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跋唐皇哀册文(陈琛/)
唐中书令河南公褚登善文学忠谠为贞观人品第一
观其叩头諌立武氏置笏殿陛乞归田里不以祸福死
生动其心古之所谓大臣与回视当时暖姝自悦为身
谋者特狐鼠耳公书法之妙乃其馀事书家况之瑶台
青琐窅映青春婵娟美女不胜罗绮盖状其富艳之极
文皇哀册览之三叹不已书法绝矣世鲜有知者惟米
南宫知之米学褚最久知之为最深宜乎虎儿一见即
赏鉴也
跋颜鲁公帖(罗洪先/)
右中丞 聂双江先生 家藏鲁公手书祭季明文稿自乾
元戊戌至于今几八百馀载纸墨犹新世间何物不朽
独此完好其故盖可知也后有陈文 (第 17b 页)
唐中书令河南公褚登善文学忠谠为贞观人品第一
观其叩头諌立武氏置笏殿陛乞归田里不以祸福死
生动其心古之所谓大臣与回视当时暖姝自悦为身
谋者特狐鼠耳公书法之妙乃其馀事书家况之瑶台
青琐窅映青春婵娟美女不胜罗绮盖状其富艳之极
文皇哀册览之三叹不已书法绝矣世鲜有知者惟米
南宫知之米学褚最久知之为最深宜乎虎儿一见即
赏鉴也
跋颜鲁公帖(罗洪先/)
右中丞 聂双江先生 家藏鲁公手书祭季明文稿自乾
元戊戌至于今几八百馀载纸墨犹新世间何物不朽
独此完好其故盖可知也后有陈文 (第 17b 页)
论颇合如何去人倚马促书不能万
一又久荒笔墨不能自书俱希鉴亮便风乞再赐教当
竭其愚今聊发其端耳
与 聂双江 司马书(赵贞吉/)
驰神公所者几二十年矣然未尝修问通殷勤左右此
足明仆之不敏也乃过蒙不弃以为可教前年 (第 19a 页)
一又久荒笔墨不能自书俱希鉴亮便风乞再赐教当
竭其愚今聊发其端耳
与 聂双江 司马书(赵贞吉/)
驰神公所者几二十年矣然未尝修问通殷勤左右此
足明仆之不敏也乃过蒙不弃以为可教前年 (第 19a 页)
有病之人用之自无所害此仆所以敢
类进于左右冀吾丈览之转为有病者告也偶便草草
奉闻伏惟台鉴幸甚
寄 聂双江 大司马(毛恺/)
某不佞自分鄙人无可以仰承当世之君子荷明公不
弃顾垂情于风尘冥晦之中此其恩遇藏之中心 (第 12a 页)
类进于左右冀吾丈览之转为有病者告也偶便草草
奉闻伏惟台鉴幸甚
寄 聂双江 大司马(毛恺/)
某不佞自分鄙人无可以仰承当世之君子荷明公不
弃顾垂情于风尘冥晦之中此其恩遇藏之中心 (第 12a 页)
戴楚望集序(归有光/)
世宗皇帝自郢入继大统戴楚望以王家从来授锦衣
卫千户其后稍迁至卫佥事尝典诏狱当是时廷臣以
言事忤旨鞫系者先后十数人楚望亲视食饮汤药衣
被常保护之故少瘦死者其后往往更赦得出如 聂文
蔚 以兵书被系楚望更从受书狱中以故中朝士大夫 (第 13b 页)
籍籍称其贤嘉靖四十四年予中第居京师楚望数见
过示以所为诗其论欲远追汉魏以近代不足为予益
异之予既调官浙西遂与楚望别隆庆二年春朝京师
楚望之子枢裒其平生所为文百卷谒余为序盖楚望
之于道勤矣始楚望先识增城湛元明是时年甚少已
有志于求道既而师事泰和欧阳崇一 聂文蔚 至如安
城邹谦之吉水罗达夫未尝识面而以书相答问及其
所交亲者则毗陵唐应德太平周顺之富平杨子备并 (第 14a 页)
世宗皇帝自郢入继大统戴楚望以王家从来授锦衣
卫千户其后稍迁至卫佥事尝典诏狱当是时廷臣以
言事忤旨鞫系者先后十数人楚望亲视食饮汤药衣
被常保护之故少瘦死者其后往往更赦得出如 聂文
蔚 以兵书被系楚望更从受书狱中以故中朝士大夫 (第 13b 页)
