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上楚王(王廷陈/)
献岁发春元夕且及华灯预制火树夙成辉焰蕴而俟

扬丝肉奋而思御将使月现重轮烟呈五色笼飞星于
几席生彩雾于櫩楹透惊电于绮疏备生品于采绘而
又敦崇大雅招集楚材于是汉水为醪大别化肉弃馀
之沾舆台鼓腹诚君王壮丽之极娱也陈何人斯亦获
滥竽书币至门仓皇拜受即以告诸先庙侈诸亲交巾
车既脂征徒已饬而节神妒贱寒疾忽膺呻吟伏枕神
驰念往若以君王之惠得免沟壑之忧则伏谒殿庭周
旋观沼因以状朝云而誉雄风固有日矣

  答袁永之 (高叔嗣/
)
金门多暇持戟自适勉事圣君流声当世使仆夫得高
枕丘中逃名世外耕稼以输王税采樵以奉亲颜于时
新谷既升 (第 12a 页)
墨之子则以公起
家四岳玄畤在望嵩华参衡乃今有事衡山请书其副
以胥后命从之
  苏门集序(吴国伦/) 高子业
仕为按察使卒于楚其友陈约之尝梓其苏门
集以遗楚人后二十年门人亢子益重梓于梁顾在楚 (第 11b 页)
者楚人人传之在梁者即荐绅大夫不见多益亢以梓
归其家属其家屡匮不能守至为子钱家所藉匿不传
者几二十年余再至梁始谋诸陆道函赎之得复传嗟
子业
庶几不朽哉中州谈艺之士率谓 (第 12a 页)
子业
兴七先
生后然自献吉仲默而下难乎雁行 (第 12a 页)
子业
者乃他日子
钟称诗而求多于文献吉评文而求多于诗即二说并
持而瑕瑜固不相掩矣吾友徐子与乡为汝南太守时 (第 12a 页)
盖尝登平台谒唐三贤祠慨然兴嗟曰高常侍与李杜

