第 17a 页)
卓吾 之徒久之
如 (第 17a 页)
卓吾 之声音肖貌焉同年生姚安陶珽字 (第 17a 页)
不退少有志于问学游 卓吾 之门而有得焉者
也不退之为人恂恂已尔穆穆已尔与之语泛
滥于物情吏事刺刺不少休未尝以问学自表
异余与不 (第 17b 页)
退游甚狎始知 卓吾 之所与皆方汪
也如小修之云不退既没其弟仲璞以阆园集
求叙不退之诗文缘情而摅词据事而立论未
尝标门墙设 …… (第 17b 页)
谓香山眉山者何有哉读阆园集者曰此陶不
退之诗文也其斯以为 卓吾 之徒已矣 (第 18a 页)
卓吾 守
姚安清净恬淡有汲长孺之风不退居官似之 (第 18a 页)
卓吾 晚年愤世兀傲自放而不退规言矩行老
而弥谨此则不退之善学 (第 18a 页)
卓吾 者也
陶仲璞遁园集序
姚安陶仲璞为吾同年兄稚圭之弟兄弟俱以
才名奋起天末稚圭成进士敡历中外官至监 (第 18a 页)
司而仲璞以乙科官南工部出守宝庆得罪于
藩府挂冠以归其治行廉辨清真亦略相似余
既为稚圭序阆园集矣仲璞复以遁园集示余
求一言之弁余不知文安能序仲璞之文亦知
其为陶氏兄弟之文而巳矣万历之季海内皆
诋訾王李以乐天子瞻为宗其说唱于公安袁
氏而袁氏中郎小修皆 李卓吾 之徒其指实自 (第 18b 页)
卓吾 发之稚圭与小修俱龙湖高足弟子而仲
璞少受学于稚圭其师友渊源如此故其诗文
之大指可得而考也夫诗至于香山 (第 18b 页)
可振猋庉脂夜之
祥其可以少解矣乎稽良知之弊者曰泰州之
后流而为狂子为僇民所谓狂子僇民者颜山
农何心隐 李卓吾 之流也彼其人皆脱屣身世
芥视权倖其肯蝇营狗苟欺君而卖国乎其肯
偷生事贼迎降而劝进乎讲良知之学者沿而 (第 3a 页)
祥其可以少解矣乎稽良知之弊者曰泰州之
后流而为狂子为僇民所谓狂子僇民者颜山
农何心隐 李卓吾 之流也彼其人皆脱屣身世
芥视权倖其肯蝇营狗苟欺君而卖国乎其肯
偷生事贼迎降而劝进乎讲良知之学者沿而 (第 3a 页)
钱教谕忘忧草序
有升斗之禄足以糊口衣有逢掖出有车入有官舍束
修之敬有弟子无法令束湿之苦而有诗书讲习之乐
故今之仕者惟司教一官可以适其志焉然月奉既薄
或以之僦舍坐客无毡弟子 载贽 者少则并日而食盖
或不给不给则忧忧则其来无方不可断绝虽欲忘之
勿能也是有道焉吾惟获吾中心之所求则情为 (第 1b 页)
有升斗之禄足以糊口衣有逢掖出有车入有官舍束
修之敬有弟子无法令束湿之苦而有诗书讲习之乐
故今之仕者惟司教一官可以适其志焉然月奉既薄
或以之僦舍坐客无毡弟子 载贽 者少则并日而食盖
或不给不给则忧忧则其来无方不可断绝虽欲忘之
勿能也是有道焉吾惟获吾中心之所求则情为 (第 1b 页)
者精微之旨无过
于王辅嗣韩庸伯之流宋人一往抺杀则过也纂集
之家远则李鼎祚近则俞琰熊过近代之谈易者自 李卓吾 管东翁之外时未免为时人讲章兔园册子
若欲一一取之恐尼父之韦编有不胜而铁挝之有
不胜折也素伯不耻下问趣 (第 17a 页)
于王辅嗣韩庸伯之流宋人一往抺杀则过也纂集
之家远则李鼎祚近则俞琰熊过近代之谈易者自 李卓吾 管东翁之外时未免为时人讲章兔园册子
若欲一一取之恐尼父之韦编有不胜而铁挝之有
不胜折也素伯不耻下问趣 (第 17a 页)
马乎此才子之文之伪体也
何谓理学之时文季彭山姚江之别支也杨复所近
溪之嫡孙也赵梦白洛闽之耳孙也 李卓吾 紫柏之