籍籍称其贤嘉靖四十四年予中第居京师楚望数见
过示以所为诗其论欲远追汉魏以近代不足为予益
异之予既调官浙西遂与楚望别隆庆二年春朝京师
楚望之子枢裒其平生所为文百卷谒余为序盖楚望
之于道勤矣始楚望先识增城湛元明是时年甚少已
有志于求道既而师事泰和欧阳崇一 聂文蔚 至如安
城邹谦之吉水罗达夫未尝识面而以书相答问及其
所交亲者则毗陵唐应德太平周顺之富平杨子备并 (第 14a 页)
故南京礼部祠祭司郎中大壑何先生碑铭(莫如/忠)
君讳良傅字叔毗其先居陶宅仕显高皇帝时自君高
祖志清君出赘柘林李氏家焉子孙硕蕃遂为里著姓
至君考静轩君孝生子三人长良佐光禄寺署丞仲良
俊南京翰林院孔目其季君也君钟英茂裔腾声稚龄
敏睿夙成馀力该综择贤处友志期立言童时补博士
弟子员邑令永丰 双江聂公 奇之召诣门下风励诸生
总角应畿试弱冠拔贡京师建康东桥顾公关中西玄
马公忘年定交争相延誉庚子领乡荐辛丑 (第 6b 页)
君讳良傅字叔毗其先居陶宅仕显高皇帝时自君高
祖志清君出赘柘林李氏家焉子孙硕蕃遂为里著姓
至君考静轩君孝生子三人长良佐光禄寺署丞仲良
俊南京翰林院孔目其季君也君钟英茂裔腾声稚龄
敏睿夙成馀力该综择贤处友志期立言童时补博士
弟子员邑令永丰 双江聂公 奇之召诣门下风励诸生
总角应畿试弱冠拔贡京师建康东桥顾公关中西玄
马公忘年定交争相延誉庚子领乡荐辛丑 (第 6b 页)
有正学
不偏如公者则纷纷争辩庶几其有瘳乎于是乎表
明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少保谥贞襄
双江聂公 行状(宋仪望/)
嘉靖癸亥冬十一月太子太 (第 23a 页)
兵部尚书双江先生 聂 …… (第 23a 页)
封文林郎华亭县知县妣
邹氏封孺人水云公生二子长即五巘公讳洪后以子
仪部考丹徒绩封如其官次即先生讳豹字 文蔚 以成 …… (第 24a 页)
师事之不少衰海内既素高此两公而亲
见其相处如此于是始识师弟子之礼而益高先生之
行谊先生始居双溪之里号 双江山人 其后躬耕白水
之阳建凌空阁于巘山有飘然出尘之想遂称白水老
农既老卜居东皋为终焉既又号东皋居士然门人故 (第 43b 页)
旧仍称 双江先生 志所尊自双溪始也嗟乎先生已矣
教言日远典刑具在仪望深愧不文不能殚述懿德以
章示来世所冀当代文章宗工赐 (第 43b 页)
不偏如公者则纷纷争辩庶几其有瘳乎于是乎表
明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少保谥贞襄
双江聂公 行状(宋仪望/)
嘉靖癸亥冬十一月太子太 (第 23a 页)
兵部尚书双江先生 聂 …… (第 23a 页)
封文林郎华亭县知县妣
邹氏封孺人水云公生二子长即五巘公讳洪后以子
仪部考丹徒绩封如其官次即先生讳豹字 文蔚 以成 …… (第 24a 页)
师事之不少衰海内既素高此两公而亲
见其相处如此于是始识师弟子之礼而益高先生之
行谊先生始居双溪之里号 双江山人 其后躬耕白水
之阳建凌空阁于巘山有飘然出尘之想遂称白水老
农既老卜居东皋为终焉既又号东皋居士然门人故 (第 43b 页)
旧仍称 双江先生 志所尊自双溪始也嗟乎先生已矣
教言日远典刑具在仪望深愧不文不能殚述懿德以
章示来世所冀当代文章宗工赐 (第 43b 页)
士文王