齐名一时之遇也献吉仲默并策上驷而驰中原 高子
虽骖驾第缓辔后至耳且皆中州名产于三贤岂有
古今乎业已上记蔡中丞请得增祠三子为六贤从之
而卒阴阻于里中 (第 12b 页)
人罢 子业
而入李何为五贤祠云予
观李川父所为五贤祠记自中州七先生外犹有不胜
其耽耽者而独置 (第 12b 页)
子业
勿谈嗟乎 (第 12b 页)
子业
之不遇身后且
尔士之相知难矣而又奚责于子钱者流哉道函曰兹
集再传 (第 12b 页)
子业
不必以俎豆重也微子则玄珠沈矣谁可 (第 12b 页)
大才短王子衡如丝笮
旄牛珍贵能负而不晓步骤康德涵如听齐人唱霓裳
散序格高音卑王敬夫如狐禅鹿仙亦自纵横 高子业
如玉盘露屑故是清贵如寒淡何夏文悯如登小丘展
足见平野然是疏议耳王稚钦书牍如丽人诉情他文
则改鼠为璞呼 …… (第 11b 页)
宝父老谈丧
乱事皆实际时时感慨孟望之如贫措大置酒寒酸澹
泊然不至腥膻黄勉之如假山池虽尔华整大费人力 高子业
如高山鼓琴沈思独往木叶尽脱石气自青又 (第 16a 页)
民载德音史纪成绩缅予门墙乔岳具依
南望玄庐山川间之眷言秉绋系此简书羃觞荐藻茹
哀陈词
  祭郑虔州文 (高叔嗣/
)
在昔先民惟名与位苟取其一莫兼其二自非大雅孰 (第 5b 页)
  苏门集序(吴国伦/) 高子业
仕为按察使卒于楚其友陈约之尝梓其苏门
集以遗楚人后二十年门人亢子益重梓于梁顾在楚
者楚人人传之在梁者 (第 16b 页)
即荐绅大夫不多见盖亢以梓
归其家属其家屡匮不能守至为子钱家所籍匿不传
者几二十年予再至梁始谋诸陆道函赎之得复传嗟
子业
庶几不朽哉中州谈艺之士率 (第 16b 页)
子业
兴七先
生后然自献吉仲默而下难乎雁 (第 16b 页)
子业
者乃他日子 (第 16b 页)
钟称诗而求多于文献吉评文而求多于诗即二说并
持而瑕瑜固不相掩矣吾友徐子与卿为汝南太守时
盖尝登平台谒唐三贤祠慨然兴嗟曰高常侍与李杜
齐名一时之遇也献吉仲默并策上驷而驰中原 高子
虽骖驾第缓辔后至耳且皆中州名产于三贤岂有
古今乎业已上记蔡中丞请得增祀三子为六贤从之
而卒阴阻于里中 (第 17a 页)
人罢 子业
而入李何为五贤祠云予
观李川父所为五贤祠记自中州七先生外犹有不胜 …… (第 17a 页)
其耽耽者而独置 子业
勿谈嗟乎 (第 17b 页)
子业
之不遇身后且
尔士之相知难矣而又奚责于子钱者流哉道函曰兹
集再传 (第 17b 页)
子业
不必以俎豆重也微子则玄珠沈矣谁可
使为象罔得之枯桐既爨当索诸弃灰之衢耳愿序其
事以为后徵序成则灌甫宗 (第 17b 页)
读山甫诗则如七十二君封泰山望
见沧海有无中蜃气楼阁盘薄烟霏景光万状便翛然
起仙灵霞外之思如君兹选当与 高子业
顾华玉格力
相埒诚足剉建安锋劘六朝垒惜二君已宿草不及见
也吾闻龙嘘气成云云之灵龙冯之然龙非云之所能 (第 8b 页)
先生当日之指何敢必之悬符要不至为郢人之译
燕书焉耳
  苏门集序(陈束/)
嘉靖甲午冬束在史馆时苏门 高子业
由晋阳入朝京 (第 5b 页)
师会都庭下明年束罢史职出签湖湘宪事又明年丁
子业
由晋阳转湖湘为观察使从游省署中累两月
而束去行湖北 (第 6a 页)
子业
乃病十馀日死矣嗟哉悲夫 (第 6a 页)
子业
盖尝谓束曰余生平所向慕两人后渠崔子谓余文不
如诗崆峒李子谓余书不如诗诗乃不如文矣宇内知
交非子谁定吾 (第 6a 页)
言悲夫已矣 子业
既死之三月束乃收
其遗言而叙之文有知者弗论论其诗序曰夫诗以微
言通讽谕其教温柔敦厚为主本不通于微不底 …… (第 6a 页)
缛靡未刋今无其才而习其变则其声粗
厉而畔规不得其神而举其词则其声阐缓而无当彼
我异观岂不更相笑也苏门 高先生子业
夙禀降嵩之
精早契藏山之旨性邻其庶学匪待兴束发就傅受知
北郡李先生弱冠登朝亳州薛考功一见叹服五言示 (第 7a 页)
  吴越诗引(任瀚/)
楚严子自以风节意气才华可凌驾一世而沉沦播迁
与时不偶以为大戚予退居江上而读其诗盖尝语诸

其人曰诗太上能为风其次为厉其次不能为风与厉
子之来戚也其亡乃是为厉乎弘治间人尚惜才洛阳
李献吉有诗名入朝遇强戚畹当避路献吉不受回稍
而龋其齿径跃马去自草奏言状时昭圣闻奏泣请于
内椒房贵人犄角于外孝庙勉为下廷议置狱宰相执
奏白梦阳少年有才诚狂侠不省事理然不当为外戚
置法为天下笑繇是得从末减予友 高子业
献吉门人
言其事津津有味嗟乎使献吉在且得罪如是众方群 (第 4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二百六十六   馀姚黄宗羲编
  序五十七
   诗集
  唐二张诗序 (高叔嗣/
)
二张九龄韶州人字子寿谥文献有曲江集说雒阳人
字道济谥文贞有燕公集马氏经籍通考载之自文章
道熄脩文 …… (第 1a 页)
得于周易避咎之道焉彼谗人者竟泯澌何在而公名
德烂然存于终古呜呼哲哉 叔嗣
游郎署时览公诗未
觉沉痛既涉江汉三复焉乃知意所繇兴复以尝践兹
地也因合刻之置广视堂斋中堂据江夏山首下 (第 2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三百三十二   馀姚黄宗羲编
  记六
   居室
  东读书园记 (高叔嗣/
)
出仁和门由宋曹门历边村堤达独乐冈北至园出丽
景门由扬州门右转历苏村后走陈留道堤达冈南左
转历白塔 …… (第 1a 页)

