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采地晋侯所辂有河外之城邑
其川渭水而玉璜其镇华山而金石沓习(集作/习习)旟旐纷
(集作/纷纷)野田 范巨卿
则素车来哭韩元良(集作/长)则缌麻
设位大夫受梁鸿之命终陪烈士之坟妻子从田豫之
言竟托神人之墓(集作 (第 9a 页)
寄身溘死沟渠以实蝼蚁
悲夫岂复得与二三士友抱接膝之欢履足差肩摛绮
縠之清文谈希微之道德唯吴冯之遇夏馥 范式
之值
孔嵩悯其留赁怜此行乞耳傥不以垢累时存寸札则
虽先犬马犹松乔焉去矣何生高树芳烈裁书代面笔
泪俱下 (第 18b 页)
 融以为汝南士胜颍川士陈长文难融答之
汝南戴子高亲止千乘万骑与光武皇帝共于道中颍
川士虽抗节未有颉颃天子者也汝南许子伯与其友
人共说世俗将坏因夜举声哀号颍川虽忧时未有能
哭世者也汝南府许掾教太守邓晨图开稻陂数万顷
累世获其功夜有火光之瑞韩元长虽好地理未有成
功见效如许掾者也汝南张元伯身死之后见梦 范巨卿
颍川士虽有奇异未有能神而灵者也汝南应世叔读书 (第 6a 页)
   范式
(范蔚宗/) (第 15a 页)
范式
(第 15a 页)
巨卿
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少游太学为诸生
与汝南张邵为友邵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
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 (第 15a 页)
亲见孺子焉乃共尅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侯之母曰二年之
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 巨卿
信士必不乖
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 (第 15a 页)
巨卿
果到升堂拜饮
尽欢而别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 (第 15a 页)
殷子徵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
徵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
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 范巨卿
所谓死友也寻而卒
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 (第 15b 页)
巨卿
吾以某日
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
觉悟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
重 …… (第 15b 页)
抚之曰元伯岂有望耶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
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 范巨卿
(第 16a 页)
巨卿
既至叩丧
言曰行矣元伯生死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
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
(第 16a 页)
树然后乃去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
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
吾闻山阳 范巨卿
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 (第 16a 页)
巨卿
户前乃裂素为书以 (第 16a 页)
巨卿
既终妻从其言时式 (第 16a 页)
   汝颍优劣论
融以汝南士胜颍川士陈长文难融答之曰汝南戴子
高亲止千乘万骑与光武皇帝共于道中颍川士虽抗
节未有颉颃天子者也汝南许子伯与其友人共说世
俗将坏因夜举声号哭颍川虽忧时未有能哭世者也

汝南府许掾教太守邓晨图开稻陂数万顷累世获其
功夜有火光之瑞韩元长虽好地理未有成功见效如
许掾者也汝南张元伯身死之后见梦 范巨卿
颍川士
虽有奇异未有能神而灵者也汝南应世叔读书五行
俱下颍川士虽多聪明未有能离娄并照者也汝南李
洪为 (第 19b 页)
  吴明卿
吾郡之梓人来以足下之手书及大集见示得窥全豹
且饱鼯腹不胜畅慰随草一纸为谢并附微侑不谓其

人尚浮沉也因忆献岁前后尚有两书报足下而忘其
邮数千里外固当不易耳兹复夏致前帙适蹇使君来
访屈指千秋之业即以授之俾为指南耳谂体气胜佳
且有含饴之乐秋来双桂更钟庆门吾家两小阮亦似
可望异日修通家之好当不虚也肖甫遂真作少保围
玉甚俊第恐不为颜始平所收足下以元驭大拜戏我
初地发心尚不贪转轮王位况宰官耶元驭元美两不
涉也所云有齐云之游便以一棹访我伯玉书来亦同

此怀当营两糟丘相待秋暑尚溽强饭自爱
  又
足下一艖䒀破二千里浪而拜先大夫之墓因以访吾
兄弟此谊当不减 范巨卿
嵇叔夜弇中虽狭薄日烹一
伏雌亦足以少淹从者而王生力相阻谓足下畏热不
堪道路为归计甚迫忽忽相舍既审足下 (第 2a 页)
   邵时来先生七十序

人生以百年为期而十臻其七已称稀有况闺闱合德
中外齐齿而又有名父以居其前有顺子贤孙以随于
其后此虽孟子三乐周诗九如亦于此逊不逮而先生
实躬逢之友朋姻娅其属予一言以称庆者屦且满矣
予尝从其嗣君在掫观所辑邵氏世谱叹阀阅盛大为
东江望族之冠而先生父子皆以多学为艺文领袖乃
高蹈不出先生且尝游京洛为王公 钜卿
所敬礼争相
馆飨而终以归养之故辞之南还其德配孙太孺人则 (第 18b 页)
   (交游其平生显为名高而阴为厚实以法绳天/下而间结以恩其深交密戚则有赂路人不敢)
   (也债帅 钜卿
则有赂小吏不敢也当其柄政举/朝争颂其功而不敢言其过及其既败举朝争)
   (索其罪而不敢言其功皆非其 (第 25b 页)