以宁以请室中之人才观之则今天下动称乏
才或非笃论也嘉靖庚戍虏薄城下徐文贞赵
文肃建议请用废臣 聂豹 废将周尚文等天下
多故阨塞磊落之奇材不容于庙堂而掩没于
狴犴之閒则此中固亦人才之渊薮为工师匠
石者固 (第 13b 页)
以宁以请室中之人才观之则今天下动称乏
才或非笃论也嘉靖庚戍虏薄城下徐文贞赵
文肃建议请用废臣 聂豹 废将周尚文等天下
多故阨塞磊落之奇材不容于庙堂而掩没于
狴犴之閒则此中固亦人才之渊薮为工师匠
石者固 (第 13b 页)
请恤典赠谥疏
礼科等科都给事中等官辛自脩等题为 开读
事伏睹 诏书内一款近年病故大臣有应得恤
典而未得亦有不应得而得者科道官举奏定夺
钦此臣等公同面议举得大学士杨廷和蒋冕石
瑶尚书王守仁王廷相毛澄汪俊乔宇梁材湛若
水喻茂坚刘讱 聂豹 侍郎吕楠周广江晓程文德 …… (第 73b 页)
前来臣等逐一会同详议举得原任大学士杨
廷和蒋冕石瑶尚书王守仁王廷相湛若水毛澄
汪俊乔宇梁材喻茂坚刘讱 聂豹 侍郎吕楠周广
江晓程文德少詹事黄佐祭酒魏校王云凤邹守
益等即其立朝则大节不亏溯其居身则制行无
议公是 …… (第 75a 页)
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今赠少保谥肃敏○
原任太子太保 兵部尚书聂豹 今赠少保谥贞襄
○原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彭泽今赠少保谥襄
毅○原任太子少保户部尚书王杲今赠少保○
原任 (第 84b 页)
礼科等科都给事中等官辛自脩等题为 开读
事伏睹 诏书内一款近年病故大臣有应得恤
典而未得亦有不应得而得者科道官举奏定夺
钦此臣等公同面议举得大学士杨廷和蒋冕石
瑶尚书王守仁王廷相毛澄汪俊乔宇梁材湛若
水喻茂坚刘讱 聂豹 侍郎吕楠周广江晓程文德 …… (第 73b 页)
前来臣等逐一会同详议举得原任大学士杨
廷和蒋冕石瑶尚书王守仁王廷相湛若水毛澄
汪俊乔宇梁材喻茂坚刘讱 聂豹 侍郎吕楠周广
江晓程文德少詹事黄佐祭酒魏校王云凤邹守
益等即其立朝则大节不亏溯其居身则制行无
议公是 …… (第 75a 页)
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今赠少保谥肃敏○
原任太子太保 兵部尚书聂豹 今赠少保谥贞襄
○原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彭泽今赠少保谥襄
毅○原任太子少保户部尚书王杲今赠少保○
原任 (第 84b 页)
心虽门人子弟未足以慰其情也是情也莫
详于答 聂文蔚 之第一书此皆仍元善所录
之旧而揭必有事焉即致良知功夫明白简
切使人言下即得入手此又莫详于 (第 2a 页)
答 文蔚
之第二书故增录之元善当时汹汹乃能以
身明斯道卒至遭奸被斥油油然惟以此生
得闻斯学为庆而绝 …… (第 2a 页)
心之诚然而姑以听受云者正不敢有负于深爱
亦思有以报之耳秋尽东还必求一面以卒所请
千万终教
答 聂文蔚
春间远劳迂途枉顾问證惓惓此情何可当也已 …… (第 64b 页)
习以济于大同则仆之狂病固将
脱然以愈而终免于丧心之患矣岂不快哉嗟乎
今诚欲求豪杰同志之士于天下非如吾 文蔚 者
而谁望之乎如 (第 69a 页)
文蔚 之才与志诚足以援天下