老之诘乃无以应怅然久之固知周言世有斯人不虚
哉高子既自读书园徙而东犹蒙前号加东作记
  定非亭记 (高叔嗣/
) (第 2b 页)
高氏之先盖自洧川徙云厥初渔陶于郑门之野郑门
者宋之顺天门也明兴天下久既治邑中贤豪殆以百
数而郑门处其半咸敦谊相尚有古遗风俗高氏又号
为雄长家为门屋特大聚族其间人乃谓大门高其后
众稍分徙高子之仕于朝白家封君曰郑门吾祖宗发
踪今吾宗族处之且坟近祖宗魂灵不无乐游其中今
故庐或闻乃为他人有 叔嗣
愿因今求为室岁时伏腊
上冢过留会亲戚故人饮以长驩敬甚便于是家封君 …… (第 3a 页)
君乃赏罚及之其所以防民甚备逮教化陵夷犹有
长者能使乡之人羞为不善不敢使闻之何者其行
淳备感于人深也 叔嗣
观于上世尝里人死问其无
以葬时顾妻耳脱金珥畀之夫妇犹叹终无恨色其邻
里每食相率之先熟之家不责宾主至少 (第 4a 页)
启何时何不臻虬蹑虹霓浮游紫廷返故栖君曷不
闻我心悲
  高廉使墓铭(霍韬/)
嘉靖丁酉夏湖广按察司使 高叔嗣子业
(第 14b 页)
叔嗣
先淆
川人洪武初高有祖曰义徙居祥符遂为祥符人义生
清清生勤勤生珣珣生三男曰伯嗣曰仲嗣 (第 14b 页)
叔嗣
(第 14b 页)
  高廉使墓铭(霍韬/)
嘉靖丁酉夏湖广按察司使高叔嗣子业卒叔嗣先淆
川人洪武初高有祖曰义徙居祥符遂为祥符人义生
清清生勤勤生珣珣生三男曰伯嗣曰仲嗣曰叔嗣

生而慧日诵数千言未弱冠著申情赋殆万言大梁
之墟文士萃骇曰高氏才子也武皇帝之十四年已卯
举于乡嘉靖纪元 (第 14b 页)
之二年癸未举进士任工部营缮主
事调吏部稽勋主事展考功主事升稽勋员外郎郎中
时崇祀礼成议礼之臣皆进秩有述 子业
语曰高稽勋
云宜攒议礼者之尸剁诸几又曰高稽勋与人奕伸其
臂毛遂生如施宜生云渭厓子乃为之解曰高云剁议 …… (第 15a 页)
汪太宰言高之才可惜也留焉丁酉之夏
子业书来云赖公教迁秩湖臬弗任是惕尚终教我渭
厓子复曰第慎之乃踰旬日 子业
讣至兵渭厓子曰 (第 15b 页)

子业
与世人交人谓之傲亦宜尝饯送中丞巡抚于江
之浒藩臬同僚曰盍远诣 (第 15b 页)
子业
问候吏曰往年诣此旋 (第 15b 页)
子业
旋舟返不偕远诣初入襄阳有抚民副宪者闻 …… (第 15b 页)

子业
至出迓徐徐吏曰盍姑迟待之 (第 16a 页)
子业
曰予寮长也
解缆去巳而抚民副宪 (第 16a 页)
子业
接之于于如也山西有
同僚论事与 (第 16a 页)
子业
忤疑 (第 16a 页)
子业
中伤一日集议僚厉声曰
某与某有怨 (第 16a 页)
子业
笑不答其人复厉声曰某与某有怨 (第 16a 页)
子业
复笑不答僚有旁解者曰予闻高君时时称君之
长也僚乃释然夫远送中丞同僚曰厚也 (第 16a 页)
子业
曰吾止
诸礼也僚长不候副宪谓副宪地道主也出迟不候礼
之节也同僚忌且怨不辩不报量也不 (第 16a 页)
子业
(第 16a 页)
子业