分身也称心信理现量发挥可以使人开拓心胸发
明眼目既而缙绅先生罢问讲学点缀呫哔招摇门
徒以灯匆 (第 17a 页)
何谓理学之时文季彭山姚江之别支也杨复所近
溪之嫡孙也赵梦白洛闽之耳孙也 李卓吾 紫柏之
分身也称心信理现量发挥可以使人开拓心胸发
明眼目既而缙绅先生罢问讲学点缀呫哔招摇门
徒以灯匆 (第 17a 页)
(诮让相属规上疏自讼竟为/中常侍徐璜所陷论输左校)
四年之秋戎丑蠢戾爰自西州侵及泾阳旧都惧骇朝
廷西顾明诏不以臣愚驽急使军就道幸蒙威灵遂振
国命羌戎诸种大小稽首辄移书营郡以访诛纳所省
之费一亿以上以为忠臣之义不敢告劳故耻以片言
自及微效然比方先事庶免罪悔前践州界先奏郡守
孙隽次及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旋师南征又
上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陈其过恶执据大辟
凡此五臣支党半国其馀墨绶下至小吏所连及者复
有百馀吏托报将之怨子思复父之耻 载贽 驰车怀粮
步走交构豪门竞流谤讟云臣私报诸羌谢其钱货若
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如物出于官则文簿易考就臣
愚 (第 28b 页)
四年之秋戎丑蠢戾爰自西州侵及泾阳旧都惧骇朝
廷西顾明诏不以臣愚驽急使军就道幸蒙威灵遂振
国命羌戎诸种大小稽首辄移书营郡以访诛纳所省
之费一亿以上以为忠臣之义不敢告劳故耻以片言
自及微效然比方先事庶免罪悔前践州界先奏郡守
孙隽次及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旋师南征又
上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陈其过恶执据大辟
凡此五臣支党半国其馀墨绶下至小吏所连及者复
有百馀吏托报将之怨子思复父之耻 载贽 驰车怀粮
步走交构豪门竞流谤讟云臣私报诸羌谢其钱货若
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如物出于官则文簿易考就臣
愚 (第 28b 页)
重修泉州府学记
泉在前代文章科名为天下蔚学者谭说至今艳之然
其世升降俗淳浇士术人心之变则有群然波逝其中
而莫之訾省者盖自成弘间虚斋蔡先生醇品邃学洛
闽是承亲炙之士则有陈林张史诸君子皆所谓守章
句践规矩不谬于古人明经笃行之意泉之最盛时也
其后傅李许相继魁天下为时文师科第遂压列郡然
而华繁实披学又一变及其季也则有猖狂以坏士习
怪诡以轧文体者馀风荏苒而吾郡亦寖衰矣夫泉僻
处滨海为九州风气裔末然虚斋以经解锦泉晋江以
制举业 李贽 以横议天下皆靡然宗之则岂非世道学
术之高下占诸吾泉而可知与蔡陈诸先生励行清修
有进退大节其时风尚淳朴 (第 28a 页)
泉在前代文章科名为天下蔚学者谭说至今艳之然
其世升降俗淳浇士术人心之变则有群然波逝其中
而莫之訾省者盖自成弘间虚斋蔡先生醇品邃学洛
闽是承亲炙之士则有陈林张史诸君子皆所谓守章
句践规矩不谬于古人明经笃行之意泉之最盛时也
其后傅李许相继魁天下为时文师科第遂压列郡然
而华繁实披学又一变及其季也则有猖狂以坏士习