之溺者今又既知其具之在我而无假于外求矣 …… (第 69a 页)
循是而充若决河注海孰得而御哉 文蔚 所谓一
人信之不为少其又能逊以委之何人乎会稽素
号山水之区深林长谷信步皆是寒暑晦明无时
不宜安居饱食 …… (第 69b 页)
文义上解释牵附以求混融凑泊而不曾就自已
实工夫上体验是以论之愈精而去之愈远 文蔚
之论其于大本达道既已沛然无疑至于致知穷
理及忘助等说时亦有搀和兼搭处却是区区所
谓康庄大道之中或时横 (第 73b 页)
斜迂曲者到得工夫熟
后自将释然矣 文蔚 谓致知之说求之事亲从兄
之间便觉有所持循者此段最见近来真切笃实
之功但以此自为不妨自有得力处以此遂为 …… (第 73b 页)
无有良知可致得者故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此所以为惟精惟一之学放之四海而皆准施诸
后世而无朝夕者也 文蔚 云欲于事亲从兄之间
而求所谓良知之学就自已用工得力处如此说
亦无不可若曰致其良知之真诚恻怛以求尽夫 …… (第 75b 页)
焉亦无不可也明道云行仁自孝
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
仁之本则不可其说是矣亿逆先觉之说 文蔚 谓
诚则旁行曲防皆良知之用甚善甚善间有搀搭 …… (第 75b 页)
处则前已言之矣惟浚之言亦未为不是在 文蔚
须有取于惟浚之言而后尽在惟浚又须有取于 (第 76a 页)
文蔚 之言而后明不然则亦未免各有倚着之病
也舜察迩言而询刍荛非是以迩言当察刍荛当
询而后如此乃良知之发见流 …… (第 76a 页)
千里之始吾方自虑其不能起立移步而岂遽
虑其不能奔走千里又况为奔走千里者而虑其
或遗忘于起立移步之习哉 文蔚 识见本自超绝 …… (第 77b 页)
空去做勿忘勿助者其意见正有此病最能担
误人不可不涤除耳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一节
至当归一更无可疑此便是 文蔚 曾著实用工然
后能为此言此本不是险僻难见的道理人或意
见不同者还是良知尚有纤翳潜伏若除去此纤
翳即自 …… (第 78a 页)
事遂复答此 文蔚 之学既已得其大者此等处久
当释然自解本不必屑屑如此分疏但承相爱之
厚千里差人远及谆谆下问而竟虚来意又 …… (第 78b 页)
也愿共勉之
承别简数百言反覆于仆之称谓谓仆心师阳明
先生称后学不称门人与童时初志不副称门人
于没后有 双江公 故事可援且谬加许可以为不
辱先生门墙此皆爱仆太过特为假借推引耳在 …… (第 67a 页)
僚也及闻夫子之学非僚也师也遂执
弟子礼焉黄久庵宗贤见师于京师友也再闻师
学于越师也非友也遂退执弟子礼 聂双江文蔚
见先生于存日晚生也师没而刻二书于苏曰吾
昔未称门生冀再见也今不可得矣时洪与汝中
游苏设香案告师称门生 (第 74a 页)
详于答 聂文蔚 之第一书此皆仍元善所录
之旧而揭必有事焉即致良知功夫明白简
切使人言下即得入手此又莫详于 (第 2a 页)
答 文蔚
之第二书故增录之元善当时汹汹乃能以
身明斯道卒至遭奸被斥油油然惟以此生
得闻斯学为庆而绝 …… (第 2a 页)
心之诚然而姑以听受云者正不敢有负于深爱
亦思有以报之耳秋尽东还必求一面以卒所请
千万终教