傲实非也渭厓子又曰凡人文学优者政理自拙自怠
曰不屑云 (第 16a 页)
子业
官山西有代州生员江槔与邻之人争
宅址将鬨伤两族人孜等匿二尸图诬邻人邻人知不
鬨全畀以宅槔埋尸室中数年 (第 16b 页)
槔兄千户楫狂杀其妻
槔嘱妻家讼楫并诬楫杀孜事楫拷死无后槔与弟槃
争袭楫职讼上巡抚院付 子业
鞫焉 (第 16b 页)
子业
问槔曰孜等
尸何在槔对曰楫杀孜埋尸其室不知在所曰楫何事
杀孜槔愕然对曰为槔争宅址曰尔与同宅居乎对曰 …… (第 16b 页)
于槔立所两迹宛然槔伏罪州人曰十年冤狱也石
州豪吴世杰诬族人吴世江世泽奸盗拷瘐死二十命
世江更数冬不死 子业
覆狱牍问曰盗赃祗布裙一谷
数斛世江有田若庐富行劫何也世杰曰贼饵色奸问
妇柳曰盗奸若曰奸也何时对曰夜曰 …… (第 17a 页)
致民县狱妻列状上官远曰民不死祸
且及乃设谲绐县官县官惧听远入狱磔民死掷尸狱
外上官止治远仆属罪薄远罚 子业
曰安有属杀人而
长若主不与者乎卒正远罪渭厓子曰世言儒不能狱
谓腐也 (第 17b 页)
子业
通儒能狱不足多也惟是豪民杀人取贿
如赵远诬缚齐民家累万金吴世杰构一诬词杀二十
命有司不察反右焉如是求 …… (第 17b 页)
不流行岂可得哉故为论次 子业
察狱三事例焉俾有
司知职业之重云尔又曰予读 (第 18a 页)
高子业
序薛蕙老子集
解而知异端之祸未息也惜也 (第 18a 页)
子业
亦惑于老又曰惜
(第 18a 页)
子业
不寿 (第 18a 页)
子业
而寿必归中道任重诣极弗可量也
(第 18a 页)
子业
祖某封某官母甄氏娶袁氏皆封淑人子男二
不危不过女三人长适某次聘某次未聘 (第 18a 页)
子业
生弘治
辛酉十二月十四日卒嘉靖十六年六月十七日年月
曰葬某地某原兄仲嗣求铭其墓渭厓子为之铭曰嗟 …… (第 18a 页)
子业
生世三十七才何太过寿何不及畴不恻恻嗟
(第 18b 页)
子业
生世三十七亦任冢司亦任藩臬亦最加绩嗟
(第 18b 页)
子业
生世三十七亦友逖哲亦友迩杰子业德式嗟
(第 18b 页)
子业
河洛萃灵 (第 18b 页)
子业
逖矣尽是友生尽是友生况尔
父兄
  翰林院修撰对山康先生状(张治道/)
嘉靖庚子十二月十四日前翰林院 (第 18b 页)
圣易名建祠锡赠荫制词前后相辉映嗟公一死重孰
并我铭揭之为世镜
  霍上蔡墓表 (高叔嗣/
)
嘉靖八年秋守河南都指挥军事卢龙霍君录其考上
蔡知县妣刘宜人死王事事河南 (第 5b 页)
高叔嗣
读其书其奏
曰给事中臣瓒言河南巡抚都御史臣璋巡按御史臣
鳌言上蔡破贼杀其知县恩裂尸四置县门其妻先自 (第 5b 页)
正朔服色之事而不尽行吴公不文而贾生不试吏则
兼至之器鲜也且而欲以一邑之政尽王公乎而不闻
大梁有李献吉 高子业
者王公继之其文声隆隆起矣
太宰以政事留王公而以文学召之此其所属于公深
也宗伯诸曹职礼乐而公郎主客主客 (第 25a 页)
  李氏山藏集序
某吴人也少尝从吴中人论诗既而厌之夫其巧倩妖睇