怪诡以轧文体者馀风荏苒而吾郡亦寖衰矣夫泉僻
处滨海为九州风气裔末然虚斋以经解锦泉晋江以
制举业 李贽 以横议天下皆靡然宗之则岂非世道学
术之高下占诸吾泉而可知与蔡陈诸先生励行清修
有进退大节其时风尚淳朴 (第 28a 页)
奠李竹塘妹夫
呜呼竹塘别几何时遽尔云亡今春省子翰池之上掩
户避客语以摄生之方意固望其平康也予且外游音
书莫将八月中旬返棹江黄乡人告予以凶问仰天洒
泪而徬徨不独悲骨肉之离析将福善难必疑天道之
杳茫忆昔师门之 载贽 见子佩觿而侍旁言不出诸其
口行惟恐其或伤匪直青衿属意即宗戚闾里莫不交
羡其慈良于是先君为予妹以相攸期 (第 43b 页)
呜呼竹塘别几何时遽尔云亡今春省子翰池之上掩
户避客语以摄生之方意固望其平康也予且外游音
书莫将八月中旬返棹江黄乡人告予以凶问仰天洒
泪而徬徨不独悲骨肉之离析将福善难必疑天道之
杳茫忆昔师门之 载贽 见子佩觿而侍旁言不出诸其
口行惟恐其或伤匪直青衿属意即宗戚闾里莫不交
羡其慈良于是先君为予妹以相攸期 (第 43b 页)
右九章
圣德勤民颂(有序/)
维丙子丁丑岁以春以冬
圣躬三驾绝漠以忧劳万民之故为久安长治计踰越
沙碛蒙犯霜雾浊泉菲食日以供御擐甲胄以终夕摩
干楯而达旦北溯黄河西践狼居胥剪除狡寇以安边
圉以靖区夏使永杜馈饷裹甲之萌
圣心之勤民深矣至矣不遑启处三载于兹迩年以来
中外无疥癣之疾服教畏神者远自日出扶桑极于流
沙莫不梯山航海奉琛 载贽 八宇升平四民乐利皆
圣天子之所经营缔造栉风沐雨垂四十年而致斯盛
也承平奏矣
圣衷念此时四海之内为民患 (第 28a 页)
圣德勤民颂(有序/)
维丙子丁丑岁以春以冬
圣躬三驾绝漠以忧劳万民之故为久安长治计踰越
沙碛蒙犯霜雾浊泉菲食日以供御擐甲胄以终夕摩
干楯而达旦北溯黄河西践狼居胥剪除狡寇以安边
圉以靖区夏使永杜馈饷裹甲之萌
圣心之勤民深矣至矣不遑启处三载于兹迩年以来
中外无疥癣之疾服教畏神者远自日出扶桑极于流
沙莫不梯山航海奉琛 载贽 八宇升平四民乐利皆
圣天子之所经营缔造栉风沐雨垂四十年而致斯盛
也承平奏矣
圣衷念此时四海之内为民患 (第 28a 页)
喻歙文
有盲于诗者妄意删之皇甫司勋五岳黄山人并遗图
倩梓于歙客奋起不视而唾欲毁其板余为止之夫彼
既盲于诗则其所取未必是而所去者未必非也使诗
不悦于凡耳受嗤于拙目余方以为幸而子乃以为憾
耶夫毛嫱西子国色也天下有目者所同美然鸟见之
高飞兽见之蹶骤禽兽岂可论于声音之道哉窃怪夫
今之言者谓吴之诗不及关洛齐鲁然吴之黄口白丁
仅谙三体未窥六义 载贽 出疆凭轼而游于名都学士
大夫多延致之与之谈必虚左与之唱酬每出其下咸
谓少陵不死谪仙复生也顾不可笑乎夫 (第 7a 页)
有盲于诗者妄意删之皇甫司勋五岳黄山人并遗图
倩梓于歙客奋起不视而唾欲毁其板余为止之夫彼
既盲于诗则其所取未必是而所去者未必非也使诗
不悦于凡耳受嗤于拙目余方以为幸而子乃以为憾
耶夫毛嫱西子国色也天下有目者所同美然鸟见之
高飞兽见之蹶骤禽兽岂可论于声音之道哉窃怪夫
今之言者谓吴之诗不及关洛齐鲁然吴之黄口白丁
仅谙三体未窥六义 载贽 出疆凭轼而游于名都学士
大夫多延致之与之谈必虚左与之唱酬每出其下咸
谓少陵不死谪仙复生也顾不可笑乎夫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