史宛平刘公芳躅增美公弟芳永大年河间府推官大
兴牛裕 范式
之歙人汪之鲂于鳞登其巅者公与之鲂
暨予也
   濋泉记
宛平刘公巡抚山东之明年于厅事西北掘土深二尺 (第 14a 页)
  重(平/声)赠郑鍊绝句(与上章先/后同时作)
郑子将行罢使(去/声)臣囊无一物献尊亲江山路远羁离
日裘马谁为感激人(上章叙惜别之情此章怜其清况/也 师氏曰郑鍊出为使臣其罢)
(归也囊无一物廉洁如此彼乘肥衣轻之人谁感动激/发而周旋之耶 楚辞历吉日兮吾将行 诗小序皇)
(皇者华君遣使臣也拜 后汉范式
传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 尊亲见孺子马)
  江头五咏(鹤注江头即前江畔独步寻花处五诗据/所见入咏皆 (第 61b 页)
韦登/进冯招韦方招 公在衡韦在)
(潭故闻讣之辰自南而思北贾生鵩鸟比其刺潭李冰/石犀比其守蜀素车用 范式
事悬剑用季札事此存亡)
(死生之悲首绝交论王阳登位贡公喜日左思诗冯公/岂不伟白 不见招 沈佺期诗 (第 62b 页)
北思 悠哉 梁简)
(文帝诗春思坐联绵焉后汉书 范式
(第 62b 页)
巨卿
少与张劭/为友劭死式梦而赴 劭葬日其母望见素车白马号)
(哭而来母 (第 62b 页)
巨卿
也式乃修墓种/树而去 挂剑徐君墓注已别见)汉道中兴盛韦经 (第 62b 页)
   跋后汉尉氏故吏处士人名
此后汉尉氏故吏处士人名也按金石录载尉氏令郑
君碑君字季宣聘君之孙年五十有七卒于中平二年
馀皆断裂不成文理亦不知其为尉氏令特以碑阴人

名知之其碑至今益残缺视此尤甚故不模此刻近岁
叶文庄公碑目亦不载集古录且无而予独得之盖非
仲山好古不能为予致之也
   跋后汉庐江太守范府君碑额
此后汉庐江太守范府君碑额也按汉书 范式
(第 16a 页)
巨卿
山阳金乡人以独行闻于时所谓与张劭为死友者式
少游 (第 16a 页)
   次韵答孙侔(孙侔字少/述湖州人)
十年身不到朝廷欲伴骚人赋落英但得低头拜东野
不辞中路伺渊明舣舟苕霅人安在卜筑江淮计巳成
千里论交一言足与君盖亦不须倾

(韩退之醉留东野诗低头拜东野愿得始终如駏蛩晋/陶潜传刺史王弘造之潜称疾不见弘令人候之密知)
(当往庐山乃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穷日 后汉范式
传)
(与张劭为友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劭曰后二年当过/拜尊亲见孺子劭尅期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
( (第 23a 页)
庄子德充符瓮盎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
(视全人其脰肩肩汝瘿见上卷别黄州诗注公时方量/移汝州故云鸡黍 后汉范巨卿
张元伯事注巳见欧阳)
(诗筑室买/田清颍尾)
   豆粥
君不见虖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湿薪破灶 (第 30a 页)
  功曹这个名缺别请个有政事豪杰尾声俺弟兄情
  比陈雷胶漆情尤切俺交友分比管鲍分金义更别
  张元伯性忠烈 范巨卿
信士也半世交一梦绝觉来
  时泪流血寸心酸五情裂咱功名已不藉从明朝避 (第 50b 页)
   汝颍优劣论(融以为汝南士胜颍川/士陈长文难融荅之)
汝南戴子高亲止千乘万骑与光武皇帝共于道中颍
川士虽抗节未有颉颃天子者也汝南许子伯与其友

人共说世俗将坏因夜举声号哭颍川虽忧时未有能
哭世者也汝南府许掾教太守邓晨图开稻陂数万顷
累世获其功夜有火光之瑞韩元长虽好地理未有成
功见效如许掾者也汝南张元伯身死之后见梦 范巨
颍川士虽有奇异未有能神而灵者也汝南应世叔
读书五行俱下颍川士虽多聪明未有能离娄并照者
也汝南李洪为太 (第 43b 页)
    (及终诸儒/为之颂)

林虑懿德非礼不处悦此诗书弦琴乐古五就州招九
膺台辅逡巡王命卒岁容与(后汉/书)
   孔仲山赞(孔嵩字仲山宛人与山阳 范式
为友/家贫赁为阿里街卒及式为太守遣)
    (迎嵩式识之下车把臂曰子怀道卒伍不亦/痛乎嵩曰侯嬴贱役 (第 36b 页)
  其三
裂素持作书将寄万里怀眷眷待远信竟岁无人来征
鸿务随(缪本/作从)阳又不为我栖委之在深箧蠹(缪本/作尘)鱼坏
其题何如投水(缪本/作火)中流落他人开不惜他人开但恐

生是非(后汉书 范式
传裂素为书以遗 (第 11b 页)
巨卿
李善文选/注纂文曰书缣曰素东观馀论古者谓使为信)
(故逸少帖云信遂不取答真诰云公至山下又遣一信/见告 (第 11b 页)
四十八滩此其首也纠亦合也左传纠合诸侯而谋其)
(不协高唐赋登高远望使人心瘁李善文选注谢承后/汉书山阳 范式
(第 18a 页)
巨卿
与汝南张元伯为友春别京师)
(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二亲笑曰山阳去/此几千里何必至元伯曰 (第 18a 页)
巨卿
信士不失期者言未绝)
( (第 18a 页)
巨/卿
至) (第 18a 页)
   管孝子入粤记
徒步行泥欧阳詹为之作传鞠躬负土张子寿因以知
名况以孱弱之孤踪历艰危之远道卒全遗骼用返故
邱此管子方至之不可及也方至为烧所生嗣勋之后

武侯继侄本在幼龄德秀乳儿倍加慈爱而勋有怀投
笔王粲于以从军仅得分毡郑虔还为独冷归猿洞里
泪徒下于闻猿驾鹤山前魂莫期于返鹤时无 范式

埋户外之尸家少女媭谁剪屋头之纸乃方至闻而呕
血哭则拊膺遂力疾以长征爰捐躯而独往茫茫铁瓮
指江水以 (第 36a 页)