倚闾而望欢者自视宁下南威夷光哉然亦亡柰乎客
之浣其质而睨之也思一遂遍观中原下上绝艺之士
而不可得故闻大梁有李献吉者自北地游宦家焉大
梁则人人习古歌诗后进蹑影称说李氏家言矣乃黠
者瓜分而蝇袭之标帜傅响以为己有而忘其自而独 高子业
与今大卿李公一二北地指语云某乃以次受
其诗 (第 8a 页)
子业
简练婉然自熹人也以故多沈深沦涟之致
其致时时出语外也然亦恒先语而索大卿公不 (第 8a 页)


脩而发之于天倪右之以物变沛然气怂溢而动亡
所不极以故多瑰伟雄丽矢之饮石梁有馀劲焉其冲
放幻态之所至或 (第 8a 页)
工句而不晓篇法神采不流动 高子业
陈约之出东京
杂史笔雅洁可喜气乃不长江以达屠文升袁永之亦
是流𣲖江豪而杂屠法而冗袁雅而弱郑继之出西 …… (第 5a 页)
宝父老谈丧
乱事皆实际时时感慨孟望之如贫措大置酒寒酸澹
泊然不至腥膻黄勉之如假山池虽尔华整大费人力 高子业
如高山鼓琴沈思忽往木叶尽脱石气自青又
如卫洗马言愁憔悴婉笃令人心折薛君采如宋人叶
玉几夺天巧又如倩女 …… (第 18b 页)
大才短王子衡如丝笮
旄牛珍贵能负而不晓步骤康德涵如嘶声人唱霓裳
散序格高音卑王敬夫如狐禅鹿仙亦自纵横 高子业
如玉盘露屑故是清贵如寒淡何夏文悯如登小丘展
足见平野然是疏议耳王稚钦书牍如丽人诉情他文
则改鼠为璞呼 (第 23b 页)
昌谷之于诗也黄鹄之于鸟琼瑶之于石松桂之于木
高叔嗣
空谷之幽兰崇庭之鼎彝也高季迪之流畅
边庭实之开丽郑继之之雄健王子衡之宏大孙太初
之奇拔顾华玉之和适李 …… (第 11b 页)
房之华整
皆其次也可谓兼能而不足薛君采俞仲蔚之于五言
古王稚钦吴明卿之于五言律又明卿子与之于七言
高子业
之于五言古近体各极妙境可谓专至而有
(第 11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五十
           明 王世贞 撰
说部
  艺苑卮言七 高子业
少负渊敏生支干与伪汉友谅同既迁楚臬恒
邑邑不自得发病卒寔友谅彭湖之岁也其诗如积贱
讵有基履荣诚无阶既 (第 1a 页)
晦王昙首谢惠连萧缅陆玠俱三十七王
珉王俭王肃俱三十八王濛三十九嵇康欧阳詹俱四
十近代高启郑善夫何景明 高叔嗣
俱三十九王讴殷
云霄林大钦及友人宗臣俱三十六梁有誉三十五常
伦三十四徐祯卿陈束俱三十三李兆先二十七梁 (第 22b 页)
为极治平虽不尽推毂文士亦
不至诗书禁矣以天地之中英灵钟之先生其有以凝
承之哉去先生邑而近者大梁李献吉 高子业
信阳何 (第 11a 页)
亦中
州也然而未闻有以诗标举者盖数千馀年而李献吉
氏自北地来大梁一倡之何仲默氏自信阳应之嗣产
大梁者 高子业
氏羽翼之已复寥寥其人矣昭甫岂有
意乎哉吾不敢遽谓昭甫能虽然适燕者北其轨游越
者南其艗勤而嗣之未有不达 …… (第 10b 页)
语必俊偏诣之铎警拔动人苦心之致间成自然或边
幅小不足四声小未和耳此二端者 子业
百一有之北
地信阳不尔也夫攻诗者犹之乎攻璧者也昭甫之璧
辞璞矣其器完而理就小加以润泽则连城矣夫力追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