答 聂文蔚
春间远劳迂途枉顾问證惓惓此情何可当也已 …… (第 64b 页)
习以济于大同则仆之狂病固将
脱然以愈而终免于丧心之患矣岂不快哉嗟乎
今诚欲求豪杰同志之士于天下非如吾 文蔚 者
而谁望之乎如 (第 69a 页)
文蔚 之才与志诚足以援天下
之溺者今又既知其具之在我而无假于外求矣 …… (第 69a 页)
循是而充若决河注海孰得而御哉 文蔚 所谓一
人信之不为少其又能逊以委之何人乎会稽素
号山水之区深林长谷信步皆是寒暑晦明无时
不宜安居饱食 …… (第 69b 页)
文义上解释牵附以求混融凑泊而不曾就自已
实工夫上体验是以论之愈精而去之愈远 文蔚
之论其于大本达道既已沛然无疑至于致知穷
理及忘助等说时亦有搀和兼搭处却是区区所
谓康庄大道之中或时横 (第 73b 页)
斜迂曲者到得工夫熟
后自将释然矣 文蔚 谓致知之说求之事亲从兄
之间便觉有所持循者此段最见近来真切笃实
之功但以此自为不妨自有得力处以此遂为 …… (第 73b 页)
无有良知可致得者故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此所以为惟精惟一之学放之四海而皆准施诸
后世而无朝夕者也 文蔚 云欲于事亲从兄之间
而求所谓良知之学就自已用工得力处如此说
亦无不可若曰致其良知之真诚恻怛以求尽夫 …… (第 75b 页)
焉亦无不可也明道云行仁自孝
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
仁之本则不可其说是矣亿逆先觉之说 文蔚 谓
诚则旁行曲防皆良知之用甚善甚善间有搀搭 …… (第 75b 页)
处则前已言之矣惟浚之言亦未为不是在 文蔚
须有取于惟浚之言而后尽在惟浚又须有取于 (第 76a 页)
文蔚 之言而后明不然则亦未免各有倚着之病
也舜察迩言而询刍荛非是以迩言当察刍荛当
询而后如此乃良知之发见流 …… (第 76a 页)
千里之始吾方自虑其不能起立移步而岂遽
虑其不能奔走千里又况为奔走千里者而虑其
或遗忘于起立移步之习哉 文蔚 识见本自超绝 …… (第 77b 页)
空去做勿忘勿助者其意见正有此病最能担
误人不可不涤除耳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一节
至当归一更无可疑此便是 文蔚 曾著实用工然
后能为此言此本不是险僻难见的道理人或意
见不同者还是良知尚有纤翳潜伏若除去此纤
翳即自 …… (第 78a 页)
事遂复答此 文蔚 之学既已得其大者此等处久
当释然自解本不必屑屑如此分疏但承相爱之
厚千里差人远及谆谆下问而竟虚来意又 …… (第 78b 页)
也愿共勉之
承别简数百言反覆于仆之称谓谓仆心师阳明
先生称后学不称门人与童时初志不副称门人
于没后有 双江公 故事可援且谬加许可以为不
辱先生门墙此皆爱仆太过特为假借推引耳在 …… (第 67a 页)
僚也及闻夫子之学非僚也师也遂执
弟子礼焉黄久庵宗贤见师于京师友也再闻师
学于越师也非友也遂退执弟子礼 聂双江文蔚
见先生于存日晚生也师没而刻二书于苏曰吾
昔未称门生冀再见也今不可得矣时洪与汝中
游苏设香案告师称门生 (第 7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